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已经奏响,农村经济建设首当其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格外凸现。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还需从思想文化、具体的制度和技术层面上加以探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制度;技术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就特别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秦汉以后,由于人口膨胀,战乱频繁,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清朝末年最为严重。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恶劣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全国实施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活动,使建国以后的森林覆盖率较解放前有所提高;同时,一批保护区也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在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中,砍伐森林开垦荒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情况相当严重,给农村的生态问题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多种原因使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
一、从文化层面探析
环境问题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的环境问题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根源上来看,还是思想文化的问题。因为思想文化直接影响社会制度、战略目标、经济模式、技术形态的选择设定。
生态文化与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同,生态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思想,而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以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古代中国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较为发达而牢固的农村经济。古代哲人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天、地、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创造了我国早期的生态文化。
儒家生态文化思想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小农经济时代。在当时,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的干预较少,虽然与自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由于人们依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加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分突出。但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从而导致人类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片面追求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盲目向自然开战,如过度垦荒,过量砍伐森林,无节制开采矿藏,以及对野生动物肆意捕杀,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农村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其特殊性,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有特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理论上的早熟性和神秘色彩。如:它的“天人合一”中的天有时指客观物质世界,有时指一种神秘莫测的精神力量,在儒家对天人关系的论述中,常常过多强调“顺天命”。反映了他们对天的消极无为态度,不能不说,现代我国农村社会的环境问题,与传统文化遗传下来的这种消极态度有关。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几千年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造成的农村文化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也是导致人们对生态问题认识不够的原因。在农民的生活中,除了祖先传下的伦理纲常,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维持生计的田间劳作。人们很少过分关注与维持生计无关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在他们眼中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等于无。
二、从制度层面上探析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所追求的既定目标是工业化。因此,政府在推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其关注的焦点自然就会倾向于城市。在传统的体制下,城市居民是既得利益的群体,是经济生活中的强势群体,他们与农村居民相比具有种种制度方面的优势。长期以来,城市人往往鄙视农村人,没有人愿意去农村生活,归其原因,无外乎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好,穷、脏、乱、愚成了农村的代名词。造成农村生态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穷,农村贫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让农村富裕起来,消除城乡矛盾,而要解决城乡矛盾关键是要在制度层面上下功夫。国外的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一般都是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等到城市化发展起来了,工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反过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如农村的道路、农村的地下排水等,基本上与城市没有什么差别,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包括水力、道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依靠农民自己筹资出力、出地建设的。等到道路建好后,却收归交通部门管理,农民的拖拉机要上路,还需要交纳包括养路费等在内的各种费用,这对农村、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当前,我国的政策对城市和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和农民是另一套政策。其根据就是所谓的户籍制度,如果农业户口是这样一回事,如果是非农业户口则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可以导致以下结果: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当前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逐步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57:1,1985年缩小为1.86:1,1986年以后有所反弹,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72:1,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是3255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3.22:1,可见城乡差距之大。由于农村的贫困,农村居民很少去关心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意识淡漠,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财力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基础建设突飞猛进,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业地区的农村,主要给城市做贡献,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腾飞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而背了一身债,已无力搞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数是依然故我,乃至“调敝破败”。农村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治理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对城乡二元制的结构进行改革,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让农民有进城当工人、当市民的权力,恢复农民本来有的国民待遇,使农村富裕起来。
三、从技术层面上探析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发展生产,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环境,同时,科学技术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正确使用,也有可能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兴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发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很高,科学种田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原来有的农业科技推广网却因体制、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几次撤并、改制,弄得网破、线断、人散,反而衰败。过去农村还有文化站等传播科技文化的机构或场所,现在连文化站多数也解散了。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投资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民掌握和使用科技种田的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12-14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仅占0.105﹪,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这种大数量、低素质的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农民的技术素质低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在我国,每年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是比较低的: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为35-50﹪。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在农药的使用中,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也只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施用的农药仅有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的未被利用的农药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也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建设进程缓慢,成效不大的原因是缺乏资金和资源。但实际上要搞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除了靠投入、靠政策、靠机制外,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连接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在我国农村生态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农业推广队伍则是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推广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专职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分布过于集中,等等。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成效。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生态建设将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农村的生态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生态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有能力、具有科学发展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农业推广让人才是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冯肃伟,戴星翼.新农村环境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方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骆中钊,戎安,骆伟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编写.农村绿色能源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骆中钊、张惠芳、郭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李惠斌、薛晓源.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制度;技术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就特别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秦汉以后,由于人口膨胀,战乱频繁,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清朝末年最为严重。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恶劣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全国实施了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活动,使建国以后的森林覆盖率较解放前有所提高;同时,一批保护区也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在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中,砍伐森林开垦荒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情况相当严重,给农村的生态问题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多种原因使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
