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74年,全欧洲的自然研究者都在议论一件事情。在瑞士法兰克地区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巨大的骨头。骨头不像猴子;不是与狗同类的狼、鬣狗;与狮、虎、豹等猫科动物也毫无关联。
法兰克的牧师——艾斯佩尔认为,唯一的可能是熊。
但这种熊的体格实在太大了,肩峰隆起足有3~4米高。20年后,图林根医学家罗森穆勒将它认定为熊科动物中的一个新种——“洞熊”。后来,科学家才了解到,原始人、洞熊和一些已灭绝的动物曾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于是,人们想象着:原始人穿着兽皮,手持唯一武器——树枝,与洞熊搏斗。
……
在《熊的故事》中,作者贝恩特·布鲁纳讲述各种各样“人熊交往”的轶事。你会惊讶:在熊的身上,竟有如此之多的谜团;在各地的不同文化中,“人—熊”之间竟都划上了如此“暧昧不清”的界限。
直呼“熊”有时是一种禁忌。有的印第安人把它称作“表兄”,西伯利亚的东亚肯人叫它“穿皮毛外衣的父亲”……在认识猩猩之前,人们相信,熊与自己最为接近。它们可以将身子直立起来、可以用前掌摘取果实、可以在选择洞穴时与人碰在一起;它们在交配时,甚至可以像男人和女人一样,相拥、相抱。
人类处处拿熊与自己比较。到19世纪,人们仍然不解:为什么冬天就要生产的母熊,到了秋天在它的体内还找不到胎儿?为什么体重近300斤的灰熊妈妈,产下的宝宝只有255克?为什么熊会在冬天,一连3~4个月隐居在洞穴,不活动、不进食、不排泄?
后来人们知道,熊的受精卵要5个月才会在子宫着床;而人类只要3~4天。在冬天的“静养”中,熊的脉搏变缓、体温降低5度左右。西伯利亚亚库人有一个禁忌——在熊冬眠时,不许讲熊的坏话。因为这时,它们的名声比胃更重要。
听布鲁纳讲《熊的故事》,你才知道,人类好奇、崇拜、痴迷、防备着熊。人类无情地追猎“表兄”,无数的猎人因此名声大噪。直至100多年前,“不再猎杀”的呼吁响起。布鲁纳记录了在全球数十个地区,最后一只熊被捕杀的时间。
说到这里,你可以稍作停顿,从布鲁纳《熊的故事》中走出片刻。请环顾一下周围,看一看此时你的身边有多少熊的痕迹?
也许是家里的一只毛绒玩具、也许是办公桌上的一个装饰、也许是一个罐头上的标志、或者是谁T恤上的图案。当然,也会是一根雪糕的形状、MSN上朋友的昵称……对熊的认识可能似是而非,但人类就是这样离不开熊。
行为研究者洛伦茨创导过一个概念——“幼童模式”,认为幼童的脸部特征和表情会激发人类的保护反应。以幼熊为模板的泰迪熊等,被认为符合了洛伦茨的理论。
古往今来,熊穿插着人的生活。《熊的故事》是一部熊的文化史。当你从熊的故事中,“猎”到人类自己,你会发现它也是一部人的文化史。布鲁纳说,人类最终也没有像驯化狼一样,将熊成功驯化。不过你可以试想:如果人类对熊的驯化不是徒劳,今天会是怎样。谁知道呢?
