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中国指挥学会会长,国家一级指挥。1930年生于江苏常州,1952年在中央音乐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后转入指挥系。1958年毕业后留院任教,1988年至1996年兼任学院指挥系主任。1972年任总政歌舞团指挥,后担任该团艺术指导至1992年离休。曾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交响乐团合作。徐新曾担任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意大利歌剧《托斯卡》以及舞剧的指挥;三次担任全国音乐作品评奖评委及全国指挥比赛评委。还指挥录制了许多影视音乐与唱片,如电影《闪闪的红星》、《大决战》、《蒋筑英》等。
8月4日中午,乐网编辑欧阳发来短信:徐新去世。
两小时后,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周日上午在八宝山开追悼会。我问她是否知道徐老师突然病故的原因,她说听说是视网膜脱落的手术刚刚做完……
必是意外,否则,徐新老师不会“走”得如此突然。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还有没结业的学生,将要举行的指挥比赛,指挥学会的工作,河北交响乐团的音乐季安排,还有……
我曾采访过徐新老师,当时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系主任。那次是在徐老师家采访他,聊的主要人物是水蓝,那天我才知道水蓝是徐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时的学生。当时水蓝在国际上声望已然不小,说起这个得意门生,徐老师的口吻中却一点也没有沾沾自喜的痕迹。后来陆续得知徐老师带出了一批很有出息的学生:王进、俞峰、李心草、张艺、彭家鹏、张峥、刘沙、逄勃……现在都是各大乐团的总监、首席指挥或常任指挥。
在那之前,我看过徐老师指挥的歌剧《托斯卡》,很叫座;之后,看过他指挥长城交响乐团(以总政歌舞团和总政歌剧团乐队为主)在北京音乐厅的交响音乐会,很热闹;还看过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很冷清。都是90年代里的事,叫座,热闹,冷清,都是事实,但于他来说,该是荣辱不惊,照样做他的指挥和教学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环境有所好转,已经离休的徐老师也比以前更忙了。
在我结识的指挥中,他是一个最不像指挥的人,可能是因为他的干瘦,他的略微驼背,他的只讲准确不求花哨的指挥动作。
终有一次看到不瘦的徐新老师,鼓着两腮,让我在含糊中感到惊讶。忍不住问其原故,他说是吃了激素,治一种什么病。那语气也是轻描淡写。
说他不像指挥,可能还因为他的没架子,台上台下都没架子。一次我去音乐学院听音乐会,先在学校里的餐厅吃饭,碰到徐老师和一伙看上去就是在校生的小青年,也在那里吃饭。声音不小,一听就是都喝了点儿。他看见我,起身过来招呼,说是指挥系的学生给他过生日。看着他红扑扑的面容,我真替他高兴。75岁的老人了,还能和那么年轻的学生一起过生日,童心、师尊、缘分,什么都有啊!
徐老师烟瘾不小。保利剧院大堂大钟下面,演出开始前和中场休息时,总是我们相遇的地方。打过招呼,他就掏烟,多少年一贯制的“中华”。不管我是不是正抽着,总要递过来让一支,不接过来一支他就似乎不太高兴。几年来,我“蹭”徐老师的“中华”,加在一起,可能也有几盒的数量了。
徐老师酒瘾也不在烟瘾之下,不仅酒德好,还有一个附带的优点:大方。中国指挥学会正式挂牌成立后,去年的新春团拜由他这位会长主讲,有讲稿,不罗嗦,概括,谦逊。中午会餐时,他特地从家里拿来三四瓶茅台,以尽会长之谊。
再次和徐老师喝酒就是今年为黄飞立先生做90大寿了。大概摆了10桌,茅台没有摊到每桌一瓶,但仍是徐老师从家带来的。我们用徐老师的酒,和黄先生碰杯,祝他长寿。我也用徐老师的酒,和徐老师碰杯。我说您又瘦下来了,看来不吃激素了,病好了。他淡然地说,没事没事,烟照抽,酒照喝,都比过去稍微少了一点。
那天晚上的音乐会上,我再次见识了徐老师的幽默。他在台上宣布,50年前他担任红领巾管弦乐团指挥时,跟黄先生借了一份谱子,用完就找不到了,前几天在家里收拾东西,居然发现了这份谱子,今天完璧归赵。谱子交到黄先生手中后,他又宣布,指挥系送给黄先生的寿礼是一根金指挥棒!然后他补充说,别的系不要跟我们学,我们送的是金指挥棒,钢琴系能送金钢琴吗?满场笑声未停,徐老师已健步登上指挥台,挥起了一曲《新春乐》。
那天,我看到了徐老师的潇洒。说这话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呢!徐老师,您别急着走,咱们再喝杯茅台、抽根“中华”好吗?
