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云和县云坛乡为促进杨梅优质、丰产的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杨梅在当地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浙江云和;云坛乡
中图分类号 S667.6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143-01
东魁杨梅是云和县于20世纪80年代引种的特色水果。目前,云坛乡杨梅种植面积逾133.33 hm2,其中在麻车岗村建立核心基地33.33 hm2。由于杨梅经营农户分散,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使杨梅的产量与品质不平衡,影响了整体效益。现将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狠抓农技培训
培训内容按照“按需求、适口味、讲实用、重案例、显特色”的设计思路,具体操作以现场参观、经验交流、座谈研讨和专题讲座形式进行。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聘请省业农学科院,市、县果树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现场操作21期,受训农民1 341人次,发放《杨梅丰产栽培技术》《三疏一改综合效益》等技术资料1 500余份。2008年组织杨梅种植大户和村干部52人赴青田县白浦村考察学习东魁杨梅先进种植技术和营销理念。在农时进行现场操作指导,落实专门的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基地直接检查指导,对重点户和示范户建立互动联系制度,提高了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2推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
为确保东魁杨梅的质量与安全,在基地全面推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浙江省云和县地方标准DB331125)进行生产。严格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杨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规定低毒农药安全间隔期[1]。
3科学肥水管理
传统的施肥习惯以施氮肥为主,造成杨梅枝繁叶茂,年年丰收在望,但结果产量低、效益差。针对这一难题,技术人员进入杨梅基地逐株观察,制定出杨梅基地的施肥方案,指导农户施肥,要求农户对成年投产树1年施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抽梢的冬末春初,根施农家肥50 kg/株、硫酸钾0.5~1.0 kg/株、尿素200 g/株,或尿素250 g/株、焦灰15~20 kg/株,施后即覆土[2]。第2次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55%,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在树冠滴水线下开10~20 cm的沟,施氮肥0.5~1.0 kg/株,磷肥300~500 g/株、钾肥300~500 g/株、土杂肥30~50 kg/株,或施含氮、磷、钾的高效复合肥2 kg/株,施后即覆土。在果实发育初期喷施1~2次0.2%~0.3%磷酸二氢钾、0.3%~0.5%尿素。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渍水等工作,确保杨梅的优质、高产。对于幼龄杨梅园,提倡间作一年生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效,一般常年追肥2~3次,肥料以尿素和高效复合肥为主[3]。
4大力推广“三疏一改”技术
“三疏一改”即疏枝、疏花、疏果;改造树冠结构,把原有自然生长馒头形树冠,通过疏枝改造成开心分层疏散形[4]。针对当地杨梅种植不进行整形修剪、树形结构极不合理的状况,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到实地讲解整形修剪的优点,并实地指导,使农民掌握该项技术。通过“三疏一改”技术,使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层次分明,枝条疏散分布合理,有利于通风透光,结果合理负载,易形成花芽,结果性能好,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有光泽,高圆形;果实缝合线明显,整齐一致,果蒂突起,黄绿色,果实汁多,肉厚,甜酸适中,味浓。疏改后的杨梅树多结大果,少结小果及畸形果,优质果率增加,成熟期提早,能缓解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
5综合防治病虫害
因地制宜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是确保杨梅高产、优质的重要工作。根据当地杨梅的主要病虫害如褐斑病、癌肿病和长白蚧、卷叶蛾、袋蛾等发生情况,指导农民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虫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源[5]。在病虫发生时,及时选用对口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进行防治,确保杨梅丰收。
6蹲点示范做样,以点带面促进推广
农业部门把试验示范和抓点做样、以点带面作为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来抓。选择有代表性的种植户指导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首先在试验基地上使用,如高接换种、“三疏一改”等技术,在确保成功率的同时,能很好地辐射周围的果农,试点实施经验与面上推广相结合。通过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促进了杨梅基地先进适用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水平,改善了杨梅基地的生产条件,良种与良法有机结合,使杨梅基地的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对杨梅基地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是一项很好的惠民措施。
7参考文献
[1] 郎进宝,王孟飞,毛永桥,等.东魁杨梅大果优质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56-62.
[2] 苏世建,叶起祥.杨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38-144.
[3] 林权隆.杨梅稳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10(7):59-60.
[4] 陈和义,李丽红,钱仁德,等.东魁杨梅“三疏一改”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2):47.
[5] 彭建勇,刘许生,聂尧,等.峡江县杨梅虫害调查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61-62.
