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在阐述绿色建筑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建筑产业设计与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不同角度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进行探讨,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建筑节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理念;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
我国房地产和各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仅2009年上半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6%,拉动GDP增长6.2%。但建筑全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产生了相当多的污染和排放。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绿色建筑行业将会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话题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 传统的建筑产业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长期以来没有绿色环保设计规范,对设计没有系统的要求,造成建筑设计的管理不规范,设计人员凭自己的理解与爱好出发,或者迁就于建设单位,材料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 施工问题
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地方资源,建筑业还消耗了全球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建筑施工污染比例占到了空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总和的34%,并产生了相当于人类活动产出垃圾40%左右的建筑垃圾,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动,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3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应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内部对能源和水的消耗等进行规范。这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1节地方面
3.1.1在建筑设计的规划初期,就应把节地放在首位。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要求到规划期末,耕地的面积不得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设计中可以提高容积率,比如规定新开发的项目容积率不低于2。
3.1.2多开发总面积大的住宅小区,少开发面积小于20亩的楼盘。设计小区内功能完善的配套,或城区分成若干配套服务区域而非商业全部集中在一个片区,或者多个楼盘进行相互配套,减少人们的出行次数,缩短出行距离,减轻人们的社会活动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3.1.3除临街的建筑以外,尽量把底层架空,并设计地下停车场。底层架空可以安排一部分停车位,还可以种植部分荫生植物,将小区的周边绿化向室内延伸,既改造了小区的环境,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3.2节能方面
3.2.1加强外墙与屋顶的保温以及耗电设备的技术改进设计。外墙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等保温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在外墙结构的外面再设计一层不小25mm的玻化微珠砂浆保温层(由于聚苯颗粒为易燃材料,所以不支持采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国内出现了多起的火灾事故都是易燃的聚苯颗粒着火引发的)。在滿足建筑美观造型及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墙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设计使用。如必须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亦应在玻璃幕墙内侧砌筑砌体,由砌体承担阻挡室外太阳热辐射,提高对室内保温的效果。
3.2.2采用中空玻璃等保温好的窗玻璃,积极开发铝合金窗框的替代品,比如用保温性能更加优良的塑料窗框或热阻断桥铝型材。
3.2.3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蓄冷槽,夜间用电低潮时制冷,白天用电高峰时供冷。采用热回收设备回收空调制冷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来带动送风装置。多设计采用节能灯具。
3.2.4 屋顶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屋面板与防水层间的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充分考虑屋顶的综合利用,可以对屋顶进行绿化,还可以设计雨水的收集蓄水系统,改变过去屋顶的单调现状,既美观又实用。
3.2.5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随着太阳能利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已经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
3.2.6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简易的可以理解为:夏天制冷时将排放出来的热量放入大地储存好,到了冬天又将储存好的热量释放至室内供暖。中间换热介质是地下水,地下水具有恒温储热功能,节能环保、提高效益。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3.2.7使用空气能用电让压缩机工作,把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加压变热,再传递给水。空气能的耗电量大约是电热水器的1/4。
3.3节水方面
3.3.1量化设计屋面和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作为平时路面保洁和养护花草用水。
3.3.2设置中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如满足冲厕所,冲洗地板,喷水池,绿化等使用要求。此种再生水的成本最低,约为1~3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5~7元/吨,跨流域调水的成本约为5~20元/吨。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3.4节材方面
3.4.1进行限额设计管理,在满足规范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4.2少采用不可再生材料,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3多利用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输成本,不追求进口材料。
3.4.4多考虑利用建筑及工业废料,变废为宝。
3.4.5采用轻质的装饰材料,减轻建筑物自重,达到减少结构用料的目的。
4关于绿色建筑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做到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面主要就绿色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4.1绿色施工管理
4.1.1组织管理成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落实责任制,项目经理担任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管理,有专责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建立绿色施工验收制度。
4.1.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4.1.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加强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并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1.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4.2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4.2.1施工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冲洗车槽,运送土方、建筑垃圾时采用封闭处理,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进行密闭存放。
4.2.2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隔音措施,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4.2.3光污染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避免施工现场强烈的灯光影响周边居民,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2.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达标并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对于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2.5土壤保护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地表环境,防止土壤被侵蚀和流失。施工造成的裸土,要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4.2.6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处理施工废弃物,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嚴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等。
4.2.7建筑垃圾控制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制订可靠的保障措施,建筑垃圾的外运过程不能造成路面污染,建筑垃圾的弃放不应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回填、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6结语
建筑行业是个很有活力的经济支柱产业,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推进绿色建筑产业体系的形成,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尽最大努力把破坏和污染降到最低,尽快落实绿色设计的审图制度、绿色施工的验收制度、绿色施工的政为人们提供一个真正的绿色家园和创造高质量生存环境,打造真正绿色的建筑产业。
