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TM机令“绅士”竞折腰
5月18日,在英国汉普郡的一台汇丰ATM机发生故障“取一送一”。200多名储户奔走相告,将“双倍吐钱”的ATM机当做慈善般的大乐透,争相排队取钱,有人甚至用五六张银行卡取走了数千英镑。喜乐现场持续两个多小时,搞得警方“很不好意思”,赶到现场关闭了这台ATM机。
故事的结果是,作为这件事的冤大头,汇丰银行恼羞成怒、义正言辞,马上与警方密切配合积极追回“赃款”,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不不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恐怕你要猜错了……没错,我知道许霆、何鹏,但现在这事发生在盛产绅士的英国。结果是,汇丰银行表现出了与其“产地”(汇丰银行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相匹配的绅士风度,表示“错在自己,储户不必为银行的工作失误负责,不会追讨多支付的钱”。充分践行了英国版的、实实在在的“现金请当场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的契约精神。
回到神州大地,2006年山西人许霆在广州利用ATM发生故障恶意取款17.5万元人民币,被判无期徒刑,引起舆论质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5年。2001年,当时是云南公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的何鹏,利用农行ATM机发生故障取走42.97万元获刑8年。这两个案子都让公众见识了ATM机出错、储户获刑的可怕。不仅银行要追回多支付的钱,储户还要被法院重判。
汇丰银行对这件事的反应,成功营造了“宽宏大量”的形象。若银行选择追索,其成本可能高于原来的损失。而全国各地因为经受不住ATM机故障的诱惑而被重判的人们,在看到这条新闻后,想必都有“生不逢地”之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事件中,银行只是表示“不用归还多支付的钱”,并意味着“英国许霆”们拥有这些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警方提醒说银行可能以欺诈罪追究储户责任。同是ATM机故障多吐钱,法理不同,处置结果也有天壤之别。
法理不同后果不同
银行不追究并不代表英国法律认可利用自动取款机故障多取现款。伦敦伯顿·科普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克·哈斯拉姆在2011年接受BBC采访时明确表示,在得知ATM多吐钱后还去取款,如果不退还多余金额,就能归属于“不诚实地挪占并意图永久剥夺”,是有主观恶意的盗窃罪行。“唯一能证明你没有盗窃的主观恶意的方法,就是在故障ATM取款后立马和银行联系。在家中坐等,不会有助于自辩。”
据《每日邮报》的报道,在英国以前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有一些银行会选择自己承担损失,不会费尽周折向数百储户追账。还引资料说明,英国ATM机发生故障时,多数是由银行方面自行处理,警方很少介入。“警方很少介入”说明警方还是可以介入的,顾客的恶意取款行为在英国也是不合法的。
英美法系国家在刑事诉讼模式上,多奉行当事人主义,普通案件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要尊重“被害人”的意思表示。这是由英美法系国家更注重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滥用所决定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侧重职权主义,对大多数普通案件也由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追诉,而无论被害人一方是否谅解。这是由大陆法系国家更注重国家和社会安全价值所决定的。
根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昔龙律师对ATM机多吐钱事件的分析,英国司法制度认为这主要侵犯了银行的利益,所以是否提起刑事诉讼,由银行自己决定。即“不告不理”。中国的司法制度认为这主要侵犯了国家、社会利益,即便银行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仍会以国家名义追究,以盗窃罪名提起公诉。 此外,这也与中国在法律上对银行的过度保护有关。
中国现行法律视银行利益为国家金融秩序的代名词,从而在刑事、民事责任的规定上,把银行与其他法律主体做了区分,银行具有普通主体所没有的优势地位。明明是ATM机自己发生故障,但司法机关在解释法律时,将ATM机当作是金融机构,把多取钱的行为视为秘密窃取,从而构成盗窃罪。而盗窃金融机构,法律规定了比盗窃其他单位、个人更为严厉的处罚。也因此,才有许霆案由无期徒刑改判5年有期徒刑、何鹏则改判为8年有期徒刑。
