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存在初中课程设计与现实需求难衔接、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保障、课堂教学活力有待激发等实践困境。原因在于初中课程建设不够先进完善难以满足多种需要、个体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专业力量不足。当前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的途径有以下几种:立足实际、满足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内外结合、学科交融,构建动态课程体系;整合资源、提供保障,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基本策略是区域推进,核心举措是构筑“学习共同体”.重要支撑是建立健康的评价系统。
关键词:课程生态;课堂改革;区域推进;生态建设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而有待实现的潜能。”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即为有持续的好奇心、自主性、责任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意味着经由课程“支持积极的学习,进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支持学习者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据此来构想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的课程生态建设的总体架构,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阶段”设定具体展开课程的方式,“课程”与“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实现教育教学的变革与教育教学行为的完善,“学校课程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取向”。因此,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初中课程与课堂转型的实践困境
课堂教学要以“保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保障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保障教师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基本权利”为宗旨,这样的权与责,也从另一个方面在不断“逼迫”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面对长期累积而成的诸多问题,寻求课程与课堂变革的有效路径。
1.初中课程设计与现实需求难以衔接
初中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家长期望、学校条件、社区特性等相关因素,结合资源条件和教师知能,审慎规划。在国家或地方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之后,不少初中试图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投入校本课程建设,但由于长期对课程设计缺少关注,更缺少与课程设计相匹配的课程理论引导与课程知识储备,或者对开展课程设计没有信心和兴趣,教学现场普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或者是并不真正理解SWOT分析,虽然有学校愿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根据学校条件、学生需求、教学环境进行相关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客观上背离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学习主体需求、自主、实践等特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课程自主参与的理想沦为空谈。
2.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与初中一直面临的缺乏弹性课程活动时间的现实困境有关。在调研中,初中校长普遍反映弹性学习时间是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保障,例如目前有些省份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规定,每周规定课时数是34课时。又规定“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動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通常各学校班会课或班队活动不少于一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各科教师,督促所有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每周35课时加上课间休息时间,即使现在有了延时服务,“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的要求,也因为活动时间、空间无法保证,使得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的特色活动难以开展,校本课程面临无法实施的困境。
3.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
就课堂转型而言,总体上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当今的小学课堂,由于没有了小升初压力,课堂已渐渐回归本真,贴近学生的需求与成长特点。至于高中,经历了中考分流的高中生,生理、心理开始成熟,他们对学习与生活的选择自主性要略优于初中生。相比之下,初中课堂的活力与效果令人忧心。据近年来对初中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统计,初中课堂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仍然是“讲授”。在一般的初中课堂中,讲授和板书可称得上是高频行为,教师的声音明显多于学生的声音,较多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情感的沟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愿景,对于很多初中课堂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知识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就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而言,一是要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对初中生的发展潜质进行认知与开发。当然,在实现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差异。课堂的变革有赖于灵活多样的课程支撑,这样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维目标、共享资源、智慧环境、深广内容、活动指南,需要将初中课程整体规划与关注初中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进行初中课程生态建设。因此,需要从课程建设层面加以追寻。
二、“满足需要”还是“提供选择”的课程建设难题
综观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课程开发者总是在知识、学生和社会之间左右摆动,而绝大多数课程开发者总是希望把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持课程的价值平衡。这里就有一个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关注需求的问题。初中教育期待通过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解决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其外部环境多样性的矛盾。初中课程建设应该在整体规划并保证课程结构的基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满足多种需要。因此,初中课程与课堂难以转型的原因是和课程建设的难题联结在一起的。
1.初中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多种需要
初中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当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严格实施国家课程,保证初中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过,事实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就初中教育而言,师资条件限制、过于强调升学取向、初中学生面临多种分流的严峻现实等诸多因素,往往导致不少初中学校事实上并未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就难以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即便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仅仅只能满足学生成长的一般需要,因为国家课程开发考虑的更多是社会总体培养目标与学生同质特征,设定的也是学生普遍成长的路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需求与多样化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一种统一连贯的核心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之外,初中学校课程建设值得思考的方面还很多:课程设计如何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既面向共性,又体现个性?课程实施如何实现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学科与学习者生活、学习者生活与社会的相互关联?课程指向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更多提升? 2.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专业力量不足
