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仗着身体好,体力充沛的自然优势,穿着皮鞋,拖着拉杆箱,也能大声咋呼徒步穿越祖国大好河山,把腐败旅游等同于户外运动,完全无视户外运动的基本规则和专业素养。在一帮同事和朋友的鄙视和怂恿下,走遍广东省内的各种经典户外路线,基本分清了旅游和户外的区别。尽管依然不具备专业的户外经验,但至少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名合格的装备控,依旧仗着身体好,在朋友一通眩晕的描绘后,毅然决定走出省门,在三十岁之前完成人生中的处女雪山攀登。立刻分兵搜集各路信息,筛选各类攻略细节,要求是:地点不能太远,海拔不能太高,开销不能太贵。太远了,时间不够,太高了,上不去,太贵了,银子不够。排列组合之后,哈巴雪山瞬间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在经过几轮烦琐的前期讨论会后,路线安排,时间安排,装备采购,风险评估等基本细节达成一致,在看过一系列慷慨激昂的户外极高山攀登评论分享后,一行四人,广州起程。
在经历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交通工具组合后,二日后的清晨抵达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哈巴村脚下,哈巴村有位著名的高山向导叫好四(音译),汉族人,现在的身份是一名高山职业协作领队,手下猛将若干,女将数名。在我们邀请好四团队做向导的本次合作中,他告诉我们,这将会是他第739次登顶,其中历经过各种生死考验,包括参与营救和寻人。
在好四家中稍做休整,要了一些青稞饼,酥油茶。立刻租马雇人(在极高山攀登中,向导的雇佣是不能少的环节,马匹用来负重驮行李),往海拔4100米的大本营位置进发。四个人,两匹马,四个向导,这便是我们的临时团队。可能是大家伙基本没有高海拔攀登的概念,一开始激情澎湃,不到半小时便气踹不停。绕不开的高原反应准时袭来,走走停停,到后来干脆直接骑马代步。几经折腾后,下午5点顺利抵达登山大本营。由于信息不到位,一年前的大本营可能还得自己打帐篷露营,眼前却有了一排简易的木板房,连连后悔繁重的帐篷睡袋实在多余。各种户外登山协会的广告招牌和“到此一游”的笔迹密密麻麻的塞满了刚搭建不久的简易木板房壁上,4000米海拔的风速极快,天气变化莫测,刚上来还是阴云密布,一小会就阳光普照。满心欢喜的以为第二天凌晨就可冲击顶峰,夜间却突然狂风大作,看似结实的简易木板房被十级大风吹得鬼哭狼嚎般凌厉。凌晨3点准时起床,却被向导告之:风太大,必须放弃冲顶。我们倒也听话,脚下正常的站立都有困难,冲顶就不抱希望了。大家自我安慰了一通,各自继续昏昏睡去。第二天依然如此,不同的是狂风没完没了的在高原上吹了一整天,真正体会到了看天空云卷云舒的味道。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三天,在绝望的等待中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还是凌晨3点,天空安静得出奇,陆续上到大本营的其他几拨人马在各自向导的带领下,扎着头灯,一字长蛇,微弱的灯光在幽暗的天空下格外清澈,4100米到4700米的进行路上满是碎石和陡壁,我们这拨人马一共12人,6名驴子,6名向导,闷头疾走,压根顾及不上高原反应,惟恐拉在最后。6点左右,天空边缘跳出一团暗红,让人兴奋的雪山日出即将来临。进行至4800米的海拔位置已接近雪线,大家已经极度疲劳,在与高原反应的艰苦对抗中,基本频率是走十步,休息5分钟,向导一声令下换装备,一干人马统统瘫到在地,冰镐,冰爪这辈子第一次用到的专业户外工具正式登场。雪地攀登既刺激又艰苦,脚踝在攀登过程中基本呈40度受力倾斜,非常难受。哈巴雪山一共有三个大雪坡,虽然海拔4100米到5396米的峰顶垂直差距不大,但还算舒缓的坡度让行进攀登距离瞬间拉长了好几倍。由于经验不足,阳光在高原的照射过于直接和强烈,再经过雪地的二次反射,让我们下山后的面部神经苦不堪言,尽管阳光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照射让人瞬间觉得有一丝温暖。
哈巴雪山峰顶又名万年雪宝顶,顾名思义,峰顶终年积雪。大约11时30分,经历了8小时左右的折腾后,终于站在了海拔5396米的万年雪宝顶上,放眼四周,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稻城三神山,玉龙雪山尽收眼底。实事求是的说,由于体重超标导致最快体力崩溃,我走得最慢,几乎比最早一批登顶的同伴晚了半小时,先前达到的哥们玩起了史上海拔最高的斗地主,真是羡慕,嫉妒,恨!