对于类似案件,英国银行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追回。但是,ATM多吐钱的事故大都是吐出双倍面额钞票(一般是银行员工错放导致),每次都有几十到两百多人前去取款。例如英国大部分贷记卡每日最高取款金额为300英镑,几乎每次都有人借用和换用五六张银行卡去取。银行要向客户追回损失,需理清不同账户银行卡的记录以确定事实取款人、联系数十上百个客户、将他们20英镑面额的钞票改换成10英镑,这个过程还很有可能涉及更改客户账户的诉讼。这种追索流程的成本说不定比最后能追回的损失还高。这对银行来说,不如放弃追偿,向公众展示汇丰“信任客户的良知和体贴、公司将改进内部管理”的温和态度,还能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不过国外银行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宽宏大量”的。2002年8月份,英国一家银行的ATM机故障,不管储户输入什么密码、是否正确都会吐钱。导致银行损失100多万英镑,朱伯特一家人取走了13.441万英镑。最终47岁的朱伯特和他20岁的女儿被判15个月监禁。2009年英国投行的白领琼斯和她的丈夫,利用ATM机的故障,在3个月里取现300次,共非法占有银行6.1万英镑。最终,这对夫妇被判处9个月缓刑,250小时的无偿社会服务。当时被提款的银行,正是汇丰银行。
还必须注意到,在国外的ATM机多吐钱案例中,也并非总是银行大发善心“自吞苦果”,不追究持卡人多是因为保险公司已经对其损失有所介入。不论是ATM软硬件故障还是负责ATM的员工操作失误导致多吐钱,银行的财产损失风险有完善的路径转移給ATM机制造商以及保险公司,损失并不会由自身全部承担。
2009年1月,英国两台ATM机发生两次故障。其中,威尔士一家超市外的自动提款机在深夜出现“取一赠一”的故障,吸引许多顾客排队提款。2008年3月,英国赫尔市一家超市门前的自动提款机也“双倍吐钱”,直至取款机内现金取光,人们才离开。但是ATM机所属银行最后对此放弃追查。原因是银行方面认为追查这些人的费用开销更大,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银行的大度还是很罕见的,此次汇丰银行决定不追讨恐怕离不开特殊的理由。信息时代,在英国小镇上发生的事情,当天就能传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还让国内网民彻底“凌乱了”)。在欧元区银行业面临“挤兑潮”的大背景下,作为跨国金融巨头,作为从去年年底相继被标普和惠誉下调评级的汇丰银行,对舆论力量应该早就心里有数。
“完美公关”只为未雨绸缪?
在当前,欧债危机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且市场担心欧元区银行业发生挤兑潮的时候,汇丰银行“大度”地放200多位“英国许霆”一马,也可以算是为欧债危机恶化和希腊退出欧元区而未雨绸缪。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希腊银行家称,希腊银行业仅5月14、15日两天的时间内,存款流失规模就超过12亿欧元,占希腊银行总存款的0.75%。挤兑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欧元区的危机警告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传染”风险。几天后,西班牙央行称,3月底该国银行存款同比下跌4.2%。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自去年1月以来西班牙银行存款的流失金额位居欧元区第一,甚至高于希腊。
银行业发生挤兑迹象的同时,欧洲各国银行存款也会出现明显转移,资金从一些重债国的银行流向被认为财政状况更稳健的国家。也就是说在希腊、西班牙、法国等银行业大量流出存款的同时,英国、瑞士、德国和北欧等一些国家则成了这些存款的接收者。
从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存款就陆陆续续有流入德国的一些银行,毕竟德国在整个欧元区的表现始终“鹤立鸡群”。不过,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更多人开始选择将自己的存款存入非欧元区国家,显然瑞士和英国成了首选。
据媒体报道,其中大量现金流入英国,超过1400亿欧元存入该国四大银行。汇丰、渣打等业务侧重亚洲的大银行更成为储户的最爱。
对于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其实银行业早就有所准备。甚至可以说,欧元区系统已开始为希腊退出欧元区未雨绸缪。与华尔街银行业联系密切的美国风险管理咨询公司ICS顾问哈特穆特·格罗斯曼曾表示,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银行业就已经开始研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欧洲最大银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已为旗下15家希腊分支机构制定了应急计划,以防备希腊重新启用德拉克马(希腊的货币单位)。
今年5月底,《华尔街日报》引欧元区官员的话称,欧元区17国财政部官员已达成一致,认为有必要制定国别应急方案、以防希腊退出欧元区。这些方案要应对的将是现代金融体系发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件。在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情况下,它们要解决怎样为国债市场、银行部门和其他金融市场提供缓冲的问题。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的外部成员科尔也曾表示,不清楚欧债局势是否进一步发展,但英国政府鼓励银行增加更多资本,还呼吁英国银行为抵御欧债危机可能扩散做好准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汇丰银行表示不追讨多支付的钱,恕“英国许霆”们无罪,无疑作了一个完美的公关案例。赢得舆论赞誉从而改善形象,揽储以增加流动资本,抵御希腊及其他“欧猪几国”带来的冲击。