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目标,还需要实现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有机结合,使课程既能满足初中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又能契合本校学生特定素养的形成。换句话说,国家与地方对初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虽已有较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课程在不同的初中究竟如何发生?发生的轨迹怎样?发生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需要在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中予以进一步思考。因此,初中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探索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并使这种课程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符合学校愿景,符合学生的不同特质与多种需要。当然,校本课程建设不是以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就我国当下课程改革而言,只有相互适应取向的校本化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使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切地方和初中学校的差异,使目标获得具体实在的意义,使新概念成为教师实践知识的一部分,使创造性的变革在实践中生成。
增强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形成健全的“校本课程”体制,是当今课程发展的趋势,但鉴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完善这种体制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与理论研究。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思考并着手建设学校课程,且有些学校已经有了比较适切和相对完善的课程规划。但是,如何真正从回归学生的“学习”本质出发,进行一种视野较开阔、方案较实在且有足够育人品质的课程设计,相当一部分初中(尤其是薄弱初中学校)感到力不从心,更因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开发力的相对不足而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整合不同学校的课程建设资源,从区域层面设计和推进初中校本课程建设,是一种经济且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必需的政策保障与专业支撑:二是集区域教师之力,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并形成初中校本课程规划共同体,“保障所开发的课程的品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成效,从而在课程开发的设计、实施、改进的全过程中,持续地、发展性地解决一系列问题”。
三、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
区域推进课堂改革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创新,基于中观层面的课堂改革的实施将会有效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有效地推动区域课堂改革的持续发展,需要综合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推进课堂改革构建一个整体协调的课程生态,促进其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这有利于准确把握区域课堂改革的整体推进方向。
德赛图(De Certeau,M.)认为,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方式是“静静地,几乎察觉不到,因为它不通过理论显示自己,而是通过使用理论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在对校本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寻路问径式的探讨中,其实已經部分彰显了一些初中对个性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经验,而在对J省城乡初中进行“课程建设”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初中在探索体现学校个性化课程实施模式时,开始注重兼顾“教育品位和质量提升、学校发展整体规划、课程改革”促进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与生活、成长与发展的特殊需求出发,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人各有特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之中,形成课程生态结构。具体而言,当前初中的校本课程生态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立足买际,满足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在对初中课程状况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在开发时必须考虑各个学校所处的地域、相应的生源、形成的制度、已有的文化传统和可能拥有的资源,每一方面的差异,均有可能使学校遭遇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流动儿童,或者是因为拆迁安置就近入学,多数家长缺少为孩子发展提供较好学习条件的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原本由家庭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又如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与生活环境较好,未来有出国深造的要求或从事国际事务、业务往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有较强的开展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需求。再如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周或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家长和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洗衣做饭、家居布置、培育植物、照顾动物等家庭生活的体验。因此,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既要使学校文化得到传承,又需关注学校的发展走向,还需注意与学校各种现实条件及发展可能性相匹配。从而针对现实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自然地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就所考察的江苏省盐城市的初中而言,有的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打造乡土教育文化,兼顾时代特征,让学生在浓郁的家乡特色与校园文化中快乐成长,如w乡镇第二中学的“煮海”、F县农村中学的“红色文化教育”。有的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网络,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自己成长的外在环境,如Y区农村初中的“智能家居课程”。
2.内外结合,学科交融,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活动类型”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课程。以教师为主体的初中课程体系构建,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源自亲身经历的活动产生的经验,注重活动方式上认识、体验和感悟的结合、活动内容上的学科间融合、活动空间上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等。
“对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配置,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是以学校为本的,无论是学校对国家预留空间的全新开发,还是学校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开发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所在。”从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角度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特点的初中生兴趣和需要,方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3.整合资源,提供保障,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整合资源,不仅是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人的资源。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设这一问题本身,与着眼于学习者发展的哪些方面、强调哪些方面乃至发展哪些方面息息相关。如今,在发展与教育之间,乃至初中生发展潜质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之间,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靠学校教育的影响得以促进”的观点,重新加以探讨。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园丁式”培育或“工厂型”塑造,通过课堂教学来影响学生,少量的课外活动中真正参与的学生又比较少,学生自然難以实现个性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不是单纯进行“说教式”课内外教学,更注重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与学习资源,搭建学生实践交流的平台。“课程与教学应该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综合地体现了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直接表现着师生的发展和发展成就,鲜明地体现着学校的特色。”
初中生有更多的时间、能力、精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在明确初中生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后,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供课程保障,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的实践反思
