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方言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日,节目主持人汪涵出资近500万元保护方言的消息,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相较于普通话,方言对跨地域的沟通造成了阻碍;更多观点认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承的纽带,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有关“保护方言”的话题新闻达4075篇,论坛帖文473篇,微博836条,微信文章4307篇。
舆情热点
近日,据媒体报道,汪涵在其40岁生日时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称要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方言保护中去。两年前,他独自出资465万元,计划用5年到10年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对于方言以及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汪涵表示“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好,或者是乡愁也好,到底该往何处去,还不是往深处去嘛。往深处去就是往泥土里走,当你真正意义上两只脚踏进泥土里的时候,你和泥土碰撞回响出來的声音,有大地的倾诉,也一定会有方言。”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澎湃新闻等的关注和报道迅速引起舆论关注,并展开热议。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这是保护方言最坏的时代,普通话作为社交“通行证”的力量在壮大,而舞台的另一端,乡音渐远,一些方言呈现出“退场”姿态;但这也是保护方言最好的时代,广播、电视里播放着方言节目,学者研究方言并赋予它文化遗产的身份,一些地方办起了方言少儿班……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不是一个死物,它与人的腔调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个俏皮的词,一句生动的话,只有真人说出来,才能带来那份人间烟火气息。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方言,可以让更多人不忘记家乡的声音,不丢掉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只有让缕缕乡音活在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兰州晨报》:期待汪涵保护方言“小目标”的涟漪效应
当方言存在着“生存危机”,对其进行保护便应提上议程。而事实上,保护方言,也有现实的必要。一则,很多地方的戏曲、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就是方言,一旦失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二则,地方方言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现的资源,一旦失传,无法再造,因为方言的流传,就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保护方言,似乎都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应把“方言”当成一种传统文化去保护,因为方言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汪涵保护方言的行动自觉,值得肯定,更希望能感染更多有能力、也有志于此的人参与其中,产生涟漪效应。当每个人保护方言的内在文化自觉被激发,保护方言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长江网:保护方言与保护民俗文化不可分割
作为方言源泉的民俗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其摆在更高的位置上善待。只一味强调硬性保护方言,却长期以来经常忽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培植,保护方言必定徒劳。因此,要想保护和发展方言,首先就该去培植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民俗文化支撑的方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即是文化(习俗)”,如果“千城一面”的居民不再有原来的邻里关系,当城市的民俗在钢筋水泥大楼的重压下没了精气神,当乡村不断消失而文化也跟着消失,如此情势下想要保护方言,岂有可能?少了民俗文化的支撑,单独保护方言的效果肯定不佳。
舆情观察
据已故知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介绍,我國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方方言。但这个繁荣的景象似乎正在逐渐消逝,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而现在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
方言式微 情有可原
有观点认为,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式微,是人口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流动的必然结果。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区之间地域上的隔阂被打破,人们开始从熟人社会走向广阔的社会,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自然成了不同地域间人们交往的语言工具。因此,也不难理解有人表示方言不利于跨地域沟通。
保存方言还是保护方言
就方言如何“保护”,并非所有人都已达成共识。汪涵出资近500万元保护方言的担当和责任感值得肯定,也让公众深入思考如何保护方言的问题。有观点对汪涵将方言用声像保存下来并存在博物馆的方式产生疑问,认为方言保护不应局限于方言本身。
实际上,方言的式微,不是方言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其背后支撑的文化习俗的弱化。方言作为一种符号,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是当地的文化生动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域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之中,方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西北秦腔高亢,江南越剧婉约,东北二人转诙谐,苏州评弹柔媚……地域文化的主体是人,作为当地民俗的传播者,如果他们不再重视对当地民俗的保护,单纯保存方言而忽略作为其源泉的民俗文化,失去生动色彩的方言恐怕难以长久生存。而如果各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注重地域方言的载体功能,合理使用地域方言,便能使当地民俗和方言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
保护方言 从小家到大家
我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多彩民俗文化,保护方言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寻找认同感也都具有特殊意义。但保护方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仅靠一个汪涵远远不够。除了国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保护和支持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组织各地民俗文化的展开和推广,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感受方言的魅力;而作为最小社会单元的家庭,亲人朋友相互之间用方言的交流,无形之中使方言成为家庭和故乡的符号,成为连结乡情的纽带。因此,家庭中的方言学习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学习。依靠质朴的方言传承的不仅是方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情感的连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徐一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有关“保护方言”的话题新闻达4075篇,论坛帖文473篇,微博836条,微信文章4307篇。
