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不知道他本人是否情愿,但是他一直被人们冠以“乔布斯第二”的美誉——同样是从大学辍学的“坏学生”,同样是一言堂式的独裁经营,同样是被冠以“天才”名号的硅谷极客,19岁的扎克伯格开始白手创业时,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年纪轻轻便影响了全世界。
拒绝高薪,只为梦想
1984年是革命的一年,也是传承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乔布斯率领苹果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个人电脑Mackintosh;或许是种巧合,同样是在这一年,乔布斯的接班人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名为多布斯费里的小镇。他的父亲爱德华是一名牙医,并在当地开了一家名叫“Z大夫”的诊所。他的母亲凯伦则是一名专业心理学家,不久之后也在丈夫的诊所工作。
扎克伯格的童年很幸福,父母尽可能给他最好的教育条件。10岁那年得到第一台电脑之后,扎克伯格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他的电脑天分很早就显露无疑,对各种代码了如指掌,甚至请来做家教的编程高手都惊呼这是个神童。据《纽约客》报道,当爱德华告诉12岁的儿子,他希望更好地了解病人何时到达时,扎克伯格便开发了一款名为“扎克网”的程序,这是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的简化版。
扎克伯格最着迷的软件类型就是兴趣分享和人际沟通。而在中学时期,他就为学校设计了一款音乐播放器,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扎克伯格高中毕业时,慧眼识珠的微软甚至送上了一份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合同,打算预定这个未来的电脑天才。
但天价薪水的诱惑并不能打动志向高远的扎克伯格,他更在意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他放弃了微软的橄榄枝,而是遵从自己内心,选择去哈佛大学就读心理学。当然,电脑编程仍是扎克伯格最大的爱好。
看过电影《社交网站》的人都会记得,扎克伯格创办“脸谱”是个恶作剧的意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哈佛大学学生扎克伯格也有恶趣味,难以免俗地关注女生的外表。而电脑编程的天赋,成为了他搞恶作剧的最有效手段。
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搭建了一个叫做“以脸调情”(Facemash)的网站,把哈佛的学生名录和照片搬上页面,让学生尽情点评对比女生的身材外貌。但让他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低俗的网站却引发了哈佛大学学生的热烈反应,访问量过大甚至导致学校服务器瘫痪。
虽然因为这个网站,扎克伯格被迫向学校和部分同学道歉,但他却从中看到了网络社交的巨大前景。他因此想到,如果创建一个身份可信的交友网站,让人与人可以互相分享和沟通,那会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2004年2月24日,“脸谱”诞生于扎克伯格的哈佛大学宿舍。但或许扎克伯格自己都不敢相信数年之后,这个网站会成为全球互联网最大的传奇。而脸谱的名字实际上来自于他高中毕业时编写的一个基于照片的同学录网站。
源于恶搞的“脸谱”从开通伊始就引起轰动,2004年年底,“脸谱”的注册人数突破100万,扎克伯格索性效仿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现在,“脸谱”已拥有8亿用户,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家”,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是他的用户。
帝国的独裁者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脸谱”上市首日,扎克伯格依然偏执地不顾华尔街的传统及媒体的批评,穿着他最喜爱的连帽衫出现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如果说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是跟华尔街打交道的潜规则,那么对不起,“极客”们是不会乖乖就范的,他们就是爱用疏离甚至带点对立的态度面对资本。
这种“极客”传统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乔布斯,他出了名的厌恶投资人,而且将公司的控制权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投资人眼里一副十足“独裁者”的模样。现在,扎克伯格将这种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在创业初期,他就曾多次拒绝了其它公司的收购建议,并利用规章制度确立了自己在公司董事会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他当然一度极其需要资金支持,但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的美国投资者,扎克伯格相当清醒,他表示对分享表决权不感兴趣,也不会提供董事会席位给新的投资者。
