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即兴伴奏,作为音乐基础教育中较为实用的课程之一,和声编配对实际演奏以及音响效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持。本文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从和弦功能编配乐句划分两个方面,对即兴伴奏中和声编配作简单地阐述。
[关键词]和弦;和声;编配;乐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6-0023-03
一、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是在调式中的主音(I级)、下属音(IV级)和属音(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对调式、调性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歌曲编配中,正三和弦充当骨干和弦成分,奠定调的性质。编配过程中,若不考虑和弦的色彩及丰满程度,用正三和弦完全能编配整首歌曲。
二、属七和弦
属七和弦,是在调式中属音(V级)上构成的大小七和弦。 具有不和谐性,气氛略微紧张,给人造成意犹未尽的和声倾向感。通常连接主和弦(V7—I),是和弦连接中最常用的一组搭配。这个由不和谐到和谐稳定的过程,叫作解决,称为完满终止。解决给人由骚乱不安到平和宁静的完美感,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元素,也是调性的确立的标志。
除了完满终止,也有属七和弦解决到下中音和弦(V7—vi),被称为阻碍终止。这样的终止式造成一种非期望的感觉,如同半终止式,适用于乐曲进行中,不用在乐曲结束处。
三、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编配
我们由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编配入手,激发学生对即兴伴奏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和弦色彩及应用的了解。
谱例1:《大海啊,故乡》
该曲为C大调。在和弦编配中,第一小节往往采用主和弦,用以明确调性。主和弦分别是1、3、5。下属和弦分别是4、6、1。属和弦分别是5、7、2。属七和弦作为解决,与主和弦搭配(V-I)。在前两小节中,在正拍主要位置且时值较长的是1、3、5三个音。2、7、6以辅助音或经过音出现,时值长度及出现位置的重要性也属次级别,所以属于和弦外音。因此,首句应是I级主功能。
谱例2:《大海啊,故乡》
谱例第二句,是作为第一句动机发展的模进。从旋律中音符的时值及主要位置得出,第二句第一小节是围绕“3”发展的旋律,属于主功能I级。第二小节,“2”为两拍的长音,起着决定和弦色彩的作用。属功能V级。依照这样的方法,我们得出:
谱例3:《大海啊,故乡》
谱例3的和弦编配中,我们将部分小节的和弦框了起来。括号内的和弦,属于依照上述方法所得出的编配和弦,括号外的属于实际应用时选择的和弦。
为何出现如此差异,主要是存在三点编配上的问题:1在和声编配当中,通常V级后不接IV级;2I级前,往往能使用V级作为固定搭配;3旋律中4的出现并不是作为IV级主音,而是作为V级属七和弦的七音出现。
四、副三和弦的编配
在调式中,在Ⅱ、Ⅲ、Ⅵ、Ⅶ级上构成的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相比较正三和弦,副三和弦有着丰富的音色,不稳定的效果。在歌曲和声编配中,我们交替使用正副三和弦,丰富和声色彩,避免单一重复,使音色形成对比。
我们利用和弦共音来划分副三和弦的功能。
ii级,系下属功能,与主和弦没有任何共音,更具不稳定性。大调中它是小三和弦,小调中则是减三和弦。即兴伴奏上,ii级在自然大调里常作为重属和弦,应用广泛。
我们用ii级和弦,代替IV级和弦。
I——ii——V7——I
也可将ii级和弦用于IV级和弦与V级和弦之间,加强不稳定性。
I——IV——ii——V7——I
iii级和弦分别与I、V级和弦有两个共音,功能较为中性。大调中为小三和弦,色彩柔和,对确定调性的作用较弱。自然小调中为大三和弦,色彩明亮;和声小调中是增三和弦,音响强烈,极具扩张性。
在iii级和弦的应用中,可作I、V级的替换和弦,转换和声色彩。也常用在vi级前,与vi级构成上四度关系,造成类似解决的倾向。
