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面条不糊涂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888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卫工屈师傅自从调到老城老街上班以来,街上的羊肉糊涂面馆的朱老板,每天中午都会亲自给他送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糊涂面,里面的羊肉分量比店里卖得还多,味道特别好。
  天开始冷了之后,朱老板还多次让屈师傅去他的店里面吃,那样暖和,可屈师傅怕影响他的生意,一直没答应,坚持在饭店外面的楼梯台阶上凑合着吃。
  奇怪的是,屈师傅打听了好多以往在这个片区值班的环卫工,从来没有人享受过类似的待遇。免费喝开水什么的倒是常有,但是去吃饭,都需要掏钱。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羊肉的价格涨了不少,羊肉糊涂面也由原来的二十块钱一碗,涨到了二十五块。
  可是,朱老板不但每天到饭点照旧给屈师傅端来一大碗羊肉糊涂面,而且里面的羊肉丝毫没有减量,面的味道也和从前一样好。
  附近的城中村都搬迁了,老街的人流量并不多,这家饭馆的生意很一般,也就是勉强维持。
  稀里糊涂地吃了几个月之后,屈师傅实在忍不住了,就问朱老板:“朱老板,我一个环卫工,也帮不上您啥忙,最多也就是把店门前的路面打扫得更干净一点儿。可我天天白吃您家的面条,这让我心里很不踏实,您能给我说说这到底是为啥不?您要是不说,打今儿起,我说啥也不能再白吃您家面条了。我一天才挣几十块钱,这一碗面条都二三十,我吃着心里发慌。”
  虽然已过了冬至,可那天阳光不错,天气很暖和,朱老板看屈师傅态度坚决,饭店里也没人来吃饭,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屈师傅的对面说:“您先吃吧,等一会儿就凉了;等您吃好,我给您讲一个故事,您听完,就明白了。”
  朱老板说完,就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的天空,一动也不动,一直到屈师傅吃完面条喊他,他才回过神来。
  说起来,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
  那时候,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整个城市东迁,重新建了一座新城,原来老城的生意人纷纷去新城选址开店。一时间,各种店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商贸区附近的南下街新开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饭店,其中两家烩面馆正好面对面,一家在路东,一家在路西。
  一开始两家饭店的生意都差不多,可是,没过几个月,路东这家饭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客人们往往都是这样,哪家店的生意好,哪怕排队多等一会儿,也要去那里吃。
  路西这家店的老板使尽了浑身解数,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客人往对面去,自家的饭店却越来越萧条。
  路东这家店的生意好,自然有他们生意好的理由:他们在大厅里支起了一口大锅,锅里面是牛骨头、羊骨头熬制的高汤,汤锅里满满的都是切割好的大块牛羊肉。锅中高汤翻滚,肉块在汤中起起落落,很是诱人。
  一进饭店,整个屋里都是煮肉的香味儿,很有点过去过大年待贵客的气氛,让人想起老家的味道。
  而且,那汤锅一天都不落滚,保证每一个客人都能吃到新鲜出锅的牛羊肉。
  厨师的工作台就在大厅,整个取肉切肉的过程客人们都能看见,吃着自然放心,加上他们饭店的烩面味道独特,生意逐渐就好了起来。
  路西这家店的老板,也曾经尝试着用羊骨头、牛骨头加上中草药调料熬制,可出来的汤就是没有人家那个味儿。
  后来,他才知道,路东这家店虽然是新开的,但是人家祖上是做卤肉的,每天煮牛羊肉的高汤,是他们祖传了好几代的老汤!
  他们家的生意这么好,自然就引起别人家的妒忌,就有人偷偷举报他们,说他们的调料里有大烟。质监局派人查了几次,一次也没查到。这下倒好,反而更让他们声名远扬,不少人专门大老远跑来吃他们家的烩面。
  然而,红了没几个月,倒霉事儿来了。
  那天,饭店还是像往常一样,整个大厅客人满员,不少人在门外等着翻台。大家正吃着呢,忽然,一个满脸横肉的光头男子高声喊道:“服务员,喊你们老板来,看看这碗里面是啥?”
  服务员过来一看,不敢多说,连忙把饭店老板喊了过来。老板姓胡,三十岁左右。他过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那男子筷子夹着的赫然是一只大拇指肚大小的黑色屎壳郎!
