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