“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课程问题,使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应合理的知识、技能以及行动倾向等,以此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初中校本课程重在建设实践性课程,在突破难题与阻碍的反思中前行。
1.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是区域推进
“课程教学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形成并落实教育哲学的课程表达,让学校的教育哲学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让课程教学体现、表达学校的教育哲学,从而实现教育哲学与课程教学的对接;二是探索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建设,让学校的课程教学生长在校本文化的土壤之上,彰显学校独有的优势和个性;三是提倡基于标准、源自心灵的教学,让课程教学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规范性要求,又体现教师的个体灵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四是创建具有个性的实践模式,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个性特征的课程实践模式,让课程教学不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是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初中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能够为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必需的政策保障与专业支撑。
2.初中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举措是构筑“学习共同体”
学校是学习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教师、校长、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实现各自的权利,承担各自的责任,结成平等关系;各种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初中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是构筑“学习共同体”。
如果说国家课程规划追求的是“统一”和“同一”,那么校本课程规划的目的就是构建使每一个人的差异得以“交响”的共同体,正如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方式那样,“每一个人的经验得以交流与交欢的共同体就是‘交响式沟通’,在这种‘和而不同’的共同体中,每一个人的自立、亲和及其多样性是一个前提。每一个人通过亲力亲为的探究,形成与自我共生的众多异质的他者的关系,从而构成了自我参与其中的共同体”。基于校本课程规划、实施的初中教育共同体,使来自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成为最真实的资源。
3.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建立绿色评价系统
柯尔伯格对初中学生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处在不同的道德阶段的学生通过被他们的教师放置在道德冲突情境中进行测试,其中很大部分的学生都至少应该在原有的道德发展水平上提高一个阶段。然而柯尔伯格承认,这样的发展过程并不只取决于几堂专门课程,而需要把公正原则贯穿整个学校生活。
借助初中校本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必须改变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突破评价瓶颈。因此,必须建立初中学校办学指标绿色评价系统,“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县、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教委于2011年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2016年又对此项指标进行了更新优化,在此基础上支持学校进行“有根据”的改进,这值得广泛学习借鉴。
初中生是有多种发展可能的学习者,他们的发展潜质往往被其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单一的评价方式、单调的课程体系遮蔽了。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潜质需要对他们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统整,“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或课程环境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儿童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结。联结的建立需要打破目前的学科边界,走向课程综合”。呼吁建立上、下(小、初、高)联结、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初中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这样的联结与统整需要区域的整体规划与推进,需要重新设计初中学校办学指标评价系统,进行初中共同体建设,学校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和努力才可能达到。
关键词:课程生态;课堂改革;区域推进;生态建设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而有待实现的潜能。”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即为有持续的好奇心、自主性、责任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意味着经由课程“支持积极的学习,进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支持学习者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据此来构想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的课程生态建设的总体架构,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阶段”设定具体展开课程的方式,“课程”与“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实现教育教学的变革与教育教学行为的完善,“学校课程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取向”。因此,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初中课程与课堂转型的实践困境
课堂教学要以“保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保障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保障教师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基本权利”为宗旨,这样的权与责,也从另一个方面在不断“逼迫”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面对长期累积而成的诸多问题,寻求课程与课堂变革的有效路径。
1.初中课程设计与现实需求难以衔接
初中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家长期望、学校条件、社区特性等相关因素,结合资源条件和教师知能,审慎规划。在国家或地方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之后,不少初中试图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投入校本课程建设,但由于长期对课程设计缺少关注,更缺少与课程设计相匹配的课程理论引导与课程知识储备,或者对开展课程设计没有信心和兴趣,教学现场普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或者是并不真正理解SWOT分析,虽然有学校愿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根据学校条件、学生需求、教学环境进行相关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客观上背离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学习主体需求、自主、实践等特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课程自主参与的理想沦为空谈。
2.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与初中一直面临的缺乏弹性课程活动时间的现实困境有关。在调研中,初中校长普遍反映弹性学习时间是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保障,例如目前有些省份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规定,每周规定课时数是34课时。又规定“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動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通常各学校班会课或班队活动不少于一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各科教师,督促所有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每周35课时加上课间休息时间,即使现在有了延时服务,“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的要求,也因为活动时间、空间无法保证,使得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的特色活动难以开展,校本课程面临无法实施的困境。
3.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
