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痴迷玉米——记著名杂交玉米育种与栽培专家李登海

来源 :中国科技奖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被誉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他身价十亿,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科学家;他不是高官,他却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他没有正规学历,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没有巨著宏论,却是一个公认的专家。三十年培育玉米良种40多个,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他就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李登海。1970年开始,他就从事玉米研究、率先利用紧凑型玉米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后又育成了一大批高产、超高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43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40多个,7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3以上。
其他文献
党报周刊作为母报的延伸,具有党报的属性和功能.但作为周刊,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把握这些特点,关键是弄清其定位,惟有定位准确,周刊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起到更好地宣传党的
本文分析了当前报刊如何在健康教育中起到良好的导向功能。
本文对当前部分广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已达2250万人,其中84.38%的人在网上最主要获取的信息是新闻①.由此可见,中国网民对新闻的需求是巨大的.
2007年9月14—18日,以主题为“创意新世代,同心建未来”的香港“创新博览会07”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作为创新科技节07的重点项目,是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