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一书向世人傳达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它不仅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促进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苏慧廉的《论语》译本被英国牛津大学认为是最好的中国典籍翻译作品。因此本文将对其译本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第一章主要通过对苏慧廉译本背景和意义的探究,同时运用“操纵论”理论,结合语言、社会、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分别总结对每一类的文化负载词的策略。其次,第二章主要通过操纵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苏慧廉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其译本独特的风格和策略。最后,通过对本文所做工作的总结,为以后的译者对译本进行分析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维度。
关键词:《论语》,苏慧廉译本,文化负载词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相关数据表明,自18世纪至19世纪以来,被译为中文的西方书籍已有万余本,译出的中文书籍却不到500册。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交流的失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而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论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1.2研究方法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从语言本身升华到了语言的文化层面。该理论认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改写和创造的过程,而改写和创造就是在众多的主观或是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对原文本的一定的操纵的过程。翻译或是改写的过程必然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还有赞助人的影响,这就是操纵论“三要素”。本文将从操纵论的视角下结合操纵论对苏慧廉译本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丰富《论语》英译方向研究的方法和视角。
第二章: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2.1文化与文化负载词
文化是复杂的统一整体内涵着知识、信仰、习俗、习惯、法律等。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虽然并未在生活中以有形的形式存在,但是它却不无时无刻的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文化转向”的趋势,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了,译者更重要的便是可以更加贴切的传递源语信息和文化。
2.1.1语言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中英文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有着固有的区别。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表现语言特点的一些词汇。例如,习语、俗语等。母语者习以为常,而异语者却完全不能理解。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苏译为“Nan yung frequently repeated the white Sceptre Ode. Confucius gave him his elder brother’s daughter to wife.”自古以来“三”字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在一些语境中,“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概数词。在母语文化中人们都会有直观的反映,而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却不然。在译文中,苏慧廉将其译为“frequently”,十分贴和源语的意义。这就体现了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知。源语意思为“南荣多次朗诵‘白圭’”。因此,苏慧廉准确的再现了源语的意义。再看“子曰:父在,观其志......孝矣。”苏慧廉译为“…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change from his father’s ways…”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风俗,即父亲去世后,儿子必须为父亲守孝三年,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孝子。因此,这里的“三年”就确指“三年”。而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要求译者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熟知。苏慧廉的译本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了中国传统习俗的内涵。
2.2社会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词汇。例如:官职、礼仪、祭祀等,中西在官位、礼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君取于吴,为同姓……”苏慧廉译为“…of the same surname as himself…”在这个案例中,苏慧廉添以注释解释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即同姓不能结婚。在中国古代,明文规定禁止同姓结婚,在医术并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主要是出于维护人们健康的目的。这句话主要是说,娶了同姓的女子就是不懂礼法。首先,苏慧廉的译本采取了直译的策略,因为中国人的姓氏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的直译可以使读者很顺畅的了解到同姓不能结婚的习俗,但是却不能理解句子内涵的意识形态,而苏慧廉又在译文后面加注,准确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无疑将这一文化负载词贴切的传达。可见,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还站在了译语接受者的角度来详解译文,这正是译者对文化意象的感知和自我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
2.3物质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我国古代出现的一些物器、衣物等。对这些名词的翻译就对译者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子曰:“斛不斛,斛哉!斛哉!”苏慧廉译为:“A wassail-bowl that is…”“斛”是一个典型的物质文化词,是古人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且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斛”是古代盛酒的容器,后来可以喻指一些东西不再存在。在此句子中,孔子主要强调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再也不如之前。而苏慧廉将其译为“wassail bowl”,对于这样一个文化负载词,译者不仅要传达直观意象,更要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其内涵的文化意象。由于物质文化词语的空缺,苏慧廉选择了异译的策略,但是其译本不够精确,也更使文化意象丢失。没有深层线索的传递,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孔子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和目的。
据以上案例分析,作为传教士的苏慧廉,首先应考虑自身需要传教的目的以及背后的支持方。因此,他选择归化翻译策略来处理。一方面,就是操纵论三要素中受其“赞助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自身的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主导。
第三章:总结
本文在操纵论的视角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释了苏慧廉译本的策略。苏慧廉对中国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中,苏慧廉较多的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在一方面,可以削弱读者的阅读障碍,而在另一个方面也深刻的诠释了中国的古典文化。
通过对苏慧廉译本的分析,可以从文化的不同维度来学习其翻译的策略和其独特的翻译风格,为典籍的英译提供新的研究维度和思路。《论语》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探讨,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郑德虎.上海翻译.2016(02)
[2]《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关键词英译的启示[J].张政,胡文潇.中国翻译.2015(06)
[3]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J].谭晓丽.上海翻译.2012(01)
