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屁事:有的动物一屁定生死,有的动物永远憋不出一个屁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一天,小明和他的女友坐在沙發上逗猫。忽然之间,抱着猫咪的女友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臭味。她下意识跟猫咪对视了一眼,发现它也一脸嫌弃的表情。她转过头用眼神指责了一下小明。秒懂的小明,无辜地解释道这臭屁是猫咪干的。一开始女友怎么都不肯相信,她觉得可爱的猫咪才不会放屁。为了证明自己,小明只好让女友凑到猫屁屁那里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干呕了几下的女友将小明轰出了家门。而肇事的猫咪却依旧被她捧在手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是的,跟人类一样,猫咪也会悄无声息地放出臭屁,并且非常臭。有时候,猫咪放完屁后立刻跑掉,估计是怕自己被臭晕。
  不只是猫,养狗的朋友就知道狗也是“放屁”高手。拜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所赐,狗狗屁的臭味程度跟人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是不是所有动物都会放屁?有些动物凭什么就能不放屁?如果人类活生生将屁憋回去,又会发生什么?
  01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会放出臭屁,唯独有一种不会,那就是拉个屎都要爬下树的树懒。我们知道在动物界,树懒是新陈代谢最缓慢的一支队伍。它们的基础代谢率,还不到其他同等大小的哺乳类动物的一半。有时候消化几片叶子,树懒所需要的时间就长达一个多月。
  也正因为如此,树懒摆脱了放屁排气带来的尴尬。按理来说,哺乳动物的屁主要是由消化作用所产生的。微生物将肠道中的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
  那以植物为食的树懒,难道不会产生这些气体吗?答案是会的。树懒的肠道菌群确实会产生大量的甲烷,但这些气体并不会通过放屁排出,而是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进而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我们知道树懒无论做什么,行动都相当缓慢,就连拉屎也是,它们大约间隔三周才排便一次。试想一下,这些积聚的气体如果不是通过呼吸而是肛门排出体外,那不知要几时才能排放完。而气体无法排出体外,对树懒来说是十分危险的。这意味着它们的消化系统或者饮食出现了问题,有可能把它们的肚子撑到爆炸。
  你别说,还真有因为不能及时放屁而自然爆炸的生物。它们就是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灰鳉。它们的英文名是Bolson pupfish,而pups在英语俚语中就是放屁的意思。这可不是特地贬低这种物种,反倒是名副其实的体现,因为放屁对它们来说太重要了。
  灰鳉主要的食物是水底沉积物中的藻类以及其他有机生物。每当夏季时,水里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此时藻类会产生气泡,灰鳉便会将这些气泡和藻类一并吞下,导致体内气体积聚,肠内充气。
  当它们的腹部不断鼓胀的时候,整条身子就会失去平衡而无法游动,只得漂浮在水面。此时,放屁就成了它们唯一的解脱方式。因为只有通过放屁,它们才能恢复正常,自由游动。
  倘若灰鳉不能及时地排出这些气体,暴露在水面的它们,就容易成为苍鹭等鸟类的食物。当然最惨烈的还是自爆而亡,因为肠内气体过多会造成灰鳉肠道破裂,原地死亡。就有人曾经发现将近300条灰鳉由于这种原因死亡。所以对这种鱼来说,要是不放屁,它们很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02
  除了灰鳉外,还有一种索诺兰珊瑚蛇也会用放屁来决定自己的生死。不同的是,这种蛇是通过“放屁”来驱赶捕食者。
  且慢,像光溜溜的蛇连屁眼都没有,从哪里判断它们在“放屁”呢?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放屁都是少不了屁眼的。但其实除了嘴以外,只要存在一个洞能让体内的气体排出来就算是“放屁”了。由于动物体内的肠道和泄殖腔各不相同,所以这个洞不一定非得在臀部上。这也意味着,除了消化产生的气体,屁中的气体大多数来自于我们吞下的空气。
  像那些通过泄殖腔呼吸的乌龟,它们其实也是在放屁,因为在吸入空气后,从肛门将其排出。而索诺兰珊瑚蛇身上有一个专门的泄殖腔即是肛门状的孔洞,能够吸入空气。当遇到捕食者的时候,它们就会将囤积已久的气体排出,并发出响亮的声音,从而吓跑掠食者。
  类似地,很多动物的屁都对它们本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鳞蛉幼虫的屁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能将白蚁等猎物熏晕。然后,它就能美滋滋地就着自己的屁下饭了。
  比如我们常拿来做成罐头的鲱鱼,就会用屁来相互沟通。这些屁能使得这些鱼在黑暗的时候聚集在一起。因此,科学家认为放屁对于鱼类来说有一定的交流作用。
  虽说放屁用处多多,但鸟类是不会放屁的。理论上鸟儿也是有肛门的,为什么它们不会放屁呢?目前科学认为这是因为鸟类的肠道很短,且它们消化食物的速度相当快,能够边吃边拉。因而,有科学家推测,鸟儿肠胃中的食物还没有经过消化产生气体这一环就拉出来了,从而也就没有气体需要排放。
  尽管它吃东西时也会吸入空气,但由于鸟类都会反刍,所以鸟能轻松地通过打嗝的方式,将气体从胃里排出来。鸟打嗝的声音类似于放屁声,不少人就误以为鸟会放屁了。
  倘若鸟儿是不可能会放屁的,那作为鸟类的鹦鹉也不会放屁才对。然而,仍有不少人发现鹦鹉会放屁。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鹦鹉在模仿人类放屁的声音。也就是说,你听到的鹦鹉放屁的声音还是从它们的口中发出来的。
  我们知道人类放出的屁可以分为安静的蔫屁和高调的响屁。一个人每天平均要放10-20次屁,总排气量约为 470—1500毫升。由于硫化氢的存在,人们屁的臭味通常会令人想起臭鸡蛋的味道。
  有些场合为了避免尴尬,我们都会努力把屁憋住,夹紧屁股绝对不放。可你有没有想过,你以为消失了的屁究竟去哪里了呢?
