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压力管理吗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秋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被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 ”。
  
  网友“纠结”留言:知心姐姐你好,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述自己现在的心情——郁闷、压抑、紧张……来部队之前满怀信心,家里人让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考军校、转士官,来到部队以后感觉压力很大,体能不行、考核成绩垫底,和骨干关系也处理不好。以为新兵连结束后会好点,可是现在看反而更差了,被选进专业集训队,考核没完没了,体能方面不行不说,以前的理论优势也没有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下降了,而且我发现越是着急,我的成绩越差,平时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集训成绩要通报连队,班长肯定对我失望透了,也觉得没有脸回去见领导了,现在一想到这些我就感觉呼吸都不顺畅,心慌,吃不好、睡不好,人没有精神,做什么事都心神不宁,没办法投入,我该怎么办?真的要崩溃了……
  上面战友出现的情况是典型的因压力过大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英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根据人们面对不同压力的不同反应,提出了压力“倒U形假说”。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要想发挥最佳水平,应该让自己有适度的压力。压力过小,动力不足,但压力过大,又会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压力的不良反应以生理和心理综合作用的形式表现出来,导致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因此,如果压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就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这里推荐几种方法:
  
  一是正确地认识压力。其实对压力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压力的反应,同样的任务强度,对其越是恐惧和排斥的人,感受到的压力越大。也就是说,实际上很多压力是人为地“怕”出来的。因为怕而感受到压力,压力的不良反应又直接影响了完成任务的质量,又使个体对任务产生更强烈的恐惧,感受到更大的压力,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直至把人压垮。其实,很多烦恼都是我们在头脑中空想出来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担忧的事情40%从未发生过;30%的忧虑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做出的批评,这些忧虑是多余的;10%的忧虑是那些琐碎的事情;只有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而这8%当中又有4%的事情是完全不能控制的,担心也没有用。也就是说,引起紧张的10个问题中,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平均还不到1个。可见,人因为压力而感到忧虑不开心,其实并非因真正的烦恼事件所致,而是我们在为自己的想象买单。所以当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究竟在怕什么?事情真的会发生吗?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结局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二是应对压力,马上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大部分抱怨压力大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种现象,他们抱怨压力太大、任务太多、困难太多,却不去想办法着手解决问题。这很像一个人为自家门口有一堆垃圾而烦恼,整日站在垃圾旁唉声叹气,却不动手清理,可想而知,垃圾不会因为他的烦恼而变少,反而会变多变臭,让情况更糟。很多时候,给我们造成压力的就是这些堆在我们心里的垃圾,给自己减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马上行动,清除它们。要知道,第一步所需要的决心、勇气和力量,超过了事情顺利进行中的一切行动。就像飞机爬升,需要巨大的动力,而平稳飞行时,只需以较小的动力维持即可。一旦开始行动,你会发现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做完以后,你会感觉特别轻松,回想刚开始的那些烦恼纠结,简直是太不值得了。因此,不妨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如果遇到让自己担心害怕的事,不要想别的,强迫自己马上行动,去解决问题。因为,延迟行动除了耽误时机,让自己承受更大、更持久的压力外,别无好处。如果有很多事情让你烦恼,建议列一份清单,把烦恼、困惑的事情一件件写上去,然后集中精力一件件去解决,清理掉这些堆在心里的垃圾。
  
