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电影《人与兽》的记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20次党代表大会上做了总结报告,题目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这就是后来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因为“报告”的出笼,苏联的文学和电影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爱伦堡在1954年斯大林去世以后写的《解冻》重新被人重视,这正暗示着一个新的文学艺术时期的开始。就像文革结束以后,卢新华的《伤痕》一样。他们小说的标题,直接成为那个时期作品类型的代名词。
  于是,在“解冻”的气候下,苏联出现了大量的不同于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的电影,如我们熟悉的《第四十一个》《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伊凡的童年》。然后格拉西莫夫又拍摄了道德三部曲:《人与兽》《记者》《湖畔》。苏联影片就此重新为电影定义,他们开始排除阶级性对人物关系的设置,试图表达人性复杂的价值意义。于是很快,《人与兽》进入中国。那时候母亲朱微明正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任职俄文翻译,一天,她接到任务,去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为《人与兽》做同声翻译。对于母亲来说,这变得那么重要,因为长期以来父亲的“反革命”身份,让她在厂里抬不起头。虽然她只是接受一个翻译任务,可是这任务的安排,已经寓意着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组织对她的重视。因为谁都知道,在这样的小礼堂放映,一般都是上面有重要人物要来,是他们在点名看片。这是属于内部放映,非同一般。
  今天看来,真实的状况里,并不一定赋予它那么多“被重视”的意义。可是当母亲长期被人歧视,在翻译了70多部苏联影片以后,几乎很难在演职人员的名单里看见自己的名字时,那份屈辱,时时提醒着她的“历史污点”:没有与反革命丈夫划清界限,依然保持着婚姻关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她必须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生存定位。所以,下意识里,她会用一种自欺欺人的感觉来掩饰现实。一个职业性的工作安排,会让她变得快乐,我们小孩也会因此感受到家庭气氛的变化。那终日朝北没有阳光的小屋,突然有了生气,母亲开始在那里翻箱倒柜,我站在边上也饶有兴趣地看着。她把压箱底的深蓝色全毛哔叽的列宁装拿出来了,当衣服套在她身上时,浓郁的樟脑丸味道扑鼻而来,它替代了香水味。也许,他们那一代人,早就忘记了香水的意义。她穿着这身衣服,不像一个知识分子,更像党的干部。但是,她是真的快乐,于是,那双小羊皮的靴子,也被擦得锃亮。一贯严肃的母亲,这一天却对我们笑容可掬,大概是因为这身打扮让她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或许她由衷地有一份骄傲和快乐。总之,她对着我们孩子在微笑。
  那时候,我一放学就在外面玩,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因为我不喜欢我们的家,家里有一种无声的压抑,黑黑的屋子,破旧的家具,那些从单位租赁来的桌子板凳,犄角上都会被打上一个小铁皮,小铁皮上写着家具的编号。屋顶上吊着一个40瓦的灯泡,有时白天都开着灯,电线会在空中晃晃悠悠,把别人的阴影投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回家就要趴在那里做功课。父亲在劳改,母亲是不坐班的,所以她整日在家背对着我们,趴在她的小桌前不停地翻译。那时候她似乎有永远都翻不完的东西,因为她正偷偷地翻译着苏联小说,挣外快,贴补家用。为了不让单位里的人知道,她改用了一个笔名,叫方煜,意思是“微明”,这是父亲给她起的名字。所以在家里,我们是不能随意发出声音影响母亲工作的。一个被社会鄙视和唾弃的童年,不知道被人尊重是什么感觉,低人一等变得很正常。只是,母亲要去给重要人物做同声翻译,这些事情也会让我们有一种“被抬举”的感觉。那天,我早早地回家了。母亲依然背对着我们坐着,在那里翻译,可是,从她的背上都能读到快乐,因为她没有脱下那件全毛哔叽的列宁装。妈妈问我:今天怎么那么早就放学了啊?
  我问妈妈:你的同声翻译译得好吗?
  她假装平淡地回答我:还行,他们都听懂了,就是我老是把野兽,念成“哑”兽,开始他们不大懂什么意思,后来就知道了。因为我是南方人,普通话不好。
  电影讲的是什么啊?
