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个有风、有风景的午后,穿着新潮泳装的金发女郎,在海滩的太阳伞下看书。不远处的咖啡厅里,男士们一边喝着下午茶、吃着西式甜点,一边谈着生意。如此的场景,不是在当下某个有情调的度假村,而是在百年前青岛市所在的前海一线。
中国最早接受西风东渐的城市
青岛市,中国近代的时尚策策源地。海风从红屋顶吹来,半城的风情从海面升腾一初识青岛,这里的风景与风情令人一见钟情。其实,这座城市除了名声响亮的历史人文底蕴,其近现代时尚魅力的发端同样位居中国城市前列。
回眸历史,青岛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老青岛是中国最早有电、有汽车、有柏油马路等现代化设施的地方和最早接受世界时尚文化的城市;八大关、福山路、广西路、湖南路等曾居住过20多个国家的侨民,直至今日在一些欧美地区的知名度都远高于北京与上海;老青岛是除了哈尔滨、上海之外,最多居住俄罗斯人的一个城市,他们给青岛带来了美术、音乐等文化方面的浸润和面包、红肠等饮食方面的崭新味蕾体验,让城市的人文氤氲更摩登;中山路上的老青岛电影院所放映的外国大片几乎与好莱坞同步,当时的著名影星蝴蝶亲临这里做电影首映式;汇泉广场和南海路,在100多年前就是中国最早的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和航海俱乐部,为中国的现代时尚积淀了浓郁的摩登底蕴。
近一个世纪前,每到夏季,青岛的海滨,作为远东地区最好的避暑胜地,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海外游客来此度假。盛夏,这里犹如一个迷你联合国,浓郁而热烈的异域风情浸染着这座城市,也让青岛人成为时尚西风东渐的最早接纳者。“洋气”从此成为和青岛市最高的时尚生活指示。
青岛与影视剧的百年热恋
很多影视剧导演认为,青岛市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滨城市之一,那错落有致的海边别墅,与蔚蓝的大海早已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具有罗曼蒂克的印象。这样的城市,是很受影视工作者的青睐。因为他们知道,一部好的影视剧不仅仅取决于演员的发挥,还要有能够引人入胜的视觉背景。而青岛恰恰是一个拍摄浪漫剧的理想天堂。青岛市将丽江、杭州、哈尔滨、厦门、北京、上海等城市抛在身后,位列中国最受摄制组青睐的十大外景城市之首。
从上世纪30年代,青岛就成为中国电影拍摄的外景地。从那时起到上世纪80年代,洪深、张石川、胡蝶、金焰、孙瑜、崔嵬、赵丹、王丹凤、秦怡、谢芳、王晓棠、王心刚、李羚、陈道明等顶尖的电影艺术家,都曾在青岛留下芳踪。因为这些明星们的驾到,那时的青岛每每成为娱乐新闻的聚焦点。
《劫后桃花》编剧洪深是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34年,洪深来到青岛,他以其青岛崂山祖产遭日本侵略者侵占经过写成电影剧本《劫后桃花》。电影《劫后桃花》于1935年拍摄,因为青岛是其故事的发生地,也成为现代中国电影中首部来青岛拍摄外景的影片。此后,电影《风云儿女》也在青岛市拍摄,其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国歌。因为一首电影歌曲能成为国歌实属罕见,但这个奇迹就诞生在青岛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青岛集中了欧陆风韵的建筑以及美轮美奂的海景,因此电影中只要有表现国外的镜头,就以这里老城区一带的小洋楼等背景代替。在影视人眼中,青岛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是一块“宝地”、“福地”,于是这里赢得了“天然摄影棚”的美誉,深得影视导演和演员的厚爱。以至于曾经有一段时间拍摄的电影,只要涉及到有海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在青岛拍摄。
中国现代文化的策源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是一个迷人的指向,有着近现代文人名士惬意且中意的闲逸生活。这里曾酝酿和升腾出中国近现代新城市文化的繁花似锦,曾缱绻和旖旎过多少你侬我侬的青岛故事,种种风物已经被打磨与历练为厚重的文化符号和清新的文艺地标。
“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我是北平人,但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留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曾在鱼山路寓居的梁实秋晚年念念不忘在青岛的日子,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属于“乡愁”的淡淡怀念。翻开中国近代名人的一些著作或者回忆录,不少文中会出现“青岛”的字眼。与之相连的无不是和作者追忆幸福过往有关的大段美文。在他们轰轰烈烈的人生中,青岛旧居几乎是“世外桃源”般的温柔乡,不仅家庭生活温馨安详,而且好多人还在青岛写就了一批很有份量、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巨作,给青岛的城市文脉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散落的风流故居,给青岛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那种淡定和悠然的气质传承至今。
