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估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存在着,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计算方法,也是常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人们心理活动中运用频率次数最多的一种反应。心理学家做过统计:一个人在一天的活动中估算的次数实际上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如估计学校的在校生数,房屋的占地面积,汽车的速度等等,有时还必须对较大数字作出预测和推断。
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其思想,不断渗透估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猜测和预测意识,关键在于老师要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重新认识理解小学数学教育新理念,新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总认为数字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才是数学的主要特征,而估算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忽视了“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来学”,面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估计和估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学了估算却不会主动去应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体会到估算的应用价值,没有产生估算的实际需要,错误地认为估算就是数学知识中的一种计算方法,而完全没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技能。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时只需要估算结果。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对估算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知识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学生有了学习,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热情就尤如火山喷发之势,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六册P23例11时,先出示准备题:在下列( )里填m或cm
1. 一支铅笔长大约17( )
2.课桌高大约60( )
3.大树高大约20( )
有的学生填出了一支铅笔长17m,17m长的铅笔有多长,让学生估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任务了例题教学。又如,“王老师带了200元钱,想买3个篮球,每个篮球58元。他带的钱够吗?
方法一,58≈60,60×3=18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
方法二,5×3=150元,8×3=24150+24=174元,王老师带的钱够。
二、教给学生学会估测方法
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应当重视培养教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简单的探索能力。例如“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爸爸和我,谁的年龄大?”9比8大一些,比12少一些,大约是20的一半。这些问题都包括了估测意识,让他们多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判断。又如“每斤肉单价是15.8元,小明家买了4.25斤肉,带了90元钱够不够?”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单价:15.8≈16.00元,数量:4.25斤≈4斤,单价×数量=总价,即16×4=64元,学生便很快地估算出所带的90元钱是否够用。再如,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12吨,要把68吨煤运完,你认为要运几次?”按我的教学思维能力应该是68÷12≈5次,然而学生会发现问题:剩下的怎么力?与实际不相符,应该是5+1=6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估测的信心。到了中高年级后,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如何估测,怎样表现和施展自己的的估测能力。
要使学生理解估测是一个大概数字,是一个数字范围,不同程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估测,教师应该是始终鼓励,爱护学生积极估测的精神,引导学生结合素材进行了有目的,合理估测,并且大胆说出合情推理的过程。例如,平时计算结果时可以先估算以后再精确计算,也可以对精确计算结果通过估测并加以检验以判断其合理性。如4.5×6.5=292.5结果是否正确只须估计一下,4.5大约是5,6.5大约是7,那么5×7=35也就是说4.5×6.5=292.5结果是错误的。它的结果不可能大于35。很快就发现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又如,百分数应用题:有菜籽150千克,出油率是15﹪能榨出多小千克的油?有的学生用了错误的方法:1501÷5﹪=1000千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估算150千克菜籽能榨出1000千克油吗?菜油会比菜籽更多吗?很快就知道是错误的。
三、精心设计估算练习,培养教育其估测能力。
估测能力的培养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让学生经常练习才能形成,练习设计要符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给学生两张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分别按长和宽对接,圈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体,你认为它们的表面积一样吗?体积哪个更大?这道题既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凭学生的估测来判断。通过以上练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估测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小学估算教学对我们教师是一种尝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四、把估算思维延伸到课外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形成思维成熟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外的平时交谈中,我们教师不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估算理念,在学生思维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操场上的那棵柏树大约有多高?小明身高比小亮身高高出多少厘米?学校篮球场大约多少平方米?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查资料亲自动手验证等,体验其正确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估算理由和估算时的思路,在交流和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应有过多的局限,在估算教学中更应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选择自己合适的算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运算活起来。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无处没有数学,处处有数字,处处有估算。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好的氛围,学生便会投入数学之中。让生活充满乐趣,在趣味中使自己的估算能力得到提升。
估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存在着,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计算方法,也是常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人们心理活动中运用频率次数最多的一种反应。心理学家做过统计:一个人在一天的活动中估算的次数实际上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如估计学校的在校生数,房屋的占地面积,汽车的速度等等,有时还必须对较大数字作出预测和推断。
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其思想,不断渗透估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猜测和预测意识,关键在于老师要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重新认识理解小学数学教育新理念,新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总认为数字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才是数学的主要特征,而估算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忽视了“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来学”,面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估计和估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学了估算却不会主动去应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体会到估算的应用价值,没有产生估算的实际需要,错误地认为估算就是数学知识中的一种计算方法,而完全没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技能。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时只需要估算结果。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对估算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知识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学生有了学习,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热情就尤如火山喷发之势,而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六册P23例11时,先出示准备题:在下列( )里填m或cm
1. 一支铅笔长大约17( )
2.课桌高大约60( )
3.大树高大约20( )
有的学生填出了一支铅笔长17m,17m长的铅笔有多长,让学生估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任务了例题教学。又如,“王老师带了200元钱,想买3个篮球,每个篮球58元。他带的钱够吗?
方法一,58≈60,60×3=18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
方法二,5×3=150元,8×3=24150+24=174元,王老师带的钱够。
二、教给学生学会估测方法
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应当重视培养教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简单的探索能力。例如“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爸爸和我,谁的年龄大?”9比8大一些,比12少一些,大约是20的一半。这些问题都包括了估测意识,让他们多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判断。又如“每斤肉单价是15.8元,小明家买了4.25斤肉,带了90元钱够不够?”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单价:15.8≈16.00元,数量:4.25斤≈4斤,单价×数量=总价,即16×4=64元,学生便很快地估算出所带的90元钱是否够用。再如,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12吨,要把68吨煤运完,你认为要运几次?”按我的教学思维能力应该是68÷12≈5次,然而学生会发现问题:剩下的怎么力?与实际不相符,应该是5+1=6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估测的信心。到了中高年级后,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如何估测,怎样表现和施展自己的的估测能力。
要使学生理解估测是一个大概数字,是一个数字范围,不同程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估测,教师应该是始终鼓励,爱护学生积极估测的精神,引导学生结合素材进行了有目的,合理估测,并且大胆说出合情推理的过程。例如,平时计算结果时可以先估算以后再精确计算,也可以对精确计算结果通过估测并加以检验以判断其合理性。如4.5×6.5=292.5结果是否正确只须估计一下,4.5大约是5,6.5大约是7,那么5×7=35也就是说4.5×6.5=292.5结果是错误的。它的结果不可能大于35。很快就发现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又如,百分数应用题:有菜籽150千克,出油率是15﹪能榨出多小千克的油?有的学生用了错误的方法:1501÷5﹪=1000千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估算150千克菜籽能榨出1000千克油吗?菜油会比菜籽更多吗?很快就知道是错误的。
三、精心设计估算练习,培养教育其估测能力。
估测能力的培养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让学生经常练习才能形成,练习设计要符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机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给学生两张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分别按长和宽对接,圈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体,你认为它们的表面积一样吗?体积哪个更大?这道题既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凭学生的估测来判断。通过以上练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估测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小学估算教学对我们教师是一种尝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四、把估算思维延伸到课外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形成思维成熟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外的平时交谈中,我们教师不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估算理念,在学生思维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操场上的那棵柏树大约有多高?小明身高比小亮身高高出多少厘米?学校篮球场大约多少平方米?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查资料亲自动手验证等,体验其正确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估算理由和估算时的思路,在交流和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应有过多的局限,在估算教学中更应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选择自己合适的算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运算活起来。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无处没有数学,处处有数字,处处有估算。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好的氛围,学生便会投入数学之中。让生活充满乐趣,在趣味中使自己的估算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