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双井韭菜产业现状
1.1 产业现状
“双井韭菜”在2009年开始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最终被农业部核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巴彦大豆、阿城大蒜、嘉荫木耳、呼兰大葱、克山马铃薯等11个品种一同入选。
双井韭菜以前最大种植面积1.2万多亩,2013年减少到8000多亩。盛产期日供应哈市2万多斤韭菜,目前为1万多斤。其中,新兴村是双井韭菜的主产地,韭菜种植面积减少为1800亩左右。
1.2 减产原因
2011年冬天哈市降雪量极少,恰恰击中了双井韭菜生产的软肋,“冻害”重创了这个哈市最大的韭菜生产基地。韭菜是多年生草本作物,正常可以采收5~15年。而一般种植,前3年养根基本没收益,从第四年开始才进入正常收割时期,而绝产地块,相应的要“绝产”3年。
双井韭菜种植以大棚为主,秋冬要敞棚露天,只能开春后扣棚,受气候影响较大。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头茬温室韭菜3月初上市,比双井大棚韭菜早一个多月,对于双井韭菜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
2 发展出路及技术措施
2.1 充分利用各种优势,重振双井韭菜产业雄风
2.1.1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根据“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各地相应制定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哈市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积极注册蔬菜商标,改进蔬菜包装,加强宣传推介,培育哈尔滨蔬菜品牌。双井韭菜要借此“政策东风”打造地方知名品牌,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2 地缘优势
双井街道位居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上,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天蓝、地净、水清,是一块难得的“净土”,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2.1.3 技术优势
双井韭菜的种植历史已有三十多年,栽培经验丰富,农业科技力量雄厚,领导极为重视,农民会克服当前困难,充分利用韭菜种植设施及技术经验,积极促进绿色食品韭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
2.2 实施严格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措施,提升双井韭菜品质和档次
2.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害、抗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双井常用韭菜品种:竹杆青、鐵干青、二马莲、大马莲等。
2.2.2 大棚管理
2.2.2.1 扣棚
双井韭菜种植历史悠久,并逐渐形成了“大地越冬、立春扣棚、清明上市”的生产规律。正月扣棚才能高产。
2.2.2.2 施肥垫土
棚内土壤解冻后,清除枯叶干草,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10~18kg,混合均匀撒入畦内,铺垫厚1cm左右的细土,用铁耙反复耙耧,使粪土混匀,土壤疏松。
2.2.2.3 温度管理
扣棚初期,棚内外气温均较低,一般不通风。棚内气温2月份白天一般为20℃~25℃,适于韭菜生长;夜间棚内气温为2~5℃,最低气温为-3℃~0℃,时间较短,影响不大。3月份棚内气温逐渐升高,要及时扒开棚膜顶缝通风换气。5月上旬,经过几天大放风锻炼,可以揭掉棚膜,按露地栽培进行管理。
2.2.2.4 水肥管理
扣膜初期,棚内气温和地温均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小,土壤墒情较好的,可暂不浇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韭菜生长。韭菜长到5~10cm时,若土壤干旱,可浇水、追肥一次,每亩随水施硫酸铵15~20kg或人畜粪尿500kg,适时中耕松土。收割前3~5天可轻浇一水,及时通风换气,以利提高韭菜品质。收割韭菜后,要趁土壤墒情好,用铁耙轻刨或来回耙畦面,使畦土疏松,保墒增温,促使韭菜早出土。以后收每茬韭菜后都按照上述方法管理。
2.2.1.5 收获
春季大棚韭菜,一般在扣膜后30天左右收割头茬韭菜,一般收3~4茬。收割时要注意留茬高度,宜在鳞茎以上4-5cm处下刀,避免伤及鳞茎。双井韭菜清明前后割第一刀,按照行情10~20天左右一刀,收至五一。每亩每茬可收韭菜1000~1500kg。
2.2.3 撤棚膜后管理
2.2.3.1 追施农家肥
由于收割3茬韭菜,韭菜根株消耗大量养分,宜在最后一茬韭菜收割后,下茬韭菜株高8~10cm时,结合浇水,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每亩3000~4000kg。适时中耕松土,促使韭菜健壮生长,恢复生机。
2.2.3.2 及时摘除韭薹。
进入6月份以后韭菜陆续抽薹,应及早摘除韭薹供食用,减少养分消耗。
2.2.4 立秋后管理
立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适于韭菜生长,韭菜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供给充足的水肥,可使韭菜根株生长健壮,为来年春天扣棚打下良好基础。秋末适当控制追肥、浇水,以防韭菜贪青而导致回根晚。同时要定期喷药或灌药,及时防治韭蛆。土壤封冻前适时浇足防冻水。
2.2.5 病虫害防治
2.2.5.1 主要病虫害
病害:灰霉病。虫害:韭蛆、潜叶蝇、蓟马。
2.2.5.2 农业防治
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年~5年的轮作。
2.2.5.3 物理防治
糖、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 90% 敌百虫晶体 3:3:1:1:0.6 配成溶液,每亩放置一盆,随时添加,诱杀蝇类害虫。
2.2.5.4 药剂防治。
灰霉病:在韭菜每次收割后,及时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洒地面,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天一次,连续两次。
韭蛆:发现地蛆每亩用50%的乐斯本乳油750ml~800ml,兑水200kg灌根。在成虫发病高峰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8天一次,连续2次~3次。
潜叶蝇:在幼虫危害期,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7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在韭菜收割前15天停止使用。
蓟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1%阿维菌素乳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药时,注意喷心叶及叶背等处。在韭菜收获前7天停用。
