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t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使用专家评定法和问卷法对青岛市内13个绿化状况不同的社区以及该社区内700名居民进行调查,检验了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生活满意度、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在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居民身心健康在年龄阶段、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收入上差异显著,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生活满意度在以上人口学信息上均显示差异不显著。(2)居住区客观绿地环境、居住区主观绿地环境、生活满意度与居民的身心健康之间显著正相关。(3)客观居住区绿地环境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主观居住区绿地环境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关键词 居住区绿地环境;生活满意度;身心健康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中添加自然元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居住在城市环境中的居民来说,在城市自然环境中的休闲娱乐将成为未来人们的永恒话题(Wagner & Gobster,2007)。而居住区绿地则是城市居民接触最方便也是最频繁的城市自然环境。居住区绿地即指居住区内为居民提供休憩活动场所的绿化设置(胡长龙,2002)。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学者对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文化取向的观点认为,当代西方文化的自然偏好导向人的人们更倾向于自然环境(Tuan,1974);唤醒理论认为自然环境相比于城市环境的较低的复杂性会更有利于个体压力水平的降低(Wohlwill,1974)。
  压力减少理论认为人们在处于没有威胁的自然环境中会减少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源带来的压力体验(Ulrich & SiMons,1986)。社区内的绿地提供的自然元素通过提供与生存和幸福有关的视觉元素达到恢复健康和能量。这些自然环境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反应,这些反应能够使人们迅速回归到适度水平的觉醒状态( Orians & Heerwagen,1992)。居住场所附近的绿地可以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 Van den Berg, Maas, Verheij, & Groenewegen, 2010; Wells & Evans, 2003)。
  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Kaplan和Talbot(1983)就该研究主题提出了“复愈性环境”这一术语,复愈性环境是指对人类不断消耗的身心资源和能力有恢复与更新效果的环境设置(赵欢,吴建平,2010)。Kaplan(1995)的注意恢复理论认为人们需要唤起定向注意(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注意力)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任务,而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会唤起无意注意(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从而使得定向注意得到恢复。减轻压力可能会增强注意力,而注意力的恢复也有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居住区绿地通过这些方式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间接的支持 (De Vries,2010)。小片的绿色和植被可能会促使居民使用户外空间和社会活动 (Sullivan, Kuo, & Depooter, 2004)。提供复愈锻炼的场所,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自尊和健康。
  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自然环境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相比较在城市环境中行走的被试,在森林里行走的被试的唾液皮质醇的平均浓度、压力荷尔蒙都了显著性的降低(Yoshifumi Miyazaki,2007;Terry Hartig,Gary W. Evans,Larry D. Jamner,Deborah S. Davis & Tommy G.arling,2003)。社区的绿地可能会激起更多的锻炼活动(Phillips, Kiernan, & King, 2001 ),促进居民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些身体上的锻炼活动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都有利的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关于自然环境提高积极情绪、城市环境增加消极情绪的观点,研究者也进行了验证。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在荒野或者是城市绿地中行走30分钟。用多维度量表来测量幸福感。结果显示在城市绿地条件下“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很大的变化。幸福感的“激活”和“唤醒”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在城市绿地中行走的被试的幸福感显著提高了(D?rte Martens,Heinz Gutscher & Nicole Bauer,2011)。居住区绿地融合了城市环境的钢筋水泥和自然环境的荒野森林,成为当下城市居民接近自然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居住区绿地还与社区满意度、自我报告的健康程度和寿命、焦虑和抑郁的减少有很强的相关(Maas, Verheij, Groenewegen, de Vries, & Spreeuwenberg, 2006;Maas et al., 2009; Takano, Nakamura, & Watanabe, 2002 )。一些作者认为通过视觉暴露于那些共享的自然空间或是自然植被下可以解释这些自然资源对身心健康的有利影响 (e.g., Aries, Veitch, & Newsham, 2010; Hur, Nasar, & Chun, 2010; Kaplan, 2001 ; Kearney, 2006)。
  国内研究更多的关注于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和规划设计(毕汝涛,2012;杨保东,2005),或是仅仅停留在使用频率这一单维度的影响上(房城,郭二果,王成,郄光发,孙志伟,李春媛,2008)。而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不仅收集了居住区绿地的客观环境数据(客观绿化率、客观绿地质量、客观卫生状况),也同样收集居民对于该居住区绿地环境的评价和满意度(主观绿地数量,主观绿地质量,主观卫生状况),来比较居住区客观绿地和居住区主观绿地对于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的差别。其次,我们加入了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来探讨居住区绿地是以什么方式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的,从而建立居住区绿地环境因素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影响模型。   2 研究方法