vi级和弦,在大调中为小三和弦,小调中则作为大三和弦。vi级与I、IV级都有两个共音,介于主功能以及下属功能之间。
在vi级和弦的应用上,常将它替换I、IV级,或连接I、IV级。也用作属七和弦后,代替I级形成阻碍终止。
vii级在大小调中,都以减三和弦出现。音响效果尖锐刺耳,极不和谐。与V级有两个共同音,可做相应替换。在运用中,相比其他副三和弦,使用频率更少。
在副三和弦的实际应用上,我们应注意:
(1)以正三和弦为主,副三和弦为辅。
(2)注意正三和弦在旋律首位的主干位置,勿轻易替换,以免调性模糊。
谱例4:《大海啊,故乡》
依照上述要求,可看出句首尾的I级、V级是主干正三和弦。中间两小节,则可用作替换,以避免主和弦的重复使用。
那么替换主功能,有多种方法。在该乐句中,遵循要求,注意iii级接vi级,以及ii级接V级的规律,可得出如下几种方案:
(1)I——iii——vi——V7
(2)I——iii——ii——V7
(3)I——vi——ii——V7
谱例5:《大海啊,故乡》
其中,所框和弦,为主干正三和弦。其余和弦可用副三和弦代替。在即兴伴奏和声编配中,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违背基本的编配规则,可自圆其说,都有编配的意义,这正是即兴伴奏的魅力所在。
五、副属和弦的编配
属七和弦在解决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和声倾向感。这种解决手法同样适用其他和弦,以获得更多和声倾向。副属和弦就运用了此它是指以本调的正三和弦作为新调式的主三和弦,把新调式的个道理。 属七解决运用到原调式中来,便构成了副属七和弦以及副下属七和弦。也就是常说的“属和弦的属音”、“下属和弦的属音”。
谱例6:
谱例6中,IV级、V级看作是新调的I级,离调到了F、G自然大调,再将新调的属七和弦解决到I级。最后,将新调的解决转回原C自然大调。
副属和弦的使用,生成了属调、下属调的特性音。相对原调形成离调,丰富和声的色彩,扩大人们对和声进行的期待。大调V7/V—V7、V7/IV—IV,也可将两者相结合:I—V7/IV—IV—V7/V—V7—I。其中V7/V最为常用,又称重属和弦。需注意的是,在用V7/V替换IV级时,会产生变化音#IV级,因此,在旋律中有IV级音时,应善用,以免出现小二度,造成音响效果不和谐。
谱例7:《大海啊,故乡》
谱例7中,我们采用括号里的副属和弦替换原本的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短暂进入副调后立即返回主调称为离调。
六、歌曲乐句划分
多数学生,在进行即兴伴奏和声分析的时候,往往缺乏大局观意识,对于谱面的分析少之又少。其实,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透露了很多和声编配的一般规律。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学习。比如学习初期,必然是要断词断句的,以用来辅助朗读背诵;歌曲的句与句之中,有着大量的和声语汇信息,这些对骨干正三和弦的确立及和声的编配,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乐句划分上,我们采用两种划分方法:第一通过歌词标点符号进行划分;第二通过旋律中出现的长拍进行划分。两种方法相结合,简单分析后,我们就能够得出以下结论:该曲,以四小节作为一句。在和声编配上,我们可相应借鉴。
该曲每句的最后一小节,多以长音结束,旋律多为:1、2、5。可见,末尾小节多为主功能和属功能。那么依照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我们可推出前后对应的和弦。
如图谱例5所示,第四小节为句尾,停在主音上。我们可推出,第三小节为V7,第二小节则是下属功能,若旋律中没有IV级音,可替换重属和弦V7/V。
实际教学中证明,优化学生对和声分析的能力,对即兴伴奏课程的开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当然,在学习当中也需要大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反思、多听辨、多操作,以提高自己的即兴伴奏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斯波索宾,陈敏译. 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黄洛华.钢琴编配艺术[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3]李坤.浅谈和声教学与即兴伴奏的结合[J]. 赤峰学院学报,2010(09).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和弦;和声;编配;乐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6-0023-03
