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数学;生活;联系
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可能性的大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能性的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是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该我上课了,这节课的教學任务是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有关《可能性的大小》的问题。上课伊始,我就按着自己早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开始了教学活动。 我拿出9个白色乒乓球和 1个黄色乒乓球放进纸盒里,说:“谁摸到黄色乒乓球奖励钢笔一支,谁摸到白色乒乓球奖励铅笔一支 。”同学们跃跃欲试,这时班里一位思维活跃的男生高高的举起了手,他说:“昨天是赶场日,服装超市开业,那里也在抽奖。”我中断自己的设计思路,马上请他继续说下去 :“服装超市开业是怎样抽奖的?” 他说:“买200元服装可以抽奖一次,抽奖的纸箱里有两种颜色的袜子,抽到白色袜子作为奖品自己拿走,抽到红色袜子奖励全自动洗衣机一台。”我继续问“你抽奖了吗?”,“我的外公买了一件棉衣208元,我争着去抽了一次奖,抽到的是一双白色袜子,外公很后悔自己没有亲自去抽,他能抽到洗衣机吗?”全班学生的兴趣都转到服装超市开业抽奖的问题上来了。我想这就是很好的例题,于是决定把摸乒乓球的例题作为巩固练习用。学生真的很聪明,很有生活积累,原来学生自己就能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的基础上,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超市抽奖是大多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尤其是这位男生亲身体验过,亲自实践过超市抽奖,他对可能性的大小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表达的语言不够规范,逻辑性不够强罢了。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教学,对于本课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就容易完成。课后我与这位男生进行了交流,他在超市玩耍的这段时间顾客抽到的都是一双白色的袜子,其实商家早就设计好了,抽中白色袜子的可能性特别大,抽中红色袜子的可能性特别小,即中大奖全自动洗衣机的可能性非常小。随机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课前学生已经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弄清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一问题之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亿客隆服装超市老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那么多顾客都只能抽到一双白色袜子?抽奖纸箱里是白色袜子多还是红色袜子多?猜一猜白色袜子多到什么程度?正因为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解决以上问题都非常顺利。
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是我们数学资源开发的宝库,能利用好生活经验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些教师上课按部就班,他们规规矩矩照着教材教,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其实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对象是全国的小学生,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教材上的主题图和例题对于当地学生不一定适合。故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只有这样,才能还课堂于学生,才能使课堂有生气。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在生活中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而熟悉的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最好的切入点,是学生活生生的教材,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呼唤更多的“思维活跃的男生”,是他教会了老师把这堂课完成得这样精彩。其实是全班学生的精彩,是生活积累带给学生们的精彩。因此,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改革我们的课堂,真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体现出知识的生活价值。
关键词:数学;生活;联系
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可能性的大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能性的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是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该我上课了,这节课的教學任务是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有关《可能性的大小》的问题。上课伊始,我就按着自己早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开始了教学活动。 我拿出9个白色乒乓球和 1个黄色乒乓球放进纸盒里,说:“谁摸到黄色乒乓球奖励钢笔一支,谁摸到白色乒乓球奖励铅笔一支 。”同学们跃跃欲试,这时班里一位思维活跃的男生高高的举起了手,他说:“昨天是赶场日,服装超市开业,那里也在抽奖。”我中断自己的设计思路,马上请他继续说下去 :“服装超市开业是怎样抽奖的?” 他说:“买200元服装可以抽奖一次,抽奖的纸箱里有两种颜色的袜子,抽到白色袜子作为奖品自己拿走,抽到红色袜子奖励全自动洗衣机一台。”我继续问“你抽奖了吗?”,“我的外公买了一件棉衣208元,我争着去抽了一次奖,抽到的是一双白色袜子,外公很后悔自己没有亲自去抽,他能抽到洗衣机吗?”全班学生的兴趣都转到服装超市开业抽奖的问题上来了。我想这就是很好的例题,于是决定把摸乒乓球的例题作为巩固练习用。学生真的很聪明,很有生活积累,原来学生自己就能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的基础上,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超市抽奖是大多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尤其是这位男生亲身体验过,亲自实践过超市抽奖,他对可能性的大小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表达的语言不够规范,逻辑性不够强罢了。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教学,对于本课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就容易完成。课后我与这位男生进行了交流,他在超市玩耍的这段时间顾客抽到的都是一双白色的袜子,其实商家早就设计好了,抽中白色袜子的可能性特别大,抽中红色袜子的可能性特别小,即中大奖全自动洗衣机的可能性非常小。随机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课前学生已经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在学生弄清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一问题之后,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亿客隆服装超市老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那么多顾客都只能抽到一双白色袜子?抽奖纸箱里是白色袜子多还是红色袜子多?猜一猜白色袜子多到什么程度?正因为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解决以上问题都非常顺利。
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是我们数学资源开发的宝库,能利用好生活经验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些教师上课按部就班,他们规规矩矩照着教材教,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其实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对象是全国的小学生,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教材上的主题图和例题对于当地学生不一定适合。故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只有这样,才能还课堂于学生,才能使课堂有生气。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在生活中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而熟悉的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最好的切入点,是学生活生生的教材,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呼唤更多的“思维活跃的男生”,是他教会了老师把这堂课完成得这样精彩。其实是全班学生的精彩,是生活积累带给学生们的精彩。因此,在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改革我们的课堂,真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体现出知识的生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