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造柱、圈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胀模、夹渣、蜂窝麻面、孔洞等。通过对以往的施工经验,发现“外形缺陷和胀模”是构造柱、圈梁的主要缺陷。模板支设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圈梁构造柱外观质量,查看以往施工资料,无系统的圈梁模板支设方法。如何优质的支设模板,是问题的重点。
关键词:构造柱圈梁成型质量;胀模;蜂窝麻面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多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建筑商要尽可能多的采取措施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使用寿命。设置钢筋商品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是为了提高多层砖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由于施工单位在商品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质量,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还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给建筑物带来隐患,所以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二次结构构造柱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承担抗击剪力、抗震等重要作用,其成型质量至关重要。
圈梁、构造柱成型质量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二次结构中零星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不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支模质量来减少蜂窝麻面、胀模等通病从而提高构造柱圈梁质量做出探讨。
2 目前构造柱、圈梁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步步紧”或铁丝加固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发现构造柱圈梁支模时多数用“步步紧”或者是铁丝进行加固:
使用“步步紧”加固模板:“步步紧”活动卡头一端只能配合木方使用,与钢管配合使用时,卡具不能卡紧,振捣混凝土时容易松动,模板加固刚度难以达到保证。
铁丝加固:铁丝属于弹性材料,浇注混凝土过程中铁丝会伸长,导致模板松动。
加固圈梁模板仅在梁底加固,梁口用模板条控制截面尺寸,模板条刚度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极易损坏,圈梁平直度难以保证。过梁模板上下口均采用“步步紧”加固,“步步紧”的紧固方法是用铁锤敲击,不能良好的控制模板截面尺寸。
2.2构造柱柱顶混凝土不能一次灌注至顶,塞灰不密实,造成柱顶混凝土疏松。
2.3模板拼缝不严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4模板与砌体间有缝隙
砌体表面平整度虽然达到8mm要求,但该标准远大于模板拼缝小于2mm的规定,砌体与模板之间有缝隙是影响圈梁构造柱外观质量的主要原因。
2.5构造柱错位
产生构造柱错位的原因是:砌筑砖墙时,马牙槎进退尺寸控制不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倾斜,砌筑砖墙时砖墙随构造柱钢筋移动;构造柱截面尺寸偏差过大,使钢筋骨架上部倾斜或有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在浇筑柱混凝土时,钢筋工不跟班作业或不认真调整钢筋的位置。另外在浇筑柱混凝土时,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往往将柱钢筋改变原有方向,这不仅使柱筋偏离原位置,而且也使钢筋的抗折、抗拉强度降低。
2.6构造柱挂浆、断条
在构造柱的施工中,一般是先绑扎钢筋后砌筑砖墙。砌筑中砂浆难免掉入构造柱内,挂到钢筋上,随着砖墙砌筑的升高而加重和硬结,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另外,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时,由于还存在拉结钢筋绑扎位置不正确,构造柱钢筋、圈梁钢筋和砖墙拉结筋交织在一起,钢筋密集、间距较小;混凝土级配不合理,粗骨料粒径过大,使粗骨料卡在钢筋上,影响了混凝土正常的通过;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特别是构造柱一次浇筑,振捣不到位、不密实等等,均容易造成构造柱局部无混凝土或出现大面积空洞现象,即断条。
3 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措施
3.1用“步步紧”或鐵丝加固
①利用短方木制作卡具,改进加固方法:充分考虑现场工具化施工,同时有效保证加固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充分利用结构施工中剩下来的模板及方木,制作加固卡具。
②改用对拉螺栓与钢管加固:可以有效保证加固刚度及稳定性,但钢管需用量大,搬运不方便。重新对工人进行培训交底,学习使用新的加固工具。
3.2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得当
①用插条塞灰随塞随插方法灌注混凝土:可以保证柱顶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拆模后无需再处理;现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②使用溜灰簸箕灌注混凝土:可以保证柱顶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但拆模后需二次剔凿打磨平整。
3.3模板拼缝不严