就课堂转型而言,总体上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当今的小学课堂,由于没有了小升初压力,课堂已渐渐回归本真,贴近学生的需求与成长特点。至于高中,经历了中考分流的高中生,生理、心理开始成熟,他们对学习与生活的选择自主性要略优于初中生。相比之下,初中课堂的活力与效果令人忧心。据近年来对初中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统计,初中课堂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仍然是“讲授”。在一般的初中课堂中,讲授和板书可称得上是高频行为,教师的声音明显多于学生的声音,较多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情感的沟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愿景,对于很多初中课堂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知识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就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而言,一是要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对初中生的发展潜质进行认知与开发。当然,在实现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差异。课堂的变革有赖于灵活多样的课程支撑,这样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维目标、共享资源、智慧环境、深广内容、活动指南,需要将初中课程整体规划与关注初中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进行初中课程生态建设。因此,需要从课程建设层面加以追寻。
二、“满足需要”还是“提供选择”的课程建设难题
综观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课程开发者总是在知识、学生和社会之间左右摆动,而绝大多数课程开发者总是希望把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持课程的价值平衡。这里就有一个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关注需求的问题。初中教育期待通过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解决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其外部环境多样性的矛盾。初中课程建设应该在整体规划并保证课程结构的基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满足多种需要。因此,初中课程与课堂难以转型的原因是和课程建设的难题联结在一起的。
1.初中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多种需要
初中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当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严格实施国家课程,保证初中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过,事实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就初中教育而言,师资条件限制、过于强调升学取向、初中学生面临多种分流的严峻现实等诸多因素,往往导致不少初中学校事实上并未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就难以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即便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仅仅只能满足学生成长的一般需要,因为国家课程开发考虑的更多是社会总体培养目标与学生同质特征,设定的也是学生普遍成长的路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需求与多样化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一种统一连贯的核心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之外,初中学校课程建设值得思考的方面还很多:课程设计如何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既面向共性,又体现个性?课程实施如何实现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学科与学习者生活、学习者生活与社会的相互关联?课程指向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更多提升? 2.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专业力量不足
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目标,还需要实现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有机结合,使课程既能满足初中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又能契合本校学生特定素养的形成。换句话说,国家与地方对初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虽已有较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课程在不同的初中究竟如何发生?发生的轨迹怎样?发生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需要在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中予以进一步思考。因此,初中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探索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并使这种课程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符合学校愿景,符合学生的不同特质与多种需要。当然,校本课程建设不是以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就我国当下课程改革而言,只有相互适应取向的校本化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使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切地方和初中学校的差异,使目标获得具体实在的意义,使新概念成为教师实践知识的一部分,使创造性的变革在实践中生成。
增强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形成健全的“校本课程”体制,是当今课程发展的趋势,但鉴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完善这种体制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与理论研究。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思考并着手建设学校课程,且有些学校已经有了比较适切和相对完善的课程规划。但是,如何真正从回归学生的“学习”本质出发,进行一种视野较开阔、方案较实在且有足够育人品质的课程设计,相当一部分初中(尤其是薄弱初中学校)感到力不从心,更因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开发力的相对不足而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整合不同学校的课程建设资源,从区域层面设计和推进初中校本课程建设,是一种经济且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必需的政策保障与专业支撑:二是集区域教师之力,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并形成初中校本课程规划共同体,“保障所开发的课程的品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成效,从而在课程开发的设计、实施、改进的全过程中,持续地、发展性地解决一系列问题”。
三、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
区域推进课堂改革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创新,基于中观层面的课堂改革的实施将会有效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有效地推动区域课堂改革的持续发展,需要综合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推进课堂改革构建一个整体协调的课程生态,促进其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这有利于准确把握区域课堂改革的整体推进方向。
德赛图(De Certeau,M.)认为,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方式是“静静地,几乎察觉不到,因为它不通过理论显示自己,而是通过使用理论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在对校本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寻路问径式的探讨中,其实已經部分彰显了一些初中对个性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经验,而在对J省城乡初中进行“课程建设”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初中在探索体现学校个性化课程实施模式时,开始注重兼顾“教育品位和质量提升、学校发展整体规划、课程改革”促进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与生活、成长与发展的特殊需求出发,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融人各有特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之中,形成课程生态结构。具体而言,当前初中的校本课程生态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立足买际,满足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在对初中课程状况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在开发时必须考虑各个学校所处的地域、相应的生源、形成的制度、已有的文化传统和可能拥有的资源,每一方面的差异,均有可能使学校遭遇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流动儿童,或者是因为拆迁安置就近入学,多数家长缺少为孩子发展提供较好学习条件的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原本由家庭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又如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与生活环境较好,未来有出国深造的要求或从事国际事务、业务往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有较强的开展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需求。再如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周或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家长和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洗衣做饭、家居布置、培育植物、照顾动物等家庭生活的体验。因此,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既要使学校文化得到传承,又需关注学校的发展走向,还需注意与学校各种现实条件及发展可能性相匹配。从而针对现实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自然地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就所考察的江苏省盐城市的初中而言,有的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打造乡土教育文化,兼顾时代特征,让学生在浓郁的家乡特色与校园文化中快乐成长,如w乡镇第二中学的“煮海”、F县农村中学的“红色文化教育”。有的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网络,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自己成长的外在环境,如Y区农村初中的“智能家居课程”。