  2.1测查地的选择与被试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选择两个非临海的城区:市北区与李沧区。使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5个街道,通过与街道办事处协商,选取街道内地理位置相近,周围环境相同但社区内部绿化环境差异较大的社区作为测查地点。对所选的13个社区的客观环境数据进行测量,对社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3份,回收率95.9%,有效700份,有效率77.8%。其中男性298人(42.6%),女性399人(57.2%);20岁以下8人(1.1%),21-3949岁186人(26.6%),40-59岁290人(41.4%),60岁以上213人(30.4%);小学及以下学历者29人(4.1%),中学198人(28.3%),高中及中专204人(29.1%),大专112人(16.0%),本科112人(16.0%),研究生及以上7人(1.0%);在职业分类上,工194人(27.7%),商141人(20.1%),职40人(5.7%),技29人(4.1%),学生12人(1.7%),退休238人(34.0%)。
  2.2 研究工具
  2.2.1 居住区主观绿地环境的测量
  居住区主观绿地环境(以下简称主观绿地环境)包括主观绿地数量、主观绿地质量、主观卫生状况。
  主观绿地环境问卷主要由3条绿地环境自评条目组成:“您对社区内的绿地、户外活动场所的数量满意吗?”“您对社区内的绿地、户外活动场所的质量满意吗?”“您对小区整体卫生状况满意吗?”本问卷采用从非常不满意(记1分)到非常满意(记7分)7级评分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该社区居民对于本社区的绿地环境的满意度评价越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问卷的3个条目在北京市对73名市民一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30、0.665、0.582,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8。
  2.2.2 居住区客观绿地环境的测量
  居住区客观绿地环境(以下简称客观绿地环境)主要包括客观绿化率,客观绿地质量,客观卫生状况。
  Google earth软件:本研究使用Google earth软件来测量客观绿化率。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可以进行地理信息的测算。
  本研究采用专家测评法来测量社区的客观绿地质量和客观卫生状况。按照《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等级质量标准》对社区内的绿地、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小区整体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评估的方面包括绿化养护、园林植物、草坪及植被覆盖率、病虫害情况、绿化植物的层次、卫生状况、安全设施、完整性。根据这些方面对居住区绿地进行10级评分,1为最差,10 为最好。为保证评分者的结果的一致性,由3为评分者先对4个社区的客观绿地质量和客观卫生状况进行独立测评,得出三位评分者的评分者信度为0.94。各社区的客观环境数据如表1:
  2.2.3 居民身心健康的测量
  自测健康评定级表(SRHMS)由Suchman等人(1958)编制,由国内学者许军等人修订,问卷共包括48个条目,3个分量表,10个维度组成,涉及到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程度,10个维度包括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健康总体自测。48个条目评分采用模拟线性方式,各个条目原始分的回答是在一条有两个极端点的10cm线上划上标记。健康总体自测维度即维度10中的四个条目不参与子量表分和总量表分的计算。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875,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8。量表的效标效度为(以SF-36为效标)0.487。在本研究中,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数为X?/df=14.16,NFI=0.917,RFI=0.876,IFI=0.923,TLI=0.884,CFI=0.923,RMSEA=0.137,各项指标均可接受。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967,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924、0.920、0.942。
  2.2.4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
  在本研究中,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由一个条目来测量“你对生活总体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如何?哪一数值最接近你的满意度或不满意度?”,采用从非常不满意(记1分)到非常满意(记7分)7级评分方式。问卷在北京市对73名市民在一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463。
  2.2.5数据分析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和AMO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分析
  在本研究中,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居民的身心健康度(t=-0.068,p>0.05)与生活满意度(t=-1.466,p>0.05)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年龄阶段、教育水平、职业类型、月收入的差异,结果显示,身心健康在年龄阶段(F=15.245, p<0.001)、教育水平(F=14.027,p<0.001)、职业类型(F=7.317,p<0.001)、收入(F=7.529,p<0.001)上差异显著,而生活满意度在年龄阶段(F=0.264,p>0.05)、教育水平(F=1.977,p>0.05)、职业类型(F=1.366,p>0.05)、收入(F=1.775,p>0.05)上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2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本研究内的研究变量进项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理健康状况与客观绿地质量、客观卫生状况相关不显著,其他所有的变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   3.3生活满意度在主观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考察主观绿地环境、客观绿地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在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中,主观绿地环境、客观绿地环境和身心健康作为潜变量。为保证模型的简洁性,本模型采用了先验问卷结构法(a priori questionnaireconstruction, Little et al., 2002),把身心健康问卷的44个条目进行打包,由于身心健康问卷有3个维度,所以打包的观测变量的数量为3个。最终,该模型总共包含3个潜变量和9个观测变量。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df=11.207,NFI=0.945,RFI=0.918,IFI=0.950,TLI=0.925,CFI=0.950,RMSEA=0.121
