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有机和常规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富士苹果果实品质、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管理的果园;不套袋果实的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
关键词:有机栽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香气物质
中图分类号:S661.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0-0063-03
有机苹果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苹果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1]。有机苹果的品质和安全性要远远高于无公害苹果和绿色苹果,是苹果的最高标准,发展有机苹果是我国苹果突破“绿色壁垒”、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烟台地区有机苹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合作社逐年增加。果实香气是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果实的风味起重要作用[2]。本试验重点研究了有机管理和常规管理果园内富士苹果的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可为有机苹果生产和果品销售提供理论依据[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蓬莱市和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果园进行,该果园位于蓬莱市大辛店镇,面积近1 200 hm2,80%果园按照有机苹果生产要求进行管理[4,5],2011年获得有机苹果认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左右;其余部分按常规管理。2012年10月20日,在该果园有机管理区和常规管理区,随机选取20株树龄相近、留果量基本一致的烟富3号品种结果树,在每株树的树冠中部外围随机采摘套袋和不套袋的富士苹果各5个,各采摘100个果实,放入冷库保存,用于相关指标测定。
1.2 方法
1.2.1 常规果实品质指标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育种实验室内测定。每份样品随机选取30个果实用于测量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根据果实纵径与横径计算果形指数;利用GY-1型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利用LB50T型手持式糖度计测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可滴定酸含量参照GB12293-90,用NaOH滴定法测定。
1.2.2 果实香气成分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心实验室测定。果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参照王海波等(2008)[7]的方法:每份样品取3~5个果实的果肉,迅速切成薄片并混匀,在10 ml样品瓶底部加入内标物3-壬酮(0.4 mg/ml)10 μl,准确称取6 g样品放入样品瓶中,用聚四氟乙烯丁基合成橡胶隔片密封。果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测定分别利用Perkin Elmer Turbo Matrix 40 Trap 顶空进样器和Shimadzu 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定性方法:未知化合物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同时与NIST05质谱库相匹配,并结合人工图谱解析及资料分析,确认各种挥发性成分;定量方法: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化合物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并选择3-壬酮为内标进行精确定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和常规栽培富士苹果常规品质分析
结果(表1)表明: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有机果园套袋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常规管理果园的套袋果实;同期采摘的有机果园内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试验所采收的试验果实较晚,套袋果实摘袋后均已充分着色和成熟。
2.2 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有机栽培套袋苹果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3种,香气成分总量为22.424 μg/g,其中酯类物质17种,总含量为20.424 μg/g;而常规栽培的套袋苹果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2种,香气物质总含量为14.611 μg/g,其中酯类物质16种,总含量为13.412 μg/g,有机栽培苹果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常规栽培。烟富3号品种果实中的主要特征香气[8]2-甲基-1-丁醇乙酸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含量分别为常规栽培的1.37倍、2.60倍、1.23倍、1.50倍和1.76倍。这表明,有机栽培有助于提高果实内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改善果实的风味。
同时,从有机栽培果园的不套袋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7种,总含量为32.077 μg/g,其中酯类物质21种,总含量为30.143 μg/g(表2);1-丙酸-2-甲基丁酯、丙酸乙酯、丁酸-2-甲基丙酯、甲酸环己酯、(Z)-2-己烯-1-醇乙酸酯和3-甲基-1-庚烯-3-醇等香气成分均未从套袋果实中检出;主要特征香气成分2-甲基-1-丁醇乙酸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含量分别为套袋果实的1.44倍、1.63倍、1.60倍、1.63倍和1.48倍。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套袋苹果中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高于套袋果实。
3 结论与讨论
有机苹果生产符合现代社会的消费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消费群体。我国虽然在有机苹果生产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机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研究有机栽培模式下苹果果实品质和风味,对于推动有机苹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9,10]。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栽培管理模式下的果实,有助于生产风味佳、品质好的果品。
苹果套袋在我国大面积使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控制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套袋栽培显著提高了果园生产成本[12]。本试验对有机和常规栽培果园内套袋和不套袋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套袋栽培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口感好。但实际调查显示,有机管理模式下,不套袋果实的轮纹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套袋果实,因此,要发展有机不套袋苹果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套袋管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张 超, 李红涛, 张招喜. 我国发展有机苹果的必要性[J]. 果农之友, 2009,2:6-7.
[2] 李慧峰, 王海波, 李林光,等. 套袋对“寒富”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4:117-121.
[3] 徐贵轩, 宋 哲, 何明莉. 有机果品 苹果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J]. 北方果树, 2008,6: 43-44.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机产品(GB/T19630. 1~19630. 4-2005)[S]. 2010-02-01.
[5] 林建材, 赵胜亭, 宋秀英, 等. 烟台苹果质量安全管理及追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0:21-24.
[6] 郭啸然, 李明月. 华帅苹果的引种栽培表现[J]. 烟台果树, 2008,3:32-33.
[7] 王海波, 陈学森, 辛培刚, 等.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 果树学报, 2007,1:15-19.
[8] 段亮亮, 田兰兰, 郭玉蓉,等.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六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分析及分类[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3:50-53.
[9] 刘守贞, 王奎良. 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 山东农业科学,2011,9:126-128.
[10]杜宗绪, 张 洪, 张兆欣. 国内外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概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7): 1334-1335.
[11]张建光, 李保国, 刘玉芳,等. 关于我国有机苹果生产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 (1) :79-82.