2.内外结合,学科交融,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活动类型”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课程。以教师为主体的初中课程体系构建,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源自亲身经历的活动产生的经验,注重活动方式上认识、体验和感悟的结合、活动内容上的学科间融合、活动空间上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等。
“对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配置,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是以学校为本的,无论是学校对国家预留空间的全新开发,还是学校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开发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所在。”从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角度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特点的初中生兴趣和需要,方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3.整合资源,提供保障,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整合资源,不仅是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人的资源。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建设这一问题本身,与着眼于学习者发展的哪些方面、强调哪些方面乃至发展哪些方面息息相关。如今,在发展与教育之间,乃至初中生发展潜质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之间,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靠学校教育的影响得以促进”的观点,重新加以探讨。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园丁式”培育或“工厂型”塑造,通过课堂教学来影响学生,少量的课外活动中真正参与的学生又比较少,学生自然難以实现个性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不是单纯进行“说教式”课内外教学,更注重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与学习资源,搭建学生实践交流的平台。“课程与教学应该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综合地体现了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直接表现着师生的发展和发展成就,鲜明地体现着学校的特色。”
初中生有更多的时间、能力、精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在明确初中生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后,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供课程保障,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的实践反思
“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课程问题,使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应合理的知识、技能以及行动倾向等,以此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初中校本课程重在建设实践性课程,在突破难题与阻碍的反思中前行。
1.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是区域推进
“课程教学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形成并落实教育哲学的课程表达,让学校的教育哲学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让课程教学体现、表达学校的教育哲学,从而实现教育哲学与课程教学的对接;二是探索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建设,让学校的课程教学生长在校本文化的土壤之上,彰显学校独有的优势和个性;三是提倡基于标准、源自心灵的教学,让课程教学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规范性要求,又体现教师的个体灵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四是创建具有个性的实践模式,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个性特征的课程实践模式,让课程教学不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是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初中学校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区域推进初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能够为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必需的政策保障与专业支撑。
2.初中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举措是构筑“学习共同体”
学校是学习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教师、校长、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实现各自的权利,承担各自的责任,结成平等关系;各种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初中校本课程规划的核心是构筑“学习共同体”。
如果说国家课程规划追求的是“统一”和“同一”,那么校本课程规划的目的就是构建使每一个人的差异得以“交响”的共同体,正如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方式那样,“每一个人的经验得以交流与交欢的共同体就是‘交响式沟通’,在这种‘和而不同’的共同体中,每一个人的自立、亲和及其多样性是一个前提。每一个人通过亲力亲为的探究,形成与自我共生的众多异质的他者的关系,从而构成了自我参与其中的共同体”。基于校本课程规划、实施的初中教育共同体,使来自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成为最真实的资源。
3.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建立绿色评价系统
柯尔伯格对初中学生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处在不同的道德阶段的学生通过被他们的教师放置在道德冲突情境中进行测试,其中很大部分的学生都至少应该在原有的道德发展水平上提高一个阶段。然而柯尔伯格承认,这样的发展过程并不只取决于几堂专门课程,而需要把公正原则贯穿整个学校生活。
借助初中校本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必须改变单一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突破评价瓶颈。因此,必须建立初中学校办学指标绿色评价系统,“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县、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教委于2011年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2016年又对此项指标进行了更新优化,在此基础上支持学校进行“有根据”的改进,这值得广泛学习借鉴。
初中生是有多种发展可能的学习者,他们的发展潜质往往被其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单一的评价方式、单调的课程体系遮蔽了。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潜质需要对他们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统整,“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或课程环境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儿童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结。联结的建立需要打破目前的学科边界,走向课程综合”。呼吁建立上、下(小、初、高)联结、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初中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这样的联结与统整需要区域的整体规划与推进,需要重新设计初中学校办学指标评价系统,进行初中共同体建设,学校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和努力才可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