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日报》每天都要出报纸,它的发报时间不像其他日报只有24×7天这么简单,我们还要顾及全球几大时区的发行、统计工作,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信息系统有任何停机的时间,所以对系统升级的要求一下就提高了。”《中国日报》技术中心副主任甘永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信息化升级的压力所在。在如此紧张的运转下,《中国日报》的信息化并没有因噎废食,无论是在中国新闻的国际传播中,还是在纸媒的新媒体实践中,都扮演了先锋角色。
秉承“适用”原则
“《中国日报》是国内最早开始使用电子采编系统的媒体。大约在1987年左右,当时的副总编和技术主任就去美国调研考察,为报社引进了中国第一套采编系统。这为后来报社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其他媒体建设现代采编系统提供了参考对象。”甘永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先行者总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中国日报》自2002年开始启动新一代采编平台的建设,然而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大范围印制发行方面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日报通过借鉴国外采编系统的先进技术,与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共同开发出一套专门为《中国日报》量身定做的采编平台。经过将近4年的运作和调试,该采编系统的运用日臻完善, 很好地满足了采编团队采写、编辑等各项需求。
“2008年奥运前夕,中国日报再次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实现了网络的全面升级,建成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三个机房。”甘永清说。
在随后进行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企业检索系统等众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日报技术团队一直秉承 “适用”的原则来规划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适用”不仅是对业务的适用,更是对人、对报社的体制适用。
“别指望一次解决所有问题。”这是甘永清对中国日报技术团队、业务部门、供应商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信息化手段能实实在在落到业务中去的重要指导原则。
技术助力新媒体
现在,技术中心的基本职责已不再限于为报纸编辑、出版提供必需的技术保障,还要不断尝试使用新技术,引领传媒技术、媒体产品不断创新,为报纸适应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持。
2009年9月,技术中心开发并上线了iOS平台上的国内首个平媒客户端《China daily News》。不到半年,这个低成本客户端的下载用户就超过5万人,技术部门在新媒体业务拓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截至目前,中国日报的移动客户端在iOS、Android等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已超过67万次,其中苹果iOS平台上《China daily News》的下载量一直保持着新闻类APP亚洲第二、国内第一的成绩。
为更快推进《中国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眼下,技术中心正在着手整合各项社会资源,筹备新媒体联合实验室,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储蓄力量。
近日,中国日报社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了新媒体联合实验室,计划引进“社会计算模型”。何谓社会计算模型?甘永清向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计算机系统里面模拟一个植物的生长,系统中设置虚拟的阳光、水、土壤等条件,观察虚拟植物的生长情况,再与现实世界中同样条件下的植物做一个匹配,通过反复修正后就可以得出虚拟环境中的植物生长模型。过去,这种社会计算模型通常用于预测战争的发生时间、金融风暴的规模等,而甘永清认为,这套系统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包括用来做舆情分析、经营评估、事件预测等,随着大数据的盛行和社交媒体的泛滥,其蕴藏的价值几乎无法估量。
结束语
媒体转型需要行动
自2012年4月开始,《计算机世界》启动了报业信息化系列报道的相关采访,至本期告一段落。其间记者通过采访7家媒体的CIO、网站经理人和新媒体部负责人,从信息化进程、报网融合、新媒体业务拓展等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些媒体的探索经历。由于不同的属性和定位,媒体转型的道路各有不同。
眼下,很多报社正面临着自上世纪90年代上线采编系统之后的第二次信息化升级,即将不同的业务系统集成起来。同时,过去由业务驱动的报业信息化正在向技术驱动慢慢倾斜。例如《经济日报》CIO张俊海独创了将视频会议系统与采编系统对接的方法,让视频会议系统首次具备了文件传输、稿件调度审批等多项采编调度功能;《科技日报》也将打通内外网的新闻信息流和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作为今年的核心任务。在集成的过程中,技术部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备运维部门,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报社管理模式的构建中。
此外,推进报网融合也成为一些CIO的新任务,典型做法是搭建起综合发稿平台,组建新的采编队伍对报社稿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多种媒体发布出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机制常让新采编队伍感到处处掣肘,难以发挥自如。记者认为,将网站作为独立经营的公司可以赋予网站更大的自由度和生命力,这同样也适用于拓展新媒体业务。
脱离母体并非孤立无援,将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移植到新的媒体形态上,并且实现盈利,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课题。由于传播介质的变化完全能够引发内容和传播模式的变革,所以从内容生产环节开始,新媒体部门就要独出心裁。《北京青年报》立足于线下活动做足线上传播功夫;《三联生活周刊》则通过推出电子杂志、拍摄微电影等方式聚合了一大批的年轻读者;尽管新媒体的盈利模式比较模糊,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个不错的思路,例如光明网通过设计“光明云媒”、“云端读报”等新媒体产品,为传统资源提供了新的出口,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整合的难度,又可以迅速见到效益。这些做法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可以复制。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上述媒体都迎难而上,展示出了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其中值得同行借鉴的,不仅是那些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更是勇于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的行动力。