1.1 产业现状
“双井韭菜”在2009年开始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最终被农业部核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巴彦大豆、阿城大蒜、嘉荫木耳、呼兰大葱、克山马铃薯等11个品种一同入选。
双井韭菜以前最大种植面积1.2万多亩,2013年减少到8000多亩。盛产期日供应哈市2万多斤韭菜,目前为1万多斤。其中,新兴村是双井韭菜的主产地,韭菜种植面积减少为1800亩左右。
1.2 减产原因
2011年冬天哈市降雪量极少,恰恰击中了双井韭菜生产的软肋,“冻害”重创了这个哈市最大的韭菜生产基地。韭菜是多年生草本作物,正常可以采收5~15年。而一般种植,前3年养根基本没收益,从第四年开始才进入正常收割时期,而绝产地块,相应的要“绝产”3年。
双井韭菜种植以大棚为主,秋冬要敞棚露天,只能开春后扣棚,受气候影响较大。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头茬温室韭菜3月初上市,比双井大棚韭菜早一个多月,对于双井韭菜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
2 发展出路及技术措施
2.1 充分利用各种优势,重振双井韭菜产业雄风
2.1.1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根据“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各地相应制定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哈市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积极注册蔬菜商标,改进蔬菜包装,加强宣传推介,培育哈尔滨蔬菜品牌。双井韭菜要借此“政策东风”打造地方知名品牌,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2 地缘优势
双井街道位居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上,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天蓝、地净、水清,是一块难得的“净土”,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2.1.3 技术优势
双井韭菜的种植历史已有三十多年,栽培经验丰富,农业科技力量雄厚,领导极为重视,农民会克服当前困难,充分利用韭菜种植设施及技术经验,积极促进绿色食品韭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
2.2 实施严格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措施,提升双井韭菜品质和档次
2.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害、抗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双井常用韭菜品种:竹杆青、鐵干青、二马莲、大马莲等。
2.2.2 大棚管理
2.2.2.1 扣棚
双井韭菜种植历史悠久,并逐渐形成了“大地越冬、立春扣棚、清明上市”的生产规律。正月扣棚才能高产。
2.2.2.2 施肥垫土
棚内土壤解冻后,清除枯叶干草,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10~18kg,混合均匀撒入畦内,铺垫厚1cm左右的细土,用铁耙反复耙耧,使粪土混匀,土壤疏松。
2.2.2.3 温度管理
扣棚初期,棚内外气温均较低,一般不通风。棚内气温2月份白天一般为20℃~25℃,适于韭菜生长;夜间棚内气温为2~5℃,最低气温为-3℃~0℃,时间较短,影响不大。3月份棚内气温逐渐升高,要及时扒开棚膜顶缝通风换气。5月上旬,经过几天大放风锻炼,可以揭掉棚膜,按露地栽培进行管理。
2.2.2.4 水肥管理
扣膜初期,棚内气温和地温均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小,土壤墒情较好的,可暂不浇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韭菜生长。韭菜长到5~10cm时,若土壤干旱,可浇水、追肥一次,每亩随水施硫酸铵15~20kg或人畜粪尿500kg,适时中耕松土。收割前3~5天可轻浇一水,及时通风换气,以利提高韭菜品质。收割韭菜后,要趁土壤墒情好,用铁耙轻刨或来回耙畦面,使畦土疏松,保墒增温,促使韭菜早出土。以后收每茬韭菜后都按照上述方法管理。
2.2.1.5 收获
春季大棚韭菜,一般在扣膜后30天左右收割头茬韭菜,一般收3~4茬。收割时要注意留茬高度,宜在鳞茎以上4-5cm处下刀,避免伤及鳞茎。双井韭菜清明前后割第一刀,按照行情10~20天左右一刀,收至五一。每亩每茬可收韭菜1000~1500kg。
2.2.3 撤棚膜后管理
2.2.3.1 追施农家肥
由于收割3茬韭菜,韭菜根株消耗大量养分,宜在最后一茬韭菜收割后,下茬韭菜株高8~10cm时,结合浇水,追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每亩3000~4000kg。适时中耕松土,促使韭菜健壮生长,恢复生机。
2.2.3.2 及时摘除韭薹。
进入6月份以后韭菜陆续抽薹,应及早摘除韭薹供食用,减少养分消耗。
2.2.4 立秋后管理
立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适于韭菜生长,韭菜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供给充足的水肥,可使韭菜根株生长健壮,为来年春天扣棚打下良好基础。秋末适当控制追肥、浇水,以防韭菜贪青而导致回根晚。同时要定期喷药或灌药,及时防治韭蛆。土壤封冻前适时浇足防冻水。
2.2.5 病虫害防治
2.2.5.1 主要病虫害
病害:灰霉病。虫害:韭蛆、潜叶蝇、蓟马。
2.2.5.2 农业防治
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年~5年的轮作。
2.2.5.3 物理防治
糖、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 90% 敌百虫晶体 3:3:1:1:0.6 配成溶液,每亩放置一盆,随时添加,诱杀蝇类害虫。
2.2.5.4 药剂防治。
灰霉病:在韭菜每次收割后,及时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洒地面,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天一次,连续两次。
韭蛆:发现地蛆每亩用50%的乐斯本乳油750ml~800ml,兑水200kg灌根。在成虫发病高峰期可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8天一次,连续2次~3次。
潜叶蝇:在幼虫危害期,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7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在韭菜收割前15天停止使用。
蓟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1%阿维菌素乳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药时,注意喷心叶及叶背等处。在韭菜收获前7天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