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幸福指数的班集体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指数”的全称是国民幸福指数,又称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簡称GNH。“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家管理有国民的“幸福指数”,班级管理也应该有学生的“幸福指数”。学生的“幸福指数”应该是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指标。学生在班级中有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幸福指数的高低对班集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行民主化管理
  民主的作风有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个体对班级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民主的高效的班级集体必须有意见畅通的渠道,因此,要保证班主任与班级全体成员之间的意见畅通。班主任首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起平坐。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高高在上、凌驾于学生之上,他怎么能听到学生的心里话呢?班主任还要学会“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听到学生的真话,尽管这些真话可能很难听。所以班主任要经常与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代表座谈,广泛征询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借助师生间一对一的私人交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声,听取学生的批评;还可以用书面交流和主题班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向班主任工作“开火”,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畅快地“发泄”不满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高度信赖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关心班级建设的热情,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迸发出主人翁的活力。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各种表现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以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导。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你的心中有学生,学生的心中就有你。班主任的一句鼓励性的话、一个爱抚的动作,甚至是一道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兴奋不已,感觉到他们生活在爱的乐园之中。通过爱这座桥梁,班主任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地教好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佩服你,你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只有建立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愉悦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这样,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因人而异,精心组织。要使课外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让学生学到知识,关键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个性特征。如果大多数学生是“书呆子型”,爱学,不爱动,不善言谈等,班主任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在活动课上真正“活”起来,多培养他们的特长和爱好,如开展才艺表演、兴趣小组等。若大多数学生为“活跃型”,好动,学习风气不浓,班主任就要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能够“静”下来,认真学习,为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活动课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帮一帮学困生活动等。
  尊重学生意愿,全面发展。无论采用何种活动内容和形式,都应当给学生留有表达个人意见和愿望的机会,让学生对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始终要体现出老师是一个合作者。另外,要讲究平衡发展。活动中不能只注重有特长的学生、善言的学生,而要更多关注胆量小、不爱说话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让他们也有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
  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活动,要让学生领悟到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样,既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又能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类活动有辩论会、学雷锋等。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应是每位班主任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治班理念。我们要善于研究和探索,通过不同途径,把班集体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幸福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一、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描述  1. 积极方面  (1)竞争意识较强烈。生活在农村的學生已经感觉到时代的挑战,认识到要脱离贫穷、适应社会、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必须接受教育,成为适应能力更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与父辈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竞争意识。  (2)思想较纯朴。农村学生由于远离繁华的大城市,较少接触外界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他们普遍思想淳朴,积极进取,艰苦朴素,吃苦耐劳。  (3)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简要介绍了健康档案基本模型的原理,详细叙述了以基本模型为参考建立数据库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并对实现方法中的总体架构、基本模型、平台选择、三维实现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
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习过程更多地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实施“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1. 自主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我在讲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自2007年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索“七环节自学辅导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介绍具体做法。  一、展示教学目标,明晰学习方向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2. 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3. 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不大,效率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日复一日的古文学习使他们感到疲劳甚至厌倦,可见,要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状态,就要重视每周课型安排的策略性,使每天的课堂形式有变化,张弛有度。  1. 变化练习的形式  比如对文言文知识的归纳练习,除了常规的习题形式,还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偶尔举行一些古文化常识和相关语法知识的小竞赛,会令学生很感高兴;给学生分配任务,定期让学生上讲台给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