登山界有种说法:上行攀登安全,下撤危险要命,一般的山难都集中发生在登顶后的下撤路程中,终于身体力行的体会到了这一说法的深刻含义,尽管靠药物抵抗住了部分高原反应症状,但体力却严重透支,很无奈的在向导协助下,一路滑雪坐山车般的速降到安全地带。下午5点,全部安全撤到大本营,大伙几乎都动弹不得,鉴于大本营住宿条件恶劣,不顾马乏人困,强行打马下山,直奔哈巴村。下马懈鞍后,也完全不顾疲劳饥饿,包了一面的,连夜逃回丽江,回到有热水冲凉的美好人间。
登山是一件会上瘾的事,回到广州平原,不自觉的成为了高一年级的海拔控和装备控,四处搜寻6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到处搜寻户外用品如何选择搭配和使用。现在好了,言必谈凯乐石(澳洲户外品牌),启孜峰(今年的目标,海拔6206米),上网则必看磨房论坛里的高寒地带版块,越看越觉得心酸和惆怅,那些户外达人们动则征服8字头,并且图文并貌,娓娓道来。不过再仔细一看,大部分驴子玩的都是商业攀登(极高山的商业攀登一般采用喜马拉雅式攀登,花费重金雇佣大量的背夫,向导,马匹,专业装备,想不上去都难),于是又牛屁哄哄的借酒豪言:给我20万,照样穿珠峰。
在经历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交通工具组合后,二日后的清晨抵达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哈巴村脚下,哈巴村有位著名的高山向导叫好四(音译),汉族人,现在的身份是一名高山职业协作领队,手下猛将若干,女将数名。在我们邀请好四团队做向导的本次合作中,他告诉我们,这将会是他第739次登顶,其中历经过各种生死考验,包括参与营救和寻人。
在好四家中稍做休整,要了一些青稞饼,酥油茶。立刻租马雇人(在极高山攀登中,向导的雇佣是不能少的环节,马匹用来负重驮行李),往海拔4100米的大本营位置进发。四个人,两匹马,四个向导,这便是我们的临时团队。可能是大家伙基本没有高海拔攀登的概念,一开始激情澎湃,不到半小时便气踹不停。绕不开的高原反应准时袭来,走走停停,到后来干脆直接骑马代步。几经折腾后,下午5点顺利抵达登山大本营。由于信息不到位,一年前的大本营可能还得自己打帐篷露营,眼前却有了一排简易的木板房,连连后悔繁重的帐篷睡袋实在多余。各种户外登山协会的广告招牌和“到此一游”的笔迹密密麻麻的塞满了刚搭建不久的简易木板房壁上,4000米海拔的风速极快,天气变化莫测,刚上来还是阴云密布,一小会就阳光普照。满心欢喜的以为第二天凌晨就可冲击顶峰,夜间却突然狂风大作,看似结实的简易木板房被十级大风吹得鬼哭狼嚎般凌厉。凌晨3点准时起床,却被向导告之:风太大,必须放弃冲顶。我们倒也听话,脚下正常的站立都有困难,冲顶就不抱希望了。大家自我安慰了一通,各自继续昏昏睡去。第二天依然如此,不同的是狂风没完没了的在高原上吹了一整天,真正体会到了看天空云卷云舒的味道。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三天,在绝望的等待中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还是凌晨3点,天空安静得出奇,陆续上到大本营的其他几拨人马在各自向导的带领下,扎着头灯,一字长蛇,微弱的灯光在幽暗的天空下格外清澈,4100米到4700米的进行路上满是碎石和陡壁,我们这拨人马一共12人,6名驴子,6名向导,闷头疾走,压根顾及不上高原反应,惟恐拉在最后。6点左右,天空边缘跳出一团暗红,让人兴奋的雪山日出即将来临。进行至4800米的海拔位置已接近雪线,大家已经极度疲劳,在与高原反应的艰苦对抗中,基本频率是走十步,休息5分钟,向导一声令下换装备,一干人马统统瘫到在地,冰镐,冰爪这辈子第一次用到的专业户外工具正式登场。雪地攀登既刺激又艰苦,脚踝在攀登过程中基本呈40度受力倾斜,非常难受。哈巴雪山一共有三个大雪坡,虽然海拔4100米到5396米的峰顶垂直差距不大,但还算舒缓的坡度让行进攀登距离瞬间拉长了好几倍。由于经验不足,阳光在高原的照射过于直接和强烈,再经过雪地的二次反射,让我们下山后的面部神经苦不堪言,尽管阳光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照射让人瞬间觉得有一丝温暖。
哈巴雪山峰顶又名万年雪宝顶,顾名思义,峰顶终年积雪。大约11时30分,经历了8小时左右的折腾后,终于站在了海拔5396米的万年雪宝顶上,放眼四周,梅里雪山,白马雪山,稻城三神山,玉龙雪山尽收眼底。实事求是的说,由于体重超标导致最快体力崩溃,我走得最慢,几乎比最早一批登顶的同伴晚了半小时,先前达到的哥们玩起了史上海拔最高的斗地主,真是羡慕,嫉妒,恨!
登山界有种说法:上行攀登安全,下撤危险要命,一般的山难都集中发生在登顶后的下撤路程中,终于身体力行的体会到了这一说法的深刻含义,尽管靠药物抵抗住了部分高原反应症状,但体力却严重透支,很无奈的在向导协助下,一路滑雪坐山车般的速降到安全地带。下午5点,全部安全撤到大本营,大伙几乎都动弹不得,鉴于大本营住宿条件恶劣,不顾马乏人困,强行打马下山,直奔哈巴村。下马懈鞍后,也完全不顾疲劳饥饿,包了一面的,连夜逃回丽江,回到有热水冲凉的美好人间。
登山是一件会上瘾的事,回到广州平原,不自觉的成为了高一年级的海拔控和装备控,四处搜寻6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到处搜寻户外用品如何选择搭配和使用。现在好了,言必谈凯乐石(澳洲户外品牌),启孜峰(今年的目标,海拔6206米),上网则必看磨房论坛里的高寒地带版块,越看越觉得心酸和惆怅,那些户外达人们动则征服8字头,并且图文并貌,娓娓道来。不过再仔细一看,大部分驴子玩的都是商业攀登(极高山的商业攀登一般采用喜马拉雅式攀登,花费重金雇佣大量的背夫,向导,马匹,专业装备,想不上去都难),于是又牛屁哄哄的借酒豪言:给我20万,照样穿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