  把生活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进入模型,模型的拟合指数χ2/df=9.44,NFI=0.946,RFI=0.904,IFI=0.951,TLI=0.913,CFI=0.951,RMSEA=0.110,说明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及结果见图1。
  由图1和表3可知,客观绿地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直接作用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09。在加入中介变量之后,主观绿地环境变量至身心健康变量路径上的负荷因子由显著变成了不显著,主观绿地环境至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至身心健康的路径载荷是显著的,说明主观绿地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中介效应值为0.37*0.68=0.252。
  4 讨论
  4.1 居民身心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的特点
  在本研究中,男女在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说明性别已经不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身心健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21-39岁年龄阶段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最高(M±SD=343.41±52.84),可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居民的生理健康上处于巅峰阶段,心理健康上没有生活及社会压力的影响,社会健康上处于人际交流的高峰时机。而60岁以上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最低(M±SD=305.18±68.35),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居民生理健康上处于衰退额阶段,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都会受到枯燥的老年生活和退休的无用感的影响。身心健康在不同的教育水平、职业类型、收入上差异显著,本科教育水平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最高(M±SD=350.37±50.16),而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最低(M±SD=270.93±83.32),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有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较高的居民在社会交流水平和个人保健意识相对较高,在收入水平上,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最高(M±SD=362.63±39.12),较高的经济水平记得居民拥有更多的健康保健的机会。因老年人在教育水平和收入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以上这些差异也有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分布造成的。
  4.2 主、客观绿地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绿地环境(客观绿化率、客观绿地质量、客观卫生状况)与主观绿地环境(主观绿地数量,主观绿地质量、主观卫生状况)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这表明提高客观绿地环境对于居民的主观感知是有显著的影响的。客观绿地环境、主观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随着居住区绿地质量的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是会随之提高的,这是因为社区绿化建设为居民的锻炼与社会交流提供了场所与可能,从而减轻生理上的不适,更多的社会交流对于压力和负性情绪的缓解都有一定的帮助,进一步促进了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
  客观绿地环境、主观绿地环境对于身心健康都有显著的影响,这与前人很多的研究都是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表3中,客观绿地环境的回归系数小于主观绿地环境的回归系数,说明客观绿地环境对于身心健康的预测作用要小于主观绿地环境对于身心健康的预测作用。所以,提升居民对于绿地环境的满意度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居民对社区绿地的满意度提高了,人们才更有可能去使用绿地,从而增加相应的锻炼与交流,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提高。
  4.3 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加入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之后,主观绿地环境质量到身心健康的路径系数由原来的显著变成了不显著,这说明生活满意度在主观绿地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长期使用或生活在城市绿地附近的居民对于家庭、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kaplan,Ryan,1998),而生活满意度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对于提高积极情绪(何丹,易芳,2013)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主观绿地环境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是通过提高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居民身心健康在年龄阶段、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收入上有显著性的差异,生活满意度在这些因素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2)客观绿地环境、主观绿地环境、生活满意度和居民的身心健康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3)客观绿地环境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主观绿地环境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毕汝涛. (2003). 北京居住区绿地现状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
  何丹,易芳. (2013). 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1(6),891-892.