5月18日,在英国汉普郡的一台汇丰ATM机发生故障“取一送一”。200多名储户奔走相告,将“双倍吐钱”的ATM机当做慈善般的大乐透,争相排队取钱,有人甚至用五六张银行卡取走了数千英镑。喜乐现场持续两个多小时,搞得警方“很不好意思”,赶到现场关闭了这台ATM机。
故事的结果是,作为这件事的冤大头,汇丰银行恼羞成怒、义正言辞,马上与警方密切配合积极追回“赃款”,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不不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恐怕你要猜错了……没错,我知道许霆、何鹏,但现在这事发生在盛产绅士的英国。结果是,汇丰银行表现出了与其“产地”(汇丰银行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相匹配的绅士风度,表示“错在自己,储户不必为银行的工作失误负责,不会追讨多支付的钱”。充分践行了英国版的、实实在在的“现金请当场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的契约精神。
回到神州大地,2006年山西人许霆在广州利用ATM发生故障恶意取款17.5万元人民币,被判无期徒刑,引起舆论质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5年。2001年,当时是云南公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的何鹏,利用农行ATM机发生故障取走42.97万元获刑8年。这两个案子都让公众见识了ATM机出错、储户获刑的可怕。不仅银行要追回多支付的钱,储户还要被法院重判。
汇丰银行对这件事的反应,成功营造了“宽宏大量”的形象。若银行选择追索,其成本可能高于原来的损失。而全国各地因为经受不住ATM机故障的诱惑而被重判的人们,在看到这条新闻后,想必都有“生不逢地”之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事件中,银行只是表示“不用归还多支付的钱”,并意味着“英国许霆”们拥有这些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警方提醒说银行可能以欺诈罪追究储户责任。同是ATM机故障多吐钱,法理不同,处置结果也有天壤之别。
法理不同后果不同
银行不追究并不代表英国法律认可利用自动取款机故障多取现款。伦敦伯顿·科普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克·哈斯拉姆在2011年接受BBC采访时明确表示,在得知ATM多吐钱后还去取款,如果不退还多余金额,就能归属于“不诚实地挪占并意图永久剥夺”,是有主观恶意的盗窃罪行。“唯一能证明你没有盗窃的主观恶意的方法,就是在故障ATM取款后立马和银行联系。在家中坐等,不会有助于自辩。”
据《每日邮报》的报道,在英国以前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有一些银行会选择自己承担损失,不会费尽周折向数百储户追账。还引资料说明,英国ATM机发生故障时,多数是由银行方面自行处理,警方很少介入。“警方很少介入”说明警方还是可以介入的,顾客的恶意取款行为在英国也是不合法的。
英美法系国家在刑事诉讼模式上,多奉行当事人主义,普通案件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要尊重“被害人”的意思表示。这是由英美法系国家更注重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滥用所决定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侧重职权主义,对大多数普通案件也由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追诉,而无论被害人一方是否谅解。这是由大陆法系国家更注重国家和社会安全价值所决定的。
根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昔龙律师对ATM机多吐钱事件的分析,英国司法制度认为这主要侵犯了银行的利益,所以是否提起刑事诉讼,由银行自己决定。即“不告不理”。中国的司法制度认为这主要侵犯了国家、社会利益,即便银行不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仍会以国家名义追究,以盗窃罪名提起公诉。 此外,这也与中国在法律上对银行的过度保护有关。
中国现行法律视银行利益为国家金融秩序的代名词,从而在刑事、民事责任的规定上,把银行与其他法律主体做了区分,银行具有普通主体所没有的优势地位。明明是ATM机自己发生故障,但司法机关在解释法律时,将ATM机当作是金融机构,把多取钱的行为视为秘密窃取,从而构成盗窃罪。而盗窃金融机构,法律规定了比盗窃其他单位、个人更为严厉的处罚。也因此,才有许霆案由无期徒刑改判5年有期徒刑、何鹏则改判为8年有期徒刑。
对于类似案件,英国银行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追回。但是,ATM多吐钱的事故大都是吐出双倍面额钞票(一般是银行员工错放导致),每次都有几十到两百多人前去取款。例如英国大部分贷记卡每日最高取款金额为300英镑,几乎每次都有人借用和换用五六张银行卡去取。银行要向客户追回损失,需理清不同账户银行卡的记录以确定事实取款人、联系数十上百个客户、将他们20英镑面额的钞票改换成10英镑,这个过程还很有可能涉及更改客户账户的诉讼。这种追索流程的成本说不定比最后能追回的损失还高。这对银行来说,不如放弃追偿,向公众展示汇丰“信任客户的良知和体贴、公司将改进内部管理”的温和态度,还能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不过国外银行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宽宏大量”的。2002年8月份,英国一家银行的ATM机故障,不管储户输入什么密码、是否正确都会吐钱。导致银行损失100多万英镑,朱伯特一家人取走了13.441万英镑。最终47岁的朱伯特和他20岁的女儿被判15个月监禁。2009年英国投行的白领琼斯和她的丈夫,利用ATM机的故障,在3个月里取现300次,共非法占有银行6.1万英镑。最终,这对夫妇被判处9个月缓刑,250小时的无偿社会服务。当时被提款的银行,正是汇丰银行。