  其实它随着血液转移到了全身循环,然后到达肝脏,被肝脏过滤后,再转移到肺部。最后,屁会伴随呼吸,被你从嘴巴里呼出来了。那问题来了:这样的呼吸,会有臭屁味儿吗?
  这就视情况分析了,如果你憋住的屁是没什么臭味,那就还好。但如果被憋住的是个臭屁,那确实有可能混进你的口气中,你身边的人就可能发现你突然变“重口味”了……
其他文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菌确实能够启动并加速岩石风化成为泥土的过程。  我们脚下的土地面积庞大,似乎一直不变。但泥土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却一直是一个谜。科学界用地质学和气象学知识在时间的维度上,解释了这个神秘的问题。岩石通过风化反应形成泥土,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过程很难观测。  长期以来,人们都相信,有生物参与了这个过程(在地球上,生命活动几乎无处不在),科学家们也从理论上证实了这个可能性。然而,从没有
期刊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掀起一场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抓手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无疑,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企业多年来“招工难”“用工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助力许多企业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上攀升,成为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所引发的社会效应,例如“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及造成的潜在失业风险、技术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你知道地球上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物种是什么吗?有20种颜色的蝴蝶?还是每20分钟就分裂一次、不停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菌?  事实证明,目前的记录保持者可能是一种生长在朽木上的菌类。与之相对的是猞猁,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这对猞猁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意味着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对生物是有利的。  遗传多样性究竟是什么?物种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呢?  从本质
期刊
4月9日,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迎来了终审判决——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案中,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纹识别信息。"第一案"的落槌,再度激起对人脸识别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话题的讨论。如何让人脸识别既便捷、又安全,成为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
期刊
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MXene的涂层和相关新型织物。新的MXene涂层是一种二维材料,具有导电性,已被证明在阻挡电磁波方面非常有效,并可能阻挡有害辐射,还可以编织到服装和其他配件中。  随着制造商将传感和通信技术融入智能织物中,对能够阻挡电磁波的织物需求正在增加。研究人员认为,涂有MXene的织物,可以屏蔽设备追踪和黑客攻击,同时保护人们免受强烈的微波辐射。  可穿戴设备也可能
期刊
目前在很多领域,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帮人类完成高危、高难的工作。如今的机器人已不再只是“钢铁战士”,生命基本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赋予纳米机器人“血肉之軀”。  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DNA机器人,能在纳米尺度上执行任务,因此它可以在人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这也让很多科研人员看到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在2020年10月30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讲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
期刊
科学家知道平菇以蛔虫为食已有数十年历史,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平菇毒素的工作机制。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平菇是肉食植物。很自然地,他们猜测在人类所有的素食食物中,平菇是唯一一个肉食者。  这里的肉是真的肉。线虫也被称为蛔虫,它们拥有肠道、神经、肌肉以及原始的欲望和梦想。平菇能够在与线虫接触时给它下毒,并在几分钟内使其瘫痪。接着,平菇会将自己的纤维注射到线虫身体中,以溶解其中物质,并进一步消化
期刊
据外媒报道,4月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蚊子的肠道基因,使它们将抗疟基因传播给其物种的下一代,或许可作为一种遏制疟疾的颇具前景的方法。该研究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蚊子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降低其传播疟疾的能力的一系列步骤中的最新一步。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支持这种方法,它可以为减少疟疾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疟疾寄生虫对抗疟药的抗药性日益增
期刊
当人类犯困时,只要躺入温暖的床铺,闭上眼睛就行了,但对于动物们来说,睡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自然界开放的环境中,睡觉时过分放松警惕会让它们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为了安全高效地休息,它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千奇百怪又机智过人的睡觉姿势就这样诞生了。  马——能站着绝不趴着  馬的睡姿有多种:躺着、趴着或者靠着,但大多数时候马是站着睡觉的。这种睡眠习惯来自于马的生存本能。马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
期刊
一些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约40亿年前。当时,地球还在接连不断地遭受太空巨石的轰击,但这些生命却坚强地延续了下来。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各式各样的大灾难,每一次都如同末日降临。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撞击、大规模火山喷发、突发性气候变化……这些灾难杀死的生命不计其数。在几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当时的大部分物种甚至都被抹除一空。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然而,生命最终总能卷土重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