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模样普通的贝,停留在沙滩上,慢吞吞地吞咽着痛苦,沉默地磋磨着时间。
一块黑黝黝的石头,深埋于山石地矿之中,历经风雨水火的考验,见证逝水移川的巨变。
骊珠宝璐,光彩夺目,这些和沉默的贝,黯淡的石头似乎没什么关联。直到那贝被人打开,那石头里的矿藏经历“抽筋拔骨”之后,它们却成为了财富的象征、美的化身,变成人们喜爱的珠宝的模样。
而它们斑斓的模样,像极了设计师赵泠然梦想高飞的姿态。
[一]
在考上大学之前,赵泠然对自己的梦想并不明确,但她有自己的小爱好,一有时间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些好玩的东西。小时候,她最喜欢上手工课,会用易拉罐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还会把漂亮的玻璃糖纸折成各种小动物,这些色彩缤纷的小狗、小猫、小老虎,万花筒一般变幻着小女孩对世界古灵精怪的想象。
2010年,赵泠然以文化课、专业课全省双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在珠宝设计专业开始了四年的学习。
这期间,美术成为赵泠然的基础课。好在从幼儿园开始,赵泠然就学习国画,上初中之后,她又接触了水粉、素描……这些学习一点一点地为她以后的梦想打好了基础。大学里,赵泠然学习了素描、水粉、油画、美术史……这些课程从方方面面拓展了她的视野,也为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美术功底是设计的一个硬性技能。比如说,我初中时学习的素描,培养了透视的能力,这对后来设计中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都非常重要。而我小时候学习的国画,教会了我留白。所以,首饰的设计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型,还在于它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想象,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用首饰讲故事是赵泠然在做设计时的一个理念。留学时,她就尝试在西方的课堂上,用首饰诠释庄子的《逍遥游》,展现中国古代哲人奇绝的想象。在毕业之后,她继续将这种玲珑含蓄的意境运用在作品中。
她设计的4个系列的首饰,以“月陇”“窗檐”“雨幕”“蜉蝣”命名,铺展一幅雨幕初歇,蜉蝣在水中等待翕然而生的曼妙画卷。
不过,如果设计只停留在画纸上、想像中,那么它便永远是空中的楼阁,天边的浮云。而一个出色的首饰设计师,必然有能力,将她心中的梦、想说的故事,真正地锻造出来。
所以,她的畫笔之外,必然是一个烟雾缭绕、声音嘈杂、气味浑浊的世界。
[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而一个首饰设计师想要成就梦想,也要从“磨”开始。
首先,要磨材质。对于铜之类的金属材质,赵泠然要先用小锯子将它们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再经过锤打、磨削出曲面细节。合成立方氧化锆是最常见的钻石替代品,赵泠然要像对待一颗钻石一样,将它磨出光彩照人的菱面。
其次,要磨耐心。首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制作者的细心与耐心。以925银的配比举例。925银是指含银量92.5%的银制品,配置时,赵泠然先用秤为银和合金的材料称重,然后严格按照比例投入坩埚中,加热融化成液态,待其凝固后再重新焊接。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金属块要垂直加入坩埚而不能水平地放入,因为加热期间,金属将会膨胀,可能会引起坩埚破裂;比如焊接时要格外注意角度,一个角度不对,都会导致焊接不成功。最关键的是,一旦称重时出现一点细微的错误,都会影响925银的品质。
最后,还要磨毅力。上学时,赵泠然每周的实践性课程作业就是设计1到2款首饰。大三的暑假期间,她更是完成了800款首饰设计,每一个设计里,都盛放着她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对赵泠然来说,最有挑战的“磨法”还是磨勇气。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学生,从大三、大四开始就要进入工作室实习。在赵泠然的想象中,那是一个非常“小资”的地方——极具艺术性和开放性的工作空间,有咖啡的香味萦绕,有铅笔的沙沙声。整洁的工作台前,钻石躺在黑天鹅绒布上,骄矜地展示自己的璀璨。
但当她走入要实习的工作室之后,她惊呆了!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她非常想退到门外,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误入了什么工厂车间。
然而,这里确实是一间首饰加工的工厂。有使用液化气的焊枪,有灌汽油的脚踏式风箱,有单管、双管的火嘴,还有锯金属的锯子,切石头的石材切割机。一开工便是噪音与粉尘齐飞,人面共火光一色。
在这个和“小资”完全相反的环境中,赵泠然很快适应下来。她熟练地用石膏倒模做磨具,将粗糙的半成品放入磁力抛光机抛光,用尽力气去锯金属,并和大家一起,为了“喂饱”脚踏式风箱,凑钱买汽油。
在这一切中,让她难以克服的,是自己对于火的恐惧。
熔炼需要火、焊接需要火……在首饰制作的过程中,火焰无处不在。由于防护服容易影响视线,为了方便,赵泠然有时候会和同学们一样,把这个安全步骤省去。但是有一次,赵泠然的同学在使用焊枪的过程,不小心灼伤了脸。这件事给赵泠然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再看到火时,她的心中就有了跨越不过的障碍,同时她也反复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安全步骤。
就像不经历火焰的熔炼,金银不能重塑自身;如果克服不了心中对火焰的恐惧,赵泠然也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首饰设计师。
好在,她最终成功了。
[三]
看到一团彩色的毛线,你能想到什么?同学戴的漂亮围巾,小猫的肉垫下滚来滚去的线团,还是妈妈手工编织的“温暖”牌毛衣?