[4]《论语》英译研究综述[J].李钢,李金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1)
[5]文化意象翻译的关联维度探解——以《论语》为例[J].邢颖慧.英语广场.2017(08)
[6]中国典籍英译国外阅读市场研究及启示——亚马逊(Amazon)图书网上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调查[J].陈梅,文军.外语教学.2011(04)
作者简介
刘延丽(1994-),女,汉族,河南洛阳市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关键词:《论语》,苏慧廉译本,文化负载词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相关数据表明,自18世纪至19世纪以来,被译为中文的西方书籍已有万余本,译出的中文书籍却不到500册。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交流的失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而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论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1.2研究方法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将翻译研究的侧重点从语言本身升华到了语言的文化层面。该理论认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改写和创造的过程,而改写和创造就是在众多的主观或是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对原文本的一定的操纵的过程。翻译或是改写的过程必然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还有赞助人的影响,这就是操纵论“三要素”。本文将从操纵论的视角下结合操纵论对苏慧廉译本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丰富《论语》英译方向研究的方法和视角。
第二章: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2.1文化与文化负载词
文化是复杂的统一整体内涵着知识、信仰、习俗、习惯、法律等。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虽然并未在生活中以有形的形式存在,但是它却不无时无刻的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文化转向”的趋势,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了,译者更重要的便是可以更加贴切的传递源语信息和文化。
2.1.1语言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中英文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有着固有的区别。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表现语言特点的一些词汇。例如,习语、俗语等。母语者习以为常,而异语者却完全不能理解。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苏译为“Nan yung frequently repeated the white Sceptre Ode. Confucius gave him his elder brother’s daughter to wife.”自古以来“三”字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在一些语境中,“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概数词。在母语文化中人们都会有直观的反映,而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却不然。在译文中,苏慧廉将其译为“frequently”,十分贴和源语的意义。这就体现了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知。源语意思为“南荣多次朗诵‘白圭’”。因此,苏慧廉准确的再现了源语的意义。再看“子曰:父在,观其志......孝矣。”苏慧廉译为“…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change from his father’s ways…”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风俗,即父亲去世后,儿子必须为父亲守孝三年,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孝子。因此,这里的“三年”就确指“三年”。而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要求译者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熟知。苏慧廉的译本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了中国传统习俗的内涵。
2.2社会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词汇。例如:官职、礼仪、祭祀等,中西在官位、礼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君取于吴,为同姓……”苏慧廉译为“…of the same surname as himself…”在这个案例中,苏慧廉添以注释解释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即同姓不能结婚。在中国古代,明文规定禁止同姓结婚,在医术并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主要是出于维护人们健康的目的。这句话主要是说,娶了同姓的女子就是不懂礼法。首先,苏慧廉的译本采取了直译的策略,因为中国人的姓氏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的直译可以使读者很顺畅的了解到同姓不能结婚的习俗,但是却不能理解句子内涵的意识形态,而苏慧廉又在译文后面加注,准确完整的传达了原文的信息,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无疑将这一文化负载词贴切的传达。可见,译者不仅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还站在了译语接受者的角度来详解译文,这正是译者对文化意象的感知和自我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
2.3物质文化负载词与苏慧廉的翻译策略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我国古代出现的一些物器、衣物等。对这些名词的翻译就对译者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子曰:“斛不斛,斛哉!斛哉!”苏慧廉译为:“A wassail-bowl that is…”“斛”是一个典型的物质文化词,是古人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且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斛”是古代盛酒的容器,后来可以喻指一些东西不再存在。在此句子中,孔子主要强调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再也不如之前。而苏慧廉将其译为“wassail bowl”,对于这样一个文化负载词,译者不仅要传达直观意象,更要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其内涵的文化意象。由于物质文化词语的空缺,苏慧廉选择了异译的策略,但是其译本不够精确,也更使文化意象丢失。没有深层线索的传递,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孔子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和目的。
据以上案例分析,作为传教士的苏慧廉,首先应考虑自身需要传教的目的以及背后的支持方。因此,他选择归化翻译策略来处理。一方面,就是操纵论三要素中受其“赞助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自身的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主导。
第三章:总结
本文在操纵论的视角下,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释了苏慧廉译本的策略。苏慧廉对中国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中,苏慧廉较多的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在一方面,可以削弱读者的阅读障碍,而在另一个方面也深刻的诠释了中国的古典文化。
通过对苏慧廉译本的分析,可以从文化的不同维度来学习其翻译的策略和其独特的翻译风格,为典籍的英译提供新的研究维度和思路。《论语》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探讨,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郑德虎.上海翻译.2016(02)
[2]《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关键词英译的启示[J].张政,胡文潇.中国翻译.2015(06)
[3]会通中西的文化阐释——以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为例[J].谭晓丽.上海翻译.2012(01)
[4]《论语》英译研究综述[J].李钢,李金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1)
[5]文化意象翻译的关联维度探解——以《论语》为例[J].邢颖慧.英语广场.2017(08)
[6]中国典籍英译国外阅读市场研究及启示——亚马逊(Amazon)图书网上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调查[J].陈梅,文军.外语教学.2011(04)
作者简介
刘延丽(1994-),女,汉族,河南洛阳市人,文学硕士,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