关键词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浙江云和;云坛乡
中图分类号 S667.6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143-01
东魁杨梅是云和县于20世纪80年代引种的特色水果。目前,云坛乡杨梅种植面积逾133.33 hm2,其中在麻车岗村建立核心基地33.33 hm2。由于杨梅经营农户分散,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使杨梅的产量与品质不平衡,影响了整体效益。现将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狠抓农技培训
培训内容按照“按需求、适口味、讲实用、重案例、显特色”的设计思路,具体操作以现场参观、经验交流、座谈研讨和专题讲座形式进行。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聘请省业农学科院,市、县果树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现场操作21期,受训农民1 341人次,发放《杨梅丰产栽培技术》《三疏一改综合效益》等技术资料1 500余份。2008年组织杨梅种植大户和村干部52人赴青田县白浦村考察学习东魁杨梅先进种植技术和营销理念。在农时进行现场操作指导,落实专门的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基地直接检查指导,对重点户和示范户建立互动联系制度,提高了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2推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
为确保东魁杨梅的质量与安全,在基地全面推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浙江省云和县地方标准DB331125)进行生产。严格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在基地内推广应用杨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规定低毒农药安全间隔期[1]。
3科学肥水管理
传统的施肥习惯以施氮肥为主,造成杨梅枝繁叶茂,年年丰收在望,但结果产量低、效益差。针对这一难题,技术人员进入杨梅基地逐株观察,制定出杨梅基地的施肥方案,指导农户施肥,要求农户对成年投产树1年施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抽梢的冬末春初,根施农家肥50 kg/株、硫酸钾0.5~1.0 kg/株、尿素200 g/株,或尿素250 g/株、焦灰15~20 kg/株,施后即覆土[2]。第2次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55%,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在树冠滴水线下开10~20 cm的沟,施氮肥0.5~1.0 kg/株,磷肥300~500 g/株、钾肥300~500 g/株、土杂肥30~50 kg/株,或施含氮、磷、钾的高效复合肥2 kg/株,施后即覆土。在果实发育初期喷施1~2次0.2%~0.3%磷酸二氢钾、0.3%~0.5%尿素。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渍水等工作,确保杨梅的优质、高产。对于幼龄杨梅园,提倡间作一年生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效,一般常年追肥2~3次,肥料以尿素和高效复合肥为主[3]。
4大力推广“三疏一改”技术
“三疏一改”即疏枝、疏花、疏果;改造树冠结构,把原有自然生长馒头形树冠,通过疏枝改造成开心分层疏散形[4]。针对当地杨梅种植不进行整形修剪、树形结构极不合理的状况,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到实地讲解整形修剪的优点,并实地指导,使农民掌握该项技术。通过“三疏一改”技术,使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层次分明,枝条疏散分布合理,有利于通风透光,结果合理负载,易形成花芽,结果性能好,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有光泽,高圆形;果实缝合线明显,整齐一致,果蒂突起,黄绿色,果实汁多,肉厚,甜酸适中,味浓。疏改后的杨梅树多结大果,少结小果及畸形果,优质果率增加,成熟期提早,能缓解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
5综合防治病虫害
因地制宜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是确保杨梅高产、优质的重要工作。根据当地杨梅的主要病虫害如褐斑病、癌肿病和长白蚧、卷叶蛾、袋蛾等发生情况,指导农民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虫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源[5]。在病虫发生时,及时选用对口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进行防治,确保杨梅丰收。
6蹲点示范做样,以点带面促进推广
农业部门把试验示范和抓点做样、以点带面作为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来抓。选择有代表性的种植户指导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首先在试验基地上使用,如高接换种、“三疏一改”等技术,在确保成功率的同时,能很好地辐射周围的果农,试点实施经验与面上推广相结合。通过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促进了杨梅基地先进适用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种植水平,改善了杨梅基地的生产条件,良种与良法有机结合,使杨梅基地的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对杨梅基地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是一项很好的惠民措施。
7参考文献
[1] 郎进宝,王孟飞,毛永桥,等.东魁杨梅大果优质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6):56-62.
[2] 苏世建,叶起祥.杨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38-144.
[3] 林权隆.杨梅稳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10(7):59-60.
[4] 陈和义,李丽红,钱仁德,等.东魁杨梅“三疏一改”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2):47.
[5] 彭建勇,刘许生,聂尧,等.峡江县杨梅虫害调查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