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笔下徽州形象所流露的新安精神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吴冠中 徽州形象 新安精神 新安画派
  
  新安是古郡名,秦时包括黟、歙二县,到汉朝归属丹阳郡,三国时分丹阳郡的黟、歙、始新、遂安、海宁、黎阳六县归吴属新都郡管辖。到了晋初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因新安江是这里的主要河流,“新安画派”即借此晋唐时代的水榭之名而来。
  “新安画派”可溯源于唐朝,兴盛于明清。最早是清代书画理论家张庚在 《浦山论画》提出的:“画分南北,始于唐世。然未有以地别为派者,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新安自见渐师以云林法见长,人多趋之,不失之结,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1]张庚又在其《国朝画征录》中记载:“新安自渐师以云林法见长,人多趋之,不失之结,即失之疏,是亦一派也。新安画派知名,或即始此。”[2]
  新安画派原本专指中国传统绘画,随着近百余年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油画、水彩等西式绘画形式逐渐传入,并日趋兴盛,新安又被赋予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又有了新的形象。其中,最能表现出新安精神的当代画家之一即为吴冠中先生。本人读过吴冠中先生的许多油画、国画作品,其中包括许多关于新安一带的作品。这些作品看了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里面流露出一股新安画派的气息。
  所谓的新安精神,这里指的是传统中国画中新安画派超尘脱俗的“清逸、淡雅”的艺术特色,这也正是新安画派最大的艺术特色。其文人画以“简淡高古”注重画面的传神写意简化形态,具有“神足而意简”的特点。从五代时李成创造“林木窠石派”,山水画兴起,到黄公望等元四家“寄乐于画,自子久始开门庭”,新安画派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逸清”,“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趣”、“天真幽淡”的精神特点。“新安派的画,其突出特征,是构图稳定、简朴,气氛冷静清逸,几乎所有的山都是用大大小小的方形几何体组成,主要是用线条空勾,线条瘦峭坚凝,犹如折铁”。[3]本文将从吴冠中笔下新安形象的表现特色来阐述其画面所流露出的新安精神。
  大多数人对吴冠中先生风景画作品的了解都停留在他笔下江浙一带的水乡,却很少提及他笔下的徽州形象。其实吴冠中先生也画了大量的以徽州建筑、黄山松石为主题的画作,或为油画、或为水墨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徽州印象》《白墙与白云》《黄山日出》等。这些作品也秉承了吴冠中风景画极简主义的一贯风格。吴冠中先生笔下的新安形象色彩淡雅、线条飘逸干练,形式感美、整幅画面别有韵味。
  首先是色彩淡雅。“粉墙黛瓦马头墙”,徽派民居给人的第一形象莫过于此。高高的马头墙色彩单调,黑色的小窗户缀于白色高墙之上所形成的大小与色彩上强烈的反差。一排排建筑因地势高低所形成的高低错落的层次,嵌在大线条的山脉之间,像一幅水墨画。吴冠中画了许多徽州民居,如《白墙与白云》一画,墙是纯白的,瓦是黑的,上面偶尔点缀一点其他的零星色彩。表现屋顶的黑色与墙面的白色都几乎只有明度的变化。
  其次是线条飘逸。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不仅是主要的造型手段,而且线也是表现某种特殊情感的载体。吴冠中先生将中国画中的线条灵活运用到油画中,醉心于线条与块面的整体造型性,突出线在画面的灵动效果,达到线的中西融合,体现了吴冠中独特的油画风格及全新的审美境界。他的画面多半是依靠大小块面的组合和线的疏密来构成画面的空间和深远感。他笔下的新安山水、树木、房屋都是用线进行勾勒,极具中国山水画的气韵飘逸。其画面造型肯定,用笔潇洒轻松,意境处理大胆。
  第三是极美的形式感和节奏感。形式美是艺术研究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现代美学和绘画的发展,形式美在绘画中的应用一直受到侧重于主体性情感所表达的现代绘画的推动。在我国,形式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斥责为形式主义,对此,吴冠中指出:“我们这些美术手艺人,我们的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形式,我们的苦难也在形式中。”[4]正是对形式美的艰难探索,他所倡导的艺术自律,对形式美的发展和形式美感的体现起了很大的解放性的作用,同时这和古代新安画派大家们所倡导的“画为境,意为形”是不谋而合的。一幅作品的形式感表现一个人的情感状态。我们从新安画派的代表作品《新安五家冈陵图》来看,画法风格虽各有所长,李永昌在画巨石、石岸和松树的简笔勾勒的温润洒脱,整个画面凝重不失轻盈,着实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博大精深和作为这种绘画形式的艺术美感。看吴冠中的画,尤其是有关徽州形象的风景画,也同样强烈地感受到其作品很浓的形式感意味。吴冠中先生的风景画的最大特点是写意性、装饰性。他的装饰性风格来源于早年留学和从事设计活动的收获。吴冠中早年留学法国,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画面有独特的图式语言与现代设计强化形式的“纯图形”。在《江南人家》系列创作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特点。在归国之后的画作中开始探索更为单纯、简洁的“抒情抽象”,同时又注入了传统的民族化表现手法。吴冠中的油画风景诸如《黄山日出》等就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采用平光,强调黑白,追求单纯和简练,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吸取了新安画派中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和风格。
