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电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隐形杀手”也随之向人们悄悄逼近,它就是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电磁波污染。电磁披污染危害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电磁波污染是一种高科技污染,它无色、无味、无形。
电磁波辐射——现代人的忧虑
最近,国家环保局电磁波辐射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玉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电器的普及,电话、手机、微波炉、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高压输电网和一些医用设备等,都以每年几倍或几十倍的速度剧增,由此带来的电磁波辐射越来越多地对人体健康及劳动安全等产生严重威胁。电磁波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表现在使人头痛,视力减弱,破坏生殖系统功能,加速皮肤老化,引发糖尿病、白血病和脑肿瘤等方面,有的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或胎儿畸形。
美国一份调查研究表明,经常玩电子游戏机,使用电热毯和其他加热器的孩子,白细胞量普遍比常人要高,诱发疾病的概率也大。目前,美国每个居民每天所接受电磁波辐射的强度比自然界电磁波辐射的强度大两亿倍以上。联合国已把电磁波污染确认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并将其列为人类环境治理的重要项目。
电磁波辐射除了危害人体健康外,还会干扰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通讯设备及电脑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导弹制导系统失控等,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室主任李天麟教授对记者说,由于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电磁波辐射源离人体较近,比如手机的天线紧挨着人的头部,间距很小,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会形成强辐射,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波辐射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近年正在加剧,在飞机上收听广播、玩电脑或打手机等都有可能影响飞机的空中安全,造成人员伤亡。近几年国际上每年都发生20多起由于电磁波干扰造成的飞行事故和险情,而且在已发生的空难中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
手机的电磁波污染有多大?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日公布的手机电磁波辐射试验结果表明,市场上销售的11款手机,在最大发射功率(2瓦)下,电磁波辐射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前也对市场上销售的31种牌号的手机电磁波辐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磁波辐射量也严重超标。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使用手机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说法不一,但是北方交通大学、国家环保局电磁波辐射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蒋忠涌教授,在前不久研究出的“手机对人体的电磁影响”成果中表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量,有一半被人体吸收,其中1/4被人脑吸收。在模拟汽车中使用手机时由于受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影响,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强度约是在空旷地带的4~5倍。在人体各器官中头部受电磁场危害最大,特别是眼睛受害最大,这是因为眼睛中血管较少,散热性较差,而眼睛内部水分含量多,对电磁波吸收能力较强所致。据调查,长期使用手机的人。经常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出现红斑等症状。当高频(微波)电磁波辐射量超过某界限值时,会引起神经和精神系统紊乱性疾病,如紧张、失眠、头痛和全身无力等。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手机用户,手机呼出时与网络最初取得联系的几秒钟内电磁波辐射量最大,这时最好不要立即将手机贴耳接听;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分离话筒;信号不好的地方要拉出天线,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强度;减少手机的通话时间,有电话机在身旁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
据了解,我国曾正式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微波辐射作业卫生标准》、《电磁波辐射防护规定》等。但是,这些标准均是针对连续波的辐射而定的,对于手机间断辐射没有制定标准,因而造成这一领域无人监管的现状。对此,中国消协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快制定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安全标准,国内外手机生产厂家应积极开发生产适应消费者使用的绿色手机。
微波炉有没有电磁波污染?