[12]王金政, 薛晓敏, 路 超.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6:123-125.
关键词:有机栽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香气物质
中图分类号:S661.1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0-0063-03
有机苹果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苹果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1]。有机苹果的品质和安全性要远远高于无公害苹果和绿色苹果,是苹果的最高标准,发展有机苹果是我国苹果突破“绿色壁垒”、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烟台地区有机苹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合作社逐年增加。果实香气是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果实的风味起重要作用[2]。本试验重点研究了有机管理和常规管理果园内富士苹果的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可为有机苹果生产和果品销售提供理论依据[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蓬莱市和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果园进行,该果园位于蓬莱市大辛店镇,面积近1 200 hm2,80%果园按照有机苹果生产要求进行管理[4,5],2011年获得有机苹果认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左右;其余部分按常规管理。2012年10月20日,在该果园有机管理区和常规管理区,随机选取20株树龄相近、留果量基本一致的烟富3号品种结果树,在每株树的树冠中部外围随机采摘套袋和不套袋的富士苹果各5个,各采摘100个果实,放入冷库保存,用于相关指标测定。
1.2 方法
1.2.1 常规果实品质指标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育种实验室内测定。每份样品随机选取30个果实用于测量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根据果实纵径与横径计算果形指数;利用GY-1型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利用LB50T型手持式糖度计测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可滴定酸含量参照GB12293-90,用NaOH滴定法测定。
1.2.2 果实香气成分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心实验室测定。果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参照王海波等(2008)[7]的方法:每份样品取3~5个果实的果肉,迅速切成薄片并混匀,在10 ml样品瓶底部加入内标物3-壬酮(0.4 mg/ml)10 μl,准确称取6 g样品放入样品瓶中,用聚四氟乙烯丁基合成橡胶隔片密封。果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测定分别利用Perkin Elmer Turbo Matrix 40 Trap 顶空进样器和Shimadzu 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定性方法:未知化合物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同时与NIST05质谱库相匹配,并结合人工图谱解析及资料分析,确认各种挥发性成分;定量方法: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化合物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并选择3-壬酮为内标进行精确定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和常规栽培富士苹果常规品质分析
结果(表1)表明: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有机果园套袋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常规管理果园的套袋果实;同期采摘的有机果园内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试验所采收的试验果实较晚,套袋果实摘袋后均已充分着色和成熟。
2.2 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有机栽培套袋苹果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3种,香气成分总量为22.424 μg/g,其中酯类物质17种,总含量为20.424 μg/g;而常规栽培的套袋苹果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2种,香气物质总含量为14.611 μg/g,其中酯类物质16种,总含量为13.412 μg/g,有机栽培苹果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常规栽培。烟富3号品种果实中的主要特征香气[8]2-甲基-1-丁醇乙酸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含量分别为常规栽培的1.37倍、2.60倍、1.23倍、1.50倍和1.76倍。这表明,有机栽培有助于提高果实内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改善果实的风味。
同时,从有机栽培果园的不套袋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27种,总含量为32.077 μg/g,其中酯类物质21种,总含量为30.143 μg/g(表2);1-丙酸-2-甲基丁酯、丙酸乙酯、丁酸-2-甲基丙酯、甲酸环己酯、(Z)-2-己烯-1-醇乙酸酯和3-甲基-1-庚烯-3-醇等香气成分均未从套袋果实中检出;主要特征香气成分2-甲基-1-丁醇乙酸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含量分别为套袋果实的1.44倍、1.63倍、1.60倍、1.63倍和1.48倍。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套袋苹果中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高于套袋果实。
3 结论与讨论
有机苹果生产符合现代社会的消费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消费群体。我国虽然在有机苹果生产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机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研究有机栽培模式下苹果果实品质和风味,对于推动有机苹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9,10]。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栽培管理模式下的果实,有助于生产风味佳、品质好的果品。
苹果套袋在我国大面积使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控制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套袋栽培显著提高了果园生产成本[12]。本试验对有机和常规栽培果园内套袋和不套袋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套袋栽培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口感好。但实际调查显示,有机管理模式下,不套袋果实的轮纹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套袋果实,因此,要发展有机不套袋苹果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套袋管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张 超, 李红涛, 张招喜. 我国发展有机苹果的必要性[J]. 果农之友, 2009,2:6-7.
[2] 李慧峰, 王海波, 李林光,等. 套袋对“寒富”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4:117-121.
[3] 徐贵轩, 宋 哲, 何明莉. 有机果品 苹果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J]. 北方果树, 2008,6: 43-44.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机产品(GB/T19630. 1~19630. 4-2005)[S]. 2010-02-01.
[5] 林建材, 赵胜亭, 宋秀英, 等. 烟台苹果质量安全管理及追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10:21-24.
[6] 郭啸然, 李明月. 华帅苹果的引种栽培表现[J]. 烟台果树, 2008,3:32-33.
[7] 王海波, 陈学森, 辛培刚, 等.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 果树学报, 2007,1:15-19.
[8] 段亮亮, 田兰兰, 郭玉蓉,等.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六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分析及分类[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3:50-53.
[9] 刘守贞, 王奎良. 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 山东农业科学,2011,9:126-128.
[10]杜宗绪, 张 洪, 张兆欣. 国内外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概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7): 1334-1335.
[11]张建光, 李保国, 刘玉芳,等. 关于我国有机苹果生产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 (1) :79-82.
[12]王金政, 薛晓敏, 路 超.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