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背景是高投资增长率与低消费率并存,整体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严重阻滞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促进居民消费以扩大内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消费结构,揭示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规律性及影响消费结构的各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价格弹性;ELES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F121.3;F22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变化的总体特征
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的作用呈现较大的波动起伏。消费率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总体来说,我国消费需求变化逐渐呈现出以下特征:
1、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率与投资率比例严重失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消费率仅为53.93%,而投资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从年均投资率36.47%上升到41.20%。消费比例与投资比例严重失调。
2、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持续走低。自1999年开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从74.7%急剧下滑至最低38.2%(2005年)。我国新增财富的相当部分被用于投资和积累,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得较少,消费拉动的程度连续低于投资拉动的程度,这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足。
3、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自2000年至今,支出法GDP年均增长率15.27%,而居民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11.41%,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二、消费结构计量研究方法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在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数量描述的需求函数模型。它从给定形式的效用函数出发,在消费者预算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求解马歇尔需求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计量的联立方程经济模型,在缺乏价格资料时,也能用收入分组的截面数据进行估计,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本文将采用线性支出系统作为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基本形式为:
(1)
式中: 表示对第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 表示第 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是待估计参数; 为边际消费倾向,且 , , 为不同收入型家庭的人均收入总平均数。 表示第 种商品的需求量, 表示第 种商品的总消费支出。
进一步可计算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2)
式中: 为不同收入类型家庭对第 类商品支出的平均数。 为不同收入类型家庭对第 类商品需求量的平均数。另外,也可以计算出消费者自价格弹性 和互价格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
(3)
(4)
三、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文将城镇居民的消费品种划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共八类;将城镇居民收入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共七组。运用EVIEWS5.0,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建立ELES模型,并组成时间序列,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动态分析,揭示中国城镇居民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中因收入和价格影响的消费特征。通过ELES模型可以得出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运用公式(3)和(4)分别计算九年来城镇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 )和自价格弹性( ),结合各类消费品的比重,具体见图1-图4
数据显示在各类消费品支出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始终处于最高位,接着依次为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和衣着等,总体的消费倾向的排序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年趋于合理,消费格局的总趋势是向更高阶层的生活质量和富裕生活转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食品消费:可以看出,从2000-2008年食品的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0.4-0.6之间波动,且近几年来均保持在0.53左右,这说明了食品作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受收入影响因素不大,城镇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基本稳定。
2、对于衣着消费。支出比重近年来逐渐增大。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不大,均保持在0.75左右,故而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衣着消费变化不是很大。
3、对于居住消费。由于房地产在1999-2005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在此期间在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居民对居住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整体上有上升趋势,其对收入的敏感程度有所增大。
4、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从支出比重来看,基本呈现递减趋势。从需求收入弹性来看,自2001年以来均达到了1以上,2007年也接近1,说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对中国城镇居民仍然属于奢侈品。 “高、精、贵”应该是居民未来在这方面的消费方向。
5、对于医疗保健。从需求的价格弹性来看,2000-2008年均小于1,究其原因,随着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城镇居民健身意识的加强,从自身价格弹性上来看,医疗保健消费对价格不敏感,显示弱弹性,说明了中国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消费越来越重视。
6、对于交通通信。从支出比重来看,比重逐年增加。从需求的收入弹性来看,在2000-2008年间,除2002年外,其支出弹性系数均大于1,且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这说明交通通讯仍然是居民消费的奢侈品。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从支出比重上来看,仅次于食品,说明了城镇居民偏重于对发展型和享受型资料的消费。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研究结论
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的动态分析来看: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由生活型向享受型转变。其次,收入的增加对衣着消费起着促进作用,衣着自身价格的变化对其消费的影响不大,但逐年有增大的趋势。然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仍属于奢侈品,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消费的“奢侈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则有递增趋势,随着收入提高后,居民对这方面的支出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医疗保健、衣着将是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 2、对策建议
(1)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状况。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相差悬殊。低收入户消费需求无力实现,而高收入户购买力已达饱和,这制约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① 稳定提高在职职工的工薪收入,切实执行最低工资制度。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低收入人员的收入。③缩小居民收入的差距,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④努力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创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合理、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养老、医疗、就业、住房、教育改革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变革举措集中出台,原来由国家支付的项目大部分转为由居民家庭或个人支付,居民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储蓄意愿提高。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城镇职工的生活保障制度,以减少城镇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3)增加和改善社会产品供给结构
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已经由生存型向享受型消费发展的趋势,而服务消性消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对此,我们应对产品供给结构加以改进:①扩大消费性服务产品的供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含量。② 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兴消费领域的产业政策,放宽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③ 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4)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改善消费环境
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逐渐转移到交通通讯、居住、文教娱乐上,城镇居民尤其对汽车、住房等热点产品潜在需求很大,因此在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将有力地促进居民在居住和出行方面的消费。首先,应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同时,应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政府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加大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住房建设力度,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祁京梅.我国消费需求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探索[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 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 许永兵.《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消费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价格弹性;ELES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F121.3;F224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变化的总体特征
