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写作教学,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写作教学中存在学生思维不清晰,思想不活跃,缺乏联想与想象能力。因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联想与想象的概念界定
联想是由此及彼即由當前感知的事物引出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回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架设在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桥梁。例如,在万物发芽的春天,人们会想到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由此又想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想到青少年时代的同学朋友,想到他们现在的情况等。
想象是通过对人大脑中已有表象的改造制作,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可以在大脑中创造未来直接感知并已消失了的事物,也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和尚未存在的事物。
二、联想与想象的联系与区别
联想与想象关系紧密。联想是想象的最初阶段,它不创造新的形象,只是单纯地再现曾经感知过的形象;想象是联想的延伸扩展,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再次创造,与联想不同的是,想象是对已经存在的形象进行的加工改造。联想与想象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地、积极的创造心理活动,它是人类进行任何一种创造的重要基础和素养,写作也不例外,没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就写不出好文章。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产物,但二者所不同的是:
联想的内容比较单一,是由这个事物想到那个事物的过程,一般没有具体的情景描写。例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提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作者岑参塞外送别,雪中送客,由雪景而产生的联想。与此同时,在修辞方面,比喻和拟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联想。例如:“远看明月,像一个玉盘”,在这里“玉盘”是由“明月”引发的联想;“高傲的狐狸”,把狐狸当作人来写。
与联想所不同的是,想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有形象具体的情景描写,实质是由某一事物引起的想象,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这些形象化的设想是合情合理的但又是眼前所看不到的。
三、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的途径
写作文要想开拓思路,发掘亮点,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运用联想与想象。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很难下笔,没有任何思路,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想与想象能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充分利用范文来启发学生的想象
有很多文章由于内容或表达上的特点,结合写作思路训练,很适合用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有位教师以秦牧的《土地》为例,结合写作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他先让学生思索以“土地”为题可以表达哪一些主题。在学生列举了多种主题,思维活跃之后,教师又用文章开头提到的朝阳、松柏、山峰、海洋等八种事物让学生来谈谈引起的联想与感情。学生在讨论中互相补充自己的想象,这样会进一步提高联想能力,从而学生得到了有益的训练。对范文的剩余段落,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模仿“当……的时候”这样的排比句式写一段文字,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写一篇晋公子出亡的故事,从多方面来反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这之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由红色想到的”作文。由于有范文的启发,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少作文构思巧妙,内容充实,描写细致,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2.通过恰当的作文命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有一类作文题,例如“灯光”“路”“水”,初看起来抽象笼统,不知从何落笔。如果启发得当,则会引起无尽的联想,感到笔底有物,并不难写。又如像“卖炭翁在归途中”、“当宏儿和水生重新相见的时候”像这样类似的作文题目,可以训练学生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春夜喜雨》诗意”这样的作文题则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写出优美的文字来。诸如此类的作文题,不仅丰富了命题作文的样式,更能锻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驾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出他们头脑中关于新形象、新场面的图面。
3.通过有效训练,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初中生的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多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只有在思维活跃的基础上,这些对生活的认识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针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思考,只有思维活跃了,学生才会有个性的理解。
一、联想与想象的概念界定
联想是由此及彼即由當前感知的事物引出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回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架设在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桥梁。例如,在万物发芽的春天,人们会想到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由此又想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想到青少年时代的同学朋友,想到他们现在的情况等。
想象是通过对人大脑中已有表象的改造制作,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可以在大脑中创造未来直接感知并已消失了的事物,也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和尚未存在的事物。
二、联想与想象的联系与区别
联想与想象关系紧密。联想是想象的最初阶段,它不创造新的形象,只是单纯地再现曾经感知过的形象;想象是联想的延伸扩展,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再次创造,与联想不同的是,想象是对已经存在的形象进行的加工改造。联想与想象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地、积极的创造心理活动,它是人类进行任何一种创造的重要基础和素养,写作也不例外,没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就写不出好文章。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产物,但二者所不同的是:
联想的内容比较单一,是由这个事物想到那个事物的过程,一般没有具体的情景描写。例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提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作者岑参塞外送别,雪中送客,由雪景而产生的联想。与此同时,在修辞方面,比喻和拟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联想。例如:“远看明月,像一个玉盘”,在这里“玉盘”是由“明月”引发的联想;“高傲的狐狸”,把狐狸当作人来写。
与联想所不同的是,想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有形象具体的情景描写,实质是由某一事物引起的想象,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这些形象化的设想是合情合理的但又是眼前所看不到的。
三、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的途径
写作文要想开拓思路,发掘亮点,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运用联想与想象。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很难下笔,没有任何思路,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想与想象能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充分利用范文来启发学生的想象
有很多文章由于内容或表达上的特点,结合写作思路训练,很适合用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有位教师以秦牧的《土地》为例,结合写作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他先让学生思索以“土地”为题可以表达哪一些主题。在学生列举了多种主题,思维活跃之后,教师又用文章开头提到的朝阳、松柏、山峰、海洋等八种事物让学生来谈谈引起的联想与感情。学生在讨论中互相补充自己的想象,这样会进一步提高联想能力,从而学生得到了有益的训练。对范文的剩余段落,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模仿“当……的时候”这样的排比句式写一段文字,或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写一篇晋公子出亡的故事,从多方面来反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这之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由红色想到的”作文。由于有范文的启发,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少作文构思巧妙,内容充实,描写细致,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2.通过恰当的作文命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有一类作文题,例如“灯光”“路”“水”,初看起来抽象笼统,不知从何落笔。如果启发得当,则会引起无尽的联想,感到笔底有物,并不难写。又如像“卖炭翁在归途中”、“当宏儿和水生重新相见的时候”像这样类似的作文题目,可以训练学生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春夜喜雨》诗意”这样的作文题则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写出优美的文字来。诸如此类的作文题,不仅丰富了命题作文的样式,更能锻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驾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出他们头脑中关于新形象、新场面的图面。
3.通过有效训练,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初中生的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多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只有在思维活跃的基础上,这些对生活的认识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针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思考,只有思维活跃了,学生才会有个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