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为提高办学质量,以教学督导的形式开展针对校内教学质量的监控活动,而高职院校发展形式的改变,使得传统形式的一级教学督导制度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院系二级教学督导机应运而生,发展起来。本文就将探究由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引起的一系列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
在我国高校,为监控、指导、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国家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在各高校开展教学督导活动。教学督导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到目前,已经在国内的各高校和高职院校全面展开,并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1开展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1.1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培育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伴随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加大高职院校发展内涵,为高职院校的改革提供新的动力已经成为学校的必然要求。
所谓的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核心追求,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学质量,开展以教学水平、满意度、成长性、效益、效率、结构、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监督教学工作的持续深入,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新机制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出现的。这是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补充和延伸“督学”“督管”的内容,做到权责清晰,监控到位,促使管理部门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从更为专业的角度督查、评价和指导教师教学,提高人才素养。
1.2是高职院校开展二级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在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上,采取的都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行政色彩极为浓厚,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因此,加强管理体制的改制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推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简政放权,将管理权力和管理的重心下移到二级院系,在院系实行权力的合理化再分配,在本系部范围内对系部内事物掌握自主权和决策权,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平衡与对等,让各个系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主体。该体制让传统被忽视的在管理上被边缘化的各个系部拥有了相当程度的教学管理权、人事权、决策权、经费使用权和财证权、专业建设权,使教学管理效率更高。
此外,较为重要的还是建设监督管控制度,就是院系二级督学督导制度,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坚持“日标统一,职责分明,良好互动,增大效益”的原则,大胆创新,从宏观和微观入手。在宏观管理上,以院级教学为侧重点,督导权力下移;在微观管理上,侧重于对系部教学的指导实践,两级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行使教学督导职权。实践证明,该种督导运行机制与我国的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相一致,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2具体的创新内容
2.1创建督导联盟机制
一个高职院校包含若干个系部,也必然会建有若干个二级教学督导组织。一般来说,一个教学督导组织,由数名具有高级职称和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具体的组成人数和任务可按照所在系部的专业特点和师生规模而定。从每一个具体系部来看,教学督导工作都面临工作量巨大、挤占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困境。而督导组织的组成人员基本是系部的骨干教师、中坚力量,大都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这就限制了其精力在教学督导活动中的投入。因此,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活动中,单凭系部自身的二级教学督导组织已经很难完成检查、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
如果任由系部自行组织督导活动,而不对外交流,极易造成活动僵化、故步自封、缺乏创新的局面。这就需要在高職院校内部,加强院系部间的统筹协调沟通,建立督导联盟机制,实现督导资源的共享,密切系部间的横向连通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以降低督导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督导的权威性,化解本系部自督自导带来的公平性矛盾。再者,建立督导联盟机制还可降低工作难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督导意识,督促系部更多的关注教学质量,建设良好学风、校风。
2.2承担一些常态化工作和专项化工作
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常态化监督和指导教学工作,动态参与教学工作,监督教学过程,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安排、计划落实,并审核考试安排和考试纪律等一系列内容。另外,督导还承担着了解校风系风学风,密切与师生交流的任务。
除上述的常态化工作外,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还要承担一些专业化的工作。如开展实验课程的专项调研,深入了解实验课程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情况、实验器材和经费的使用,推动实验课程的改革;加强对研究生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追踪研究生工作的全过程,对研究生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2.3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由“督”向“导”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督导,主要侧重于“督”,即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情况则基本没有涉及。为此,教学督导要提高“导”的要求,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效果。如可以开展部分相同的课程互换试卷进行测试,或由其他不相关教师按照统一标准出题测试,这是对理论课程的测评;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借鉴其他系部或者院校的做法,使评价指导更具指导性,更显客观。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树立一些客观的硬性量化指标,加深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平学生的研究,让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具有说服力。
3结语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督导运行机制的研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创新,解放思想,指导院系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院系二级督导自身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高职院校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陆春桃,钟畅武.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915(11)