当我们在购买带有电磁波辐射的家电产品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已购买的微波炉是否有微波泄漏,可以用一根荧光灯管,在开启后的微波炉门旁移动,荧光灯管发出亮光,则说明这台微波炉有电磁波辐射污染,必须坚决淘汰。
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既不要对微波炉的电磁波辐射置之不理,也不要过分紧张,只要合理选择,使用防护得当,就可以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根据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泄漏只可能发生在门的周围,而且微波辐射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微波炉基本上能够把微波泄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尤其是一些名牌产品已达到了国家标准。所以,名牌产品应是消费者的明智选择。
如何防止“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辐射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预防和减少电磁波辐射对环境污染的办法,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些商家也瞄准机会,开发了系列防电磁波辐射的产品,如防磁片、贴听筒、贴天线、防辐射功能服等。这些产品是否有效?电磁波污染能否预防,让我们再来听听主管部门官员及专家们的解释。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室主任李天麟教授认为,电磁波辐射对人们的影响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可怕,我们可适当做些预防工作,以减少电磁波辐射的影响。比如,远距离操作、屏蔽、限制工作时间、增加身体抵抗力等;也可采取间接预防办法,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经常补充糖类、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物质,保证一定热能,调节食物口感等。当然,还可以通过戴电脑防护镜,穿防电磁波辐射功能服等进行预防。最近有关专家和企业研究开发的集抗静电、防辐射、杀菌保洁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服装,从鉴定结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如果产品能始终保持专家评审的标准,其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前一段时间,有关手机的防磁片、贴天线等广告吹得神乎其神,产品抽查结果有90%是不合格,甚至无效。因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产品广告宣传的管理,并制定相应功能标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称心。
国家环保局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的张志刚说,电磁波是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雷达、无线通讯、广播、电视等都是社会发展必要的先进设施,社会经济越发达,电磁波辐射强度也越高。但因为电磁波辐射本身不能控制,在发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采取相应技术及管理措施,尽量避开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凡是符合国家环保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标准而建立的发射站,其发射的电磁波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我国规定的电磁波发射安全系数比联合国规定的标准还要高。
张志刚认为,目前最让人担忧的是有些建设单位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经常绕开环保部门审批立项,自行施工建设一些手机发射站等,电磁波辐射量往往超标,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引起许多纠纷。为了加强电磁波辐射安全管理,有必要对电磁波辐射安全进行立法。以法律来约束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广大居民应正确认识电磁波辐射的利弊,既不能漠不关心,也不要过于恐惧,要以权威部门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为依据,如果发射站安全系数达到标准,就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专家们建议,为了预防电磁波辐射,首先应在工业用电源周围划出防护带。通常高压2万伏时,输电线路两侧各20米之内应为防护带;高压为12万伏时,防护带宽度应延伸至30米;40万伏时40米;73.5万伏时则应为50米。其次,要给长期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居民定出安全标准。电场强度不得超过5000伏/米,磁场强度应小于0.1微米特斯拉。当工作人员在40~73.5万伏高压线周围工作时,其正处于电压强度1万伏/米以上电磁场作用区内,工作人员在频率50赫兹、电压1万伏/米电场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如果电压达2万伏以上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另外,专家们还提醒在高强度电磁波辐射区域内,工作人员最好穿上特种防辐射功能服,减少电磁波辐射的影响。
防患于未然,现代都市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只要努力为之,才能在拥有高质量生活内涵的同时,保证身体健康。
(编辑 汤知慧)
电磁波辐射——现代人的忧虑
最近,国家环保局电磁波辐射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玉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电器的普及,电话、手机、微波炉、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高压输电网和一些医用设备等,都以每年几倍或几十倍的速度剧增,由此带来的电磁波辐射越来越多地对人体健康及劳动安全等产生严重威胁。电磁波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表现在使人头痛,视力减弱,破坏生殖系统功能,加速皮肤老化,引发糖尿病、白血病和脑肿瘤等方面,有的还会导致孕妇流产或胎儿畸形。
美国一份调查研究表明,经常玩电子游戏机,使用电热毯和其他加热器的孩子,白细胞量普遍比常人要高,诱发疾病的概率也大。目前,美国每个居民每天所接受电磁波辐射的强度比自然界电磁波辐射的强度大两亿倍以上。联合国已把电磁波污染确认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并将其列为人类环境治理的重要项目。
电磁波辐射除了危害人体健康外,还会干扰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通讯设备及电脑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导弹制导系统失控等,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室主任李天麟教授对记者说,由于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电磁波辐射源离人体较近,比如手机的天线紧挨着人的头部,间距很小,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会形成强辐射,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波辐射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近年正在加剧,在飞机上收听广播、玩电脑或打手机等都有可能影响飞机的空中安全,造成人员伤亡。近几年国际上每年都发生20多起由于电磁波干扰造成的飞行事故和险情,而且在已发生的空难中不排除这方面的因素。
手机的电磁波污染有多大?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日公布的手机电磁波辐射试验结果表明,市场上销售的11款手机,在最大发射功率(2瓦)下,电磁波辐射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目前也对市场上销售的31种牌号的手机电磁波辐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磁波辐射量也严重超标。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使用手机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说法不一,但是北方交通大学、国家环保局电磁波辐射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蒋忠涌教授,在前不久研究出的“手机对人体的电磁影响”成果中表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量,有一半被人体吸收,其中1/4被人脑吸收。在模拟汽车中使用手机时由于受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影响,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强度约是在空旷地带的4~5倍。在人体各器官中头部受电磁场危害最大,特别是眼睛受害最大,这是因为眼睛中血管较少,散热性较差,而眼睛内部水分含量多,对电磁波吸收能力较强所致。据调查,长期使用手机的人。经常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出现红斑等症状。当高频(微波)电磁波辐射量超过某界限值时,会引起神经和精神系统紊乱性疾病,如紧张、失眠、头痛和全身无力等。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手机用户,手机呼出时与网络最初取得联系的几秒钟内电磁波辐射量最大,这时最好不要立即将手机贴耳接听;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分离话筒;信号不好的地方要拉出天线,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强度;减少手机的通话时间,有电话机在身旁时,尽量不要使用手机。
据了解,我国曾正式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微波辐射作业卫生标准》、《电磁波辐射防护规定》等。但是,这些标准均是针对连续波的辐射而定的,对于手机间断辐射没有制定标准,因而造成这一领域无人监管的现状。对此,中国消协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快制定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安全标准,国内外手机生产厂家应积极开发生产适应消费者使用的绿色手机。
微波炉有没有电磁波污染?
