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时常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同时还自己制作一些小课件。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开始变得有了生气,学生的学习效果比以前好多了。但是,我也从中看到了一些老师因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常说:科学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大作用,用得不当会伤到自己。因此,语文老师要慎重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那到底该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呢?通过与不少老师探讨交流,也听取了很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简单的谈一点点自己的拙见。
一、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学生的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教师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也就有了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就会好。反之,效果也就会差。如:我在上《死海不死》这课时,由于事先未让学生预习,加上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制作课件时,我设置了五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本文为了说明死海的特征,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我把设置的问题制成幻灯片,在上课时放映。学生由于对课文不熟悉,程度又不够,对我问的几个问题难以接受。结果我们在“本文为了说明死海的特征,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导致上课时间不够,后面的东西只能匆匆而过。课后,我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情况进行反馈。学生的意见是:问题太多了点,也偏难了些。后来,有位老师也上到这一课,想用我的课件。我把这种情况跟他说了一下,并对课件进行修改,去掉了一些问题,同时补充了一点内容,调整了步骤。结果,这位老师用修改后的课件去上课,学生反映很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因此可以说,我们在用多媒体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课容量太大,学生无法接受而导致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二、注意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多媒体课件虽然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但它始终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我们语文老师自己。我们常说:工具再好,若碰到不会用的人,它还是废物一个。如今,条件优越、信息发达和资源共享。我们可利用的东西很多、很好,有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此时,我们语文老师若能发挥好导向作用,教学效果将非常好。
但是,我们平时有不少的老师都过分的依赖课件而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上《泰坦尼克号》这篇课文时,他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地用了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巨片《泰坦尼克号》。应该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法不够恰当,没有能够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为什么呢?
首先:《泰坦尼克号》这部片子太長,从头到尾看下来要花几个小时。再说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又排得紧。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几节课时间来看有些不太明智。况且,不是所有学生对影片内容都喜欢。其次:多媒体教室并非是“电影院”,我们让他们看影片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内容。倘若没有把这点同学生讲明,很容易让他们误解:到多媒体上课就是看电影。而且这种想法会在校园中蔓延開来,影响到其他语文老师的授课。再次:学生一旦对这种方式上了“瘾”,以后的课我们老师该如何去上呢?对学生而言,无“感官刺激”的课无异于“催眠曲”了。
既然如此,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动动脑筋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让这么好的课件发挥它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1、先上网查询一些有关课文背景的资料和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介绍等。把搜集的材料集中,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在上课时向学生演示,演示同时教师要有适当的介绍说明。2、围绕课文,可适当设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3、利用一些软件,对影片的精彩部分进行剪辑。这样处理,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同时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如果对影片感兴趣,可以自己课余时间去看。4、看完影片,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这么一来,学生就会非常认真的学习课文内容,认真的看影片,认真的听老师讲解,认真动脑思考问题;当然更不会对到多媒体上课产生误解了。我们上课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效果也达到了,可谓是“一箭多雕”。由此可见,我们语文老师要慎重,要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只有自己发挥作用,才能让课件发挥它的魅力和真正作用。
三、注意把握正确的尺度。
我们老师喜欢到多媒体上课的原因是因为它方便实用,优点多。还有一个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有的老师说: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毫无兴趣,对一些纯文字的东西兴趣不大。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可以弥补文字的一些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知识的作用。话虽如此,我们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要注意度的把握。
1、好的课件固然有吸引力,但是这些太过形象直观的东西会使学生的想象力退化,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字虽然看似枯燥,但融入其中会感受到它的乐趣。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很多的东西是无法用课件来演示的。如诗歌的意境,画面的理解等。我们不能单纯的把我们的理解制作成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这会让学生误解老师让他们看的东西是正确的,而自己本身的理解是错误的。时间一久,他们就不敢大胆想像,甚至是懒的去想像。这么一来,想像力就会退化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耗时的、工作量大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我们老师很少人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更无这么的多时间来制作课件。有的老师说: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怎么办呢?没关系,我可以到网上下载别人制作的课件。这种方法是不错,可有一些老师因课件使用的太过频繁,课又上得紧,对下载的课件往往不加选择修改就用于自己的教学。要知道,别人的东西再好,总不会跟自己上课的思路完全一致。何况学生情况也不一样。不加以选择,不加修改的使用,学生就会被你和你下载的课件“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主动性。若如此,这节课也就变成了教师在演示课件了。
