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方言需要更多“汪涵”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方言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日,节目主持人汪涵出资近500万元保护方言的消息,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相较于普通话,方言对跨地域的沟通造成了阻碍;更多观点认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承的纽带,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有关“保护方言”的话题新闻达4075篇,论坛帖文473篇,微博836条,微信文章4307篇。
  舆情热点
  近日,据媒体报道,汪涵在其40岁生日时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称要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方言保护中去。两年前,他独自出资465万元,计划用5年到10年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
  对于方言以及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汪涵表示“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好,或者是乡愁也好,到底该往何处去,还不是往深处去嘛。往深处去就是往泥土里走,当你真正意义上两只脚踏进泥土里的时候,你和泥土碰撞回响出來的声音,有大地的倾诉,也一定会有方言。”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澎湃新闻等的关注和报道迅速引起舆论关注,并展开热议。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这是保护方言最坏的时代,普通话作为社交“通行证”的力量在壮大,而舞台的另一端,乡音渐远,一些方言呈现出“退场”姿态;但这也是保护方言最好的时代,广播、电视里播放着方言节目,学者研究方言并赋予它文化遗产的身份,一些地方办起了方言少儿班……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语言不是一个死物,它与人的腔调和情感共生并存。在方言里,一个俏皮的词,一句生动的话,只有真人说出来,才能带来那份人间烟火气息。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方言,可以让更多人不忘记家乡的声音,不丢掉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不失去一方水土的文化。只有让缕缕乡音活在民间,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兰州晨报》:期待汪涵保护方言“小目标”的涟漪效应
  当方言存在着“生存危机”,对其进行保护便应提上议程。而事实上,保护方言,也有现实的必要。一则,很多地方的戏曲、民歌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就是方言,一旦失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二则,地方方言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现的资源,一旦失传,无法再造,因为方言的流传,就是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保护方言,似乎都势在必行。
  简而言之,应把“方言”当成一种传统文化去保护,因为方言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汪涵保护方言的行动自觉,值得肯定,更希望能感染更多有能力、也有志于此的人参与其中,产生涟漪效应。当每个人保护方言的内在文化自觉被激发,保护方言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长江网:保护方言与保护民俗文化不可分割
  作为方言源泉的民俗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其摆在更高的位置上善待。只一味强调硬性保护方言,却长期以来经常忽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培植,保护方言必定徒劳。因此,要想保护和发展方言,首先就该去培植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民俗文化支撑的方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言即是文化(习俗)”,如果“千城一面”的居民不再有原来的邻里关系,当城市的民俗在钢筋水泥大楼的重压下没了精气神,当乡村不断消失而文化也跟着消失,如此情势下想要保护方言,岂有可能?少了民俗文化的支撑,单独保护方言的效果肯定不佳。
  舆情观察
  据已故知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介绍,我國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方方言。但这个繁荣的景象似乎正在逐渐消逝,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而现在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
  方言式微 情有可原
  有观点认为,普通话的兴盛和方言的式微,是人口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流动的必然结果。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区之间地域上的隔阂被打破,人们开始从熟人社会走向广阔的社会,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自然成了不同地域间人们交往的语言工具。因此,也不难理解有人表示方言不利于跨地域沟通。
  保存方言还是保护方言
  就方言如何“保护”,并非所有人都已达成共识。汪涵出资近500万元保护方言的担当和责任感值得肯定,也让公众深入思考如何保护方言的问题。有观点对汪涵将方言用声像保存下来并存在博物馆的方式产生疑问,认为方言保护不应局限于方言本身。
  实际上,方言的式微,不是方言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其背后支撑的文化习俗的弱化。方言作为一种符号,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是当地的文化生动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域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之中,方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西北秦腔高亢,江南越剧婉约,东北二人转诙谐,苏州评弹柔媚……地域文化的主体是人,作为当地民俗的传播者,如果他们不再重视对当地民俗的保护,单纯保存方言而忽略作为其源泉的民俗文化,失去生动色彩的方言恐怕难以长久生存。而如果各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注重地域方言的载体功能,合理使用地域方言,便能使当地民俗和方言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
