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很重要。由于世界上每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数学的存在,因此在小学阶段,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一
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
小學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具备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材、进行教学等各环节中,都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数学是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数学抽象性的第一特点在于它研究思想材料。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大自然本身,数学研究的对象则是经过人加工了的思想,一种人对自然界的概括和认识。
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学好数学,掌握本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本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要素”。
1.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教学珠算时,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由于它简单易学,运算方便,不仅通行中国,而且远传至东亚及欧洲各国。结合“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教学,介绍我国在公元前商朝就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根据教学过程要素,适时渗透。教师通过渗透要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还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教学“重量单位”时,补充习题:“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2亿人可以节约12亿粒米,重量是2970000克,合多少千克?”学生算出合2970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21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改革前后人民收入对比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结合技能训练要素,培养习惯。数学的精确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良好习惯主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学生能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要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
三
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五年级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第24、25、26这三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18块、54块、50块,请制成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前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无比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
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目标等方面获得发展;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认真地倾听,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是自信的体现;在交流后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
总之,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一
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
小學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具备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材、进行教学等各环节中,都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数学是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数学抽象性的第一特点在于它研究思想材料。自然科学的对象是大自然本身,数学研究的对象则是经过人加工了的思想,一种人对自然界的概括和认识。
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学好数学,掌握本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本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要素”。
1.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教学珠算时,教师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由于它简单易学,运算方便,不仅通行中国,而且远传至东亚及欧洲各国。结合“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教学,介绍我国在公元前商朝就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记数方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种记数方法的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根据教学过程要素,适时渗透。教师通过渗透要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还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教学“重量单位”时,补充习题:“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2亿人可以节约12亿粒米,重量是2970000克,合多少千克?”学生算出合2970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21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改革前后人民收入对比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结合技能训练要素,培养习惯。数学的精确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良好习惯主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学生能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要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
三
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五年级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第24、25、26这三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18块、54块、50块,请制成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前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无比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
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目标等方面获得发展;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认真地倾听,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是自信的体现;在交流后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
总之,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