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樱桃番茄果实形状有球形、枣形、洋梨形等,果实可生吃、煮食,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和番茄罐头。成熟果糖度高达7~9℃,并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含甘汞,对肝病有治疗效果,有利尿、保肾功能。果皮茸毛能分泌路丁(RUtin),可降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和脑溢血,此外还有杀菌、美容、解毒等作用。又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营养价值相当高。但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病害,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猝倒病
1.1症状
猝倒病又叫绵腐病、小脚瘟,是樱桃番茄栽培过程中苗期发病普遍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子叶期幼苗易染病,常造成大片幼苗猝倒死亡。
1.2病菌与发病条件该病在土壤中,特别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在低温(15℃以下)、高湿、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幼苗长势弱时容易发病。播种过密、大水漫灌、放风不良,造成苗床冷湿条件,此病也容易发生。
1.3防治方法
1.3.1种子消毒:可以用种子重量0.3%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1.3.2播种不要过密:播种后种子上撒药土,可用72%霜脲锰锌和70%代森锰锌各5克,拌细土,在播种前后撒在1平方米苗床上;或用50%多菌灵8-10克,与15千克细土混合,做覆土撒在种子上,兼防立枯病。
1.3.3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并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做好增温和保温,白天进行通风,防止苗床湿度过大。
1.3.4发现病情喷药。首先,可在发病地区土壤表面撒干草木灰,以达降湿的目的。再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隔7-10天喷1次,或新型农药普力克配成0.25%溶液,每平方米用2-4升效果也很好。
2灰霉病(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
2.1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和青果上,对产量影响很大。青果期发病严重,叶片症状由叶尖开始发生,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大型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潮湿时表面生少量灰霉,后枯死。果实被害时,多数先浸染残留的花或柱头、萼片,然后向果实或果柄发展,导致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果实间相互传染。
2.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高湿环境(相对湿度在90%以上)极易发病,病菌发育适温为20-23℃,高31℃,低2℃。花期是浸染高峰,果实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
2.3防治方法
首先降低棚室内湿度,然后抓住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浇水前,这两个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具体做法是:
2.3.1加强放风:上午棚室少放风,使温度上升达30-32℃,使水分充分汽化;中午以后开窗通风,排出水汽;下午延长放风时间,降低湿度,当太阳不再照到棚面时关闭风口。春季夜间,塑料薄膜可不封严,留风口,只盖草苫或蒲席,夜间仍可排湿。
2.3.2花期防病:用坐果生长素处理花朵时,可在生长素中加入0.3%速可灵。但是,在长期使用速可灵的地区,病菌可能产生抗药性,需改用保果灵1号、2号,或生长素中加入0.2%-0.3%的65%甲霉灵或40%施佳乐喷花,作为开花期防线。
2.3.4果期防治:坐果后,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对防止感染有效。如果已发病,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药剂治疗,摘除病叶病果后,可用药剂交替防治,如花期喷保果灵者,果期可喷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与施佳乐800倍交替防治;或花期使用0.3%甲霉灵喷花者,果期可用利得和施佳乐轮换防治。也可用扑海因、农利灵烟剂熏蒸。
3叶霉病(保护地常见病)
3.1症状
首先表现在叶片上,叶片由下至上产生病斑;初发期叶片出现不规则退绿黄斑,叶背着生灰棕色或紫灰色绒状霉层;病斑发展后可连片,失去光合能力,后叶片枯死。偶有危害果实,病斑从蒂部发生,近圆形、黑色、凹陷、质硬。
3.2病菌与发病条件
属半知菌亚门枝孢菌属真菌。高湿是发病的条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潮湿环境分生孢子萌发,从叶背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产生吸孢,吸收营养。病菌在9-34℃均可发病,适为20-25℃,相对湿度85%以上,从侵染至发病约需2周。
3.3防治方法
3.3.1使用抗病品种:樱桃番茄叶霉病抗性受基因控制,大多数抗病基因为显性单基因抗性,即抗与不抗十分明显,无连续变化,抗性品种与感病品种栽在一起,可一目了然。叶霉病菌是一种生理小种多样的病菌。经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和基因定位的研究,已将24个抗叶霉病基因查明,在樱桃番茄的12条不同染色体上。并且,已知1个抗性基因可能抵抗1个或多个病菌生理小种。通过樱桃番茄抗性基因可以测定出现有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情况。在选用抗病品种时,凡已知本地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地方,可针对生理小种分化情况,选用含相应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不了解本地生理小种分化情况时,可通过引入含有某个抗性基因的品种,试种、观察发病与否,加以推测,明确本地有效的抗病基因和抗病品种。
