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城市间的对标?简单地说就是一座城市瞄准比自己发展程度更高的城市进行比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的过程。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确实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模版,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优等生成为了主要的标杆。
去年,武汉在“双胜利”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社会治理要对标北京,营商环境对标上海,科技创新对标深圳,智慧城市对标杭州。
而对标口号喊得最响、实施方案最认真的城市当属青岛,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学深圳、赶深圳”,强调“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也要做到”,并且把学深圳的目标细化到各个行政区。
同在山東的济南提出的对标城市是上海。2019年5月济南派出70余名领导干部组成的考察团前往上海全面学习,这样的阵仗在类似的考察中也实属罕见。
另一个北方城市西安提出了“振兴西安,全面对标成都”,“西安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和成都的指标比一比、赛一赛,派挂职干部去成都取经,把西安的指标体系对接上。
不仅二线城市将对标作为加速发展的法宝,作为“学霸”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也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对标城市。《上海市城市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广州在本世纪初也提出要对标汽车城底特律,后来金融危机五大湖城市全部衰落,广州又将对标的目光投向了洛杉矶。
对标热的出现反应出地区发展中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相对落后城市对于发展的渴望。就曾经有官员在内部会议上坦言:“对标管理是应对激烈城市竞争的重大举措。当前面临的城市竞争愈发激烈,可以说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比如,作为常常被用来对标的城市杭州,既担心被南京超越,又担心与苏州的差距扩大,不停地完善自身,补齐短板。
地区间的竞争,对于中国经济这盘大棋而言是一大推动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动力。但,对标之下究竟学什么,才是城市对标热度以外应该有的冷思考。
城市的对标学习绝非简单的“克隆”与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高水平、高标准的系统学习。
对标城市要找到自己的不足,而后通过创新而不是模仿去实现自己的进步甚至是超越。无论对标哪个城市,都需要站在本地化的视角去进行审视和行动,既不要埋没自身的长处,发挥自身的特点,也不能单纯求快囫囵吞枣,必须做到精准落地、复制推广、力求实效。
城市对标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试图通过对建筑物和硬件设施的照搬照抄,实现城市的提升,其中对于摩天大楼的崇拜尤为突出。像义乌、华西村等县级市和村镇,也建起了超过300米的高楼,没有产业和人口基数做后盾,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和生活方式的模仿,无异于东施效颦。这些毫无意义的拔高,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甚至加大了城市的负荷,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让城市对标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政策、路线、战略的复制粘贴。
又如,随着直播卖货这种新经济形式的兴起,广州、杭州等多地都提出了要打造“电商直播之都”。然而,电商直播的背后离不开丰富、低价的商品供应,如网红直播第一村义乌的北下朱村,汇集了5 000多名短视频从业者,平均每天送出订单在60万件左右,其背后依托的正是义乌小商品市场8万多个商铺。
显然,城市的发展没有一个普适性的标准模板,其外形能够模仿、学习,而内在的城市气质却难以复刻,那些盲目对标拍脑门就上的项目其结果只能是四不像。如何避免机械性对标、政策趋同,以及如何突出城市本身的气质与资源禀赋,是需要事先思考的问题。
每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总能引领一个时代。能否开辟新赛道、培养新优势,告别运动式造城热、对标热,立足于城市自身,回归城市服务于人,而非人服务于城市,城市才有可能创造出人文气息、创造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才有人可以前赴后继谱写城市文明。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确实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模版,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优等生成为了主要的标杆。
去年,武汉在“双胜利”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社会治理要对标北京,营商环境对标上海,科技创新对标深圳,智慧城市对标杭州。
而对标口号喊得最响、实施方案最认真的城市当属青岛,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学深圳、赶深圳”,强调“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也要做到”,并且把学深圳的目标细化到各个行政区。
同在山東的济南提出的对标城市是上海。2019年5月济南派出70余名领导干部组成的考察团前往上海全面学习,这样的阵仗在类似的考察中也实属罕见。
另一个北方城市西安提出了“振兴西安,全面对标成都”,“西安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和成都的指标比一比、赛一赛,派挂职干部去成都取经,把西安的指标体系对接上。
不仅二线城市将对标作为加速发展的法宝,作为“学霸”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也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对标城市。《上海市城市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广州在本世纪初也提出要对标汽车城底特律,后来金融危机五大湖城市全部衰落,广州又将对标的目光投向了洛杉矶。
对标热的出现反应出地区发展中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相对落后城市对于发展的渴望。就曾经有官员在内部会议上坦言:“对标管理是应对激烈城市竞争的重大举措。当前面临的城市竞争愈发激烈,可以说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比如,作为常常被用来对标的城市杭州,既担心被南京超越,又担心与苏州的差距扩大,不停地完善自身,补齐短板。
地区间的竞争,对于中国经济这盘大棋而言是一大推动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动力。但,对标之下究竟学什么,才是城市对标热度以外应该有的冷思考。
城市的对标学习绝非简单的“克隆”与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高水平、高标准的系统学习。
对标城市要找到自己的不足,而后通过创新而不是模仿去实现自己的进步甚至是超越。无论对标哪个城市,都需要站在本地化的视角去进行审视和行动,既不要埋没自身的长处,发挥自身的特点,也不能单纯求快囫囵吞枣,必须做到精准落地、复制推广、力求实效。
城市对标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试图通过对建筑物和硬件设施的照搬照抄,实现城市的提升,其中对于摩天大楼的崇拜尤为突出。像义乌、华西村等县级市和村镇,也建起了超过300米的高楼,没有产业和人口基数做后盾,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和生活方式的模仿,无异于东施效颦。这些毫无意义的拔高,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甚至加大了城市的负荷,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让城市对标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政策、路线、战略的复制粘贴。
又如,随着直播卖货这种新经济形式的兴起,广州、杭州等多地都提出了要打造“电商直播之都”。然而,电商直播的背后离不开丰富、低价的商品供应,如网红直播第一村义乌的北下朱村,汇集了5 000多名短视频从业者,平均每天送出订单在60万件左右,其背后依托的正是义乌小商品市场8万多个商铺。
显然,城市的发展没有一个普适性的标准模板,其外形能够模仿、学习,而内在的城市气质却难以复刻,那些盲目对标拍脑门就上的项目其结果只能是四不像。如何避免机械性对标、政策趋同,以及如何突出城市本身的气质与资源禀赋,是需要事先思考的问题。
每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总能引领一个时代。能否开辟新赛道、培养新优势,告别运动式造城热、对标热,立足于城市自身,回归城市服务于人,而非人服务于城市,城市才有可能创造出人文气息、创造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才有人可以前赴后继谱写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