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的作用呈现较大的波动起伏。消费率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总体来说,我国消费需求变化逐渐呈现出以下特征:
1、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率与投资率比例严重失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消费率仅为53.93%,而投资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从年均投资率36.47%上升到41.20%。消费比例与投资比例严重失调。
2、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持续走低。自1999年开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从74.7%急剧下滑至最低38.2%(2005年)。我国新增财富的相当部分被用于投资和积累,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得较少,消费拉动的程度连续低于投资拉动的程度,这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足。
3、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自2000年至今,支出法GDP年均增长率15.27%,而居民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11.41%,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二、消费结构计量研究方法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在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数量描述的需求函数模型。它从给定形式的效用函数出发,在消费者预算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求解马歇尔需求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计量的联立方程经济模型,在缺乏价格资料时,也能用收入分组的截面数据进行估计,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本文将采用线性支出系统作为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基本形式为:
(1)
式中: 表示对第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 表示第 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是待估计参数; 为边际消费倾向,且 , , 为不同收入型家庭的人均收入总平均数。 表示第 种商品的需求量, 表示第 种商品的总消费支出。
进一步可计算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2)
式中: 为不同收入类型家庭对第 类商品支出的平均数。 为不同收入类型家庭对第 类商品需求量的平均数。另外,也可以计算出消费者自价格弹性 和互价格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
(3)
(4)
三、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文将城镇居民的消费品种划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共八类;将城镇居民收入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共七组。运用EVIEWS5.0,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建立ELES模型,并组成时间序列,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动态分析,揭示中国城镇居民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中因收入和价格影响的消费特征。通过ELES模型可以得出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运用公式(3)和(4)分别计算九年来城镇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 )和自价格弹性( ),结合各类消费品的比重,具体见图1-图4
数据显示在各类消费品支出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始终处于最高位,接着依次为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和衣着等,总体的消费倾向的排序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年趋于合理,消费格局的总趋势是向更高阶层的生活质量和富裕生活转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食品消费:可以看出,从2000-2008年食品的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需求收入弹性系数0.4-0.6之间波动,且近几年来均保持在0.53左右,这说明了食品作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受收入影响因素不大,城镇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基本稳定。
2、对于衣着消费。支出比重近年来逐渐增大。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不大,均保持在0.75左右,故而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衣着消费变化不是很大。
3、对于居住消费。由于房地产在1999-2005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在此期间在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居民对居住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整体上有上升趋势,其对收入的敏感程度有所增大。
4、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从支出比重来看,基本呈现递减趋势。从需求收入弹性来看,自2001年以来均达到了1以上,2007年也接近1,说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对中国城镇居民仍然属于奢侈品。 “高、精、贵”应该是居民未来在这方面的消费方向。
5、对于医疗保健。从需求的价格弹性来看,2000-2008年均小于1,究其原因,随着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城镇居民健身意识的加强,从自身价格弹性上来看,医疗保健消费对价格不敏感,显示弱弹性,说明了中国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消费越来越重视。
6、对于交通通信。从支出比重来看,比重逐年增加。从需求的收入弹性来看,在2000-2008年间,除2002年外,其支出弹性系数均大于1,且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这说明交通通讯仍然是居民消费的奢侈品。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从支出比重上来看,仅次于食品,说明了城镇居民偏重于对发展型和享受型资料的消费。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研究结论
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化的动态分析来看: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由生活型向享受型转变。其次,收入的增加对衣着消费起着促进作用,衣着自身价格的变化对其消费的影响不大,但逐年有增大的趋势。然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仍属于奢侈品,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消费的“奢侈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则有递增趋势,随着收入提高后,居民对这方面的支出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医疗保健、衣着将是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 2、对策建议
(1)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状况。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相差悬殊。低收入户消费需求无力实现,而高收入户购买力已达饱和,这制约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① 稳定提高在职职工的工薪收入,切实执行最低工资制度。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低收入人员的收入。③缩小居民收入的差距,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④努力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创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合理、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养老、医疗、就业、住房、教育改革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变革举措集中出台,原来由国家支付的项目大部分转为由居民家庭或个人支付,居民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储蓄意愿提高。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城镇职工的生活保障制度,以减少城镇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3)增加和改善社会产品供给结构
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已经由生存型向享受型消费发展的趋势,而服务消性消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对此,我们应对产品供给结构加以改进:①扩大消费性服务产品的供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含量。② 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兴消费领域的产业政策,放宽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③ 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4)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改善消费环境
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逐渐转移到交通通讯、居住、文教娱乐上,城镇居民尤其对汽车、住房等热点产品潜在需求很大,因此在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将有力地促进居民在居住和出行方面的消费。首先,应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同时,应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政府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加大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住房建设力度,使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祁京梅.我国消费需求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探索[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 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 许永兵.《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