3.3.2药剂防治:如果已发病,可用如下药剂控制病情。43%菌力克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BO-10稀释250-300倍;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N600倍液喷洒,好采用5%加瑞农粉尘剂喷粉防治。
4早疫病
4.1癥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果实。叶片上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黑斑,中心暗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边缘多有浅绿黄色晕环,直径1-3厘米,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下部叶片枯死、脱落。叶柄受害时,产生椭圆形轮纹斑,棕黑色,一般不将叶柄包住。茎部感染后,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呈椭圆形或菱形、褐色、稍凹陷、具同心轮纹,植株易从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果蒂部附近开始,初为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凹陷,有裂缝,同心纹,直径10-20毫米,病部较硬,上面密生黑色霉层,后期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苗期发病,表现在茎基部,造成幼苗枯倒。 4.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通过气流、雨水传播,病菌从气孔和伤口浸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浸入。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温度为20-25℃、濕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或多露时发病较重。春保护地栽培,到结果期,浇水多、通风不良病害严重;露地栽培时,到结果期遇上雨季,特别是冷凉地区的夏季,遇雨则发病严重,叶片由下至上逐渐枯死。秋播樱桃番茄,苗期因高温多湿,也常常发生,造成死苗。
4.3防治方法
4.3.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品种尚无真正抗病品种,只能尽量使用杂交一代种,利用杂交优势,减轻病情,再配合综合防治。播种前温汤浸种,可杀死附着种子表面的病菌。夏秋播种时,使用药土,在种子上撒药预防。定植前喷药,带药定植,可喷70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进行防病。
4.3.2田间通风:保护地内加强通风、排湿。夏季露地栽培时,田块周围避免高秆作物,如玉米等,改善田间通风状况,适当稀植,避免连作,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耐病力。
4.3.3药剂防治:如果已发病,应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洒治疗。如果没有扑海因,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利得800倍液等交替喷洒。保护地内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治。
5晚疫病
保护地和露地均常发生,一旦发病,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经3-4天可使全田发病,造成毁灭性损失。
5.1症状
樱桃番茄茎、叶、果实均可受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和青果被害重。幼苗期发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叶柄及茎病变部变成黑褐色,腐烂,植株折倒。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可见到叶背呈水浸状,太阳一出来,症状消失,次日叶片出现褐色病斑,潮湿时边缘着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呈黑色腐败状,植株易萎蔫或折断。果实上病斑主要发生于青果,病斑初为油浸状暗绿色,渐变棕褐色,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斑质地硬,潮湿时上生少量白霉。
5.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马铃薯上越冬,也可在温室樱桃番茄植株上越冬。雨水可把病菌从地面溅到植株上,成为中心病株。低温、高湿有利发病,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降雨促进本病发作,故多雨季节或保护地内湿度过大,叶面有露滴,此病扩展迅猛。在95%以上的相对湿度,叶面有水滴,温度为18-22℃条件下,游动孢子很快萌发侵入。发现中心病株若不当天打药,次日则发展一片,若还不治,再过1~2天全田发病,甚至毁收。
5.3防治方法。
5.3.1栽培防病:预防为主,目前国内外均无有效抗病品种,在使用杂交一代种的前提下,加强栽培防病。保护地内重点加强通风,在易发病的季节、夜间适当留风口,防止夜间结露。露地栽培尽量采用地膜覆盖,减少雨水将泥点溅到植株上的机会。进入雨季,先打1: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因为波尔多液可形成保护层,防止植株徒长和过茂。樱桃番茄地应与马铃薯地隔离。樱桃番茄地四周不要种植高秆作物,以免挡风。