扎克伯格幸运地遇上了肖恩帕克,正是这个关键人物帮助他巩固了自己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在早期的投资协议中,帕克保证扎克伯格能够控制两个董事席位,自己占一个,这样一来投资方便无法动摇公司原本的权力基础。当他被驱逐出“脸谱”的时候,他又极力争取,将自己的董事席位交给扎克伯格,这样扎克伯格就拥有了公司五个董事席位中的三个。除了巩固自己在董事会的席位之外,扎克伯格还利用股权结构的“双轨制”牢牢地把控住了公司。
对于扎克伯格来说,“独裁”是理智而必然的选择。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其中必然需要资本的助力;但投资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利润和回报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当一家公司完全受到投资人的左右,未来的成长就会面临巨大压力。而保持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一方面是创始人的意愿,同时也是保证诞生伟大公司的基础。
擅长技术,擅长布局,也擅长炒鱿鱼
也许正因为拥有强大精神力量,年轻的扎克伯格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远见与独特的判断力。体现之一即在于,果敢团结敌人的敌人。2007年时,“脸谱”的用户数已经呈指数型增长,引来微软与谷歌的争相示好,双方竞相提高广告交易的价格和股权投资额,但扎克伯格最终选择了与微软合作。原因是,扎克伯格正确地估计了形势:谷歌最终会意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性,而与一个离自己太近的公司结盟最后容易导致冲突。
不光在战略决策上,日常决策中,扎克伯格也让人侧目。他未必是个擅长聘用员工的领导者,但却非常擅长解聘员工。一旦发现员工不合适,立即纠正,是他的特色所在。即便是那些曾为公司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员工,如果因公司成长过快而被甩下,扎克伯格也绝不惋惜。
上文中提到的扎克的贵人——肖恩帕克,在2004年夏天加盟“脸谱”,成为这家公司的首任总裁。在对外融资以及带领“脸谱”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帕克的私人生活比较混乱,而且很没有时间观念,这使其无法在“脸谱”中拥有未来。加盟“脸谱”不到一年,帕克就被迫从公司离职。
如果知道帕克的离职给“脸谱”第一位真正的成年管理者欧文范纳塔提供了上升空间,就很容易理解了。原为亚马逊高管的范纳塔加入“脸谱”后,将员工人数从26名拓展到了数百名,为其建立了第一个销售和财务团队,在他的任期中,“脸谱”营收从不到100万美元增加到了1.5亿美元以上。当然,他最终也遭到扎克伯格的解聘,原因是当“脸谱”已经逐渐成熟,需要更适合管理而非创业的高管。
拒绝高薪,只为梦想
1984年是革命的一年,也是传承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乔布斯率领苹果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个人电脑Mackintosh;或许是种巧合,同样是在这一年,乔布斯的接班人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名为多布斯费里的小镇。他的父亲爱德华是一名牙医,并在当地开了一家名叫“Z大夫”的诊所。他的母亲凯伦则是一名专业心理学家,不久之后也在丈夫的诊所工作。
扎克伯格的童年很幸福,父母尽可能给他最好的教育条件。10岁那年得到第一台电脑之后,扎克伯格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他的电脑天分很早就显露无疑,对各种代码了如指掌,甚至请来做家教的编程高手都惊呼这是个神童。据《纽约客》报道,当爱德华告诉12岁的儿子,他希望更好地了解病人何时到达时,扎克伯格便开发了一款名为“扎克网”的程序,这是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的简化版。
扎克伯格最着迷的软件类型就是兴趣分享和人际沟通。而在中学时期,他就为学校设计了一款音乐播放器,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扎克伯格高中毕业时,慧眼识珠的微软甚至送上了一份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合同,打算预定这个未来的电脑天才。
但天价薪水的诱惑并不能打动志向高远的扎克伯格,他更在意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他放弃了微软的橄榄枝,而是遵从自己内心,选择去哈佛大学就读心理学。当然,电脑编程仍是扎克伯格最大的爱好。
看过电影《社交网站》的人都会记得,扎克伯格创办“脸谱”是个恶作剧的意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哈佛大学学生扎克伯格也有恶趣味,难以免俗地关注女生的外表。而电脑编程的天赋,成为了他搞恶作剧的最有效手段。
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搭建了一个叫做“以脸调情”(Facemash)的网站,把哈佛的学生名录和照片搬上页面,让学生尽情点评对比女生的身材外貌。但让他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低俗的网站却引发了哈佛大学学生的热烈反应,访问量过大甚至导致学校服务器瘫痪。