一、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是在调式中的主音(I级)、下属音(IV级)和属音(V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对调式、调性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歌曲编配中,正三和弦充当骨干和弦成分,奠定调的性质。编配过程中,若不考虑和弦的色彩及丰满程度,用正三和弦完全能编配整首歌曲。
二、属七和弦
属七和弦,是在调式中属音(V级)上构成的大小七和弦。 具有不和谐性,气氛略微紧张,给人造成意犹未尽的和声倾向感。通常连接主和弦(V7—I),是和弦连接中最常用的一组搭配。这个由不和谐到和谐稳定的过程,叫作解决,称为完满终止。解决给人由骚乱不安到平和宁静的完美感,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元素,也是调性的确立的标志。
除了完满终止,也有属七和弦解决到下中音和弦(V7—vi),被称为阻碍终止。这样的终止式造成一种非期望的感觉,如同半终止式,适用于乐曲进行中,不用在乐曲结束处。
三、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的编配
我们由正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编配入手,激发学生对即兴伴奏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和弦色彩及应用的了解。
谱例1:《大海啊,故乡》
该曲为C大调。在和弦编配中,第一小节往往采用主和弦,用以明确调性。主和弦分别是1、3、5。下属和弦分别是4、6、1。属和弦分别是5、7、2。属七和弦作为解决,与主和弦搭配(V-I)。在前两小节中,在正拍主要位置且时值较长的是1、3、5三个音。2、7、6以辅助音或经过音出现,时值长度及出现位置的重要性也属次级别,所以属于和弦外音。因此,首句应是I级主功能。
谱例2:《大海啊,故乡》
谱例第二句,是作为第一句动机发展的模进。从旋律中音符的时值及主要位置得出,第二句第一小节是围绕“3”发展的旋律,属于主功能I级。第二小节,“2”为两拍的长音,起着决定和弦色彩的作用。属功能V级。依照这样的方法,我们得出:
谱例3:《大海啊,故乡》
谱例3的和弦编配中,我们将部分小节的和弦框了起来。括号内的和弦,属于依照上述方法所得出的编配和弦,括号外的属于实际应用时选择的和弦。
为何出现如此差异,主要是存在三点编配上的问题:1在和声编配当中,通常V级后不接IV级;2I级前,往往能使用V级作为固定搭配;3旋律中4的出现并不是作为IV级主音,而是作为V级属七和弦的七音出现。
四、副三和弦的编配
在调式中,在Ⅱ、Ⅲ、Ⅵ、Ⅶ级上构成的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相比较正三和弦,副三和弦有着丰富的音色,不稳定的效果。在歌曲和声编配中,我们交替使用正副三和弦,丰富和声色彩,避免单一重复,使音色形成对比。
我们利用和弦共音来划分副三和弦的功能。
ii级,系下属功能,与主和弦没有任何共音,更具不稳定性。大调中它是小三和弦,小调中则是减三和弦。即兴伴奏上,ii级在自然大调里常作为重属和弦,应用广泛。
我们用ii级和弦,代替IV级和弦。
I——ii——V7——I
也可将ii级和弦用于IV级和弦与V级和弦之间,加强不稳定性。
I——IV——ii——V7——I
iii级和弦分别与I、V级和弦有两个共音,功能较为中性。大调中为小三和弦,色彩柔和,对确定调性的作用较弱。自然小调中为大三和弦,色彩明亮;和声小调中是增三和弦,音响强烈,极具扩张性。
在iii级和弦的应用中,可作I、V级的替换和弦,转换和声色彩。也常用在vi级前,与vi级构成上四度关系,造成类似解决的倾向。
vi级和弦,在大调中为小三和弦,小调中则作为大三和弦。vi级与I、IV级都有两个共音,介于主功能以及下属功能之间。
在vi级和弦的应用上,常将它替换I、IV级,或连接I、IV级。也用作属七和弦后,代替I级形成阻碍终止。