一、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学生的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教师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也就有了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就会好。反之,效果也就会差。如:我在上《死海不死》这课时,由于事先未让学生预习,加上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制作课件时,我设置了五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本文为了说明死海的特征,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我把设置的问题制成幻灯片,在上课时放映。学生由于对课文不熟悉,程度又不够,对我问的几个问题难以接受。结果我们在“本文为了说明死海的特征,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导致上课时间不够,后面的东西只能匆匆而过。课后,我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情况进行反馈。学生的意见是:问题太多了点,也偏难了些。后来,有位老师也上到这一课,想用我的课件。我把这种情况跟他说了一下,并对课件进行修改,去掉了一些问题,同时补充了一点内容,调整了步骤。结果,这位老师用修改后的课件去上课,学生反映很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因此可以说,我们在用多媒体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课容量太大,学生无法接受而导致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二、注意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多媒体课件虽然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但它始终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我们语文老师自己。我们常说:工具再好,若碰到不会用的人,它还是废物一个。如今,条件优越、信息发达和资源共享。我们可利用的东西很多、很好,有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此时,我们语文老师若能发挥好导向作用,教学效果将非常好。
但是,我们平时有不少的老师都过分的依赖课件而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上《泰坦尼克号》这篇课文时,他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地用了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巨片《泰坦尼克号》。应该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法不够恰当,没有能够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为什么呢?
首先:《泰坦尼克号》这部片子太長,从头到尾看下来要花几个小时。再说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又排得紧。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几节课时间来看有些不太明智。况且,不是所有学生对影片内容都喜欢。其次:多媒体教室并非是“电影院”,我们让他们看影片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内容。倘若没有把这点同学生讲明,很容易让他们误解:到多媒体上课就是看电影。而且这种想法会在校园中蔓延開来,影响到其他语文老师的授课。再次:学生一旦对这种方式上了“瘾”,以后的课我们老师该如何去上呢?对学生而言,无“感官刺激”的课无异于“催眠曲”了。
既然如此,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动动脑筋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让这么好的课件发挥它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1、先上网查询一些有关课文背景的资料和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介绍等。把搜集的材料集中,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在上课时向学生演示,演示同时教师要有适当的介绍说明。2、围绕课文,可适当设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3、利用一些软件,对影片的精彩部分进行剪辑。这样处理,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同时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如果对影片感兴趣,可以自己课余时间去看。4、看完影片,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这么一来,学生就会非常认真的学习课文内容,认真的看影片,认真的听老师讲解,认真动脑思考问题;当然更不会对到多媒体上课产生误解了。我们上课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效果也达到了,可谓是“一箭多雕”。由此可见,我们语文老师要慎重,要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只有自己发挥作用,才能让课件发挥它的魅力和真正作用。
三、注意把握正确的尺度。
我们老师喜欢到多媒体上课的原因是因为它方便实用,优点多。还有一个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有的老师说: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毫无兴趣,对一些纯文字的东西兴趣不大。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可以弥补文字的一些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知识的作用。话虽如此,我们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仍要注意度的把握。
1、好的课件固然有吸引力,但是这些太过形象直观的东西会使学生的想象力退化,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字虽然看似枯燥,但融入其中会感受到它的乐趣。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很多的东西是无法用课件来演示的。如诗歌的意境,画面的理解等。我们不能单纯的把我们的理解制作成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这会让学生误解老师让他们看的东西是正确的,而自己本身的理解是错误的。时间一久,他们就不敢大胆想像,甚至是懒的去想像。这么一来,想像力就会退化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耗时的、工作量大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我们老师很少人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更无这么的多时间来制作课件。有的老师说: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怎么办呢?没关系,我可以到网上下载别人制作的课件。这种方法是不错,可有一些老师因课件使用的太过频繁,课又上得紧,对下载的课件往往不加选择修改就用于自己的教学。要知道,别人的东西再好,总不会跟自己上课的思路完全一致。何况学生情况也不一样。不加以选择,不加修改的使用,学生就会被你和你下载的课件“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主动性。若如此,这节课也就变成了教师在演示课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