当我们在购买带有电磁波辐射的家电产品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已购买的微波炉是否有微波泄漏,可以用一根荧光灯管,在开启后的微波炉门旁移动,荧光灯管发出亮光,则说明这台微波炉有电磁波辐射污染,必须坚决淘汰。
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既不要对微波炉的电磁波辐射置之不理,也不要过分紧张,只要合理选择,使用防护得当,就可以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根据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泄漏只可能发生在门的周围,而且微波辐射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微波炉基本上能够把微波泄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尤其是一些名牌产品已达到了国家标准。所以,名牌产品应是消费者的明智选择。
如何防止“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辐射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预防和减少电磁波辐射对环境污染的办法,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些商家也瞄准机会,开发了系列防电磁波辐射的产品,如防磁片、贴听筒、贴天线、防辐射功能服等。这些产品是否有效?电磁波污染能否预防,让我们再来听听主管部门官员及专家们的解释。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室主任李天麟教授认为,电磁波辐射对人们的影响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可怕,我们可适当做些预防工作,以减少电磁波辐射的影响。比如,远距离操作、屏蔽、限制工作时间、增加身体抵抗力等;也可采取间接预防办法,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经常补充糖类、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物质,保证一定热能,调节食物口感等。当然,还可以通过戴电脑防护镜,穿防电磁波辐射功能服等进行预防。最近有关专家和企业研究开发的集抗静电、防辐射、杀菌保洁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服装,从鉴定结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如果产品能始终保持专家评审的标准,其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前一段时间,有关手机的防磁片、贴天线等广告吹得神乎其神,产品抽查结果有90%是不合格,甚至无效。因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产品广告宣传的管理,并制定相应功能标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称心。
国家环保局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的张志刚说,电磁波是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雷达、无线通讯、广播、电视等都是社会发展必要的先进设施,社会经济越发达,电磁波辐射强度也越高。但因为电磁波辐射本身不能控制,在发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采取相应技术及管理措施,尽量避开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凡是符合国家环保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标准而建立的发射站,其发射的电磁波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我国规定的电磁波发射安全系数比联合国规定的标准还要高。
张志刚认为,目前最让人担忧的是有些建设单位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经常绕开环保部门审批立项,自行施工建设一些手机发射站等,电磁波辐射量往往超标,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引起许多纠纷。为了加强电磁波辐射安全管理,有必要对电磁波辐射安全进行立法。以法律来约束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广大居民应正确认识电磁波辐射的利弊,既不能漠不关心,也不要过于恐惧,要以权威部门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为依据,如果发射站安全系数达到标准,就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专家们建议,为了预防电磁波辐射,首先应在工业用电源周围划出防护带。通常高压2万伏时,输电线路两侧各20米之内应为防护带;高压为12万伏时,防护带宽度应延伸至30米;40万伏时40米;73.5万伏时则应为50米。其次,要给长期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居民定出安全标准。电场强度不得超过5000伏/米,磁场强度应小于0.1微米特斯拉。当工作人员在40~73.5万伏高压线周围工作时,其正处于电压强度1万伏/米以上电磁场作用区内,工作人员在频率50赫兹、电压1万伏/米电场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如果电压达2万伏以上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另外,专家们还提醒在高强度电磁波辐射区域内,工作人员最好穿上特种防辐射功能服,减少电磁波辐射的影响。
防患于未然,现代都市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只要努力为之,才能在拥有高质量生活内涵的同时,保证身体健康。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