沈从文在青岛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八骏图》等名著,《边城》也是在这里酝酿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的《劫后桃花》是由洪深创作的,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以青岛为蓝本写就。萧军、萧红在青岛观象一路,分别完成《八月的乡村》、《生死场》,两篇小说都经鲁迅写序推荐出版。这是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用心血和智慧铸成的里程碑。萧军对这段时光曾回忆说:“每子夜阑人静,时相研讨,间有所争,亦时有所励也。”他们楼下的邻居舒群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等文学名著。
有名人故居一条街之誉的福山路,集中了一大批文化名人、科学家的故居。昔日巴金应沈从文之邀来青岛,沈从文把福山路自己的居室让给巴金住。巴金写道:“沈从文把他那间房子让给我,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当年生活在青岛的著名学者梁实秋则说:“福山路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如果说,康有为肇始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文化名人寓居青岛的盛况,那么此后,随着国立青岛大学的诞生,闻一多、沈从文、老舍、洪深、梁实秋等著名学者齐聚青岛,共同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高峰,当时的青岛成为和北京、上海齐名的三大城市文化中心之一。 欧韵八大关
青岛不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城市,它的文化就是开放,洋为中用,将外域的风情本土化。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就是最淋漓尽致的表达,众多的西式建筑,形成微观的欧洲近代城市风貌,沉淀为城市的一种欧韵气质。
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城区。新浪网曾邀请一批建筑学权威和知名作家、摄影家评选出中国最美的五个城区,青岛八大关和苏州老城、厦门鼓浪屿、北京什刹海、澳门历史街区并列五朵金花。八大关把山与海、建筑与风景、浪漫与古典、梦幻与现实、悠闲与激情、安静与热闹、历史与今天……那么和谐的浓缩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精湛的世界建筑艺术与独具匠心的庭院绿化完美结合的休闲胜境,也是代表青岛风情的经典和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可以说,八大关美在不言中,不仅“囊括青岛方方面面之美丽”,而且八大关还囊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是如画青岛的“画中画”。
八大关地处青岛海边,湿润的空气氤氲着怀旧浪漫的味道,充溢全部视野的尽是风景。这里以八条我国著名关隘命名的大道而得名,但实际上是山海关、正阳关、嘉峪关、武胜关、紫荆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函谷关和临淮关这10条道路。八大关200余座别墅是24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个性表白,流转着浓郁的异域情调。这里的每一幢建筑几乎都演绎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八大关的年轮,就是一部城市风韵的进化史,是青岛近代历史烟云的见证。
二十世纪上半叶,正是西风大举东进的时候,融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公馆式别墅区的鼎盛时期。这些公馆多建于城市核心地段,为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精英名流的府邸。它们或者是独立的风格迥异的西式花园洋房,或者是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这些背景使得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形成了“洋气”的“公馆建筑”和“公馆文化”。1932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颁布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划”,并通过成立了“建筑审美委员会”,确定在太平角别墅区与南海路之间开发“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这就是后来的八大关别墅区。
时光流转到当下,八大关依旧是一派大隐隐于市优雅派头。优美的景色全部深深地浸透在静的氛围里。山和海,花和树,还有那绿荫交盖下的悠长的路,构成了八大关的静谧和清幽,成为闹市中的少见的世外桃源。作为城市的精华板块,这里一直都是精英向往的精致生活版图。
