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立足于“三维”目标的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设计
1.以知识与技能为双基的实践性作业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人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经验,而是为了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掌握认识事物的方式与规律。然而,课堂学到的知识是僵硬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加上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较强,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鉴于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以知识与技能为双基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强化技能。
案例(一)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实践性作业:
①请绘出自己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
②通过查阅地图,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的具体位置,并画出行政区域的轮廓;
③画一张自己家周围的平面图。
作业结束后,学生交上了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答卷。从答卷上看,学生字迹清楚,态度认真,这说明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内容上看,学生了解了我国行政区的地域情况,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并能准确理解本地区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不仅学会了看地图,而且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
2.以能力与创新为双核的实践性作业
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型的实践性作业,毕竟局限于学习知识的范畴,它对学生能力的助长作用是有限的。要达成学生的能力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真正步入解决问题的实践领域。能力与创新型的实践性作业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来的,是学生能力的行为结果;在作业的方法上,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小课题研究等;在作业的形式上,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
案例(二)《家乡哺育了我》单元第二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
①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实地调查、访谈了解、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家乡报》或专题网页,并为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等。
②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的土特产》和《家乡的名胜古迹》。
上述实践性作业,旨在引领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家乡、社区,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社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与态度并重的实践性作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态度是人对事物或行为的看法及其在行为上的表现。情感与态度型实践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与价值观,促使他们对家庭、社会、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情感与态度是从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为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力求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燃烧。
案例(三)《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实践性作业设计:
①通过实地、电话、网络采访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成功的“秘诀”;
②搜集家乡“名人”的故事;
③亲身体验海岛普通渔民一天的生活。
学生在实践性作业的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家乡的“名人”,了解了家乡的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家乡的认识,丰富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通过搜集、采访家乡“名人”活动,会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立志成才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会与日俱增。
二、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1.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弹性设计
作业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实践性作业也不例外。为此,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指导,体现教材的中心思想,紧扣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性作业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可以采取“留白”的策略对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形式进行弹性设计。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可爱的家乡人》一课实践性作业:通过实地、电话、网络采访国内外知名的家乡人,了解他们成功的“秘诀”,搜集家乡“名人”的故事等,通过文本、网页等形式展示出来,并不断更新,这需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充分实践,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建构知识,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
2.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定位于亲历体验并非一般参与
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但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参与都能带来体验,或是带来积极而又深刻的体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活动了、观察了、调查了,就算是亲历了、体验了,这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必须亲历体验并非只是一般参与。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设计的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海岛渔民一天的生活。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海岛的码头、渔船去调查、走访、座谈等,学生虽从他们的艰辛劳动中感受到了一些,但这还仅是一种浅层次的体验。鉴于此,我专门组织学生深入到渔民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劳作。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亲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切身体会到渔民工作的艰辛及危险,在此基础上从而生发对像渔民一样平凡与伟大的家乡人的敬意,也必将促进他们坚强健康地成长。
3.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注重过程不能只看重结果
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最终指向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可在现实的思品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注重实践作业的结果汇报、成果展示,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设计的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展示家乡的“名人”,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并没有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家乡哪些平凡而伟大的可爱的家乡普通人,忽视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情操,或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所尽的责任、所作的贡献等。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锁定在结果上,而应聚焦在其过程中,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上,这才是思品实践性作业价值的应有体现。
1.以知识与技能为双基的实践性作业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人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经验,而是为了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掌握认识事物的方式与规律。然而,课堂学到的知识是僵硬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加上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较强,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鉴于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以知识与技能为双基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强化技能。
案例(一)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实践性作业:
①请绘出自己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
②通过查阅地图,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的具体位置,并画出行政区域的轮廓;
③画一张自己家周围的平面图。
作业结束后,学生交上了一份份图文并茂的答卷。从答卷上看,学生字迹清楚,态度认真,这说明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内容上看,学生了解了我国行政区的地域情况,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并能准确理解本地区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不仅学会了看地图,而且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
2.以能力与创新为双核的实践性作业
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型的实践性作业,毕竟局限于学习知识的范畴,它对学生能力的助长作用是有限的。要达成学生的能力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真正步入解决问题的实践领域。能力与创新型的实践性作业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来的,是学生能力的行为结果;在作业的方法上,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小课题研究等;在作业的形式上,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
案例(二)《家乡哺育了我》单元第二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
①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取实地调查、访谈了解、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家乡报》或专题网页,并为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等。
②以一名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家乡的土特产》和《家乡的名胜古迹》。
上述实践性作业,旨在引领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家乡、社区,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社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与态度并重的实践性作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态度是人对事物或行为的看法及其在行为上的表现。情感与态度型实践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与价值观,促使他们对家庭、社会、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情感与态度是从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为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亲身的体验与感受,力求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燃烧。
案例(三)《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实践性作业设计:
①通过实地、电话、网络采访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成功的“秘诀”;
②搜集家乡“名人”的故事;
③亲身体验海岛普通渔民一天的生活。
学生在实践性作业的操作过程中,了解了家乡的“名人”,了解了家乡的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家乡的认识,丰富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通过搜集、采访家乡“名人”活动,会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立志成才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会与日俱增。
二、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1.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弹性设计
作业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实践性作业也不例外。为此,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指导,体现教材的中心思想,紧扣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性作业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可以采取“留白”的策略对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形式进行弹性设计。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可爱的家乡人》一课实践性作业:通过实地、电话、网络采访国内外知名的家乡人,了解他们成功的“秘诀”,搜集家乡“名人”的故事等,通过文本、网页等形式展示出来,并不断更新,这需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充分实践,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建构知识,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
2.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定位于亲历体验并非一般参与
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但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参与都能带来体验,或是带来积极而又深刻的体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活动了、观察了、调查了,就算是亲历了、体验了,这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必须亲历体验并非只是一般参与。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设计的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海岛渔民一天的生活。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海岛的码头、渔船去调查、走访、座谈等,学生虽从他们的艰辛劳动中感受到了一些,但这还仅是一种浅层次的体验。鉴于此,我专门组织学生深入到渔民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劳作。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亲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切身体会到渔民工作的艰辛及危险,在此基础上从而生发对像渔民一样平凡与伟大的家乡人的敬意,也必将促进他们坚强健康地成长。
3.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必须注重过程不能只看重结果
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最终指向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可在现实的思品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注重实践作业的结果汇报、成果展示,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比如《家乡哺育了我》一单元中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设计的实践性作业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展示家乡的“名人”,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并没有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家乡哪些平凡而伟大的可爱的家乡普通人,忽视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应有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情操,或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所尽的责任、所作的贡献等。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锁定在结果上,而应聚焦在其过程中,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上,这才是思品实践性作业价值的应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