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中贯穿审美教育思想是进行教学的强大动力。然而,当前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的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技工语文教学,对于审美教育的普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提高审美教育在技工学校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是当前技工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研究话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 应用
语文教学,作为国语教学的主要课程,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书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不论古今,都具有十分高的审美价值,对于陶冶性情、感发人的意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随着世界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新型的素质教育体系贯穿于教育中, 语文的审美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语文作为国学的优秀教材,其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近年来,语文在教学上一直强调教育改革的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中包含了众多的诗词歌赋,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所以,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之处在,学习者要站在审美视野的角度去学习,多方面的看问题。同时,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加强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使审美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二者相互关联,彼此密不可分。所以,对于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要寓美于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培养审美感,加强学生的朗读培养
技工学校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更加的注重,而语文对专业的课程则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语文教育中孕育着美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同时也在加强语文方面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是培养学生审美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审美产生的基础。技工学校的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重视语文的文章朗读,优秀的文章能够陶冶人的心情。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对于人的身心都有很好的启发,对课文进行朗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朗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审美感知力。同时,朗读可以将人的心、眼、口、耳并用,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是对作品的一种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悟文章感情的千变万化、九曲回肠,还能够在朗读中让学生产生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不仅对学生感官具有很強的冲击力,同时,朗读中的美学意境,在朗读时候的感官感受,眼前出现传神的描绘等,往往使得美学酣畅体现,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带入自己的感情,让语文教学别具一番风味。我们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例,作者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我们在进行这一首词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读出词中那种气势,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体现出来,自然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时候,加强记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培养艺术美,提高学生艺术欣赏
语文有很高的艺术美感,因此,语文课也如一门艺术课一样。对于技工学校来说,专业的课程可能更加的偏重,而语文却可以和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接上轨道。西方美学家罗丹说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对于计算机系广告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侧重于将语文和广告设计的内容、动画、标题联系起来,语文本身里面就有很多是广告所需求的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一幅广告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恍若一幅公益广告的画面。语文中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做好艺术美的审美观,把画带入语文,把艺术带入相对的专业,从而为学生创造美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美,带动学生的想象
语文不仅仅需要带动学生去欣赏美、发现美,还应该带动学生自己创造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语文里面有很多的意境是可以让我们自己去创造的。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些描写月光的名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想,想象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荷塘到底是怎样的,荷塘的月色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想象,让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身临其境。又如《鸿门宴》:“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一段描写的精彩之极,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当时项庄舞剑和项伯保护沛公的情景,让书中的情景还原于课堂,情景再现。
四、结语
技工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环境,给出不同的分析,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语文真正成为育人的关键课程。
【参考文献】
[1]葛儒钧.中等技工技术学校语文教学浅析[J].吉林教育,2010(01).
[2]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2009,12(2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 应用
语文教学,作为国语教学的主要课程,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书只是语文中的一部分,不论古今,都具有十分高的审美价值,对于陶冶性情、感发人的意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随着世界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新型的素质教育体系贯穿于教育中, 语文的审美教育更应该得到重视。语文作为国学的优秀教材,其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近年来,语文在教学上一直强调教育改革的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中包含了众多的诗词歌赋,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所以,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之处在,学习者要站在审美视野的角度去学习,多方面的看问题。同时,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加强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使审美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二者相互关联,彼此密不可分。所以,对于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要寓美于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培养审美感,加强学生的朗读培养
技工学校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更加的注重,而语文对专业的课程则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语文教育中孕育着美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同时也在加强语文方面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是培养学生审美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审美产生的基础。技工学校的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首先需要重视语文的文章朗读,优秀的文章能够陶冶人的心情。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对于人的身心都有很好的启发,对课文进行朗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朗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审美感知力。同时,朗读可以将人的心、眼、口、耳并用,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是对作品的一种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悟文章感情的千变万化、九曲回肠,还能够在朗读中让学生产生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不仅对学生感官具有很強的冲击力,同时,朗读中的美学意境,在朗读时候的感官感受,眼前出现传神的描绘等,往往使得美学酣畅体现,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带入自己的感情,让语文教学别具一番风味。我们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为例,作者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我们在进行这一首词的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读出词中那种气势,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体现出来,自然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时候,加强记忆,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培养艺术美,提高学生艺术欣赏
语文有很高的艺术美感,因此,语文课也如一门艺术课一样。对于技工学校来说,专业的课程可能更加的偏重,而语文却可以和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接上轨道。西方美学家罗丹说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对于计算机系广告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要侧重于将语文和广告设计的内容、动画、标题联系起来,语文本身里面就有很多是广告所需求的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一幅广告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恍若一幅公益广告的画面。语文中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做好艺术美的审美观,把画带入语文,把艺术带入相对的专业,从而为学生创造美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美,带动学生的想象
语文不仅仅需要带动学生去欣赏美、发现美,还应该带动学生自己创造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语文里面有很多的意境是可以让我们自己去创造的。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些描写月光的名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想,想象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荷塘到底是怎样的,荷塘的月色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想象,让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身临其境。又如《鸿门宴》:“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一段描写的精彩之极,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当时项庄舞剑和项伯保护沛公的情景,让书中的情景还原于课堂,情景再现。
四、结语
技工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环境,给出不同的分析,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语文真正成为育人的关键课程。
【参考文献】
[1]葛儒钧.中等技工技术学校语文教学浅析[J].吉林教育,2010(01).
[2]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