中国最早接受西风东渐的城市
青岛市,中国近代的时尚策策源地。海风从红屋顶吹来,半城的风情从海面升腾一初识青岛,这里的风景与风情令人一见钟情。其实,这座城市除了名声响亮的历史人文底蕴,其近现代时尚魅力的发端同样位居中国城市前列。
回眸历史,青岛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老青岛是中国最早有电、有汽车、有柏油马路等现代化设施的地方和最早接受世界时尚文化的城市;八大关、福山路、广西路、湖南路等曾居住过20多个国家的侨民,直至今日在一些欧美地区的知名度都远高于北京与上海;老青岛是除了哈尔滨、上海之外,最多居住俄罗斯人的一个城市,他们给青岛带来了美术、音乐等文化方面的浸润和面包、红肠等饮食方面的崭新味蕾体验,让城市的人文氤氲更摩登;中山路上的老青岛电影院所放映的外国大片几乎与好莱坞同步,当时的著名影星蝴蝶亲临这里做电影首映式;汇泉广场和南海路,在100多年前就是中国最早的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和航海俱乐部,为中国的现代时尚积淀了浓郁的摩登底蕴。
近一个世纪前,每到夏季,青岛的海滨,作为远东地区最好的避暑胜地,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海外游客来此度假。盛夏,这里犹如一个迷你联合国,浓郁而热烈的异域风情浸染着这座城市,也让青岛人成为时尚西风东渐的最早接纳者。“洋气”从此成为和青岛市最高的时尚生活指示。
青岛与影视剧的百年热恋
很多影视剧导演认为,青岛市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滨城市之一,那错落有致的海边别墅,与蔚蓝的大海早已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具有罗曼蒂克的印象。这样的城市,是很受影视工作者的青睐。因为他们知道,一部好的影视剧不仅仅取决于演员的发挥,还要有能够引人入胜的视觉背景。而青岛恰恰是一个拍摄浪漫剧的理想天堂。青岛市将丽江、杭州、哈尔滨、厦门、北京、上海等城市抛在身后,位列中国最受摄制组青睐的十大外景城市之首。
从上世纪30年代,青岛就成为中国电影拍摄的外景地。从那时起到上世纪80年代,洪深、张石川、胡蝶、金焰、孙瑜、崔嵬、赵丹、王丹凤、秦怡、谢芳、王晓棠、王心刚、李羚、陈道明等顶尖的电影艺术家,都曾在青岛留下芳踪。因为这些明星们的驾到,那时的青岛每每成为娱乐新闻的聚焦点。
《劫后桃花》编剧洪深是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拓荒者之一。1934年,洪深来到青岛,他以其青岛崂山祖产遭日本侵略者侵占经过写成电影剧本《劫后桃花》。电影《劫后桃花》于1935年拍摄,因为青岛是其故事的发生地,也成为现代中国电影中首部来青岛拍摄外景的影片。此后,电影《风云儿女》也在青岛市拍摄,其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国歌。因为一首电影歌曲能成为国歌实属罕见,但这个奇迹就诞生在青岛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青岛集中了欧陆风韵的建筑以及美轮美奂的海景,因此电影中只要有表现国外的镜头,就以这里老城区一带的小洋楼等背景代替。在影视人眼中,青岛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是一块“宝地”、“福地”,于是这里赢得了“天然摄影棚”的美誉,深得影视导演和演员的厚爱。以至于曾经有一段时间拍摄的电影,只要涉及到有海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在青岛拍摄。
中国现代文化的策源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是一个迷人的指向,有着近现代文人名士惬意且中意的闲逸生活。这里曾酝酿和升腾出中国近现代新城市文化的繁花似锦,曾缱绻和旖旎过多少你侬我侬的青岛故事,种种风物已经被打磨与历练为厚重的文化符号和清新的文艺地标。
“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我是北平人,但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留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曾在鱼山路寓居的梁实秋晚年念念不忘在青岛的日子,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属于“乡愁”的淡淡怀念。翻开中国近代名人的一些著作或者回忆录,不少文中会出现“青岛”的字眼。与之相连的无不是和作者追忆幸福过往有关的大段美文。在他们轰轰烈烈的人生中,青岛旧居几乎是“世外桃源”般的温柔乡,不仅家庭生活温馨安详,而且好多人还在青岛写就了一批很有份量、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巨作,给青岛的城市文脉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散落的风流故居,给青岛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那种淡定和悠然的气质传承至今。