vii级在大小调中,都以减三和弦出现。音响效果尖锐刺耳,极不和谐。与V级有两个共同音,可做相应替换。在运用中,相比其他副三和弦,使用频率更少。
在副三和弦的实际应用上,我们应注意:
(1)以正三和弦为主,副三和弦为辅。
(2)注意正三和弦在旋律首位的主干位置,勿轻易替换,以免调性模糊。
谱例4:《大海啊,故乡》
依照上述要求,可看出句首尾的I级、V级是主干正三和弦。中间两小节,则可用作替换,以避免主和弦的重复使用。
那么替换主功能,有多种方法。在该乐句中,遵循要求,注意iii级接vi级,以及ii级接V级的规律,可得出如下几种方案:
(1)I——iii——vi——V7
(2)I——iii——ii——V7
(3)I——vi——ii——V7
谱例5:《大海啊,故乡》
其中,所框和弦,为主干正三和弦。其余和弦可用副三和弦代替。在即兴伴奏和声编配中,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违背基本的编配规则,可自圆其说,都有编配的意义,这正是即兴伴奏的魅力所在。
五、副属和弦的编配
属七和弦在解决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和声倾向感。这种解决手法同样适用其他和弦,以获得更多和声倾向。副属和弦就运用了此它是指以本调的正三和弦作为新调式的主三和弦,把新调式的个道理。 属七解决运用到原调式中来,便构成了副属七和弦以及副下属七和弦。也就是常说的“属和弦的属音”、“下属和弦的属音”。
谱例6:
谱例6中,IV级、V级看作是新调的I级,离调到了F、G自然大调,再将新调的属七和弦解决到I级。最后,将新调的解决转回原C自然大调。
副属和弦的使用,生成了属调、下属调的特性音。相对原调形成离调,丰富和声的色彩,扩大人们对和声进行的期待。大调V7/V—V7、V7/IV—IV,也可将两者相结合:I—V7/IV—IV—V7/V—V7—I。其中V7/V最为常用,又称重属和弦。需注意的是,在用V7/V替换IV级时,会产生变化音#IV级,因此,在旋律中有IV级音时,应善用,以免出现小二度,造成音响效果不和谐。
谱例7:《大海啊,故乡》
谱例7中,我们采用括号里的副属和弦替换原本的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短暂进入副调后立即返回主调称为离调。
六、歌曲乐句划分
多数学生,在进行即兴伴奏和声分析的时候,往往缺乏大局观意识,对于谱面的分析少之又少。其实,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透露了很多和声编配的一般规律。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语文学习中的古诗词学习。比如学习初期,必然是要断词断句的,以用来辅助朗读背诵;歌曲的句与句之中,有着大量的和声语汇信息,这些对骨干正三和弦的确立及和声的编配,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乐句划分上,我们采用两种划分方法:第一通过歌词标点符号进行划分;第二通过旋律中出现的长拍进行划分。两种方法相结合,简单分析后,我们就能够得出以下结论:该曲,以四小节作为一句。在和声编配上,我们可相应借鉴。
该曲每句的最后一小节,多以长音结束,旋律多为:1、2、5。可见,末尾小节多为主功能和属功能。那么依照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我们可推出前后对应的和弦。
如图谱例5所示,第四小节为句尾,停在主音上。我们可推出,第三小节为V7,第二小节则是下属功能,若旋律中没有IV级音,可替换重属和弦V7/V。
实际教学中证明,优化学生对和声分析的能力,对即兴伴奏课程的开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当然,在学习当中也需要大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反思、多听辨、多操作,以提高自己的即兴伴奏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斯波索宾,陈敏译. 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黄洛华.钢琴编配艺术[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3]李坤.浅谈和声教学与即兴伴奏的结合[J]. 赤峰学院学报,2010(09).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