①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②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③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④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⑤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3.4模板与砌体间有缝隙
①在模板与砌体间粘贴海绵条,减少模板与砌体间的空隙: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同时有效减少空隙,但局部海绵条要加厚,不易控制。
②提高砌体平整度:提高砌筑质量,施工员、质量员重新对工人交底提高砌体平整度;并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安装模板前,在砌体上按构件形状粘贴海绵条。
③使用新型空腔膜壳免模板支设方式,可有效解决传统模板支设方式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
3.5构造柱错位
砌筑砖墙时要准确留好构造柱的位置,不能使砖顶在钢筋上砌筑,而应使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留柱位置时,在底部弹线,往上砌“马牙”。“马牙”槎凹凸线均应相应上下垂直,最小处截面要满足构造柱的截面尺寸。
首层砌筑完,即用经纬仪弹出构造柱的轴线即基准线,以上逐层吊上去。同时在浇筑柱砼时,先矫正构造柱筋的位置。施工机具不准碰撞柱根部模板或为方便施工随意弯折柱筋。根据规范要求在砖墙砌筑中,马牙槎应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浇筑砼时,也不得将振捣棒触及柱钢筋,以防柱筋移位。
3.6构造柱挂浆、断条
砖墙砌好后支模板前,敲掉柱筋上沾有的砂浆硬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其级配要符合设计要求,选用较为适宜的骨料直径。同时,适当调整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在50-70mm为宜。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以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构造柱混凝土应分段浇筑,每段灌注高度不宜大于2m。振捣长度宜为振捣棒长度的1.25倍。柱顶钢筋密集区,应振实,以保证构造柱整体的密实度。
4在我项目的实施效果
1)卡具设计利用杠杆原理,加固效果好,同时保证了模板垂直度;材料轻,便于搬运;工具式卡具适用性强。
2)由于主体结构为异形结构,结构施工阶段的剩余短方木量大,充分利用短方木制作卡具,提高方木的周转使用次数,材料成本降低。
3)工人经过系统培训,熟练掌握支模方法,经测算,工人支模效率比使用钢管支模效率提高40%,比使用“步步紧”支模效率提高25%。
4)混凝土外形尺寸合格点率达到98%。
5结束语
正确布置构造柱位置,是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它与圈梁共同作用约束了砖砌体的开裂,使裂缝不致进一步扩展,既使开裂也不致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204-201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203-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构造柱圈梁成型质量;胀模;蜂窝麻面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多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建筑商要尽可能多的采取措施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使用寿命。设置钢筋商品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是为了提高多层砖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由于施工单位在商品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质量,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还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给建筑物带来隐患,所以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二次结构构造柱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承担抗击剪力、抗震等重要作用,其成型质量至关重要。
圈梁、构造柱成型质量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二次结构中零星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不重视,本文就如何提高支模质量来减少蜂窝麻面、胀模等通病从而提高构造柱圈梁质量做出探讨。
2 目前构造柱、圈梁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步步紧”或铁丝加固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发现构造柱圈梁支模时多数用“步步紧”或者是铁丝进行加固:
使用“步步紧”加固模板:“步步紧”活动卡头一端只能配合木方使用,与钢管配合使用时,卡具不能卡紧,振捣混凝土时容易松动,模板加固刚度难以达到保证。
铁丝加固:铁丝属于弹性材料,浇注混凝土过程中铁丝会伸长,导致模板松动。
加固圈梁模板仅在梁底加固,梁口用模板条控制截面尺寸,模板条刚度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极易损坏,圈梁平直度难以保证。过梁模板上下口均采用“步步紧”加固,“步步紧”的紧固方法是用铁锤敲击,不能良好的控制模板截面尺寸。
2.2构造柱柱顶混凝土不能一次灌注至顶,塞灰不密实,造成柱顶混凝土疏松。
2.3模板拼缝不严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4模板与砌体间有缝隙
砌体表面平整度虽然达到8mm要求,但该标准远大于模板拼缝小于2mm的规定,砌体与模板之间有缝隙是影响圈梁构造柱外观质量的主要原因。
2.5构造柱错位