  讲啊,讲的是,老虎狮子都是有兽性的;但是兔子的胆小、懦弱,也是一种兽性。
  还有什么呢?
  还有,就是人性。
  人性是什么?
  人性就是有思想的,和动物不同,会想事情,是有道德和良心的标准。
  好深刻啊!于是就从这似懂非懂的一刻开始,我对格拉西莫夫充满了崇拜。后来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学校放《人与兽》,我特别激动地到处跟同学说,这是我妈妈翻译的。那时候我已经不年轻了,可是童年的记忆、虚荣,一直渗透在血液里,似乎这些虚荣的意识,可以颠覆我被歧视的感觉。我早早拿着小马扎到食堂里(我们的内参片都在食堂里放映),一开始的演职员表上,我没有看见妈妈的名字,后来看片子就老觉得不踏实。影片结束,全场都在鼓掌,而我却在滚动的字幕栏里寻找母亲的名字,最终没有看见。灯亮,一个同学走向我:没看见你妈妈的名字嘛!我说:他们就没有翻译这一栏。同学又说:配音演员、配音导演的名字都在上面。
  这种被人拆穿的现实,让我无地自容。《人与兽》的故事早就忘记了,似乎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片名却刻在我心里。我只能在灯光渐渐亮起来的食堂里,掩饰着自己羞辱的表情。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为什么没有她名字的缘故。但是那时,这些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这才明白,母亲从来不跟我们说实话,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她的工作状态,只知道她工作努力,颇有成绩。实际上她一直瞒着我们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面。这里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自尊心需要安抚,还有她自身的矛盾,她年轻时追随革命,那理想主义的信仰,却在某一天她毫无准备的时候,被现实撕扯得四分五裂。她战战兢兢地生活,为了抚养还未成年的五个孩子,更多的时候,她是要为自己无法解释的生活目标努力。
  但是,我们的记忆是被屏蔽的,我们想不明白这些事情,宁可不去想它。那纯洁得毫无瑕疵的主义,怎么会让她的身份沦为阶下囚?那时候,她总是口口声声跟我们说:相信组织!她有事,就会向组织汇报,为了党的事业,她随时准备放弃个人的一切。但是,事实上她又不是这么单纯,她始终没有跟父亲离婚,也很真诚又很有分寸地把自己改变成社会主义人格。她说着报纸上的套话,不断教育我们;同时又不断地嘱咐我们,必须学会一门技术,千万不要问政治,自己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这让我对自己是否会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毫不在乎,仅仅是顺着学校的教育说一句套话而已。   《人与兽》的故事,变得如此的遥远,可是,回忆往事的时候,却让我意识到兔子的兽性,是被集权塑造而成的。即使她/他并不希望具有这样的兽性,可是她又有多少勇气和胆量去完成自己的人性?她连思想都不敢具备,甚至默默地将思想保留在自己脑子里也不敢。她后来跟我说,总有那些监督的眼睛,贴满她的全身。文革结束,父亲平反,母亲老了,长久不敢去思考的脑子生锈了,她还是好几次试图翻译俄罗斯小说。可是她自己都发现,她的文字已经失去了原先的光彩。那些屈辱的岁月,不真不假的做人,最终磨蚀了她的才华和思想。
  我在读苏联电影史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像这个出生在1906年的格拉西莫夫导演,他几乎经历了完整的斯大林时期,他是从戴着面具,扮演苏联忠诚公民的角色开始的,1948年成功拍摄了《青年近卫军》,纯粹的斯大林精神作品;这里让我们看见的是真诚和忠贞不渝。你会相信,这一定是发自导演内心的作品,否则即使这样主旋律的电影,怎么依然打动我们?