沈从文在青岛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八骏图》等名著,《边城》也是在这里酝酿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的《劫后桃花》是由洪深创作的,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以青岛为蓝本写就。萧军、萧红在青岛观象一路,分别完成《八月的乡村》、《生死场》,两篇小说都经鲁迅写序推荐出版。这是他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用心血和智慧铸成的里程碑。萧军对这段时光曾回忆说:“每子夜阑人静,时相研讨,间有所争,亦时有所励也。”他们楼下的邻居舒群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等文学名著。
有名人故居一条街之誉的福山路,集中了一大批文化名人、科学家的故居。昔日巴金应沈从文之邀来青岛,沈从文把福山路自己的居室让给巴金住。巴金写道:“沈从文把他那间房子让给我,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当年生活在青岛的著名学者梁实秋则说:“福山路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如果说,康有为肇始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文化名人寓居青岛的盛况,那么此后,随着国立青岛大学的诞生,闻一多、沈从文、老舍、洪深、梁实秋等著名学者齐聚青岛,共同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高峰,当时的青岛成为和北京、上海齐名的三大城市文化中心之一。 欧韵八大关
青岛不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城市,它的文化就是开放,洋为中用,将外域的风情本土化。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就是最淋漓尽致的表达,众多的西式建筑,形成微观的欧洲近代城市风貌,沉淀为城市的一种欧韵气质。
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城区。新浪网曾邀请一批建筑学权威和知名作家、摄影家评选出中国最美的五个城区,青岛八大关和苏州老城、厦门鼓浪屿、北京什刹海、澳门历史街区并列五朵金花。八大关把山与海、建筑与风景、浪漫与古典、梦幻与现实、悠闲与激情、安静与热闹、历史与今天……那么和谐的浓缩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精湛的世界建筑艺术与独具匠心的庭院绿化完美结合的休闲胜境,也是代表青岛风情的经典和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可以说,八大关美在不言中,不仅“囊括青岛方方面面之美丽”,而且八大关还囊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是如画青岛的“画中画”。
八大关地处青岛海边,湿润的空气氤氲着怀旧浪漫的味道,充溢全部视野的尽是风景。这里以八条我国著名关隘命名的大道而得名,但实际上是山海关、正阳关、嘉峪关、武胜关、紫荆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函谷关和临淮关这10条道路。八大关200余座别墅是24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个性表白,流转着浓郁的异域情调。这里的每一幢建筑几乎都演绎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八大关的年轮,就是一部城市风韵的进化史,是青岛近代历史烟云的见证。
二十世纪上半叶,正是西风大举东进的时候,融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公馆式别墅区的鼎盛时期。这些公馆多建于城市核心地段,为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精英名流的府邸。它们或者是独立的风格迥异的西式花园洋房,或者是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这些背景使得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形成了“洋气”的“公馆建筑”和“公馆文化”。1932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颁布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划”,并通过成立了“建筑审美委员会”,确定在太平角别墅区与南海路之间开发“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这就是后来的八大关别墅区。
时光流转到当下,八大关依旧是一派大隐隐于市优雅派头。优美的景色全部深深地浸透在静的氛围里。山和海,花和树,还有那绿荫交盖下的悠长的路,构成了八大关的静谧和清幽,成为闹市中的少见的世外桃源。作为城市的精华板块,这里一直都是精英向往的精致生活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