赵泠然想到的,是浩瀚宇宙的迤逦银河、壮阔星云!
到了大四,赵泠然开始为毕业设计做准备。她设想了一套以星空为主题的首饰,在与老师沟通定题之后,便开始寻找材料。虽然像星光粉晶这种自带星芒的宝石是非常贴题的原材料,但赵泠然不想“偷懒”,这个曾经用糖纸制作童话书的女孩,希望在自己的毕业作品上也能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灵感不期而至。在一次逛饰品店的过程中,她注意到毛线的绒絮与她想象中的星云有几分相似,便萌生了用毛线制作“宇宙星云”的想法。她兴冲冲地买了毛线回去做实验,看着毛线泡入水中,绒絮以绽放的姿态,摇摆着瑰丽的色彩,她想,这就是她想展现的宇宙的样子——也许诞生于微末,但能延展至无穷。
不过在操作中,困难也接踵而至。赵泠然原先计划将毛线直接嵌入玻璃球中。可实际操作后才发现,这样的毛线只是扭曲着堆叠,没有绒絮舒展开的样子。如果在玻璃球中注入水,又无法将毛线固定住。最后,她只能放弃直接使用玻璃球的想法,转而用了一种被称为“水玻璃”的玻璃膠。
玻璃胶是一种家庭常用的黏合剂,总出现在装修现场,很少有人想到用它来做首饰。赵泠然却想,在玻璃胶凝固后,将毛线浸入其中制作装饰品。为了达到心中的效果,赵泠然做了很多次试验,也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有时玻璃胶的比例不对,放了很久也不能凝固;有时毛线投入的角度不对,形态不好看……大四的整个下半学期,她的寝室里常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胶水味。
好在最终的成品非常惊艳——透明的装饰物里“星云漫漫”,获得了老师们的交口称赞。
在英国利兹大学求学期间,赵泠然读的也是设计专业。不过和国内清晰的学科专业划分不同,她所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兼容并蓄。课堂上,有来自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色彩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方向的同学一起讨论,一起分享设计想法;在实习的工作室中,她也能看到不同方向的设计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在所有的课程中,对她影响最深的是“可持续设计”这门课。她说,以前在做设计时,没有什么环保的观念,考虑的只是首饰好不好看、佩戴是否舒适等问题。现在的她,开始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思索,要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宝贵资源,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对赵泠然来说,在设计时,如何对这些珍贵的金属、矿石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发挥想象力,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日用品变作设计的材料,这些都是“可持续设计”的探索。不过当下,她最想保持一颗初心,做出真正独具特色的作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真实、更加鲜明。不真实、不‘自私’的创作,到最后只能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而少了对艺术的感知。”这是大二时,赵泠然在作业中写下的句子。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首饰设计师的她,拥有了自己的首饰品牌和产品线,依然忠于这个信条,创作带有个人色彩的首饰作品。在她和朋友创立的品牌网站首页,最醒目的是三个“Always”短语,“Always light, Always live, Always lucid”,意思是“永远闪耀,永远生动,永远清澈”。
愿赵泠然永远保持这份轻灵、澄澈,御风而行,泠然高飞。
一块黑黝黝的石头,深埋于山石地矿之中,历经风雨水火的考验,见证逝水移川的巨变。
骊珠宝璐,光彩夺目,这些和沉默的贝,黯淡的石头似乎没什么关联。直到那贝被人打开,那石头里的矿藏经历“抽筋拔骨”之后,它们却成为了财富的象征、美的化身,变成人们喜爱的珠宝的模样。
而它们斑斓的模样,像极了设计师赵泠然梦想高飞的姿态。
[一]
在考上大学之前,赵泠然对自己的梦想并不明确,但她有自己的小爱好,一有时间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些好玩的东西。小时候,她最喜欢上手工课,会用易拉罐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还会把漂亮的玻璃糖纸折成各种小动物,这些色彩缤纷的小狗、小猫、小老虎,万花筒一般变幻着小女孩对世界古灵精怪的想象。
2010年,赵泠然以文化课、专业课全省双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在珠宝设计专业开始了四年的学习。