还必须注意到,在国外的ATM机多吐钱案例中,也并非总是银行大发善心“自吞苦果”,不追究持卡人多是因为保险公司已经对其损失有所介入。不论是ATM软硬件故障还是负责ATM的员工操作失误导致多吐钱,银行的财产损失风险有完善的路径转移給ATM机制造商以及保险公司,损失并不会由自身全部承担。
2009年1月,英国两台ATM机发生两次故障。其中,威尔士一家超市外的自动提款机在深夜出现“取一赠一”的故障,吸引许多顾客排队提款。2008年3月,英国赫尔市一家超市门前的自动提款机也“双倍吐钱”,直至取款机内现金取光,人们才离开。但是ATM机所属银行最后对此放弃追查。原因是银行方面认为追查这些人的费用开销更大,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银行的大度还是很罕见的,此次汇丰银行决定不追讨恐怕离不开特殊的理由。信息时代,在英国小镇上发生的事情,当天就能传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还让国内网民彻底“凌乱了”)。在欧元区银行业面临“挤兑潮”的大背景下,作为跨国金融巨头,作为从去年年底相继被标普和惠誉下调评级的汇丰银行,对舆论力量应该早就心里有数。
“完美公关”只为未雨绸缪?
在当前,欧债危机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且市场担心欧元区银行业发生挤兑潮的时候,汇丰银行“大度”地放200多位“英国许霆”一马,也可以算是为欧债危机恶化和希腊退出欧元区而未雨绸缪。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希腊银行家称,希腊银行业仅5月14、15日两天的时间内,存款流失规模就超过12亿欧元,占希腊银行总存款的0.75%。挤兑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欧元区的危机警告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传染”风险。几天后,西班牙央行称,3月底该国银行存款同比下跌4.2%。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自去年1月以来西班牙银行存款的流失金额位居欧元区第一,甚至高于希腊。
银行业发生挤兑迹象的同时,欧洲各国银行存款也会出现明显转移,资金从一些重债国的银行流向被认为财政状况更稳健的国家。也就是说在希腊、西班牙、法国等银行业大量流出存款的同时,英国、瑞士、德国和北欧等一些国家则成了这些存款的接收者。
从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存款就陆陆续续有流入德国的一些银行,毕竟德国在整个欧元区的表现始终“鹤立鸡群”。不过,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更多人开始选择将自己的存款存入非欧元区国家,显然瑞士和英国成了首选。
据媒体报道,其中大量现金流入英国,超过1400亿欧元存入该国四大银行。汇丰、渣打等业务侧重亚洲的大银行更成为储户的最爱。
对于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其实银行业早就有所准备。甚至可以说,欧元区系统已开始为希腊退出欧元区未雨绸缪。与华尔街银行业联系密切的美国风险管理咨询公司ICS顾问哈特穆特·格罗斯曼曾表示,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银行业就已经开始研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欧洲最大银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已为旗下15家希腊分支机构制定了应急计划,以防备希腊重新启用德拉克马(希腊的货币单位)。
今年5月底,《华尔街日报》引欧元区官员的话称,欧元区17国财政部官员已达成一致,认为有必要制定国别应急方案、以防希腊退出欧元区。这些方案要应对的将是现代金融体系发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件。在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情况下,它们要解决怎样为国债市场、银行部门和其他金融市场提供缓冲的问题。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的外部成员科尔也曾表示,不清楚欧债局势是否进一步发展,但英国政府鼓励银行增加更多资本,还呼吁英国银行为抵御欧债危机可能扩散做好准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汇丰银行表示不追讨多支付的钱,恕“英国许霆”们无罪,无疑作了一个完美的公关案例。赢得舆论赞誉从而改善形象,揽储以增加流动资本,抵御希腊及其他“欧猪几国”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