  胡长龙. (2002). 园林规划设计(上册).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杨保东. (2005).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
  赵欢,吴建平. (2009). 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 117-121.   Aries, M. B. C., Veitch, J. A ., & Newsham, G. R. (2010). Windows, view and office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4),533-541.
  De Vries, S. (2010). Nearby nature and human health: Looking at mechanis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C. Ward Thompson, P. Aspinall, & S. Bell (Eds.),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researching landscape and health: Open space: People space 2 (pp. 77-96). New York: Routledge.
  Hartig, T., Evans, G.W., Jamner, L.D., Davis, D.S., & G?rling, T. (2003) Tracking restoration in natural and urban field sett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3,109-123.
  Honold, J., Beyer, R., & Lakes, T.,et al. (2012). Multiple environmental burdens and neighborhood-related health of city resid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2(4),305-317.
  Hur, M., Nasar, J. L., & Chun, B. (2010).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physical and perceived naturalness and openn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1),52-59.
  Kaplan, S. (1995).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169-182.
  Kaplan, R., Kaplan, S., & Ryan, R. L. (1998). With people in mind: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everyday natur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Kaplan, R. (2001). The nature of the view from hom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3,507-542.
  Kaplan, S., & Talbot, J. F. (1983).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a wilderness experience. In I. Altman, & J. F. Wohlwill (Eds),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Behavior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pp.163–203). New York: Plenum Press.
  Kearney, A . R. (2006).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Impacts of density and nearby nature.Environment and Behavior,38(1),112 -139.
  Little,T. D., Cunningham, W. A. , Shahar, G. &Widaman, K. F. (2002). Toparcel or not toparcel: Exploring the question, weighing hemerit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9( 2),151-173.
  Maas, J., Verheij, R. A., Groenewegen, P. P., de Vries, S., & Spreeuwenberg, P. (2006) .Green space, urbanity, and health: How strong is the relatio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60(7),587-592.
  Maas, J., Verheij, R. A ., de Vries, S., Spreeuwenberg, P., Schellevis, F. G., & Groenewegen, P. P. (2009). Morbidity is related to a green liv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63 (12),967-973.   Nielsen, T. S., & Hansen, K. B. (2007). Do green areas affect health? Results from a Danish survey on the use of green areas and health indicators. Health & Place,13(4),839-850.
  Orians, G.H., & Heerwagen, J.H. (1992) .Evolved responses to landscapes. In: Barkow JH, Cosmides L, Tooby J (Eds)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pp:555-579).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rk, B., Tsunetsugu, Y., Kasetani, T., Hirano, H., Kagawa, T., Sato, M., & Miyazaki, Y. (2007)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Shinrin-yoku (taking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forest)-using salivary cortisol and cerebral activity as indicators.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 26(2),123.
  Phillips, W. T., Kiernan, M., & King, A. C. (2001).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A. Baum, T. A. R Evenson, & J. E. Singer(Eds.). Handbook of health psychology(pp:627-657). Mahwah, NJ: 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ullivan, W. C., Kuo, F. E., & Depooter, S. F. (2004). The fruit of urban natur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6 (5),678-700.
  Takano, T., Nakamura, K., & Watanabe, M. (2002).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nd senior citizens ’ longevity in megacity areas: The importance of walk able green space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56(12),913-918.
  Ulrich, R. S. & SiMons, R. F. (1986). Recovery from stress during exposure to everyday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J. Wine Man, R. Barnes & C. ZiMrin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115-122). Washington, D.C.:EDRA.
  Van den Berg, A . E., Maas, J., Verheij, R. A ., & Groenewegen, P. P. (2010). Green spaceas a buffer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healt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70(8),1203-1210.
  Wagner, M. M., & Gobster, P. H. (2007). Interpreting landscape change: Measured biophysical change and surrounding social contex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1,67-80.
  Watson, J. W., & Tuan, Y.F.(1976).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42 (2), 330.
  Wells, N. M., & Evans, G. W. (2003). Nearby nature: A buffer of life stress among rural childre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35(3),311-330.
  Wohlwill, J. F. (1974). Human reponse to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Human Ecology, 2, 127-147.