这期间,美术成为赵泠然的基础课。好在从幼儿园开始,赵泠然就学习国画,上初中之后,她又接触了水粉、素描……这些学习一点一点地为她以后的梦想打好了基础。大学里,赵泠然学习了素描、水粉、油画、美术史……这些课程从方方面面拓展了她的视野,也为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美术功底是设计的一个硬性技能。比如说,我初中时学习的素描,培养了透视的能力,这对后来设计中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都非常重要。而我小时候学习的国画,教会了我留白。所以,首饰的设计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型,还在于它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想象,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用首饰讲故事是赵泠然在做设计时的一个理念。留学时,她就尝试在西方的课堂上,用首饰诠释庄子的《逍遥游》,展现中国古代哲人奇绝的想象。在毕业之后,她继续将这种玲珑含蓄的意境运用在作品中。
她设计的4个系列的首饰,以“月陇”“窗檐”“雨幕”“蜉蝣”命名,铺展一幅雨幕初歇,蜉蝣在水中等待翕然而生的曼妙画卷。
不过,如果设计只停留在画纸上、想像中,那么它便永远是空中的楼阁,天边的浮云。而一个出色的首饰设计师,必然有能力,将她心中的梦、想说的故事,真正地锻造出来。
所以,她的畫笔之外,必然是一个烟雾缭绕、声音嘈杂、气味浑浊的世界。
[二]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而一个首饰设计师想要成就梦想,也要从“磨”开始。
首先,要磨材质。对于铜之类的金属材质,赵泠然要先用小锯子将它们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再经过锤打、磨削出曲面细节。合成立方氧化锆是最常见的钻石替代品,赵泠然要像对待一颗钻石一样,将它磨出光彩照人的菱面。
其次,要磨耐心。首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制作者的细心与耐心。以925银的配比举例。925银是指含银量92.5%的银制品,配置时,赵泠然先用秤为银和合金的材料称重,然后严格按照比例投入坩埚中,加热融化成液态,待其凝固后再重新焊接。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金属块要垂直加入坩埚而不能水平地放入,因为加热期间,金属将会膨胀,可能会引起坩埚破裂;比如焊接时要格外注意角度,一个角度不对,都会导致焊接不成功。最关键的是,一旦称重时出现一点细微的错误,都会影响925银的品质。
最后,还要磨毅力。上学时,赵泠然每周的实践性课程作业就是设计1到2款首饰。大三的暑假期间,她更是完成了800款首饰设计,每一个设计里,都盛放着她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对赵泠然来说,最有挑战的“磨法”还是磨勇气。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的学生,从大三、大四开始就要进入工作室实习。在赵泠然的想象中,那是一个非常“小资”的地方——极具艺术性和开放性的工作空间,有咖啡的香味萦绕,有铅笔的沙沙声。整洁的工作台前,钻石躺在黑天鹅绒布上,骄矜地展示自己的璀璨。
但当她走入要实习的工作室之后,她惊呆了!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她非常想退到门外,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误入了什么工厂车间。
然而,这里确实是一间首饰加工的工厂。有使用液化气的焊枪,有灌汽油的脚踏式风箱,有单管、双管的火嘴,还有锯金属的锯子,切石头的石材切割机。一开工便是噪音与粉尘齐飞,人面共火光一色。
在这个和“小资”完全相反的环境中,赵泠然很快适应下来。她熟练地用石膏倒模做磨具,将粗糙的半成品放入磁力抛光机抛光,用尽力气去锯金属,并和大家一起,为了“喂饱”脚踏式风箱,凑钱买汽油。
在这一切中,让她难以克服的,是自己对于火的恐惧。
熔炼需要火、焊接需要火……在首饰制作的过程中,火焰无处不在。由于防护服容易影响视线,为了方便,赵泠然有时候会和同学们一样,把这个安全步骤省去。但是有一次,赵泠然的同学在使用焊枪的过程,不小心灼伤了脸。这件事给赵泠然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再看到火时,她的心中就有了跨越不过的障碍,同时她也反复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安全步骤。
就像不经历火焰的熔炼,金银不能重塑自身;如果克服不了心中对火焰的恐惧,赵泠然也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首饰设计师。
好在,她最终成功了。
[三]
看到一团彩色的毛线,你能想到什么?同学戴的漂亮围巾,小猫的肉垫下滚来滚去的线团,还是妈妈手工编织的“温暖”牌毛衣?