5.3.2早发现,早治疗。在易发病季节,每日清晨到田间逐行查看,见到叶片有水浸状(病的前兆),立即打药,可不产生症状。如果错过此环节,次日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打药,口号是“发现病株打药不过夜”。如果再错过此时,田间将大面积出现病株,病势发展之快,如同瘟疫。因此,强调早打药,使损失减到小。用药凯克灵,用72%凯克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若无此药,可用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每0.067公顷5%霜脲锰锌粉尘1千克,亩;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溶菌灵800倍液喷洒。连喷2-3次。打药后遇雨,仍须补喷。
1猝倒病
1.1症状
猝倒病又叫绵腐病、小脚瘟,是樱桃番茄栽培过程中苗期发病普遍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子叶期幼苗易染病,常造成大片幼苗猝倒死亡。
1.2病菌与发病条件该病在土壤中,特别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在低温(15℃以下)、高湿、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幼苗长势弱时容易发病。播种过密、大水漫灌、放风不良,造成苗床冷湿条件,此病也容易发生。
1.3防治方法
1.3.1种子消毒:可以用种子重量0.3%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1.3.2播种不要过密:播种后种子上撒药土,可用72%霜脲锰锌和70%代森锰锌各5克,拌细土,在播种前后撒在1平方米苗床上;或用50%多菌灵8-10克,与15千克细土混合,做覆土撒在种子上,兼防立枯病。
1.3.3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并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做好增温和保温,白天进行通风,防止苗床湿度过大。
1.3.4发现病情喷药。首先,可在发病地区土壤表面撒干草木灰,以达降湿的目的。再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隔7-10天喷1次,或新型农药普力克配成0.25%溶液,每平方米用2-4升效果也很好。
2灰霉病(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
2.1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和青果上,对产量影响很大。青果期发病严重,叶片症状由叶尖开始发生,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大型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潮湿时表面生少量灰霉,后枯死。果实被害时,多数先浸染残留的花或柱头、萼片,然后向果实或果柄发展,导致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果实间相互传染。
2.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高湿环境(相对湿度在90%以上)极易发病,病菌发育适温为20-23℃,高31℃,低2℃。花期是浸染高峰,果实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
2.3防治方法
首先降低棚室内湿度,然后抓住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浇水前,这两个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具体做法是:
2.3.1加强放风:上午棚室少放风,使温度上升达30-32℃,使水分充分汽化;中午以后开窗通风,排出水汽;下午延长放风时间,降低湿度,当太阳不再照到棚面时关闭风口。春季夜间,塑料薄膜可不封严,留风口,只盖草苫或蒲席,夜间仍可排湿。
2.3.2花期防病:用坐果生长素处理花朵时,可在生长素中加入0.3%速可灵。但是,在长期使用速可灵的地区,病菌可能产生抗药性,需改用保果灵1号、2号,或生长素中加入0.2%-0.3%的65%甲霉灵或40%施佳乐喷花,作为开花期防线。
2.3.4果期防治:坐果后,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对防止感染有效。如果已发病,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药剂治疗,摘除病叶病果后,可用药剂交替防治,如花期喷保果灵者,果期可喷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与施佳乐800倍交替防治;或花期使用0.3%甲霉灵喷花者,果期可用利得和施佳乐轮换防治。也可用扑海因、农利灵烟剂熏蒸。
3叶霉病(保护地常见病)
3.1症状
首先表现在叶片上,叶片由下至上产生病斑;初发期叶片出现不规则退绿黄斑,叶背着生灰棕色或紫灰色绒状霉层;病斑发展后可连片,失去光合能力,后叶片枯死。偶有危害果实,病斑从蒂部发生,近圆形、黑色、凹陷、质硬。
3.2病菌与发病条件
属半知菌亚门枝孢菌属真菌。高湿是发病的条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潮湿环境分生孢子萌发,从叶背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产生吸孢,吸收营养。病菌在9-34℃均可发病,适为20-25℃,相对湿度85%以上,从侵染至发病约需2周。
3.3防治方法
3.3.1使用抗病品种:樱桃番茄叶霉病抗性受基因控制,大多数抗病基因为显性单基因抗性,即抗与不抗十分明显,无连续变化,抗性品种与感病品种栽在一起,可一目了然。叶霉病菌是一种生理小种多样的病菌。经樱桃番茄种质资源和基因定位的研究,已将24个抗叶霉病基因查明,在樱桃番茄的12条不同染色体上。并且,已知1个抗性基因可能抵抗1个或多个病菌生理小种。通过樱桃番茄抗性基因可以测定出现有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情况。在选用抗病品种时,凡已知本地叶霉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地方,可针对生理小种分化情况,选用含相应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不了解本地生理小种分化情况时,可通过引入含有某个抗性基因的品种,试种、观察发病与否,加以推测,明确本地有效的抗病基因和抗病品种。
