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发展,微信这一便捷的通信方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我在和老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又收到了颇为“传统”的明信片。这引发了我对于如何在“一新一旧”两种方式间选择的思考。
2015年我的生日那天,小K给我发了一条近两百字的微信,包括一首很可爱、很甜美的诗,我非常感动。虽然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她还能记得给我送上祝福,而且就在我生日当天。但是当我看到一个萌萌的“亲亲”表情时,手指却只能触到冰冷的手机屏幕。我瞬间觉得,那个表情是死的,是千篇一律的,是没有温度的。它像是同一个机器生产出来的布娃娃,可以迎合任何人的口味。
那天晚上我翻看自己的“宝贝”,看见了2014年暑假小K寄给我的明信片。我仍能回想起自己在炎炎烈日下打开报箱时欢呼雀跃的场景。那时小K在成都老家度假,从锦里寄给我一张明信片。那上面印着许愿香包的图案,有立体效果,还有小K温暖亲切的话。当时我刚刚经历毕业的笑与泪,所以尤其珍视我们的友谊。一年后我再看到它,手指抚摸着熟悉的字迹——那是小K一贯潇洒优美的字体,力透纸背,我依旧能感觉到她的热情与力量。
我的确迷恋于明信片的温情与魅力,但每天充斥耳目的还是微信、朋友圈。有些怀旧的人万分怀念尺牍寸心的日子,憎恶飞速的网络沟通方式。然而我认为,也不尽然。
比如上个月《悲惨世界》在我们学校上演,我邀请小K来观看时,我们就是通过微信发送订票方式、公演信息等。她问我如何坐地铁,我迅速把百度导航的截图发给他。最终,她当天准时出现在了四中门口。在我们兴奋地拥抱的时候,我暗暗感谢神奇的微信。它的便捷和高效让短信、邮件都望尘莫及。
至于明信片,我也是不能忘记的。去西安游学时,我专门托人去当地邮局买了邮票,贴在印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图像的明信片上,再写上一段话,寄给了远在北京的小K。她收到后激动地用手机拍下再用微信发给我。我想,她的喜悦与感动和我去年的一般无二,这是深厚又悠长的情谊。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抵抗微信、封闭自己,而是要学会选择。需要快速传递信息时,发一条微信;不急迫又想传递感情时,不妨寄一张明信片。
愿我每日与简单无趣的微信齐眉相对时,仍不忘明信片这一美丽温情的世外仙姝。
点评│
发微信还是寄明信片?这可能是一个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所不屑回答的问题,可本文作者却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挖掘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抵抗微信、封闭自己,而是要学会选择。需要快速传递信息时,发一条微信;不急迫又想传递感情时,不妨寄一张明信片。”此见解客观辩证,打破了一般人持有的“非此即彼”的一元思维,具有独特性、可行性,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5年我的生日那天,小K给我发了一条近两百字的微信,包括一首很可爱、很甜美的诗,我非常感动。虽然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她还能记得给我送上祝福,而且就在我生日当天。但是当我看到一个萌萌的“亲亲”表情时,手指却只能触到冰冷的手机屏幕。我瞬间觉得,那个表情是死的,是千篇一律的,是没有温度的。它像是同一个机器生产出来的布娃娃,可以迎合任何人的口味。
那天晚上我翻看自己的“宝贝”,看见了2014年暑假小K寄给我的明信片。我仍能回想起自己在炎炎烈日下打开报箱时欢呼雀跃的场景。那时小K在成都老家度假,从锦里寄给我一张明信片。那上面印着许愿香包的图案,有立体效果,还有小K温暖亲切的话。当时我刚刚经历毕业的笑与泪,所以尤其珍视我们的友谊。一年后我再看到它,手指抚摸着熟悉的字迹——那是小K一贯潇洒优美的字体,力透纸背,我依旧能感觉到她的热情与力量。
我的确迷恋于明信片的温情与魅力,但每天充斥耳目的还是微信、朋友圈。有些怀旧的人万分怀念尺牍寸心的日子,憎恶飞速的网络沟通方式。然而我认为,也不尽然。
比如上个月《悲惨世界》在我们学校上演,我邀请小K来观看时,我们就是通过微信发送订票方式、公演信息等。她问我如何坐地铁,我迅速把百度导航的截图发给他。最终,她当天准时出现在了四中门口。在我们兴奋地拥抱的时候,我暗暗感谢神奇的微信。它的便捷和高效让短信、邮件都望尘莫及。
至于明信片,我也是不能忘记的。去西安游学时,我专门托人去当地邮局买了邮票,贴在印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图像的明信片上,再写上一段话,寄给了远在北京的小K。她收到后激动地用手机拍下再用微信发给我。我想,她的喜悦与感动和我去年的一般无二,这是深厚又悠长的情谊。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抵抗微信、封闭自己,而是要学会选择。需要快速传递信息时,发一条微信;不急迫又想传递感情时,不妨寄一张明信片。
愿我每日与简单无趣的微信齐眉相对时,仍不忘明信片这一美丽温情的世外仙姝。
点评│
发微信还是寄明信片?这可能是一个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所不屑回答的问题,可本文作者却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挖掘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抵抗微信、封闭自己,而是要学会选择。需要快速传递信息时,发一条微信;不急迫又想传递感情时,不妨寄一张明信片。”此见解客观辩证,打破了一般人持有的“非此即彼”的一元思维,具有独特性、可行性,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