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恶性肿瘤相关的静脉血栓(VTE)形成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恶性肿瘤并发VTE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癌症类型、分期、治疗和伴随疾病等。恶性肿瘤并发VTE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因其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容易造成漏诊,目前存在多种原发性和复发性VTE的风险模型来早期评估VTE发生率,但仍需其他预测因子来改善模型效果以进一步区分VTE高风险患者。这篇综述
【机 构】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科医学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科医学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科医学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科医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相关的静脉血栓(VTE)形成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恶性肿瘤并发VTE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癌症类型、分期、治疗和伴随疾病等。恶性肿瘤并发VTE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因其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容易造成漏诊,目前存在多种原发性和复发性VTE的风险模型来早期评估VTE发生率,但仍需其他预测因子来改善模型效果以进一步区分VTE高风险患者。这篇综述概述了恶性肿瘤相关VTE形成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的内在机制及VTE的防治等研究现状,以提高对VTE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5例,女性患者55例,且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均为关节内骨折或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等,骨折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位。对所有患者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5~26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咳喘膏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122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贴敷组和艾灸组,每组各61例,贴敷组61例患者采取三伏天穴位贴敷咳喘膏进行治疗,艾灸组61例患者在同期进行温和灸疗法,每年伏天治疗为1疗程,持续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状况,贴敷组明显优于艾灸组,结
导气针法是《黄帝内经》中一种重要的针法,临床应用范围广.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从导气针法的源流与发展、具体操作手法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对古今导气针法的定义、取穴原则以及针刺手法的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导气针法在慢性病和情志相关类疾病治疗上有较大优势,但操作手法精细,耗时较长,在临床推广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管壁纤维及弹性组织被破坏,发生病理性永久性扩张,进而导致慢性气道感染、反复急性加重,住院率、病死风险增加,加重了医疗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近年研究显示长期应用抗生素可显著改善气道炎症和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和病死风险。然而目前国内支气管扩张症的管理仍偏重于急性加重期治疗,缺乏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管理指南。本文将长期应用抗生素在支气管扩张症中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咳嗽高敏感综合征(CHS)是咳嗽反射的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出现异常,其主要特征是咳嗽敏感性增高,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CHS与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有相似之处,属于神经病理性疾病,使用神经调节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CHS机制主要包括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性增高,故本文从感觉传入通路、气道炎症和结构重塑、脑干调控机制和高级脑区调控环路等角度介绍CHS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87例,对酒精肝引发的肝硬化腹水、乙型肝炎引发的肝硬化腹水以及肝癌术后引发的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重点研究和记录。结果:本次研究中,因酒精肝引发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共31例,其治疗方法包括钠盐摄入的严控、利尿剂的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法和戒酒等,治疗后总有
菌群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肠道菌群与结肠癌,口腔菌群与口腔肿瘤。肺癌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来研究发现下呼吸道菌群可能通过改变肺部炎症、免疫、代谢微环境等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本综述就下呼吸道菌群失调与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近年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探索肺癌诊治新策略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以及联合吉西他滨三线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院共收治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化疗) 30例,对照组(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化疗) 30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血清E-钙黏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中
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
摘要:目的: 讨论对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阿魏酸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泽我院2014.1-2015.1年来我院收治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抗炎), 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总治疗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