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抗排斥反应的新型免疫抑制剂—Leflunomide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flunomide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二清乳氢酸脱氢酶的活性。

其他文献
T细胞CD2活化途径是T细胞激活的非特异途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分子与其配体LAF-3相互作用,不仅介导了T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非抗原依赖的粘附、激活,尚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及诱导免疫耐受。此外,CD2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了鸡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研究进展,并从组织分布、个体发育以及结构特征等方面对荷抗原的各亚群T细胞进行了阐述。
本文从酶免疫缺陷,基因转录调控缺陷的角度综述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基因研究进展,充分展示了分子生物学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制、诊断和今后基因治疗应用的广阔前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将增强我们在未来对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认识,虽然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靶细胞的临床应用仍然是个困难的问题。但基因缺陷的鉴别有利于精确的诊断也将为未来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血液中可溶性MHC Ⅰ类分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人工合成MHC分子亦具有免疫抑制效果。经大量实验筛选,人工合成相当于HLA-7·75~84肽能诱受者产生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国外正进行临床实验。人工合成MHC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发现,MHC肽能与TCR结合,使T细胞内Ca2+升高,T呈无反应性,另有报道MHC肽与细胞内HSP70结合形成肽(P)/HSP70复合物,类似于免疫亲和素
抗原免疫疗法、对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过敏原基因免疫、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是当前抗过敏免疫治疗的几个研究热点,这些研究方法显示了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良好前景。目前的抗过敏手段疗效有限并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新的疗法为发展有效的抗过敏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本文从巨噬细胞的活化及效应两方面综述了巨噬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新进展。
CD44分子是由单肽组成的糖蛋白家族,胞质外结构域有多个N-和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胞质内结构域可发生磷酸化,并可结合锚蛋白和G蛋白
红细胞CR1(ECR1)是机体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参与机体免疫调控的物质基础,其清除免疫复合物等能力受红细胞表面CR1的数量及结构的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和多种疾病和正常生理过程有关。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由先天遗传或后天获得因素引起。本文对ECR1数量和结构多态性与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并主要探讨了红细胞表面CR1的丧失机制。
期刊
银屑病是一种与多因素有关的炎症性皮肤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90年代发展起来的超抗原致病学说用于解释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超抗原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抗原分子可以活化比普通抗原多达数千倍的T淋巴细胞,活化的T细胞释放大量的淋巴细胞因子诱导角朊细胞及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是引起银屑病皮损内炎症细胞停留的关键。另一方面,在超抗原介导下,角朊细胞本身的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作用引起角朊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