赵泠然想到的,是浩瀚宇宙的迤逦银河、壮阔星云!
到了大四,赵泠然开始为毕业设计做准备。她设想了一套以星空为主题的首饰,在与老师沟通定题之后,便开始寻找材料。虽然像星光粉晶这种自带星芒的宝石是非常贴题的原材料,但赵泠然不想“偷懒”,这个曾经用糖纸制作童话书的女孩,希望在自己的毕业作品上也能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灵感不期而至。在一次逛饰品店的过程中,她注意到毛线的绒絮与她想象中的星云有几分相似,便萌生了用毛线制作“宇宙星云”的想法。她兴冲冲地买了毛线回去做实验,看着毛线泡入水中,绒絮以绽放的姿态,摇摆着瑰丽的色彩,她想,这就是她想展现的宇宙的样子——也许诞生于微末,但能延展至无穷。
不过在操作中,困难也接踵而至。赵泠然原先计划将毛线直接嵌入玻璃球中。可实际操作后才发现,这样的毛线只是扭曲着堆叠,没有绒絮舒展开的样子。如果在玻璃球中注入水,又无法将毛线固定住。最后,她只能放弃直接使用玻璃球的想法,转而用了一种被称为“水玻璃”的玻璃膠。
玻璃胶是一种家庭常用的黏合剂,总出现在装修现场,很少有人想到用它来做首饰。赵泠然却想,在玻璃胶凝固后,将毛线浸入其中制作装饰品。为了达到心中的效果,赵泠然做了很多次试验,也经历过许多次失败,有时玻璃胶的比例不对,放了很久也不能凝固;有时毛线投入的角度不对,形态不好看……大四的整个下半学期,她的寝室里常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胶水味。
好在最终的成品非常惊艳——透明的装饰物里“星云漫漫”,获得了老师们的交口称赞。
在英国利兹大学求学期间,赵泠然读的也是设计专业。不过和国内清晰的学科专业划分不同,她所学的产品设计专业兼容并蓄。课堂上,有来自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色彩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方向的同学一起讨论,一起分享设计想法;在实习的工作室中,她也能看到不同方向的设计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在所有的课程中,对她影响最深的是“可持续设计”这门课。她说,以前在做设计时,没有什么环保的观念,考虑的只是首饰好不好看、佩戴是否舒适等问题。现在的她,开始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思索,要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宝贵资源,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对赵泠然来说,在设计时,如何对这些珍贵的金属、矿石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发挥想象力,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日用品变作设计的材料,这些都是“可持续设计”的探索。不过当下,她最想保持一颗初心,做出真正独具特色的作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真实、更加鲜明。不真实、不‘自私’的创作,到最后只能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而少了对艺术的感知。”这是大二时,赵泠然在作业中写下的句子。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首饰设计师的她,拥有了自己的首饰品牌和产品线,依然忠于这个信条,创作带有个人色彩的首饰作品。在她和朋友创立的品牌网站首页,最醒目的是三个“Always”短语,“Always light, Always live, Always lucid”,意思是“永远闪耀,永远生动,永远清澈”。
愿赵泠然永远保持这份轻灵、澄澈,御风而行,泠然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