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检测癌胚抗原和糖链抗原199对结直肠癌Ⅱ~Ⅲ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23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术前检测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对结直肠癌Ⅱ~Ⅲ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66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别比较术前CEA升高与CEA正常患者、CA199升高和CA199正常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全组266例患者中,术前CEA升高119例(44.7%)、CA199升高74例(27.8%)。中位随访时间63月,与术前CEA正常患者相比,CEA升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54.6%比72.8%)和(75.2%比83.3%),P= 0.001和P=0.042]。与术前CA199正常患者相比,CA199升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45.9%比71.9%)和(74.2%比81.8%),P=0.000和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HR=3.016,95% CI:1.536~5.919,P=0.001)、淋巴结转移(HR=2.278,95% CI:1.272~4.081,P=0.006)及术前CEA升高(HR=1.794, 95% CI:1.022~3.149,P=0.042)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浸润脉管(HR=2.041, 95% CI:1.294~3.221,P=0.002)、淋巴结转移(HR=2.480,95%CI:1.548~3.972,P=0.000)及术前CA199升高(HR=2.145,95% CI:1.414~3.254,P=0.000)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CEA和CA199检测可以作为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分别对以术后30 d死亡和术后90 d死亡计算的食管癌手术病死率在食管外科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以2000—2012年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单一手术组完成的95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食管癌前瞻性数据库中提取术后30 d死亡和术后30~90 d死亡的病例,分别以术后30 d死亡和术后90 d死亡计算病死率,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术后30 d死亡11例,30 d病死率为1.1%(1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检测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的免疫功能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14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eIF4E与mTO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本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纳入食管鳞癌患者5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5 cm以上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4种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与5种配体(Dll-1、Dll-3、Dll-4、Jagged 1和Jagged 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Notch信号通路蛋白与癌组织细胞增生情况(Ki-67指数)及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