秉承“适用”原则
“《中国日报》是国内最早开始使用电子采编系统的媒体。大约在1987年左右,当时的副总编和技术主任就去美国调研考察,为报社引进了中国第一套采编系统。这为后来报社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其他媒体建设现代采编系统提供了参考对象。”甘永清在接受采访时说。
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先行者总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中国日报》自2002年开始启动新一代采编平台的建设,然而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大范围印制发行方面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日报通过借鉴国外采编系统的先进技术,与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共同开发出一套专门为《中国日报》量身定做的采编平台。经过将近4年的运作和调试,该采编系统的运用日臻完善, 很好地满足了采编团队采写、编辑等各项需求。
“2008年奥运前夕,中国日报再次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实现了网络的全面升级,建成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三个机房。”甘永清说。
在随后进行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企业检索系统等众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日报技术团队一直秉承 “适用”的原则来规划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适用”不仅是对业务的适用,更是对人、对报社的体制适用。
“别指望一次解决所有问题。”这是甘永清对中国日报技术团队、业务部门、供应商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信息化手段能实实在在落到业务中去的重要指导原则。
技术助力新媒体
现在,技术中心的基本职责已不再限于为报纸编辑、出版提供必需的技术保障,还要不断尝试使用新技术,引领传媒技术、媒体产品不断创新,为报纸适应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持。
2009年9月,技术中心开发并上线了iOS平台上的国内首个平媒客户端《China daily News》。不到半年,这个低成本客户端的下载用户就超过5万人,技术部门在新媒体业务拓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截至目前,中国日报的移动客户端在iOS、Android等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已超过67万次,其中苹果iOS平台上《China daily News》的下载量一直保持着新闻类APP亚洲第二、国内第一的成绩。
为更快推进《中国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眼下,技术中心正在着手整合各项社会资源,筹备新媒体联合实验室,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储蓄力量。
近日,中国日报社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了新媒体联合实验室,计划引进“社会计算模型”。何谓社会计算模型?甘永清向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计算机系统里面模拟一个植物的生长,系统中设置虚拟的阳光、水、土壤等条件,观察虚拟植物的生长情况,再与现实世界中同样条件下的植物做一个匹配,通过反复修正后就可以得出虚拟环境中的植物生长模型。过去,这种社会计算模型通常用于预测战争的发生时间、金融风暴的规模等,而甘永清认为,这套系统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包括用来做舆情分析、经营评估、事件预测等,随着大数据的盛行和社交媒体的泛滥,其蕴藏的价值几乎无法估量。
结束语
媒体转型需要行动
自2012年4月开始,《计算机世界》启动了报业信息化系列报道的相关采访,至本期告一段落。其间记者通过采访7家媒体的CIO、网站经理人和新媒体部负责人,从信息化进程、报网融合、新媒体业务拓展等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些媒体的探索经历。由于不同的属性和定位,媒体转型的道路各有不同。
眼下,很多报社正面临着自上世纪90年代上线采编系统之后的第二次信息化升级,即将不同的业务系统集成起来。同时,过去由业务驱动的报业信息化正在向技术驱动慢慢倾斜。例如《经济日报》CIO张俊海独创了将视频会议系统与采编系统对接的方法,让视频会议系统首次具备了文件传输、稿件调度审批等多项采编调度功能;《科技日报》也将打通内外网的新闻信息流和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作为今年的核心任务。在集成的过程中,技术部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备运维部门,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报社管理模式的构建中。
此外,推进报网融合也成为一些CIO的新任务,典型做法是搭建起综合发稿平台,组建新的采编队伍对报社稿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多种媒体发布出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机制常让新采编队伍感到处处掣肘,难以发挥自如。记者认为,将网站作为独立经营的公司可以赋予网站更大的自由度和生命力,这同样也适用于拓展新媒体业务。
脱离母体并非孤立无援,将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移植到新的媒体形态上,并且实现盈利,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课题。由于传播介质的变化完全能够引发内容和传播模式的变革,所以从内容生产环节开始,新媒体部门就要独出心裁。《北京青年报》立足于线下活动做足线上传播功夫;《三联生活周刊》则通过推出电子杂志、拍摄微电影等方式聚合了一大批的年轻读者;尽管新媒体的盈利模式比较模糊,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个不错的思路,例如光明网通过设计“光明云媒”、“云端读报”等新媒体产品,为传统资源提供了新的出口,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整合的难度,又可以迅速见到效益。这些做法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可以复制。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上述媒体都迎难而上,展示出了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其中值得同行借鉴的,不仅是那些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更是勇于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