  Abstract: Methods of expert evaluation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700 residents and their settlement in Qingdao.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idential greening environment,life satisfaction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residents, and the mediator effect of Life Satisfaction were exa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Resi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at different age, education, job, and income, but not at sex; Residents’ life satisfac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at different age, education, job, income and sex. (2) Residential objective greening environment, residential subjective greening environment, life satisfaction and resi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3) Residential objective green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d Resi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irectly, life satisfaction played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idential subjective greening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residential greening environment; life satisfaction;resi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栏目编辑/丁尧 终校/黄才玲
其他文献
摘要:以复合汉字为材料,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在心理旋转加工中是否存在整体/局部优先效应。实验一检验视知觉中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二考察心理旋转加工中是否存在整体优先效应。结果表明:延长刺激呈现时间直至被试做出反应,在正镜像判断的纯视觉任务中不存在视觉整体优先效应;在心理旋转任务中,大汉字 (整体) 旋转条件反应时与小汉字 (局部) 旋转反应时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复合汉字刺激心理旋转加工中不存在整体优
期刊
摘要:章颐年是我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上海心理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旗帜性人物之一。他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早期,以大夏大学为平台,首次在国内相继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心理学通俗刊物——《心理季刊》,创设了国内首个问题儿童心理诊察所。上述工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区域性发展,尤其是对心理卫生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兴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某些历
期刊
摘 要 李自成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出身低微的他在较短的时间内推翻了统治我国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走上人生的巅峰。但令人困惑的是,他的命运却在此时急转直下,迅速走向败亡并退出历史舞台。如果从李自成自身的角度看,致使他走向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本研究拟从心理传记学视角,通过分析导致他失败的人格特征来阐释其令人费解的生命谜团。  关键词 人格特征;心理传记;李自成  分类号 K82  1 前言  明朝
期刊
一、心理技术学的发展概况  1.国外心理技术学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于1903年最早提出了“心理技术学”这个名称。1913-1914年间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出版了《心理技术学原理》专著。1927-1928年间,苏联成立了心理技术协会,并出版了《苏联心理技术学》杂志。后来因世界各国的心理技术学分衍为众多的心理学应用分支学科,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于1955年将“国际心理技术学会”改名为“国际应用心
期刊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其教育的理念、态度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团体辅导已被证实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通过18次团体辅导,探讨其在改变家长教养态度、改善亲子沟通和家庭氛围上的作用。选取“父母教养态度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期刊
摘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经历,而这些挫折经历大多伴随着一些具体人物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生命中的重要客体。“生命中的‘贵人’”积极心理技术,就是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呈现、表达、转换、升华”的科学流程,带领个体在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中,转换成长中负性生活事件中的重要他人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缓和情绪上的冲突,促进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成长,进一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一例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与干预,使来访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学会时刻调整自己以应对所发生的生活事件。以程序性知识为根本,以条件性情绪为杠杆,以放松训练和暗示学习为手段,对来访者的人际交往障碍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程序性知识;人际交往障碍;编制程序  本文借助对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元认知干预过程,陈述程序性知
期刊
摘要:个体对过去经验中的消极体验,如果没有加以处理就可能会导致对当下的悲观和对未来的迷茫。“生命线”积极心理技术是一个检测,通过回顾过去、理清当下、展望未来,帮助个体澄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通过此技术可以检视个体现在的状态是否活在过去,体验、觉察自我消极模式的来源,并通过积极处理和干预,将过去的负性事件进行正向转化,重新赋予人生意义,明确未来方向,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  关
期刊
“人生五味茶”积极心理技术,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背景,以五种不同味道的茶水来刺激味觉,从而激发个体对相应经历的回忆,由此积极创设一个再经验的情境,并从正向加以引导,由个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段经验的不同解读来重新认识现在的生活,从而体验幸福感。  摘要:心理学家作的有关幸福的研究中,有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提高幸福感。在中国社会管理中,也运用过“忆苦思甜”来实施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以上两
期刊
摘要:高三学生是一群高压易感的学生群体,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目标远大,关注者众多。在本个案中,小勇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个性敏感,又争强好胜,加上成长环境不是很理想,学习方法不太科学,导致考前焦虑显著,心态严重失衡。通过恰当运用心理暗示训练和自信心训练,高效快捷地处理了他的主要困扰,如期实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暗示  一、个案背景  小勇,男,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