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 月9 日上午,灿烂的阳光洒在刚刚竣工的文化广场上,也照进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农场村村民的心里。此刻,农场村格外热闹,欢快的舞蹈,嘹亮的歌声,幽默诙谐的小品……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在场群众的眼球。邻村的各族村民也像过年一样,从四面八方赶到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也有了文化广场,日子比城里人更快乐。”
这个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就是兵团“访惠聚”工作组为丰富农场村各族群众文化活动而积极筹建的,也是工作组惠及民生的“清单”之一。
梦想照进现实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随着“民生建设年”活动一年接着一年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各族群众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人们生活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新疆的主旋律。
“虽然来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意念:农场村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维护好农场村稳定、建设好美丽农场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夕阳里,兵团住农场村“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们对记者说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话,他们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真情真心,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兵团工作组“亚克西”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时正值春耕时节,为了不耽误村民务工,工作组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坚持“六个一”和“六个必访”,即“每家每户访一遍、家庭情况摸一遍、政策形势讲一遍、意见建议处理一遍、突出问题查一遍、实际困难帮一遍”,“党员必访、村干部必访、入党积极分子必访、宗教人士必访、‘四老’人员必访、‘80’‘90’人员必访”。 “买买提·托合提老人是村里的老党员,一家七口,小儿子和媳妇在天津打工,家里养了十几只羊,种植了30多亩红枣,生活殷实……吐尔·卡地尔、吾热汗·买合木提老两口体弱,无子女,无耕地,家庭贫困……”经过几个月扎实的工作,到如今,工作组成员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从乌鲁木齐来到了农场村,不仅是工作地点的改变,我们要把心融进群众,脚扎进基层,和村民交朋友,多为他们办实事,让他们打心里知道‘访惠聚’工作组是实实在在帮他们。”这是农场村兵团“访惠聚”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心声。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收入逐步提升,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以及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如今,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向基层一线倾斜,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的民生保障问题,“小”到一条牧道的建设、一辆校车的购置、一间农副产品直销店的建设,“细”到让一个村、一个灌区、一个社区、一条渠道都能成为“民生焦点”。
“‘访惠聚’活动已经进入第二年,三年活动结束后,怎么让农场村的工作持续进行,一直蓬勃地发展下去,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不行,所以我们决心帮助他们把党组织建设好。”张晓说。
“明确党支部委员职责、完善组织制度、加强党员和后备干部教育……为我们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工作组做了大量工作。”韩宗树对记者说,工作组对农场村的党建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对农场村党支部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进行了梳理,并且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工作组依据《党章》规定,帮助农场村党支部明确了组织分工,加强了制度建设,修订了岗位责任制,强化了党支部工作制度;通过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了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落实了干部坐班接访制度,提高了党支部的服务能力。
“农场村的发展更有希望了!”韩宗树对记者说,今年的“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工作组为农场村“两委”带来了工作新风气、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场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变化。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行动温暖职工群众、用关爱感动职工群众。他们经常与群众聊天唠家常,采取主动上门问生计、田间地头助生产、积极宣传讲法制等形式拉近与职工群众的距离,从细微之处入手,为民、务实、清廉,做实、做细、做好群众工作。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常常会一身土、一脚泥,少数民族群众提起工作组纷纷称赞:“‘访惠聚’亚克西!兵团工作组亚克西!”
这个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就是兵团“访惠聚”工作组为丰富农场村各族群众文化活动而积极筹建的,也是工作组惠及民生的“清单”之一。
梦想照进现实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随着“民生建设年”活动一年接着一年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各族群众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人们生活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新疆的主旋律。
“虽然来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意念:农场村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维护好农场村稳定、建设好美丽农场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夕阳里,兵团住农场村“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们对记者说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话,他们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真情真心,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兵团工作组“亚克西”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时正值春耕时节,为了不耽误村民务工,工作组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坚持“六个一”和“六个必访”,即“每家每户访一遍、家庭情况摸一遍、政策形势讲一遍、意见建议处理一遍、突出问题查一遍、实际困难帮一遍”,“党员必访、村干部必访、入党积极分子必访、宗教人士必访、‘四老’人员必访、‘80’‘90’人员必访”。 “买买提·托合提老人是村里的老党员,一家七口,小儿子和媳妇在天津打工,家里养了十几只羊,种植了30多亩红枣,生活殷实……吐尔·卡地尔、吾热汗·买合木提老两口体弱,无子女,无耕地,家庭贫困……”经过几个月扎实的工作,到如今,工作组成员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
“从乌鲁木齐来到了农场村,不仅是工作地点的改变,我们要把心融进群众,脚扎进基层,和村民交朋友,多为他们办实事,让他们打心里知道‘访惠聚’工作组是实实在在帮他们。”这是农场村兵团“访惠聚”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心声。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收入逐步提升,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以及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如今,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向基层一线倾斜,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户人”的民生保障问题,“小”到一条牧道的建设、一辆校车的购置、一间农副产品直销店的建设,“细”到让一个村、一个灌区、一个社区、一条渠道都能成为“民生焦点”。
“‘访惠聚’活动已经进入第二年,三年活动结束后,怎么让农场村的工作持续进行,一直蓬勃地发展下去,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不行,所以我们决心帮助他们把党组织建设好。”张晓说。
“明确党支部委员职责、完善组织制度、加强党员和后备干部教育……为我们村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工作组做了大量工作。”韩宗树对记者说,工作组对农场村的党建工作做了深入调研,对农场村党支部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进行了梳理,并且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工作组依据《党章》规定,帮助农场村党支部明确了组织分工,加强了制度建设,修订了岗位责任制,强化了党支部工作制度;通过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了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落实了干部坐班接访制度,提高了党支部的服务能力。
“农场村的发展更有希望了!”韩宗树对记者说,今年的“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工作组为农场村“两委”带来了工作新风气、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场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变化。
工作组入住农场村,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行动温暖职工群众、用关爱感动职工群众。他们经常与群众聊天唠家常,采取主动上门问生计、田间地头助生产、积极宣传讲法制等形式拉近与职工群众的距离,从细微之处入手,为民、务实、清廉,做实、做细、做好群众工作。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常常会一身土、一脚泥,少数民族群众提起工作组纷纷称赞:“‘访惠聚’亚克西!兵团工作组亚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