  可是十年之后,他却同样真诚、深刻地拍摄完成了长达三小时长的《静静的顿河》。他是如何在内心保持着自己的一份思考?即使在斯大林的大恐怖时代(1938-1941),他活下来了。他做过告密的事情吗?他被陷害过吗?因为从1935 到1941年,他的拍片履历是空白的。他是怎样面对当时每天的日常生活?那时候,他的良心是否被折磨或者充满恐怖?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了老年?当我看见他自编自导的《湖畔》,那个长得胖胖的、一点都不好看的女孩,那是否是他自己的化身?影片描述了一个乡村姑娘爱情的迷茫。她长得很不漂亮,脸上甚至还有着雀斑,但她让周边所有的男人都为之着迷。她善良、真诚、聪明、善解人意;导演拖着我们这些观众,一起进入他的认知,深深地爱上了女孩,爱得很迷茫很犹豫。最后是女孩离开了村子。那是1970年,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年代,虽然政治上是残酷的,可是,你还是会闻到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气息,那些真情之间的难分难解的痛苦。在社会主义农庄的体制下,女孩爱上了有妇之夫,她不想让自己陷入其中,断然地选择离开村子,在她要离开的时刻,她走向图书馆,把书还了,那个年轻的、默默地爱着她的管理员,很沮丧,他问她:真的就这么走了?女孩回避了管理员的目光,她看着窗外说:我会回来的,等我坚强一点的时候,我还会回来的。于是,我们看见那无尽的盘山公路上,一辆破旧的长途汽车载着女孩走了。不知道她走向哪里,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影片结束。
  这是一部黑白片,上下两集,导演不紧不慢地描述着那个时期村子里的细节,细腻的光影,讲究的构图,精致的摄影,看得我泪流满面。这让我想到,波兰导演波兰斯基说的:我愿意伊芙琳(他导演的美国影片《唐人街》里的女主)在最后死去,因为我认为,在这部表现腐败与不公的影片中,我们不需要充当伸张正义的人。我认为,必须让好人失败,让观众在走出影院时仍然因不公而感到失望。我还记得在《鼠与人》(刘易斯·迈尔斯通导演,1939)的结尾,我是如何痛哭流涕,记得影片留给我多么根深蒂固的回忆。倘若影片结局圆满,倘若伦尼未被杀死,我就不会哭,而且无疑会在几天之后忘记这部影片……当时我十四五岁,我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我对好莱坞一些成年人竟不懂得这个规律而惊讶不已!
  于是,格拉西莫夫更多留给我的,也是根深蒂固的记忆,或许那个女孩的迷茫,正是他自己对良心、道德的迷茫。多想知道他是怎么走过来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有时会像一面镜子,照清我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人与兽》讲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可是那些和它有关联的东西,我也有着根深蒂固的记忆。
其他文献
1990年春节前夕,《上海文化年鉴》摄影记者管一明敲开了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的家门。25年过去,管一明先生至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汤家悬挂在五斗橱和窗台下林林总总数十张贺年卡。满头银发、身着绒线外套端坐在写字台前的汤晓丹语调迟缓而清晰地说:“这都是我的学生和两个儿子从世界各地寄给我的,看到这些卡片,就像看到了这些孩子们。”  那一年的汤晓丹,已年届八旬,留下优秀电影作品无数,亦有遗憾点点。资料显示,在完
随着中小型水电站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促使其检修工作可以更安全、优质、高效、标准的完成,确保系统工作可以安全、平稳的运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融入水电设备的发展
该篇论文的主题就是想结合作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认识,来分析和试图回答该院的这个问题.探讨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并择要对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发展进行展开讨论.
该文以国有企业车间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镀锌车间为背景车间,对如何将目标管理思想运用在车间管理中这一命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首先,该文对目标管理
第34届节能绿色墙体屋面产业博览会将于2020年9月22日—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确保展会安全、有序、圆满举行,切实维护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期刊
长期以来,国有铁路施工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人事管理局限于消极地"管人",忽视了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的需要,限制了企业
该文通过对一家大型现代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其生产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和辅助生产管理职能,并指出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
该文就在生龙达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对目前中国风险投资的法律组织形式、风险控制的制度安排、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以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如何与风险投资基金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rn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性推动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结合后疫情时期砖瓦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国家
期刊
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遗产的有47处,我到过40处,你去过的不一定比我多。2014年上海推荐老百姓去参观的博物馆(含纪念馆、展示馆、故居、美术馆等)有130个,我参观过64个,虽然一半都不到,你也不一定比我多。请允许我随看、随想、随说——  上海电影博物馆里,孙瑜和赵丹不在显著位置,也没有专门区域作专门介绍,好像上海电影界多了或者少了这两位无所谓。想想也是,这两人辞世前有多长日子没有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