  “哇———”
  不知道是谁看到了那只屎壳郎,带头呕吐起来。这下,整个大厅里热闹了,有人摔了碗,有人摔了啤酒瓶子,有人把烩面扣在了桌子上,甚至有人操起板凳,要把饭店砸了,大家闹哄哄地要老板给个说法,这边厨师和男服务员也都拎着菜刀和擀面杖挡在了胡老板面前……
  多亏有人拨打了110,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恶斗。
  光头男带头,要饭店赔偿大家的损失;而胡老板则一口咬定是有人栽赃陷害,饭店的卫生管理很到位,根本不可能有屎壳郎。
  双方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直到后来,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在煮肉的汤锅里又发现了两只被煮得几乎碎掉了的屎壳郎之后,胡老板整个人都傻掉了,愣在原地,张口结舌,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那么红火的一个饭店,一夜之间关了门。那时候还没有监控,胡老板明知道是有人下黑手,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加上毁了祖传的老汤,他愧对祖先,这让他心里堵得透不过气来,天天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
  一周后的一個晚上,他一个人在路边的烧烤摊喝酒,一直到半夜才歪歪斜斜地回家,路上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渣土车刮到,摔出去十几米远……
  后来,胡老板的命虽然保住了,却因为腰椎骨折成了高位截瘫。他的妻子一看他治愈无望,带着孩子悄悄跑了,再也没回来过。
  “是挺可怜的。”屈师傅听得泪光盈盈,“不过,这个故事和您让我吃糊涂面条有啥关系呢?”
  “唉———”朱老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是几个月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不敢回答你。可现在我想通了,我要不说出来,这一辈子也别想心安———这个故事的罪魁祸首就是我!我就是当年路西那家烩面馆的老板,那时候年轻啊,争强好胜,生意干不过人家就动了歪点子。那个光头是我找的,我的本意是让他带人过去捣乱,把对面的烩面馆撵走,谁知道这家伙下手那么黑,一下把人家祖传了好几代的老汤给毁了,这才酿成了大错。更让我后悔的事儿还在后面呢。胡老板的饭店关门之后,对面又开了一家更大的饭店,是全国连锁店的分店,他们一来,我们店更没有生意了;而那光头仗着手里有把柄,经常过来敲诈勒索,我只得把饭店卖掉了,躲了起来。这些年我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做得缺德,不仅亏了良心,最终还落了个损人不利己的下场———那个饭店要是维持着开到现在,别的不说,光卖掉店铺的钱,我一辈子也吃不完。胡老板残疾了,虽然是个意外,但是根源在我这儿。那段时间,我的心里煎熬得厉害,临走前,我去了一趟医院,想去看看他,可是,到了医院才知道,他早已经转院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您讲了半天,还是和您让我吃面没有半点儿关系啊。”屈师傅说。
  朱老板继续说道:“回到老城之后,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开了这家糊涂面馆,专卖糊涂面,时刻提醒自己别再做糊涂事儿。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我现在还天天被噩梦吓醒,要么是我的被窝里到处是不知名的虫子,要么就是我的饭碗里往外爬屎壳郎!每次被吓醒之后,我就再也睡不着了,有时候干脆起来遛弯儿。因此,你第一天来上班的一大早,我就看到你了。你和胡老板的面目有几分相似,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的兄弟过来找我报仇,一打听才知道你们俩不是一个姓。尽管如此,我这心里亏欠人家胡老板啊,天天看到你,我就天天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都犯了。后来,我一想,既然你看起来有些像胡老板,干脆就把当年亏欠胡老板的,在你身上还吧,也好减轻一点我内心深处的罪孽感,时间长了,说不定老天爷能让我睡上一个囫囵觉,因此,才……”
  “你混蛋!”屈师傅听到这里,突然大发雷霆,“你的意思是要把你犯下的罪孽用面条转到我身上吗?我跟你说,门儿都没有!我下半辈子还想清清白白地活着呢。我来这边上班三个月了,按一百天给你算,给你两千五,付你的面条钱,只多不少了。我今儿没带那么多,明天一准儿给你送来。”说完,屈师傅拎起他的笤帚和垃圾袋,气咻咻地走了。
  第二天,屈师傅果然带着一沓钱过来了。
  不过,他明显比昨天冷静多了,把钱拍在桌子上之后,他面无表情地说:“朱老板,你昨天的故事没有讲完,我考虑了一夜,看在你是真心悔改的份儿上,我给你接着把故事讲完吧。后来,胡老板为了治病,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医院,家里的錢还有他爹娘的养老钱都花光花净,也没看好病,后来只好跟着父母回了老家……”
  “这些你怎么知道?”朱老板吃惊地问。
  “当年那个报警电话就是我打的,我当时是饭店的配菜员。”屈师傅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才闪着泪花继续说,“我没什么手艺,加上年龄偏大,好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后来遇到了胡老板,他说我们长得像,就是有缘分,他答应教给我做烩面,让我将来自己开饭店。我喊他‘师傅’,他不让,因为我比他大,他让我喊他‘兄弟’,他喊我‘哥’。要不是胡老板出了意外,我现在早就开了自己的饭店,这二十多年也不会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地受罪了!”
