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热下 城市的终极博弈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城市间的对标?简单地说就是一座城市瞄准比自己发展程度更高的城市进行比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的过程。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确实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模版,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优等生成为了主要的标杆。
  去年,武汉在“双胜利”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社会治理要对标北京,营商环境对标上海,科技创新对标深圳,智慧城市对标杭州。
  而对标口号喊得最响、实施方案最认真的城市当属青岛,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学深圳、赶深圳”,强调“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也要做到”,并且把学深圳的目标细化到各个行政区。
  同在山東的济南提出的对标城市是上海。2019年5月济南派出70余名领导干部组成的考察团前往上海全面学习,这样的阵仗在类似的考察中也实属罕见。
  另一个北方城市西安提出了“振兴西安,全面对标成都”,“西安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和成都的指标比一比、赛一赛,派挂职干部去成都取经,把西安的指标体系对接上。
  不仅二线城市将对标作为加速发展的法宝,作为“学霸”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也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对标城市。《上海市城市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广州在本世纪初也提出要对标汽车城底特律,后来金融危机五大湖城市全部衰落,广州又将对标的目光投向了洛杉矶。

  对标热的出现反应出地区发展中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相对落后城市对于发展的渴望。就曾经有官员在内部会议上坦言:“对标管理是应对激烈城市竞争的重大举措。当前面临的城市竞争愈发激烈,可以说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比如,作为常常被用来对标的城市杭州,既担心被南京超越,又担心与苏州的差距扩大,不停地完善自身,补齐短板。
  地区间的竞争,对于中国经济这盘大棋而言是一大推动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动力。但,对标之下究竟学什么,才是城市对标热度以外应该有的冷思考。
  城市的对标学习绝非简单的“克隆”与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高水平、高标准的系统学习。
  对标城市要找到自己的不足,而后通过创新而不是模仿去实现自己的进步甚至是超越。无论对标哪个城市,都需要站在本地化的视角去进行审视和行动,既不要埋没自身的长处,发挥自身的特点,也不能单纯求快囫囵吞枣,必须做到精准落地、复制推广、力求实效。
  城市对标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试图通过对建筑物和硬件设施的照搬照抄,实现城市的提升,其中对于摩天大楼的崇拜尤为突出。像义乌、华西村等县级市和村镇,也建起了超过300米的高楼,没有产业和人口基数做后盾,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和生活方式的模仿,无异于东施效颦。这些毫无意义的拔高,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甚至加大了城市的负荷,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让城市对标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政策、路线、战略的复制粘贴。
  又如,随着直播卖货这种新经济形式的兴起,广州、杭州等多地都提出了要打造“电商直播之都”。然而,电商直播的背后离不开丰富、低价的商品供应,如网红直播第一村义乌的北下朱村,汇集了5 000多名短视频从业者,平均每天送出订单在60万件左右,其背后依托的正是义乌小商品市场8万多个商铺。
  显然,城市的发展没有一个普适性的标准模板,其外形能够模仿、学习,而内在的城市气质却难以复刻,那些盲目对标拍脑门就上的项目其结果只能是四不像。如何避免机械性对标、政策趋同,以及如何突出城市本身的气质与资源禀赋,是需要事先思考的问题。
  每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总能引领一个时代。能否开辟新赛道、培养新优势,告别运动式造城热、对标热,立足于城市自身,回归城市服务于人,而非人服务于城市,城市才有可能创造出人文气息、创造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才有人可以前赴后继谱写城市文明。
其他文献
糖豆廣场舞  年轻人把广场舞视为公害  中老年人却把它当作挚爱  这家公司如何抓住中老年用户  成长为行业龙头的  有人把广场舞当作洪水猛兽  糖豆却从广场舞中发现了商业机会  他们打造了一个  “工具+社区+短视频”  的广场舞App  向中老年用户提供  广场舞教学和交流平台  线上用户超过2亿人  在线下  每月举办4000多场活动  参与用户超过50万人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老年
期刊
当流量与资本的红利见顶,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深度布局显得更加迫切。实践已经证明,仅仅只是依靠资本的驱动,只是依靠收割流量无法带来长久的发展,只有真正回归行业,回归实体,才是后互联网时代的正确发展之道。产业互联网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然而,产业互联网的追捧者们似乎还沉浸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迷梦里,尽管在口头上不断宣扬着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诸多区别,而在实际落地的过程当中,他们的身体却又不听使
期刊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那时候,它的名字还不叫Internet,而是ARPANET,只是一张小规模的校际专用网络。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TCP/IP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了全球性的网络,并有了Internet的称谓。  20世纪末,互联网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许多的互联网巨头企业,谷歌、雅虎、亚马逊,还有中国的BAT。  那时候的互联网,因为计算机软硬
期刊
近几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的信息技术的涌现,以更便捷的方式连接产业与互联网,以更智能的方式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将产业互联网从潜伏期推向高速成长期。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流量经济,那么产业互联网就是效率经济。看你有没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整个链条的降本增效、增值进化。下面从3个案例来看企业如何通过产业互联网实现降本增效。纺织布料产业的持续升级
期刊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巨头们使出浑身解数争夺c端用户,将一场“消费互联网”的革命生生引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而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万物互联的“产业互联网”也必将开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  “产业互联网的机会至少是消费互联网的十倍,而且只会多不会少。”九合创投的创始人王啸曾经大胆做出判断。  未来的企业无论是主动织网还是被动上网。都将会成为产业互联网上的节点,制造环节、流通环节、基础设施环节,这些环
期刊
研究古人的从商经历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总结经验,指导未来。  俗话说:“小商道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所以,我们在欣赏商业巨人胡雪岩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也是温故中华商业文化的精华。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生活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也就是真正的商业社会,竞争社会,信用社会。人们要生存,就要经历优胜裂汰的游戏规则,就要靠能力奋斗。在奋斗中,我们既不能暴取
期刊
当我们开始远离消费互联网的“势力范围”,原本的狂热就逐渐变得理性。  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并不适配万物,当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以去中间化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寻找新的,区别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中短期探索·创造无限价值  无论是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实体企业,几乎都开始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模式。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个
期刊
从无到有,一家佛具店用11年时间,蜕变为全国近600家门店、超600万会员的“儒释道”国学文化品牌,达梵天的火爆兴起,背后预示着新时代商业的何种黄金趋势?  作为达梵天的创始人,易善江是这个问题最合适的回答者。  “与其说达梵天是家店,不如说它是传统文化的交流基地,各个地方的佛学爱好者、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者汇聚一堂,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文化,智慧其享”。  易善江希望于浮华闹市之中,
期刊
哥伦布至死都以为,他航海抵达的是东印度群岛。这是他最初的目标概念,所以哥伦布也将上岸见到的美洲土著称为印第安人(indias,西班牙语的印度人)。  这个故事在反复上演。  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探路者拥入新兴领域所进行的许多伟大行动,都是已经走到半路上,突然发现远远超越了最初的概念。  今天,人们发现的新大陆正是“产业互联网”。  为了唤醒和加深大众、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新的相关概念,也像搭积
期刊
什么是“碳中和”?  这个词是在去年9月份,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时进入大众视线。  通俗来说,碳中和是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需要“减去”污染较大的老能源,转而发展新能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