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 以我院早产儿母亲为对象,对其进行喂养指导及相关知识宣教 结论 母乳喂养后的早产儿,机体抵抗力得到增加,从而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 R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68-01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死亡率高,因此需加强母乳喂养及护理,这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喂养和营养问题成为决定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质量儿住院时间长短和生 存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1]。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而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关注早产儿的健康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呵护早产儿要从母乳喂养开始,研究发现,早产儿母乳中的成分和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要。
1 鼓励母亲树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早产儿先天发育不完善,吞咽动作慢,吸吮力弱,自主呼吸不平稳,加之早产儿体内激素偏低,有部分乳房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母亲从心理上不愿给婴儿哺乳,所以,我们应该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鼓励帮助早产儿母亲树立哺乳成功的信心,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相信自己乳汁更适合喂养孩子,使其了解认识到早产母亲的乳汁优于足月母亲乳汁,更优于牛奶,帮助产妇主动积极进行母乳喂养。一定要 将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及初乳的特殊作用讲述给产妇及家 属,使产妇更加深刻地懂得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便得到其很好 的配合。
2 指导喂养
加强母乳喂养的指导,断脐后半小时内Apgar≥8分的婴儿在保暖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告诉产妇早接触、早吸吮的好处,在喂养过程中注意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帮助婴儿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应注意观察有无吃奶后呼吸暂停或暂时性青紫、呛奶等表现,早产儿胃容量小、功能低,需要喂奶的次数更多,每日需喂养8-12次[5]。
对于吸吮能力差或不能直接吸吮的早产儿,首先要教会母亲挤奶的方法,母亲按时挤奶并挤在消毒的杯子或盘子中,然后用小匙或滴管喂养,喂养要少量多次,速度不可过快,以至引起呛咳,同时注意观察婴儿有无腹胀等不适,等婴儿变得稍微强壮些时再让他自行吸吮,母亲应尽量多挤几次奶,至少每3小时一次,以保持有足够的奶量,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指导母亲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
3 建立感情沟通
吃母乳带给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巨大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哺乳的过程中,对婴儿皮肤的接触、爱抚,目光交流,微笑和语音,可增进母婴感情,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哭闹,因为他们是被抱着哺乳,母乳喂养让妈妈学会读懂和相应婴儿发出的信号,有助于婴儿的行为发展,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
4 远离疾病风险
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包括早产儿以下疾病的风险,如乳糜泻、儿童癌症、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肥胖、扁桃腺炎、过敏和哮喘等,WHO对5项研究荟萃分析表明母乳喂养降低成年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早产儿黄疸的概率比足月儿的概率大很多,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多在出生后第1周出现,2-4周消退,出现黄疸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坚持频繁有效的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排除胆红素,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喂养一次,新生儿会排便频繁,从大肠有效地排出胆红素,病理性黄疸多是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1周后期到第2周左右达高峰,继续母乳喂养可能3-12周自然消退。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 食品,母乳喂养方式也为母婴情感交流,母亲感情 培养提供重要的途径[2]。国际卫生组织机构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等,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母乳喂养[3-4]. 实践证明,早产儿的喂养除了因婴儿发育不足,生活能力差,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及指导外,影响早产儿喂养的主要因素是产妇及家属异常的心理因素,护理人员更重要的是做好其心理护理,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培养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总之,母乳是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成份,促进婴儿的生长,促进脑和智力发育,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提高婴儿抵抗力,从全方位的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亦是对母婴双方都很重要的一个健康选择。
参考文献
[1]Cloheny JP,Eieherwald EC,Stark AK.Manual Of neo.natalare[M].Philadephia: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4:115—137.
[2] Silfverdal SA,Ehlin A,Montgomery SM.Breast—feeding and a subsequent diagnosis of measles[J].Aeta Paediatr yr,2009,98(4):715.
[3] Ahn Y,Kang H,Shin E.Pain assessment using CRIES,FLACC and PIPP in hJi risk infants Taehan Kanho Hakhoe Chi[J].2005,35(7):1401—1409.
[4] Nystrom K&Axelsson K.Mothers experience of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ir newborns[J].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Neonatal Nursing,2002,31:275—282.