产生构造柱错位的原因是:砌筑砖墙时,马牙槎进退尺寸控制不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倾斜,砌筑砖墙时砖墙随构造柱钢筋移动;构造柱截面尺寸偏差过大,使钢筋骨架上部倾斜或有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在浇筑柱混凝土时,钢筋工不跟班作业或不认真调整钢筋的位置。另外在浇筑柱混凝土时,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往往将柱钢筋改变原有方向,这不仅使柱筋偏离原位置,而且也使钢筋的抗折、抗拉强度降低。
2.6构造柱挂浆、断条
在构造柱的施工中,一般是先绑扎钢筋后砌筑砖墙。砌筑中砂浆难免掉入构造柱内,挂到钢筋上,随着砖墙砌筑的升高而加重和硬结,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另外,在灌注构造柱混凝土时,由于还存在拉结钢筋绑扎位置不正确,构造柱钢筋、圈梁钢筋和砖墙拉结筋交织在一起,钢筋密集、间距较小;混凝土级配不合理,粗骨料粒径过大,使粗骨料卡在钢筋上,影响了混凝土正常的通过;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特别是构造柱一次浇筑,振捣不到位、不密实等等,均容易造成构造柱局部无混凝土或出现大面积空洞现象,即断条。
3 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措施
3.1用“步步紧”或鐵丝加固
①利用短方木制作卡具,改进加固方法:充分考虑现场工具化施工,同时有效保证加固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充分利用结构施工中剩下来的模板及方木,制作加固卡具。
②改用对拉螺栓与钢管加固:可以有效保证加固刚度及稳定性,但钢管需用量大,搬运不方便。重新对工人进行培训交底,学习使用新的加固工具。
3.2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得当
①用插条塞灰随塞随插方法灌注混凝土:可以保证柱顶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拆模后无需再处理;现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对工人进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②使用溜灰簸箕灌注混凝土:可以保证柱顶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毕,但拆模后需二次剔凿打磨平整。
3.3模板拼缝不严
①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②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③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④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⑤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3.4模板与砌体间有缝隙
①在模板与砌体间粘贴海绵条,减少模板与砌体间的空隙: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同时有效减少空隙,但局部海绵条要加厚,不易控制。
②提高砌体平整度:提高砌筑质量,施工员、质量员重新对工人交底提高砌体平整度;并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安装模板前,在砌体上按构件形状粘贴海绵条。
③使用新型空腔膜壳免模板支设方式,可有效解决传统模板支设方式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
3.5构造柱错位
砌筑砖墙时要准确留好构造柱的位置,不能使砖顶在钢筋上砌筑,而应使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留柱位置时,在底部弹线,往上砌“马牙”。“马牙”槎凹凸线均应相应上下垂直,最小处截面要满足构造柱的截面尺寸。
首层砌筑完,即用经纬仪弹出构造柱的轴线即基准线,以上逐层吊上去。同时在浇筑柱砼时,先矫正构造柱筋的位置。施工机具不准碰撞柱根部模板或为方便施工随意弯折柱筋。根据规范要求在砖墙砌筑中,马牙槎应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以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浇筑砼时,也不得将振捣棒触及柱钢筋,以防柱筋移位。
3.6构造柱挂浆、断条
砖墙砌好后支模板前,敲掉柱筋上沾有的砂浆硬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其级配要符合设计要求,选用较为适宜的骨料直径。同时,适当调整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在50-70mm为宜。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以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确保混凝土密实。构造柱混凝土应分段浇筑,每段灌注高度不宜大于2m。振捣长度宜为振捣棒长度的1.25倍。柱顶钢筋密集区,应振实,以保证构造柱整体的密实度。
4在我项目的实施效果
1)卡具设计利用杠杆原理,加固效果好,同时保证了模板垂直度;材料轻,便于搬运;工具式卡具适用性强。
2)由于主体结构为异形结构,结构施工阶段的剩余短方木量大,充分利用短方木制作卡具,提高方木的周转使用次数,材料成本降低。
3)工人经过系统培训,熟练掌握支模方法,经测算,工人支模效率比使用钢管支模效率提高40%,比使用“步步紧”支模效率提高25%。
4)混凝土外形尺寸合格点率达到98%。
5结束语
正确布置构造柱位置,是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它与圈梁共同作用约束了砖砌体的开裂,使裂缝不致进一步扩展,既使开裂也不致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204-201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203-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