  “你要是不嫌弃,来我们饭店吧,我给你双倍的工资。”
  “我呸!”屈师傅面带鄙夷地说,“知道是你当年使坏毁了胡老板,我昨天夜里真想一把火烧了你的糊涂面馆,可是后来想想,我要真是那样做了,胡老板知道了会怪我的……”
  “什么?你现在和胡老板还有联系吗?”朱老板吃惊地问。
  “这些年,他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他,父母过世之后,乡里看他孤苦伶仃,让他住进了乡里的敬老院。我们这些当年在他饭店打工的人,逢年过节的,总要派一个代表去看他。那是个好人啊,好人应该让人记住!不过,因为长年害病,他的身体现在很弱,不能激动,一激动就咳嗽得半天喘不上来气儿……”
  “这样吧,屈师傅,您能暂时给我保密吗?我想去看看他,怕他知道了,不愿意见我。”
  “你会那么有良心?还会去看望胡老板?”
  “唉!”朱老板叹了一口气说,“麻烦你把敬老院的地址告诉我吧。”
  第二天,糊涂面馆门口挂起了转让的牌子。
  没过多久,胡老板所在的那家养老院,收到了一笔匿名捐款,指名捐给胡老板,并且院里还多了一个厨师,厨师最拿手的手艺是做糊涂面。
  对,这个厨师就是朱老板,现在人们都喊他老朱。
  老朱手艺好,对胡老板特别关照,他们很快就成了说得来的朋友。
  开始去敬老院的那些天,老朱依然每天要被噩梦惊醒,梦里面,他躺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浑身上下爬满了屎壳郎。慢慢地,终于有一天他没再做噩梦,而是囫囫囵囵地睡了一个好觉。
  那天早上起床后,老朱一个人跑到敬老院后面的麦田里,哭了好久好久……
其他文献
明朝万历年间,绍兴府有个叫李炜的人,祖上开布行攒了点家业,但李炜不谙经营之道,只知道死读书,幻想一朝中举,谋个一官半职。几年过去,官没考上,布行生意日渐萧条,后来干脆关门了事。坐吃山空,李炜心中不禁失落烦闷,开始四处结交那些酸儒书生,每日饮酒空谈,潦倒度日。  这天,李炜又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看见家门口有人在争吵,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家仆和一个提篮卖枣的走街生意人因为斤两的事争执起来。  卖枣人说:“价
期刊
大壮是个大车司机,跑车时车主家管吃管住,每个月工资八千块。  這在农村可算高工资了,所以每次跑车回来,他都拿出一家之主的派头,使唤媳妇儿干这干那的。  这次大壮去了趟内蒙古,来回跑了十天,虽然是两个司机轮换着开,还是感觉很累,他一进家就往沙发上一躺,指使媳妇儿说:“先给我炒俩小菜儿,我要喝点儿。”  这个家全指望着他这个顶梁柱呢,媳妇儿可不敢怠慢,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择菜,这边菜还没择完,大壮就又
期刊
在一次去机关蹲点时和几位领导干部座谈,在座的人都在感叹,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下,拒腐反腐也是个高难技术活,因为行贿分子的手段在不断更新,一不小心就着了道,被拉下水,遗恨终生。家庭是官员拒腐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发挥好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作用,相当于筑起了一座“防腐”高墙。可是纵观近年来的腐败案例,官员家人变身“蛀虫”“助腐”的比例相当高,可谓防不胜防。这篇故事的创作