  吴冠中很注重画面的形式感,他曾说过:“对绘画,我个人绝对不满足于纯形式的视觉舒适感,我更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必须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就是我数十年来耕耘的对象,就是我工作中的大甘大苦。”[5]吴冠中画面上的形象大多只是黑与白的对话,画上的黑色块、白色块的面积大小、形状、方向都是严谨而又放松的,充满了诗意。他的《徽州小景》系列作品也深刻地体现了他的作画精神,画面几乎只是用简单的块面和线条组成。只是这些由线条构成的块面有着大小、位置、方向的节奏感,整个画面都很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意味。
  徽州民居参差层叠的白墙黛瓦,黑白灰调交相辉映,产生了高低错落的节奏感,像是起伏的音乐。吴冠中先生在他的画面上也强化了节奏美这种形式,尽可能地简化形式,利用线条的方向、形态的之间走向的力动关系来表达有意味的节奏感。这些节奏感大的方面体现在房屋屋顶的横向线条与墙边纵向线条的对比,体现在屋顶块面的密集与墙边线的疏朗的对比,也体现在小面积屋顶的黑色和大面积白墙的对比,还有马头墙高低层次的变化对比。小的方面则体现在房子形态的张弛变化、线条的迎让关系,用笔的轻重缓急等方面。各种不同的变化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音乐节奏感的画面。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吴冠中关于新安绘画与新安画派作品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如风格气氛的共通,用线、形态表现的相似及对形式感的追求等。他的关于新安形象的作品里似乎透露着一股新安画派的精神。当然,吴冠中跟新安画派没有直接的渊源,画面所流露的新安精神应为一种艺术上的共鸣。■
  注:本文为黄山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xsk015)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薛翔著,《新安画派》[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9页
  [2]张国标著,《新安画派史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2页
  [3]陈传席著,《陈传席文集》[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6版,第822页
  [4]吴冠中著,《内容决定形式》《美术》[J]中国美协主办,1981年第3期 (来源:中国知网)
  [5]蔡晓骝著,《从塞尚到吴冠中——解析吴冠中油画风景中的“形式结构”》《文艺评论》[J]2008年第1期
  (作者:黄山学院艺术系教师)
  责任编辑:周蕾 郜磊
其他文献
采用室外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鉴定15和10个小麦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的抗性。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山东省主要小麦栽培品种对CCN均为感病,但感病程度
<正>这座弗利姆斯老城中心的新住宅与其前身处于同一位置,并保留了所有的凹凸起伏,从而确保了这座在乡野氛围中形成的建筑得以延续。细部的做工和天然材料的选择符合了当地建
期刊
我们用参芪四物汤加味内服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3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针对当前烟草漂浮育苗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常规营养液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包膜控释肥(控释时间2.5个月、4个月、6个月)对烟苗出苗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成苗率、苗期及栽后农
对长效缓释肥“长效因子”进行不同组方试验。结果表明:“长效因子”组方不同,长效缓释肥对水稻的效果也不同;在6个组方中,组方FE、FC、FF表现良好,穗粒数比不含“长效因子”的分
笔者采用基本推拿手法及辨证加减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系在其他医疗机构诊疗效果不满意而来就诊者。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倡导建设省市级图书馆联盟云服务平台,打造图书馆联盟的资源与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大众,基于此,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成立。
GPU代表了目前高性能计算的最前沿,对科学及工程计算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