舆情热点
近日,据媒体报道,汪涵在其40岁生日时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称要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方言保护中去。两年前,他独自出资465万元,计划用5年到10年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对于方言以及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汪涵表示“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好,或者是乡愁也好,到底该往何处去,还不是往深处去嘛。往深处去就是往泥土里走,当你真正意义上两只脚踏进泥土里的时候,你和泥土碰撞回响出來的声音,有大地的倾诉,也一定会有方言。”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澎湃新闻等的关注和报道迅速引起舆论关注,并展开热议。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这是保护方言最坏的时代,普通话作为社交“通行证”的力量在壮大,而舞台的另一端,乡音渐远,一些方言呈现出“退场”姿态;但这也是保护方言最好的时代,广播、电视里播放着方言节目,学者研究方言并赋予它文化遗产的身份,一些地方办起了方言少儿班……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不是一个死物,它与人的腔调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个俏皮的词,一句生动的话,只有真人说出来,才能带来那份人间烟火气息。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方言,可以让更多人不忘记家乡的声音,不丢掉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只有让缕缕乡音活在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兰州晨报》:期待汪涵保护方言“小目标”的涟漪效应
当方言存在着“生存危机”,对其进行保护便应提上议程。而事实上,保护方言,也有现实的必要。一则,很多地方的戏曲、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就是方言,一旦失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二则,地方方言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现的资源,一旦失传,无法再造,因为方言的流传,就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保护方言,似乎都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应把“方言”当成一种传统文化去保护,因为方言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汪涵保护方言的行动自觉,值得肯定,更希望能感染更多有能力、也有志于此的人参与其中,产生涟漪效应。当每个人保护方言的内在文化自觉被激发,保护方言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长江网:保护方言与保护民俗文化不可分割
作为方言源泉的民俗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其摆在更高的位置上善待。只一味强调硬性保护方言,却长期以来经常忽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培植,保护方言必定徒劳。因此,要想保护和发展方言,首先就该去培植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民俗文化支撑的方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即是文化(习俗)”,如果“千城一面”的居民不再有原来的邻里关系,当城市的民俗在钢筋水泥大楼的重压下没了精气神,当乡村不断消失而文化也跟着消失,如此情势下想要保护方言,岂有可能?少了民俗文化的支撑,单独保护方言的效果肯定不佳。
舆情观察
据已故知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介绍,我國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方方言。但这个繁荣的景象似乎正在逐渐消逝,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而现在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
方言式微 情有可原
有观点认为,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式微,是人口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流动的必然结果。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区之间地域上的隔阂被打破,人们开始从熟人社会走向广阔的社会,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自然成了不同地域间人们交往的语言工具。因此,也不难理解有人表示方言不利于跨地域沟通。
保存方言还是保护方言
就方言如何“保护”,并非所有人都已达成共识。汪涵出资近500万元保护方言的担当和责任感值得肯定,也让公众深入思考如何保护方言的问题。有观点对汪涵将方言用声像保存下来并存在博物馆的方式产生疑问,认为方言保护不应局限于方言本身。
实际上,方言的式微,不是方言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其背后支撑的文化习俗的弱化。方言作为一种符号,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是当地的文化生动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域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之中,方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西北秦腔高亢,江南越剧婉约,东北二人转诙谐,苏州评弹柔媚……地域文化的主体是人,作为当地民俗的传播者,如果他们不再重视对当地民俗的保护,单纯保存方言而忽略作为其源泉的民俗文化,失去生动色彩的方言恐怕难以长久生存。而如果各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注重地域方言的载体功能,合理使用地域方言,便能使当地民俗和方言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
保护方言 从小家到大家
我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多彩民俗文化,保护方言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寻找认同感也都具有特殊意义。但保护方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仅靠一个汪涵远远不够。除了国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保护和支持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组织各地民俗文化的展开和推广,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感受方言的魅力;而作为最小社会单元的家庭,亲人朋友相互之间用方言的交流,无形之中使方言成为家庭和故乡的符号,成为连结乡情的纽带。因此,家庭中的方言学习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学习。依靠质朴的方言传承的不仅是方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情感的连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徐一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