期刊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后,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一时间整个朝堂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大臣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时值狄仁杰被贬在彭泽做县令,干了几年后,终于又有机会调回朝廷了。這要多亏了他的好朋友娄师德。娄师德为人正直,他在朝堂上几次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说狄公才华横溢,断案如神,应该调回朝廷委以重任才好。  武则天也深知狄仁杰的才能,原本就想找个机会把他调回,如今娄师德一提,她自然很高兴。
期刊
清朝的时候,巡抚张大人奉命要去各州县巡察民情。  这一天,巡抚张大人骑着高头大马,前后护卫簇拥着在大道上款款前行。人马行至一山脚下,突然从山边跑出来一只猴子站在大道中央拦住了去路,任凭众护卫怎样尽力地驱赶,猴子左右躲闪就是不肯离去。  “慢!”巡抚张大人见状便命众护卫闪开,他要亲自到前面去见见这只奇怪的猴子。  那猴子见巡抚大人下了马,径直向它走过来,它便很懂礼貌似的四肢跪地,两眼泪珠滚滚,“唧唧
期刊
20世纪30年代,中原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贫苦农民邵铁山看着有气无力的老娘在院里蹒跚,心里非常难受。家里实在再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东西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只弄得邵铁山愁眉苦脸,但他无计可施。  在家里坐等,娘俩只有饿死一条路。邵铁山想到这,就给老娘说:“我还是到山里去寻寻吧,兴许还能够找到点儿野菜野果啥东西的,来打发咱的日子。”  老娘擦了擦浑浊的双眼说:“儿呀,娘拖累了你,要不是我,你也能
期刊
清朝雍正年间,京城有家大名鼎鼎的玉器店叫“玉容斋”,老板姓董,经营有方,店中的生意十分火爆。达官贵人们对店中玉器青睐有加,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店中经营的玉器全都出自董老板父亲之手。董老板的父亲是闻名遐迩的玉雕大师,经常为皇宫雕琢玉器,被皇上钦点为“神雕圣手”。    董家富贵无比,可家中唯一的公子董明权却不愿意子承父业,还经常跑出去招惹是非。  这天午后,董明权在河边闲逛,听到有人呼救,连忙下水救
期刊
笑对迷途第三天  5月下旬的一个星期二下午,美国怀俄明州和罗拉多州边境的山区里,44岁的苏·诺玛把黑色背囊卸下,放在松针如席的地上。“有点不对劲。”她对10岁的女儿丹妮说。  母女俩已经在这山区里走了3天。按照计划,她们这时应已到达怀俄明州恩坎门河健行径的终点,然而地形图显示,沿途所见与地图上的标记并不吻合。    诺玛的视线落到地图下方,看到健行径蜿蜒进入科罗拉多州的泽克尔山的森林保护区。她明白
期刊
白传灯是个乡村厨子,手艺不错,又会一点药膳,所以十里八村的人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来请他帮忙,收入虽不高,却也能勉强混个饱肚子。  最近他的生意差多了。原来,大山深处有一伙强人出没,匪首叫黑虎,带领一伙人杀人越货打家劫舍,吓得大伙躲之不及。  强人的行径看似与白传灯无关,但转弯抹角也影响到了他的生计,因为强人这么一闹,敢大张声势办喜事的人家就少多了。  这一天,白传灯来到集市上买食材,正边走边挑,忽然听
期刊
从深圳起飞的波音747客机缓缓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冯建国随客流走下舷梯。此次回来,他是来看五岁的儿子涛涛的。今年年初,他和老婆红菱离了婚,儿子判给了红菱。在征得前妻的同意后,他决定陪儿子过这个鼠年的春节。  来到前妻家的门口,冯建国伸手按了下门铃,有个英俊的年轻人开了门。冯建国一愣,把刚迈出去的前脚缩了回来,“对不起,我敲错门了!”  “爸爸!”这时,从房间里跑出个小男孩。冯建国一看,正是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