  保护方言 从小家到大家
  我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多彩民俗文化,保护方言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寻找认同感也都具有特殊意义。但保护方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仅靠一个汪涵远远不够。除了国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保护和支持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组织各地民俗文化的展开和推广,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感受方言的魅力;而作为最小社会单元的家庭,亲人朋友相互之间用方言的交流,无形之中使方言成为家庭和故乡的符号,成为连结乡情的纽带。因此,家庭中的方言学习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学习。依靠质朴的方言传承的不仅是方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情感的连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徐一嘉)
其他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15日公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显示,全国政府网站的“首次大考”成绩出炉,总体抽查合格率达90.8%。但仍需注意的是,抽查发现不合格网站421个,其中83%的问题网站集中在县级以下,少数基层网站仍存在首页“开天窗”、内容长期不更新等严重问题。
香港主权回归祖国,当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另一方面的重要工程——“人心回归”也开始了新的阶段。毕竟,香港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在外飘泊久了,“回家”之初难免会有点怯生生和不适应。  20年来,内地有关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爱国爱港人士与机构锲而不舍,辛勤耕耘,营造“人心回归”的有利环境。尤其带领青少年走进内地,触摸历史,了解中国文化,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与回归前比较,香港与
梁启超不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在工作之余,他还是一个大力提倡趣味主义人生观的娱乐“发烧友”,尤其对玩麻将,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1919年的一天,几个学界的朋友邀梁启超去做演讲。梁启超表示不能前去,朋友问他:“如何不行?”他一本正经地回答:“你们说的那个时间我恰好有四人功课。”朋友误以为他要辅导学生,便说:“辅导之事晚一点也无妨。”梁启超哈哈大笑:“错了错了,我指的这‘四人功课’,乃四人上
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王晓棠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天生丽质,却从不以此自傲,而是在演技上狠下功夫,她主演的《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海鹰》等影片令人难忘。表演上追求艺术的真实  “其实这两个角色是捡来的。”回忆往事,王晓棠会心一笑。当初李英儒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刚出版的时候,可谓一书难求。1959年王晓棠在拍摄《海鹰》外景时,看到了这部小说,一看就是两个通宵,还是晚上在走廊的灯下看的,看完后
近日,2016年全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梳理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至少24个省份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年内脱贫人口具体目标数,其中有11个省份将目标人口数定在百万人或以上。
汤显祖故乡抚州所在的江西省政府近日在京宣布,该省将在国内以及英国、西班牙、美国举办或参加系列活动,共同纪念这三位文化巨匠。  四梦传天下,戏坛古今师。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万历二十七年重阳节(公元1599年),戏曲名篇《牡丹亭》首次在新修葺的南昌滕王阁上演,盛况空前,观者如堵,深夜才渐次散去。17年后的公元1616年,东方戏剧大师、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汤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国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中国经济保持健康
“改變世界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的梦想和责任。”  仅仅七个半月,找回走失儿童611名,找回率达到94.2%。——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技术团队演绎的“团圆”故事。  2016年年初,一款由阿里巴巴工程师们开发的“团圆”系统平台问世,这款基于钉钉的移动打拐平台,迈出了“互联网 寻亲”的探索之路,为打拐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团圆”平台上线7个半月,单条失踪信息推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我们秦汉新城就在这片“黄土”之上,西起汉武帝茂陵,东到汉景帝阳陵,11位西汉皇帝中有9位都长眠于此。当年规模宏大的秦咸阳宫,至今仍能在这里找到巨大的夯土高台。104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内,遍布3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你随意俯身捡起一块瓦砾,都能讲述一段周秦汉唐的故事;帝陵下的每一方泥土,都封存着历史的记忆。这也是我们以“秦汉”来命
作为完善“绿色税制”的重要一步,制定环保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  “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两周年之际,一部被称为“绿色税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護税法》,2016年12月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闭幕会上获表决通过。  在建设“美丽中国”道路上,这部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税法有何意义?对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影响几何?能否缓解环境污染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