3.3.2药剂防治:如果已发病,可用如下药剂控制病情。43%菌力克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BO-10稀释250-300倍;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N600倍液喷洒,好采用5%加瑞农粉尘剂喷粉防治。
4早疫病
4.1癥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果实。叶片上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黑斑,中心暗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边缘多有浅绿黄色晕环,直径1-3厘米,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下部叶片枯死、脱落。叶柄受害时,产生椭圆形轮纹斑,棕黑色,一般不将叶柄包住。茎部感染后,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呈椭圆形或菱形、褐色、稍凹陷、具同心轮纹,植株易从病部折断。果实受害,多在果蒂部附近开始,初为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凹陷,有裂缝,同心纹,直径10-20毫米,病部较硬,上面密生黑色霉层,后期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苗期发病,表现在茎基部,造成幼苗枯倒。 4.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通过气流、雨水传播,病菌从气孔和伤口浸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浸入。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温度为20-25℃、濕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或多露时发病较重。春保护地栽培,到结果期,浇水多、通风不良病害严重;露地栽培时,到结果期遇上雨季,特别是冷凉地区的夏季,遇雨则发病严重,叶片由下至上逐渐枯死。秋播樱桃番茄,苗期因高温多湿,也常常发生,造成死苗。
4.3防治方法
4.3.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品种尚无真正抗病品种,只能尽量使用杂交一代种,利用杂交优势,减轻病情,再配合综合防治。播种前温汤浸种,可杀死附着种子表面的病菌。夏秋播种时,使用药土,在种子上撒药预防。定植前喷药,带药定植,可喷70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进行防病。
4.3.2田间通风:保护地内加强通风、排湿。夏季露地栽培时,田块周围避免高秆作物,如玉米等,改善田间通风状况,适当稀植,避免连作,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耐病力。
4.3.3药剂防治:如果已发病,应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洒治疗。如果没有扑海因,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利得800倍液等交替喷洒。保护地内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治。
5晚疫病
保护地和露地均常发生,一旦发病,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经3-4天可使全田发病,造成毁灭性损失。
5.1症状
樱桃番茄茎、叶、果实均可受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和青果被害重。幼苗期发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叶柄及茎病变部变成黑褐色,腐烂,植株折倒。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可见到叶背呈水浸状,太阳一出来,症状消失,次日叶片出现褐色病斑,潮湿时边缘着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呈黑色腐败状,植株易萎蔫或折断。果实上病斑主要发生于青果,病斑初为油浸状暗绿色,渐变棕褐色,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斑质地硬,潮湿时上生少量白霉。
5.2病菌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马铃薯上越冬,也可在温室樱桃番茄植株上越冬。雨水可把病菌从地面溅到植株上,成为中心病株。低温、高湿有利发病,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降雨促进本病发作,故多雨季节或保护地内湿度过大,叶面有露滴,此病扩展迅猛。在95%以上的相对湿度,叶面有水滴,温度为18-22℃条件下,游动孢子很快萌发侵入。发现中心病株若不当天打药,次日则发展一片,若还不治,再过1~2天全田发病,甚至毁收。
5.3防治方法。
5.3.1栽培防病:预防为主,目前国内外均无有效抗病品种,在使用杂交一代种的前提下,加强栽培防病。保护地内重点加强通风,在易发病的季节、夜间适当留风口,防止夜间结露。露地栽培尽量采用地膜覆盖,减少雨水将泥点溅到植株上的机会。进入雨季,先打1: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因为波尔多液可形成保护层,防止植株徒长和过茂。樱桃番茄地应与马铃薯地隔离。樱桃番茄地四周不要种植高秆作物,以免挡风。
5.3.2早发现,早治疗。在易发病季节,每日清晨到田间逐行查看,见到叶片有水浸状(病的前兆),立即打药,可不产生症状。如果错过此环节,次日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打药,口号是“发现病株打药不过夜”。如果再错过此时,田间将大面积出现病株,病势发展之快,如同瘟疫。因此,强调早打药,使损失减到小。用药凯克灵,用72%凯克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若无此药,可用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每0.067公顷5%霜脲锰锌粉尘1千克,亩;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溶菌灵800倍液喷洒。连喷2-3次。打药后遇雨,仍须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