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至宁古塔间的道路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宁古塔为清发祥地,流人多集中于此,因有诸种之记录。吴桭臣《宁古塔纪略》记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九月二十日(11月1日)其父子南旋.自宁古塔出发,经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而抵山海关,又七日达北京。清初流人远谪,初在宁古塔,后乃发遣卜魁城(今齐齐哈尔市等地),故《宁古塔纪略》所志诸驿站,无异山海关至宁古塔间一交通里程表,兹作疏证如下。彼称离宁古塔,内眷送至一朗冈而别。按:桭臣又称一朗冈“即宁古镇城进京大路”。
其他文献
<正> 政府组织的移民政府的一贯提倡、鼓励、组织和帮助,是中国移民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国家曾多次利用移民作为推行其政治和社会统一、经济发展和抑富济贫等政策的主要工具。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提到的所有移民,几乎都是由政府组织的,并与戍边有关。西
<正> 1981年,学术界有人提出:“我国的国土海域面积很大,连同从我国大陆延伸到海洋中去的大陆架。”这可以说是我国“海洋国土”概念的雏形。后来,“海洋国土”这一概念逐渐在国内流行起来。目前,这个概念已在报纸、刊物和书籍中公开使用。概念虽然已经提出来了,但对这个概念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赞成者认为,凡应归我国管辖,对其底土、水中资源(包括专属经济区的矿物、生物资源和大陆架的矿物资源、定居种的生物)拥有所有权、支配权的海域,就是我国在海洋上的国土部分,应对其行使国际法赋予的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于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于1990年5月15日召开了“边疆史地研究与边疆现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总参军事地理研究室、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总参作战部边防处、总政联络部联络处和调研处、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国家海洋局、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国内部等军事部门、政府机关和宣传部门的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郝时远、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先照也应邀到会,并
<正> 1990年8月9日上午,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原边政研究所)教授林恩显、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尹建中访问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简称“边疆中心”),受到吕一燃主任等的欢迎与接待。林恩显先生是台湾中国边疆史地学的著名学者。尹建中先生是台湾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名学者。林恩显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祖辈移居台湾。尹建中祖籍山东省。这两位学者第一次来
<正> 1990年7月26日,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中见立夫副教授、日本大学法学部专任讲师加藤直人应邀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并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存宽研究员也应邀参加了座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大正同志向客人介绍了边疆中心近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和作为一个开放性研究机构的职能及其开展工作方法。日本学者中见立夫先生则介绍了亚非语
<正> 以副研究员景爱为负责人的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北方沙漠化与人类社会课题组(简称沙漠考古课题组),于1990年五六月间,对内蒙古西部吉兰泰盐池附近的乌兰布和沙漠和额济纳旗境内的戈壁沙漠(属巴丹吉林沙漠的西部)进行了近40天的考察,行程5200余公里。考察小组首先考察了吉兰泰盐池附近的乌兰布和沙漠的扩张,以及对吉兰泰盐池的危害。吉兰泰盐池在阿拉善左旗的北部,古称温池。自汉、唐以来,吉兰盐池即是西北内地采盐的重要
<正>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中苏关系中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其有内容不同的两种版本和这两种版本的交替出现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这两种版本是:1919年8月26日苏俄《消息报》公布的版本,和1920年3月3日苏俄驻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外交事务全权代表蒋纯交给中国驻伊尔库次克领事馆的苏俄政府1919年7月26日第1872号照会。两者
为推动中国区域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多元化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和西藏大学共同主办,西藏大学承办,《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新疆农垦经济》杂志社、《财经理论研究》杂志社和《西藏大学学报》协办的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球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于2019年8月16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
宁德畲族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三十多年的扶贫开发促进了畲族地区现代转型,表现在:加快完善畲族地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建立了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为缩小民族之间差距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村民文化自觉增强,畲族区域文化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得以强化。宁德畲族扶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中得出的启示是:注重畲汉共建全面小康,注重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是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注重引导畲族群众增进"
<正> 方壮猷(1902年~1970年).我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长于研究民族史、民族语言、宋辽金元史以及北方史地。原名方彰修;学名方兴:字欣安,一作欣奄、新安、心安。1902年6月28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区环山乡。方先生祖父、父亲都出身贫农.家境贫寒。先生幼时随祖母讨饭,少年时上山砍柴、给地主放牛,深切的感受到世道的艰难,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10岁入方氏族立明伦小学。1916年考入湘潭县第七区立振铎高等小学堂,1918年毕业。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