虽然因为这个网站,扎克伯格被迫向学校和部分同学道歉,但他却从中看到了网络社交的巨大前景。他因此想到,如果创建一个身份可信的交友网站,让人与人可以互相分享和沟通,那会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2004年2月24日,“脸谱”诞生于扎克伯格的哈佛大学宿舍。但或许扎克伯格自己都不敢相信数年之后,这个网站会成为全球互联网最大的传奇。而脸谱的名字实际上来自于他高中毕业时编写的一个基于照片的同学录网站。
源于恶搞的“脸谱”从开通伊始就引起轰动,2004年年底,“脸谱”的注册人数突破100万,扎克伯格索性效仿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现在,“脸谱”已拥有8亿用户,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家”,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是他的用户。
帝国的独裁者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在“脸谱”上市首日,扎克伯格依然偏执地不顾华尔街的传统及媒体的批评,穿着他最喜爱的连帽衫出现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如果说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是跟华尔街打交道的潜规则,那么对不起,“极客”们是不会乖乖就范的,他们就是爱用疏离甚至带点对立的态度面对资本。
这种“极客”传统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乔布斯,他出了名的厌恶投资人,而且将公司的控制权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投资人眼里一副十足“独裁者”的模样。现在,扎克伯格将这种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在创业初期,他就曾多次拒绝了其它公司的收购建议,并利用规章制度确立了自己在公司董事会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他当然一度极其需要资金支持,但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的美国投资者,扎克伯格相当清醒,他表示对分享表决权不感兴趣,也不会提供董事会席位给新的投资者。
扎克伯格幸运地遇上了肖恩帕克,正是这个关键人物帮助他巩固了自己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在早期的投资协议中,帕克保证扎克伯格能够控制两个董事席位,自己占一个,这样一来投资方便无法动摇公司原本的权力基础。当他被驱逐出“脸谱”的时候,他又极力争取,将自己的董事席位交给扎克伯格,这样扎克伯格就拥有了公司五个董事席位中的三个。除了巩固自己在董事会的席位之外,扎克伯格还利用股权结构的“双轨制”牢牢地把控住了公司。
对于扎克伯格来说,“独裁”是理智而必然的选择。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其中必然需要资本的助力;但投资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利润和回报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当一家公司完全受到投资人的左右,未来的成长就会面临巨大压力。而保持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一方面是创始人的意愿,同时也是保证诞生伟大公司的基础。
擅长技术,擅长布局,也擅长炒鱿鱼
也许正因为拥有强大精神力量,年轻的扎克伯格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远见与独特的判断力。体现之一即在于,果敢团结敌人的敌人。2007年时,“脸谱”的用户数已经呈指数型增长,引来微软与谷歌的争相示好,双方竞相提高广告交易的价格和股权投资额,但扎克伯格最终选择了与微软合作。原因是,扎克伯格正确地估计了形势:谷歌最终会意识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性,而与一个离自己太近的公司结盟最后容易导致冲突。
不光在战略决策上,日常决策中,扎克伯格也让人侧目。他未必是个擅长聘用员工的领导者,但却非常擅长解聘员工。一旦发现员工不合适,立即纠正,是他的特色所在。即便是那些曾为公司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员工,如果因公司成长过快而被甩下,扎克伯格也绝不惋惜。
上文中提到的扎克的贵人——肖恩帕克,在2004年夏天加盟“脸谱”,成为这家公司的首任总裁。在对外融资以及带领“脸谱”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帕克的私人生活比较混乱,而且很没有时间观念,这使其无法在“脸谱”中拥有未来。加盟“脸谱”不到一年,帕克就被迫从公司离职。
如果知道帕克的离职给“脸谱”第一位真正的成年管理者欧文范纳塔提供了上升空间,就很容易理解了。原为亚马逊高管的范纳塔加入“脸谱”后,将员工人数从26名拓展到了数百名,为其建立了第一个销售和财务团队,在他的任期中,“脸谱”营收从不到100万美元增加到了1.5亿美元以上。当然,他最终也遭到扎克伯格的解聘,原因是当“脸谱”已经逐渐成熟,需要更适合管理而非创业的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