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 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政府需要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大投资,以满足公众的需求。目前,如果仅仅利用政府财政支出是无法达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的。这对政府部门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寻求多样化的投资者、开创新的项目融资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说,当前大多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预期收益较稳定,但是投资资金较多、持续周期较长。政府部门需要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私营部门想要投资低风险、能获得稳定收益的项目,这样,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间合伙融资、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益的新型PPP融资方式就兴起了。
政府部门应用这种PPP融资模式后,拓宽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使政府债务融资规范化,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水平。不仅如此,PPP模式下还能分散风险,保证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顺利进行。法律、政策变更带来的风险由政府承担,项目的资金、运营等风险由私营部门来承担。这样就使风险分担最终保证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由此,政府能够在“管理会计”的新领域——PPP项目中,更好地进行投融资管理。
为促进企业加强投融资管理,降低投融资风险,健全投融资决策机制,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号——投融资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投融资管理》)。
PPP项目“管理会计”要关注的是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分为项目准入、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项目移交四个阶段。《投融资管理》能够在PPP项目中有效应用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
首先,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能够在PPP项目中应用的基本前提是:有大量真实可比的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管理会计预测未来,为科学决策服务,都是建立在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此外,如果合理采集和应用可比项目的历史数据出现口径不一、信息可比性差的情况,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因此,政府部门要逐渐形成一套明确的项目成本、项目运行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为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服务。
其次,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得以应用的基础是完善的成本定额管理。PPP项目的重点在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基于对可比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出建设、融资、运营等各环节的成本定额标准,能对PPP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更好地进行管控。
最后,对PPP项目进行财务测算以及设定招标控制价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政府需要要建立规范的计价体系。同时政府要引导项目公司控制成本费用在合理的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其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而从定量财务测算角度来看待风险,定额是控制资金、材料、工时等的量度标准,也是衡量PPP项目风险承担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就意味着社会投资者的建设造价水平、融资利息率和运营养护费用额不应该超过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定额水平,超出部分实质是其自身建设超支,存在运营管理风险。
完善管理会计的风险管理机理十分重要。PPP项目的设计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风险共担,二是基于风险的利益共享。就风险共担来看,政府方或私营主体承担过多风险都可能会影响项目投资的进程。
从财务核算思维向管理思维、业务思维转变是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得以应用的核心。目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家正在进行财税体制改革,PPP融资模式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需要扩展管理会计职能,从单纯的财务预算核算扩展到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来分析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为政府PPP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帮助。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管理会计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后,可以及时改进。如在PPP项目的财务管理中,从预测拟实施PPP项目的收入费用情况,到控制项目的合理收益水平,再到量化分担项目风险,财务管理的理念贯穿在PPP项目组织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另外,PPP操作指引中提到了三种付费模式:政府付费、用户付费和“用户付费+政府补贴”。管理会计要探索定价规则,即如何给予相关企业一定范围内的定价权,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管理会计将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加上适当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能够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据相关报道,适当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可以为政府的PPP项目管理、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例如,軌道交通建设项目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占比重较大,且项目的资金都来源于政府,并且轨道交通建设耗时长,投入资金规模大,工程庞大、管理困难,财务风险及运营风险大。轨道交通建设应用PPP模式后,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在加强项目经营管理,进而提升回报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其中,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可以在成本核算的同时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控制成本;运用贴现现金流法可以测算出PPP招标目标价格、改进投资回报机制;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测算出项目盈亏平衡点时的保本客流量,创造收益时保证风险在合理范围内。
总的来看,结合管理会计方法对PPP项目进行管理,为政府分担了财务风险和融资风险,对项目的合理管控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应用这种PPP融资模式后,拓宽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使政府债务融资规范化,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水平。不仅如此,PPP模式下还能分散风险,保证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顺利进行。法律、政策变更带来的风险由政府承担,项目的资金、运营等风险由私营部门来承担。这样就使风险分担最终保证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由此,政府能够在“管理会计”的新领域——PPP项目中,更好地进行投融资管理。
为促进企业加强投融资管理,降低投融资风险,健全投融资决策机制,优化融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号——投融资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投融资管理》)。
PPP项目“管理会计”要关注的是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分为项目准入、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项目移交四个阶段。《投融资管理》能够在PPP项目中有效应用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
首先,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能够在PPP项目中应用的基本前提是:有大量真实可比的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管理会计预测未来,为科学决策服务,都是建立在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此外,如果合理采集和应用可比项目的历史数据出现口径不一、信息可比性差的情况,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因此,政府部门要逐渐形成一套明确的项目成本、项目运行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为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服务。
其次,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得以应用的基础是完善的成本定额管理。PPP项目的重点在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基于对可比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出建设、融资、运营等各环节的成本定额标准,能对PPP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更好地进行管控。
最后,对PPP项目进行财务测算以及设定招标控制价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政府需要要建立规范的计价体系。同时政府要引导项目公司控制成本费用在合理的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其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而从定量财务测算角度来看待风险,定额是控制资金、材料、工时等的量度标准,也是衡量PPP项目风险承担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就意味着社会投资者的建设造价水平、融资利息率和运营养护费用额不应该超过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定额水平,超出部分实质是其自身建设超支,存在运营管理风险。
完善管理会计的风险管理机理十分重要。PPP项目的设计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风险共担,二是基于风险的利益共享。就风险共担来看,政府方或私营主体承担过多风险都可能会影响项目投资的进程。
从财务核算思维向管理思维、业务思维转变是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得以应用的核心。目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家正在进行财税体制改革,PPP融资模式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需要扩展管理会计职能,从单纯的财务预算核算扩展到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来分析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为政府PPP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帮助。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管理会计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后,可以及时改进。如在PPP项目的财务管理中,从预测拟实施PPP项目的收入费用情况,到控制项目的合理收益水平,再到量化分担项目风险,财务管理的理念贯穿在PPP项目组织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另外,PPP操作指引中提到了三种付费模式:政府付费、用户付费和“用户付费+政府补贴”。管理会计要探索定价规则,即如何给予相关企业一定范围内的定价权,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管理会计将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加上适当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能够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据相关报道,适当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可以为政府的PPP项目管理、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例如,軌道交通建设项目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占比重较大,且项目的资金都来源于政府,并且轨道交通建设耗时长,投入资金规模大,工程庞大、管理困难,财务风险及运营风险大。轨道交通建设应用PPP模式后,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在加强项目经营管理,进而提升回报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其中,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可以在成本核算的同时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控制成本;运用贴现现金流法可以测算出PPP招标目标价格、改进投资回报机制;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测算出项目盈亏平衡点时的保本客流量,创造收益时保证风险在合理范围内。
总的来看,结合管理会计方法对PPP项目进行管理,为政府分担了财务风险和融资风险,对项目的合理管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