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安东华,男,汉族,辽宁康平人,研究生,工程师,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就职于沈阳理工大学。
摘要:随着高校艺术生群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很多综合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生普遍崇尚个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如何提高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实施区别于普通文理类学生,符合其专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更好的服务于艺术学生,已经成为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33-01
高校艺术生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与文理类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背景,使得高校内艺术生行为举止、思想、心理等多方面与文理类学生有着诸多差异,从而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艺术生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问题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工作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
与普通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艺术生别于其它文理类学生的显著特点。虽然说艺术教育特有的教学方式乃至于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需要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我们所需要的艺术类毕业生群体应是一批受大众欢迎、社会接受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个特立独行、远离社会生活的“单打独斗者”。
(一)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大事、学校班级的事情关注度低,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在组织问题上的热情明显弱于文理类学生,申请入党的同学比例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上存在较大反差,对某些社会现象容易产生极端想法,有时候会有较偏激的做法,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个人主义较强,集体观念较弱。重视个人在专业以及其它领域的能力培养,不太注重协力合作,对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有反感情绪,表现在校内集体活动中大都比较冷漠,对班级事情参与度较低。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因为他们从中学时起就开始练习专业,花比较大的精力去关注专业,所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外语课程,这也直接制约了艺术类学生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的可能。
二、艺术类学生特点的成因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家境相对偏好,当今独生子女非常多,所以很多艺术生在学生阶段对自己对未来的就业没有清晰的想法。另一方面,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小部分是高中阶段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绝大多数是那些参加文、理科高考无望而被迫在高二或高三开始才加入艺术大军的学生,由于其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类学生在文化基础上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以后,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模式相对自由,考核模式也区别于其他文理类学生,很多科目的考核由考试变成了作业,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考研升学的压力,因此学生变得更加的松散,导致学风涣散,以致出现艺术类学生不好管的现象,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促进艺术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思路
(一)转换思路,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紧抓严管”已经不再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我们应认真思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服务大于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不能高高在上,改变过去所有工作和交流都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经常深入到学生班级和寝室,通过各种联系手段比如QQ群、微信群等,主动与学生常联系多沟通,成为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通过这些积极主动的联系方式,我们能更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切实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抚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二)有针对性的制定各类管理制度
针对艺术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各类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艺术生的培养上也一样,既要依靠教育,又要依靠管理,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要注重人性化管理。由于艺术生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与文理类学生有着诸多差异,学生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干部与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注重方式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应紧密配合,相互补充、不可或缺。
(三)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类专业几乎都是小班授课方式,个别院校还会有工作室制度,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的时间比较多,空间相对稳定,师生之间不但上课的时候在一起,平时一起做研究或者课题的时候也比较多,很容易让学生对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优秀教师产生强烈的崇拜感。因此,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经常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师德作用和榜样作用。
(四)辅导员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先,辅导员应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辅导员应该能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管理中的任何一件事。这种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会对学生的有所影响,引导他们努力塑造自己的坚强品质。其次,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应该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具有的良好品质和行为,这样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大学期间,所有学生都会与辅导员有着不同方式的接触,相对于其他任何一个老师,学生与辅导员与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最多,这样来说,特别是对于个性比较鲜明的艺术类学生,辅导员身上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魅力更为重要。
总之,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杂,特殊性明显。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应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人为本,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协作精神的、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娣.浅谈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科技纵横,2010(10):93-93.
[2]史磊.高校艺术生学习特点分析和管理方式研究.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5):233-233.
[3]薛淑萍.浅谈艺术生的管理.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1):42-43.
摘要:随着高校艺术生群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很多综合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生普遍崇尚个性,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如何提高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实施区别于普通文理类学生,符合其专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更好的服务于艺术学生,已经成为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33-01
高校艺术生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与文理类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背景,使得高校内艺术生行为举止、思想、心理等多方面与文理类学生有着诸多差异,从而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艺术生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问题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工作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
与普通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艺术生别于其它文理类学生的显著特点。虽然说艺术教育特有的教学方式乃至于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需要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我们所需要的艺术类毕业生群体应是一批受大众欢迎、社会接受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个特立独行、远离社会生活的“单打独斗者”。
(一)艺术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大事、学校班级的事情关注度低,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在组织问题上的热情明显弱于文理类学生,申请入党的同学比例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上存在较大反差,对某些社会现象容易产生极端想法,有时候会有较偏激的做法,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个人主义较强,集体观念较弱。重视个人在专业以及其它领域的能力培养,不太注重协力合作,对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有反感情绪,表现在校内集体活动中大都比较冷漠,对班级事情参与度较低。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因为他们从中学时起就开始练习专业,花比较大的精力去关注专业,所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外语课程,这也直接制约了艺术类学生在学历上继续深造的可能。
二、艺术类学生特点的成因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家境相对偏好,当今独生子女非常多,所以很多艺术生在学生阶段对自己对未来的就业没有清晰的想法。另一方面,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小部分是高中阶段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绝大多数是那些参加文、理科高考无望而被迫在高二或高三开始才加入艺术大军的学生,由于其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类学生在文化基础上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以后,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模式相对自由,考核模式也区别于其他文理类学生,很多科目的考核由考试变成了作业,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考研升学的压力,因此学生变得更加的松散,导致学风涣散,以致出现艺术类学生不好管的现象,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促进艺术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思路
(一)转换思路,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紧抓严管”已经不再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我们应认真思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服务大于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不能高高在上,改变过去所有工作和交流都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经常深入到学生班级和寝室,通过各种联系手段比如QQ群、微信群等,主动与学生常联系多沟通,成为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通过这些积极主动的联系方式,我们能更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这样才能切实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抚平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二)有针对性的制定各类管理制度
针对艺术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各类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艺术生的培养上也一样,既要依靠教育,又要依靠管理,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要注重人性化管理。由于艺术生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与文理类学生有着诸多差异,学生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干部与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注重方式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应紧密配合,相互补充、不可或缺。
(三)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类专业几乎都是小班授课方式,个别院校还会有工作室制度,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的时间比较多,空间相对稳定,师生之间不但上课的时候在一起,平时一起做研究或者课题的时候也比较多,很容易让学生对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优秀教师产生强烈的崇拜感。因此,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经常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师德作用和榜样作用。
(四)辅导员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先,辅导员应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辅导员应该能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管理中的任何一件事。这种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会对学生的有所影响,引导他们努力塑造自己的坚强品质。其次,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应该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具有的良好品质和行为,这样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大学期间,所有学生都会与辅导员有着不同方式的接触,相对于其他任何一个老师,学生与辅导员与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最多,这样来说,特别是对于个性比较鲜明的艺术类学生,辅导员身上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魅力更为重要。
总之,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杂,特殊性明显。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应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人为本,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协作精神的、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娣.浅谈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科技纵横,2010(10):93-93.
[2]史磊.高校艺术生学习特点分析和管理方式研究.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5):233-233.
[3]薛淑萍.浅谈艺术生的管理.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