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阜阳市博物馆馆藏印章丰富,文章选取汉代部分印章,对其质地、尺寸以及印文内容中涉及的汉代相关制度加以考述。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汉代;印章;官印;私印
汉代印章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官场、商业、私人交往以及钤物、殉葬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基本上都是为实用而制作。印章发展到汉代,呈现出极为绚烂的风采。现今可考的汉代印章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品种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均显示了古代实用印章已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时期。阜阳市博物馆现存汉代印章40余方,时代跨度包括西汉、新莽和东汉,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印章进行梳理分析。
1 官印
汉军曲矦印0386(图1),铜质,方形座,瓦形纽,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35厘米×2.4厘米,通高1.9厘米,印面凿刻“军曲矦印”四字。“矦”同“侯”,“军曲侯”为大将军之属官,东汉、三国、魏晋时期,均设有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其秩在军司马之下。①
汉建武左尉印0389(图2),铜质,方形座,龟形纽,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45厘米×2.5厘米,通高2.15厘米,印面凿刻“建武左尉”四字。“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左尉”依汉制主管治安、擒拿盗贼,大县设左右尉两人,小县设一人。《后汉书·陈龟传》:“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李贤注:“左尉,左部尉也。”②
汉中邮吏印0390(图3),铜质,方形座,桥形纽,馆藏一级文物。印台边长2.1厘米,通高1.3厘米,印面凿刻“中邮吏印”四字。汉制,督邮为郡一级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之事。“中邮吏印”是郡守之下中部督邮的印信。西汉初年每郡曾设都吏巡行属县,西汉中期逐渐形成以督邮督察属县的制度。督邮职责重大,他们督察属县长吏,察其善恶,报府以便奖惩。同时他们还负责督察邮驿。《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太平御览》引《钟离意别传》:“汝南黄谠拜会稽太守,召(钟离)意署北部督邮。时郡中大疫,黄君转署意中部督邮。”可见汉代一郡之中分部督察,按郡的大小可分为两部、三部、四部甚至五部,此印应是某郡中部督邮的属吏印。③
漢部曲将印0385(图4),铜质,方形座,瓦形纽,馆藏三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3厘米×2.3厘米,通高2.0厘米,印面凿刻“部曲将印”四字。部曲将,汉领军之部校尉、军司马与曲军侯之合称。《后汉书·王允传》:“卓部曲将李催、郭汜等先将兵在关东。”《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嘉平六年三月)今追赐整、像关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袭爵,如部曲将死事科。”《后汉书·百官志·将军》:“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①
2 私印
汉戴涉套印0414(图5),铜质,方形座,套印,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1.5厘米×1.5厘米,通高2.1厘米,印面阳刻“戴涉”二字。套印,又称“字母印”,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印套合起来的印章。多见于东汉。一般铸有兽、龟等纽,大印腹空,小印嵌入腹内,像母抱子状。大印中空,小印尺寸正好适合大印中空部分,放入之后,契合严密,不仔细观察,并不容易发现是两方印。也有把大印做成兽纽,子印纽做成小兽,放入之后,呈母抱子的形状。通常为一方大印、一方小印。也有一方大印、两方小印的情况出现,以及无纽的方形套印等,设计十分精巧美观。②
汉赵孺、赵贺双面印0444(图6),铜质,方形,双面刻字,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1.5厘米×1.5厘米,通高0.5厘米,一面为“赵孺”一面为“赵贺”。这种双面印始创于战国,盛行于汉代,扁方体,印面方形,无纽,两面印文,印文之间横穿一扁孔,以穿绶佩带,又称“穿带印”,古代人用绳子将其穿起来带在身上,方便使用。双面印印文内容的安排通常为两种情况:一是一面为姓与名,另一面为姓与字。也有不著姓,而用一个“臣”或“妾”字替代。二是一面为姓与名,另一面为吉语或画像,也有两面皆为吉语或画像的情况。③
3 汉代官印、私印特点
官印方面,西汉印章制度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和规范化,无论形制还是篆刻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峰。西汉早期具有浓厚的秦篆风格;西汉中期则完全脱离了秦印的影响,字形宽博方正,追求印面文字饱满;到了西汉晚期,印文的排列进一步规范化,多数是右起上下读。印文篆刻均用摹印篆,字形宽博,笔画雄健刚劲,布局严谨丰满,具有庄严雅丽的气派。新莽时期,官印风格向精巧发展。东汉官印印文数字遵循西汉制度,而不同于莽印那样普遍采用五字。但印文风格与西汉印已很不相同,它完全抛弃了西汉官印文字的圆转形态,采用方折的笔致。
私印方面,西汉早期私印一般小于官印,其他形制基本沿袭秦印风格,西汉中期出现阴阳文相间印、玉印和大量双面印。东汉的私印不如西汉丰富多彩。
