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清单”推进教联体建设

来源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为破解区域教育难题,襄阳市襄城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以“三个清单”推进基础教育教联体建设。经验清单:以典型经验为借鉴,以试点学校作铺开。近年来,襄城区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为推进教联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是“乡镇”学校集团。以卧龙、欧庙两镇为单元,整合辖区内学校,组建教育集团,集团内将优秀教师、学科紧缺教师打通使用,盘活乡镇内教师闲置资源,以流动促优质促均衡。
其他文献
<正>江陵县按照“形成共识—整体规划—试点先行—深度推进—巩固提升”的推进策略,有序有效推进县域教联体建设。目前,已创建省级教联体试点1个、荆州市示范教联体3个,组建县级教联体6个,全县义务教育26所中小学校教联体建设全覆盖,其中共建型8个、融合型2个。全县38所幼儿园教联体建设全面启动。
期刊
<正>教联体建设是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阶段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孝昌县自2022年11月启动教联体建设工作以来,强化统筹谋划,坚持共同缔造,围绕“四个聚焦”,建立四大机制,稳步推进区域教联体建设。聚焦目标任务,建立整体推进机制
期刊
<正>竹山县教育局坚持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以办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推动教联体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良好教育生态。县域教联体运行模式主要有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和特色型四种类型。竹山县现已建成十堰市融合型教联体试点学校1个、共建型教联体试点学校2个,建成县级协作型教联体学校1
期刊
<正>自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大力推动教联体、医联体等建设”的决策部署后,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都对“县域教联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期刊
<正>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是绿色、自然、充满生机的。东湖高新区“木林森”教联体为促进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加速光谷教育提质增效而生,2022年在湖北省教联体试点项目遴选中被评为省级示范教联体。“木林森”教联体以武汉市光谷第十七小学为牵头单位,光谷第十二小学、光谷第十六小学、光谷第十八小学为联合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项目协同,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
期刊
<正>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教联体,将之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教联体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宜昌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联合部分县市区教育局,在省、市教联体试点学校(宜昌市二十五中教联体、当阳市实验小学教联体等)加快探索数字赋能教联体建设。
期刊
报纸
报纸
<正>“‘教联体’成立之前,大冶市城乡优质学校‘挤’、薄弱学校‘空’的窘境让我们很无奈,区域中心学校的虹吸效应一直无法消解,城乡教育差距、校间师资差距、教育投入差距、软硬件建设差距等教育不均衡现象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去年11月起,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关于‘教联体’建设的精神,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期刊
<正>2022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县域教联体建设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全面开启县域教联体建设。作为县域义务教育一体化联合发展共同体,县域教联体建设对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发展的关键资源是教师,教联体建设需要驱动“教师专业发展”引擎,以此推动教联体中各成员校的可持续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