一、从文化层面探析
环境问题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的环境问题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根源上来看,还是思想文化的问题。因为思想文化直接影响社会制度、战略目标、经济模式、技术形态的选择设定。
生态文化与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同,生态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思想,而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以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古代中国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较为发达而牢固的农村经济。古代哲人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天、地、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创造了我国早期的生态文化。
儒家生态文化思想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小农经济时代。在当时,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的干预较少,虽然与自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由于人们依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加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分突出。但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从而导致人类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片面追求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盲目向自然开战,如过度垦荒,过量砍伐森林,无节制开采矿藏,以及对野生动物肆意捕杀,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农村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其特殊性,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有特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理论上的早熟性和神秘色彩。如:它的“天人合一”中的天有时指客观物质世界,有时指一种神秘莫测的精神力量,在儒家对天人关系的论述中,常常过多强调“顺天命”。反映了他们对天的消极无为态度,不能不说,现代我国农村社会的环境问题,与传统文化遗传下来的这种消极态度有关。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几千年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造成的农村文化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也是导致人们对生态问题认识不够的原因。在农民的生活中,除了祖先传下的伦理纲常,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维持生计的田间劳作。人们很少过分关注与维持生计无关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在他们眼中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等于无。
二、从制度层面上探析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所追求的既定目标是工业化。因此,政府在推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其关注的焦点自然就会倾向于城市。在传统的体制下,城市居民是既得利益的群体,是经济生活中的强势群体,他们与农村居民相比具有种种制度方面的优势。长期以来,城市人往往鄙视农村人,没有人愿意去农村生活,归其原因,无外乎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好,穷、脏、乱、愚成了农村的代名词。造成农村生态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穷,农村贫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让农村富裕起来,消除城乡矛盾,而要解决城乡矛盾关键是要在制度层面上下功夫。国外的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一般都是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等到城市化发展起来了,工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反过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如农村的道路、农村的地下排水等,基本上与城市没有什么差别,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包括水力、道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依靠农民自己筹资出力、出地建设的。等到道路建好后,却收归交通部门管理,农民的拖拉机要上路,还需要交纳包括养路费等在内的各种费用,这对农村、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当前,我国的政策对城市和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和农民是另一套政策。其根据就是所谓的户籍制度,如果农业户口是这样一回事,如果是非农业户口则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可以导致以下结果: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当前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逐步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57:1,1985年缩小为1.86:1,1986年以后有所反弹,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72:1,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是3255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3.22:1,可见城乡差距之大。由于农村的贫困,农村居民很少去关心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意识淡漠,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财力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基础建设突飞猛进,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业地区的农村,主要给城市做贡献,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腾飞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而背了一身债,已无力搞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数是依然故我,乃至“调敝破败”。农村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治理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对城乡二元制的结构进行改革,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让农民有进城当工人、当市民的权力,恢复农民本来有的国民待遇,使农村富裕起来。
三、从技术层面上探析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发展生产,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环境,同时,科学技术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正确使用,也有可能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兴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发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很高,科学种田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原来有的农业科技推广网却因体制、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几次撤并、改制,弄得网破、线断、人散,反而衰败。过去农村还有文化站等传播科技文化的机构或场所,现在连文化站多数也解散了。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投资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民掌握和使用科技种田的能力。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12-14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仅占0.105﹪,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这种大数量、低素质的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农业建设。农民的技术素质低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在我国,每年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是比较低的: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为35-50﹪。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在农药的使用中,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也只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施用的农药仅有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大量的未被利用的农药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也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地区生态建设进程缓慢,成效不大的原因是缺乏资金和资源。但实际上要搞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除了靠投入、靠政策、靠机制外,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连接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在我国农村生态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农业推广队伍则是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推广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专职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分布过于集中,等等。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成效。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生态建设将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农村的生态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生态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有能力、具有科学发展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农业推广让人才是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冯肃伟,戴星翼.新农村环境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方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骆中钊,戎安,骆伟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编写.农村绿色能源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骆中钊、张惠芳、郭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李惠斌、薛晓源.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