总体来看,阜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印章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还原汉代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汉代;印章;官印;私印
汉代印章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官场、商业、私人交往以及钤物、殉葬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基本上都是为实用而制作。印章发展到汉代,呈现出极为绚烂的风采。现今可考的汉代印章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品种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均显示了古代实用印章已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时期。阜阳市博物馆现存汉代印章40余方,时代跨度包括西汉、新莽和东汉,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印章进行梳理分析。
1 官印
汉军曲矦印0386(图1),铜质,方形座,瓦形纽,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35厘米×2.4厘米,通高1.9厘米,印面凿刻“军曲矦印”四字。“矦”同“侯”,“军曲侯”为大将军之属官,东汉、三国、魏晋时期,均设有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其秩在军司马之下。①
汉建武左尉印0389(图2),铜质,方形座,龟形纽,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45厘米×2.5厘米,通高2.15厘米,印面凿刻“建武左尉”四字。“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左尉”依汉制主管治安、擒拿盗贼,大县设左右尉两人,小县设一人。《后汉书·陈龟传》:“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李贤注:“左尉,左部尉也。”②
汉中邮吏印0390(图3),铜质,方形座,桥形纽,馆藏一级文物。印台边长2.1厘米,通高1.3厘米,印面凿刻“中邮吏印”四字。汉制,督邮为郡一级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之事。“中邮吏印”是郡守之下中部督邮的印信。西汉初年每郡曾设都吏巡行属县,西汉中期逐渐形成以督邮督察属县的制度。督邮职责重大,他们督察属县长吏,察其善恶,报府以便奖惩。同时他们还负责督察邮驿。《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太平御览》引《钟离意别传》:“汝南黄谠拜会稽太守,召(钟离)意署北部督邮。时郡中大疫,黄君转署意中部督邮。”可见汉代一郡之中分部督察,按郡的大小可分为两部、三部、四部甚至五部,此印应是某郡中部督邮的属吏印。③
漢部曲将印0385(图4),铜质,方形座,瓦形纽,馆藏三级文物。印台边长面2.3厘米×2.3厘米,通高2.0厘米,印面凿刻“部曲将印”四字。部曲将,汉领军之部校尉、军司马与曲军侯之合称。《后汉书·王允传》:“卓部曲将李催、郭汜等先将兵在关东。”《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嘉平六年三月)今追赐整、像关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袭爵,如部曲将死事科。”《后汉书·百官志·将军》:“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①
2 私印
汉戴涉套印0414(图5),铜质,方形座,套印,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1.5厘米×1.5厘米,通高2.1厘米,印面阳刻“戴涉”二字。套印,又称“字母印”,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印套合起来的印章。多见于东汉。一般铸有兽、龟等纽,大印腹空,小印嵌入腹内,像母抱子状。大印中空,小印尺寸正好适合大印中空部分,放入之后,契合严密,不仔细观察,并不容易发现是两方印。也有把大印做成兽纽,子印纽做成小兽,放入之后,呈母抱子的形状。通常为一方大印、一方小印。也有一方大印、两方小印的情况出现,以及无纽的方形套印等,设计十分精巧美观。②
汉赵孺、赵贺双面印0444(图6),铜质,方形,双面刻字,馆藏二级文物。印台边长面1.5厘米×1.5厘米,通高0.5厘米,一面为“赵孺”一面为“赵贺”。这种双面印始创于战国,盛行于汉代,扁方体,印面方形,无纽,两面印文,印文之间横穿一扁孔,以穿绶佩带,又称“穿带印”,古代人用绳子将其穿起来带在身上,方便使用。双面印印文内容的安排通常为两种情况:一是一面为姓与名,另一面为姓与字。也有不著姓,而用一个“臣”或“妾”字替代。二是一面为姓与名,另一面为吉语或画像,也有两面皆为吉语或画像的情况。③
3 汉代官印、私印特点
官印方面,西汉印章制度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和规范化,无论形制还是篆刻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峰。西汉早期具有浓厚的秦篆风格;西汉中期则完全脱离了秦印的影响,字形宽博方正,追求印面文字饱满;到了西汉晚期,印文的排列进一步规范化,多数是右起上下读。印文篆刻均用摹印篆,字形宽博,笔画雄健刚劲,布局严谨丰满,具有庄严雅丽的气派。新莽时期,官印风格向精巧发展。东汉官印印文数字遵循西汉制度,而不同于莽印那样普遍采用五字。但印文风格与西汉印已很不相同,它完全抛弃了西汉官印文字的圆转形态,采用方折的笔致。
私印方面,西汉早期私印一般小于官印,其他形制基本沿袭秦印风格,西汉中期出现阴阳文相间印、玉印和大量双面印。东汉的私印不如西汉丰富多彩。
总体来看,阜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印章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还原汉代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