[5] 王 晨,王丹华.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9—261.
【中图分类号】 R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68-01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死亡率高,因此需加强母乳喂养及护理,这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喂养和营养问题成为决定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质量儿住院时间长短和生 存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1]。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而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关注早产儿的健康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呵护早产儿要从母乳喂养开始,研究发现,早产儿母乳中的成分和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要。
1 鼓励母亲树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早产儿先天发育不完善,吞咽动作慢,吸吮力弱,自主呼吸不平稳,加之早产儿体内激素偏低,有部分乳房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母亲从心理上不愿给婴儿哺乳,所以,我们应该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鼓励帮助早产儿母亲树立哺乳成功的信心,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相信自己乳汁更适合喂养孩子,使其了解认识到早产母亲的乳汁优于足月母亲乳汁,更优于牛奶,帮助产妇主动积极进行母乳喂养。一定要 将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及初乳的特殊作用讲述给产妇及家 属,使产妇更加深刻地懂得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便得到其很好 的配合。
2 指导喂养
加强母乳喂养的指导,断脐后半小时内Apgar≥8分的婴儿在保暖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告诉产妇早接触、早吸吮的好处,在喂养过程中注意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帮助婴儿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应注意观察有无吃奶后呼吸暂停或暂时性青紫、呛奶等表现,早产儿胃容量小、功能低,需要喂奶的次数更多,每日需喂养8-12次[5]。
对于吸吮能力差或不能直接吸吮的早产儿,首先要教会母亲挤奶的方法,母亲按时挤奶并挤在消毒的杯子或盘子中,然后用小匙或滴管喂养,喂养要少量多次,速度不可过快,以至引起呛咳,同时注意观察婴儿有无腹胀等不适,等婴儿变得稍微强壮些时再让他自行吸吮,母亲应尽量多挤几次奶,至少每3小时一次,以保持有足够的奶量,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地指导母亲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
3 建立感情沟通
吃母乳带给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巨大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哺乳的过程中,对婴儿皮肤的接触、爱抚,目光交流,微笑和语音,可增进母婴感情,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哭闹,因为他们是被抱着哺乳,母乳喂养让妈妈学会读懂和相应婴儿发出的信号,有助于婴儿的行为发展,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
4 远离疾病风险
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包括早产儿以下疾病的风险,如乳糜泻、儿童癌症、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肥胖、扁桃腺炎、过敏和哮喘等,WHO对5项研究荟萃分析表明母乳喂养降低成年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早产儿黄疸的概率比足月儿的概率大很多,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多在出生后第1周出现,2-4周消退,出现黄疸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坚持频繁有效的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排除胆红素,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喂养一次,新生儿会排便频繁,从大肠有效地排出胆红素,病理性黄疸多是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1周后期到第2周左右达高峰,继续母乳喂养可能3-12周自然消退。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 食品,母乳喂养方式也为母婴情感交流,母亲感情 培养提供重要的途径[2]。国际卫生组织机构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等,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母乳喂养[3-4]. 实践证明,早产儿的喂养除了因婴儿发育不足,生活能力差,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及指导外,影响早产儿喂养的主要因素是产妇及家属异常的心理因素,护理人员更重要的是做好其心理护理,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培养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总之,母乳是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成份,促进婴儿的生长,促进脑和智力发育,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提高婴儿抵抗力,从全方位的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亦是对母婴双方都很重要的一个健康选择。
参考文献
[1]Cloheny JP,Eieherwald EC,Stark AK.Manual Of neo.natalare[M].Philadephia: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4:115—137.
[2] Silfverdal SA,Ehlin A,Montgomery SM.Breast—feeding and a subsequent diagnosis of measles[J].Aeta Paediatr yr,2009,98(4):715.
[3] Ahn Y,Kang H,Shin E.Pain assessment using CRIES,FLACC and PIPP in hJi risk infants Taehan Kanho Hakhoe Chi[J].2005,35(7):1401—1409.
[4] Nystrom K&Axelsson K.Mothers experience of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ir newborns[J].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Neonatal Nursing,2002,31:275—282.
[5] 王 晨,王丹华.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