  三是面对压力,学会放下。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我们调节得再好,也避免不了面对压力,总有新的任务出现,工作似乎永远做不完,这时候我们就要懂得适时地放下。因为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长久地处于压力状态下,即使压力强度不是特别大,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就像一个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拿起一杯水,但这个人拿着这杯水一个小时后手就会有点难受,如果坚持拿几个小时那手就会很酸,如果要坚持一天那就要送医院了。所以,对于长期从事压力工作的人来说,一定要学会放下,给自己规定彻底放松的时间。工作的时候,集中精力、紧张投入,一旦休息的时间到了,就让自己完全忘记那些烦恼,彻底地放松。切忌工作的时候想要休息,休息的时间又放不下工作,这只会让人持久地暴露在压力下,工作、休息的质量都大打折扣。休息不是浪费时间,张弛有度才能更为持久,高质量的休息不但可以保持心身健康,同时也积蓄了力量,让人以更良好、高效的状态投入工作。
  另外,掌握一些减压方法也很有必要。比如,可以通过放松身体的方法来放松心理,压力的不良反应以生理和心理综合作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压力通过自主神经作用将紧张作用于躯体,精神紧张导致躯体紧张。而研究证明,这些过程又是可逆的,当我们通过放松来释放躯体压力时,精神的压力也同时得到了释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肌肉放松训练、冥想与想象、呼吸调节、倒数放松、自我催眠、一分钟放松等方法来给自己减压。另外,写日记、体育运动、看电影、唱歌、聊天等也都是减压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一个人如果总是为着眼前的得失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能看到坚持背后的成长机会呢?这样的人很有可能在将自己的青春浪费殆尽的时候,还不会懂得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人物名片】  胡继东,安徽萧县人,1971年9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2年11月入党,本科学历。历任战士、排长、参谋、副营长、政治教导员等职,现任空军某技术试验中心政治协理员。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被空军后勤部评为优秀党务
期刊
中毕业那年,我应征入伍,到湖北省谷城县铁道兵某部服役。3个月的“新训”结束后,我成为五连一排三班的战士。三班一共十几个人,老兵们入伍时间最长的已有七八年,入伍时间最短的也有五六年。每年,都有老兵的妻子到部队探亲。那些远道而来的“嫂子”们,每次探亲都从家乡拎来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大枣、核桃、桂圆、葡萄干,应有尽有,我们这些新兵蛋子自然成为品尝特产的“生力军”。  入伍后两年的时间,班里老兵的妻子我几乎
期刊
红山嘴边防连,每年要有长达8个月的封山期,是全军封山期最长的边防连队。在此期间,这里的官兵无法与外界联系,生活虽然枯燥辛苦,但他们依然乐观幸福。因为他们心中有自己的幸福公式。      红山嘴边防连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脉中段南麓,地形复杂,春寒多风,夏季短暂,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气温零下52摄氏度,无霜期仅1个月。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是全军封山期最长的边防连队,被誉为“雪海孤岛”。
期刊
军26年,兵当得够老,但新兵生活的那些事时常闪现。  小时候对枪便钟爱有加,家里穷,市面上的玩具枪奢侈不起,只好削个木的,却丝毫不影响玩打仗的热情。那时常想,要有一把真枪,该多好。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们300多名新兵一路北上,抵达东北一座军营。我暗自欢喜,这回终于可以操上真家伙了。  两个月过去了,可连枪的影子都没见着,我心里十分纳闷儿,课后缠问班长:“什么时候能够打枪啊?”班长笑着说:“怎
期刊
了,嫂子相约桃花盛开的日子,到桃花岛踏春。驾车过跨海大桥进岛、乘高铁转公交直达部队,大伙儿周末如约而至。  嫂子都操持一份好行当,都是战士们眼里“个顶个棒”的好军嫂。有一位嫂子经营一家旅游公司,专门建了个“嫂子部落”QQ群,常联络嫂子组团出行过假日。  “美容师真会调理,肤色又美白了!”“会计师就是不简单,一出手就拿下一套‘复式’!”桃花岛,桃花树下,嫂子们凑在一块又热闹开了。  连长嫂子头一回上
期刊
女婿和岳母,遗产怎么分?刚办理好爱人萍萍的后事,驻新疆某团一营副营长小程又陷入一场“遗产风波”。这些天,小程的岳母一直拉着小程,要把遗产的事“掰掰清”,还天天找政治处刘主任数落小程“贪财忘义”,声称要去法院“投状子”。刘主任批评小程不讲孝道,却不料小程还有一肚子委屈。原来,小程家境较好,他刚工作不久,父母就出资为他购置了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登记在小程名下。3年前小程和萍萍结婚时,这套房子就成了小
期刊
1969年,我和哥哥一起参军了。我的父母都是革命军人,临行前他们再三叮咛:“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刻苦训练,特别要在学习上狠下功夫!”  那时,连队除训练、工作、完成任务外,还要安排政治学习。政治学习主要就是读报讨论。通常都是班长主持读。一天,班长问,你们谁来读读报?我听了心里一亮,读报不就是学习的好机会吗?我急忙举手,班长看了我一眼,把手里的《解放军报》递给了我。此后,我就爱上了读报,一发不可
期刊
往拉萨的列车缓缓开动了,魏华对着车窗外微笑着的家人挥了挥手,转过头。车厢里装饰得很精美,每个座位前都配有一个氧气罩,此时的车厢很静。这里竟像是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车上的人大多已进入梦乡,可魏华毫无睡意,抑或有些许怅然。还没过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天,仅仅是列车开动后的几分钟里,魏华居然莫名地想家了。  回想起写援藏申请书的那天,战友们争先恐后。得知自己被派援藏时,魏华兴奋异常,宿舍的几个兄弟也一夜
期刊
狙击手之体验:  有的人以为CS玩的好,当狙击手就没有问题;有的人觉得枪打的准,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还有的人认为狙击手都是面无表情、内心冷酷的杀手。可当你真正地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才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炎炎夏日,我们有幸来到小兴安岭山麓的不毛之地。沈阳军区某“狙击手集训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训练。和狙击手们零距离接触,对我们来说足够刺激。两天时间的超常考验,我们也在用心感受着狙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顺父母是做孩子的本分,就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来报答母亲给我们的爱吧!    忆娘,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    26 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乞讨。那时,我父亲已经38岁。他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