[2] 童丰生.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机制的"三个转变"[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00(001)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
在我国高校,为监控、指导、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国家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在各高校开展教学督导活动。教学督导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到目前,已经在国内的各高校和高职院校全面展开,并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1开展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1.1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培育大量的专业人才。但伴随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加大高职院校发展内涵,为高职院校的改革提供新的动力已经成为学校的必然要求。
所谓的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核心追求,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学质量,开展以教学水平、满意度、成长性、效益、效率、结构、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监督教学工作的持续深入,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新机制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出现的。这是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补充和延伸“督学”“督管”的内容,做到权责清晰,监控到位,促使管理部门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从更为专业的角度督查、评价和指导教师教学,提高人才素养。
1.2是高职院校开展二级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在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上,采取的都是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行政色彩极为浓厚,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因此,加强管理体制的改制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推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简政放权,将管理权力和管理的重心下移到二级院系,在院系实行权力的合理化再分配,在本系部范围内对系部内事物掌握自主权和决策权,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平衡与对等,让各个系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主体。该体制让传统被忽视的在管理上被边缘化的各个系部拥有了相当程度的教学管理权、人事权、决策权、经费使用权和财证权、专业建设权,使教学管理效率更高。
此外,较为重要的还是建设监督管控制度,就是院系二级督学督导制度,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坚持“日标统一,职责分明,良好互动,增大效益”的原则,大胆创新,从宏观和微观入手。在宏观管理上,以院级教学为侧重点,督导权力下移;在微观管理上,侧重于对系部教学的指导实践,两级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行使教学督导职权。实践证明,该种督导运行机制与我国的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相一致,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2具体的创新内容
2.1创建督导联盟机制
一个高职院校包含若干个系部,也必然会建有若干个二级教学督导组织。一般来说,一个教学督导组织,由数名具有高级职称和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具体的组成人数和任务可按照所在系部的专业特点和师生规模而定。从每一个具体系部来看,教学督导工作都面临工作量巨大、挤占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困境。而督导组织的组成人员基本是系部的骨干教师、中坚力量,大都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这就限制了其精力在教学督导活动中的投入。因此,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活动中,单凭系部自身的二级教学督导组织已经很难完成检查、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
如果任由系部自行组织督导活动,而不对外交流,极易造成活动僵化、故步自封、缺乏创新的局面。这就需要在高職院校内部,加强院系部间的统筹协调沟通,建立督导联盟机制,实现督导资源的共享,密切系部间的横向连通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以降低督导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督导的权威性,化解本系部自督自导带来的公平性矛盾。再者,建立督导联盟机制还可降低工作难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督导意识,督促系部更多的关注教学质量,建设良好学风、校风。
2.2承担一些常态化工作和专项化工作
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常态化监督和指导教学工作,动态参与教学工作,监督教学过程,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安排、计划落实,并审核考试安排和考试纪律等一系列内容。另外,督导还承担着了解校风系风学风,密切与师生交流的任务。
除上述的常态化工作外,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还要承担一些专业化的工作。如开展实验课程的专项调研,深入了解实验课程的理论与实际联系情况、实验器材和经费的使用,推动实验课程的改革;加强对研究生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追踪研究生工作的全过程,对研究生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2.3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由“督”向“导”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督导,主要侧重于“督”,即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情况则基本没有涉及。为此,教学督导要提高“导”的要求,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效果。如可以开展部分相同的课程互换试卷进行测试,或由其他不相关教师按照统一标准出题测试,这是对理论课程的测评;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借鉴其他系部或者院校的做法,使评价指导更具指导性,更显客观。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树立一些客观的硬性量化指标,加深对不同阶段、不同水平学生的研究,让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具有说服力。
3结语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督导运行机制的研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创新,解放思想,指导院系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院系二级督导自身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高职院校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陆春桃,钟畅武.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915(11)
[2] 童丰生.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机制的"三个转变"[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