关键词: 绿色理念;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
我国房地产和各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仅2009年上半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6%,拉动GDP增长6.2%。但建筑全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产生了相当多的污染和排放。绿色建筑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绿色建筑行业将会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话题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1 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 传统的建筑产业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问题
传统建筑设计长期以来没有绿色环保设计规范,对设计没有系统的要求,造成建筑设计的管理不规范,设计人员凭自己的理解与爱好出发,或者迁就于建设单位,材料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 施工问题
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地方资源,建筑业还消耗了全球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建筑施工污染比例占到了空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总和的34%,并产生了相当于人类活动产出垃圾40%左右的建筑垃圾,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动,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3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应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内部对能源和水的消耗等进行规范。这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1节地方面
3.1.1在建筑设计的规划初期,就应把节地放在首位。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要求到规划期末,耕地的面积不得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设计中可以提高容积率,比如规定新开发的项目容积率不低于2。
3.1.2多开发总面积大的住宅小区,少开发面积小于20亩的楼盘。设计小区内功能完善的配套,或城区分成若干配套服务区域而非商业全部集中在一个片区,或者多个楼盘进行相互配套,减少人们的出行次数,缩短出行距离,减轻人们的社会活动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3.1.3除临街的建筑以外,尽量把底层架空,并设计地下停车场。底层架空可以安排一部分停车位,还可以种植部分荫生植物,将小区的周边绿化向室内延伸,既改造了小区的环境,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3.2节能方面
3.2.1加强外墙与屋顶的保温以及耗电设备的技术改进设计。外墙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等保温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在外墙结构的外面再设计一层不小25mm的玻化微珠砂浆保温层(由于聚苯颗粒为易燃材料,所以不支持采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国内出现了多起的火灾事故都是易燃的聚苯颗粒着火引发的)。在滿足建筑美观造型及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墙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设计使用。如必须使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亦应在玻璃幕墙内侧砌筑砌体,由砌体承担阻挡室外太阳热辐射,提高对室内保温的效果。
3.2.2采用中空玻璃等保温好的窗玻璃,积极开发铝合金窗框的替代品,比如用保温性能更加优良的塑料窗框或热阻断桥铝型材。
3.2.3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蓄冷槽,夜间用电低潮时制冷,白天用电高峰时供冷。采用热回收设备回收空调制冷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来带动送风装置。多设计采用节能灯具。
3.2.4 屋顶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屋面板与防水层间的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充分考虑屋顶的综合利用,可以对屋顶进行绿化,还可以设计雨水的收集蓄水系统,改变过去屋顶的单调现状,既美观又实用。
3.2.5太阳能建筑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随着太阳能利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建筑已经从太阳能采暖建筑发展到可以集成太阳能光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通风降温、可控自然采光等新技术的建筑。
3.2.6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简易的可以理解为:夏天制冷时将排放出来的热量放入大地储存好,到了冬天又将储存好的热量释放至室内供暖。中间换热介质是地下水,地下水具有恒温储热功能,节能环保、提高效益。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3.2.7使用空气能用电让压缩机工作,把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加压变热,再传递给水。空气能的耗电量大约是电热水器的1/4。
3.3节水方面
3.3.1量化设计屋面和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作为平时路面保洁和养护花草用水。
3.3.2设置中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如满足冲厕所,冲洗地板,喷水池,绿化等使用要求。此种再生水的成本最低,约为1~3元/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约为5~7元/吨,跨流域调水的成本约为5~20元/吨。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3.4节材方面
3.4.1进行限额设计管理,在满足规范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4.2少采用不可再生材料,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3多利用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输成本,不追求进口材料。
3.4.4多考虑利用建筑及工业废料,变废为宝。
3.4.5采用轻质的装饰材料,减轻建筑物自重,达到减少结构用料的目的。
4关于绿色建筑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做到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面主要就绿色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4.1绿色施工管理
4.1.1组织管理成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落实责任制,项目经理担任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管理,有专责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建立绿色施工验收制度。
4.1.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4.1.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加强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并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1.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4.2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4.2.1施工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冲洗车槽,运送土方、建筑垃圾时采用封闭处理,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进行密闭存放。
4.2.2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隔音措施,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4.2.3光污染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避免施工现场强烈的灯光影响周边居民,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2.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达标并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对于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2.5土壤保护保护好施工场地周围的地表环境,防止土壤被侵蚀和流失。施工造成的裸土,要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4.2.6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处理施工废弃物,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嚴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等。
4.2.7建筑垃圾控制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制订可靠的保障措施,建筑垃圾的外运过程不能造成路面污染,建筑垃圾的弃放不应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回填、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6结语
建筑行业是个很有活力的经济支柱产业,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推进绿色建筑产业体系的形成,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尽最大努力把破坏和污染降到最低,尽快落实绿色设计的审图制度、绿色施工的验收制度、绿色施工的政为人们提供一个真正的绿色家园和创造高质量生存环境,打造真正绿色的建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