8月4日中午,乐网编辑欧阳发来短信:徐新去世。
两小时后,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周日上午在八宝山开追悼会。我问她是否知道徐老师突然病故的原因,她说听说是视网膜脱落的手术刚刚做完……
必是意外,否则,徐新老师不会“走”得如此突然。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还有没结业的学生,将要举行的指挥比赛,指挥学会的工作,河北交响乐团的音乐季安排,还有……
我曾采访过徐新老师,当时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系主任。那次是在徐老师家采访他,聊的主要人物是水蓝,那天我才知道水蓝是徐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时的学生。当时水蓝在国际上声望已然不小,说起这个得意门生,徐老师的口吻中却一点也没有沾沾自喜的痕迹。后来陆续得知徐老师带出了一批很有出息的学生:王进、俞峰、李心草、张艺、彭家鹏、张峥、刘沙、逄勃……现在都是各大乐团的总监、首席指挥或常任指挥。
在那之前,我看过徐老师指挥的歌剧《托斯卡》,很叫座;之后,看过他指挥长城交响乐团(以总政歌舞团和总政歌剧团乐队为主)在北京音乐厅的交响音乐会,很热闹;还看过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很冷清。都是90年代里的事,叫座,热闹,冷清,都是事实,但于他来说,该是荣辱不惊,照样做他的指挥和教学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环境有所好转,已经离休的徐老师也比以前更忙了。
在我结识的指挥中,他是一个最不像指挥的人,可能是因为他的干瘦,他的略微驼背,他的只讲准确不求花哨的指挥动作。
终有一次看到不瘦的徐新老师,鼓着两腮,让我在含糊中感到惊讶。忍不住问其原故,他说是吃了激素,治一种什么病。那语气也是轻描淡写。
说他不像指挥,可能还因为他的没架子,台上台下都没架子。一次我去音乐学院听音乐会,先在学校里的餐厅吃饭,碰到徐老师和一伙看上去就是在校生的小青年,也在那里吃饭。声音不小,一听就是都喝了点儿。他看见我,起身过来招呼,说是指挥系的学生给他过生日。看着他红扑扑的面容,我真替他高兴。75岁的老人了,还能和那么年轻的学生一起过生日,童心、师尊、缘分,什么都有啊!
徐老师烟瘾不小。保利剧院大堂大钟下面,演出开始前和中场休息时,总是我们相遇的地方。打过招呼,他就掏烟,多少年一贯制的“中华”。不管我是不是正抽着,总要递过来让一支,不接过来一支他就似乎不太高兴。几年来,我“蹭”徐老师的“中华”,加在一起,可能也有几盒的数量了。
徐老师酒瘾也不在烟瘾之下,不仅酒德好,还有一个附带的优点:大方。中国指挥学会正式挂牌成立后,去年的新春团拜由他这位会长主讲,有讲稿,不罗嗦,概括,谦逊。中午会餐时,他特地从家里拿来三四瓶茅台,以尽会长之谊。
再次和徐老师喝酒就是今年为黄飞立先生做90大寿了。大概摆了10桌,茅台没有摊到每桌一瓶,但仍是徐老师从家带来的。我们用徐老师的酒,和黄先生碰杯,祝他长寿。我也用徐老师的酒,和徐老师碰杯。我说您又瘦下来了,看来不吃激素了,病好了。他淡然地说,没事没事,烟照抽,酒照喝,都比过去稍微少了一点。
那天晚上的音乐会上,我再次见识了徐老师的幽默。他在台上宣布,50年前他担任红领巾管弦乐团指挥时,跟黄先生借了一份谱子,用完就找不到了,前几天在家里收拾东西,居然发现了这份谱子,今天完璧归赵。谱子交到黄先生手中后,他又宣布,指挥系送给黄先生的寿礼是一根金指挥棒!然后他补充说,别的系不要跟我们学,我们送的是金指挥棒,钢琴系能送金钢琴吗?满场笑声未停,徐老师已健步登上指挥台,挥起了一曲《新春乐》。
那天,我看到了徐老师的潇洒。说这话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呢!徐老师,您别急着走,咱们再喝杯茅台、抽根“中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