《熊的故事》
贝恩特·布鲁纳(德)著
陆志宙译者
书摘:
1869年3月11日,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法国传教士、自然研究者彼得·阿尔芒·大卫在一个李姓大地主家做客,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熊猫皮。他非常兴奋,说服猎人带给他熊猫看。两个星期后,猎人们果真带来了一只熊猫,不过已经死了。
后来他写信给巴黎的动物学家亨利·米尔纳·爱德华兹阁下:“……我请您尽快公布我对这里发现的熊的描述,它看来是科学的新发现:熊猫……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还没见到过这种动物,它是我所看到的最美的动物。”1870年,大卫把熊猫带回巴黎。
……
很快,大熊猫就成为人们竞相捕猎的动物之一。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四川,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作者简介:
贝恩特·布鲁纳,1964年生,大学毕业后曾在柏林和西雅图电视台做编辑。著有《大海怎样回家》、《水族馆的发明》等书,广受好评。
法兰克的牧师——艾斯佩尔认为,唯一的可能是熊。
但这种熊的体格实在太大了,肩峰隆起足有3~4米高。20年后,图林根医学家罗森穆勒将它认定为熊科动物中的一个新种——“洞熊”。后来,科学家才了解到,原始人、洞熊和一些已灭绝的动物曾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于是,人们想象着:原始人穿着兽皮,手持唯一武器——树枝,与洞熊搏斗。
……
在《熊的故事》中,作者贝恩特·布鲁纳讲述各种各样“人熊交往”的轶事。你会惊讶:在熊的身上,竟有如此之多的谜团;在各地的不同文化中,“人—熊”之间竟都划上了如此“暧昧不清”的界限。
直呼“熊”有时是一种禁忌。有的印第安人把它称作“表兄”,西伯利亚的东亚肯人叫它“穿皮毛外衣的父亲”……在认识猩猩之前,人们相信,熊与自己最为接近。它们可以将身子直立起来、可以用前掌摘取果实、可以在选择洞穴时与人碰在一起;它们在交配时,甚至可以像男人和女人一样,相拥、相抱。
人类处处拿熊与自己比较。到19世纪,人们仍然不解:为什么冬天就要生产的母熊,到了秋天在它的体内还找不到胎儿?为什么体重近300斤的灰熊妈妈,产下的宝宝只有255克?为什么熊会在冬天,一连3~4个月隐居在洞穴,不活动、不进食、不排泄?
后来人们知道,熊的受精卵要5个月才会在子宫着床;而人类只要3~4天。在冬天的“静养”中,熊的脉搏变缓、体温降低5度左右。西伯利亚亚库人有一个禁忌——在熊冬眠时,不许讲熊的坏话。因为这时,它们的名声比胃更重要。
听布鲁纳讲《熊的故事》,你才知道,人类好奇、崇拜、痴迷、防备着熊。人类无情地追猎“表兄”,无数的猎人因此名声大噪。直至100多年前,“不再猎杀”的呼吁响起。布鲁纳记录了在全球数十个地区,最后一只熊被捕杀的时间。
说到这里,你可以稍作停顿,从布鲁纳《熊的故事》中走出片刻。请环顾一下周围,看一看此时你的身边有多少熊的痕迹?
也许是家里的一只毛绒玩具、也许是办公桌上的一个装饰、也许是一个罐头上的标志、或者是谁T恤上的图案。当然,也会是一根雪糕的形状、MSN上朋友的昵称……对熊的认识可能似是而非,但人类就是这样离不开熊。
行为研究者洛伦茨创导过一个概念——“幼童模式”,认为幼童的脸部特征和表情会激发人类的保护反应。以幼熊为模板的泰迪熊等,被认为符合了洛伦茨的理论。
古往今来,熊穿插着人的生活。《熊的故事》是一部熊的文化史。当你从熊的故事中,“猎”到人类自己,你会发现它也是一部人的文化史。布鲁纳说,人类最终也没有像驯化狼一样,将熊成功驯化。不过你可以试想:如果人类对熊的驯化不是徒劳,今天会是怎样。谁知道呢?
《熊的故事》
贝恩特·布鲁纳(德)著
陆志宙译者
书摘:
1869年3月11日,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法国传教士、自然研究者彼得·阿尔芒·大卫在一个李姓大地主家做客,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熊猫皮。他非常兴奋,说服猎人带给他熊猫看。两个星期后,猎人们果真带来了一只熊猫,不过已经死了。
后来他写信给巴黎的动物学家亨利·米尔纳·爱德华兹阁下:“……我请您尽快公布我对这里发现的熊的描述,它看来是科学的新发现:熊猫……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还没见到过这种动物,它是我所看到的最美的动物。”1870年,大卫把熊猫带回巴黎。
……
很快,大熊猫就成为人们竞相捕猎的动物之一。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四川,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作者简介:
贝恩特·布鲁纳,1964年生,大学毕业后曾在柏林和西雅图电视台做编辑。著有《大海怎样回家》、《水族馆的发明》等书,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